教科版(2017秋)小升初科学备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2 选择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小升初科学备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2 选择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3-11 15:0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科学备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2 选择题 (真题卷)60题 (教科版)
1.(24-25六年级上·山西太原·小升初真题)科学家通过研究鸟类和恐龙的化石,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支持的观点是( )。
A.鸟类起源于恐龙 B.鸟类与恐龙无关 C.恐龙起源于鸟类
2.(24-25六年级上·吉林长春·小升初真题)下列属于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的是( )。
A.松鼠 B.普氏原羚
C.鹅 D.蝴蝶
3.(23-24六年级上·湖南益阳·小升初真题)对古代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及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下面是植物化石的是( )。
A. B. C.
4.(24-25六年级上·吉林长春·小升初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昆虫特征的是( )。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两对足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C.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两对触角,胸部有两对足
D.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两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5.(23-24六年级上·河北保定·小升初真题)“一棵树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是生物界的( )现象。
A.变异 B.遗传 C.生长
6.(23-24六年级下·贵州贵阳·小升初真题)关于设计与制作“过山车”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设计的“过山车”要求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这是工程的限制条件
B.工程的制作模型过程中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其他时候没有这个要求
C.整座“过山车”不一定要稳固,这只是模型测试
D.建造塔台需要先设计方案,制作过山车不需要
7.(23-24六年级下·安徽铜陵·小升初真题)分析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具有多样性 B.狗尾草和蒲公英都属于草质茎植物
C.植物分类的标准是唯一的 D.法国梧桐属于非针形叶草质茎植物
8.(23-24六年级下·山东青岛·小升初真题)下列活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小狗呼吸 B.洗苹果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制作汽水
9.(23-24六年级上·安徽宿州·小升初真题)小智查阅资料,了解到猫在动物分类中属于( )。
A.鱼类 B.鸟类 C.哺乳动物
10.(23-24六年级上·安徽宿州·小升初真题)小智想把自己进行区域生物大搜索的记录做成生物分布图,你建议( )。
A.记录的生物种类太多,生物分布图记录不下,选择放弃
B.利用编号的方法或者画简图的方法标注生物的分布情况
C.搜索时发现区域中的生物分布不均,为了让生物分布图更美观,调整生物标志的位置。
11.(23-24六年级下·云南玉溪·小升初真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 )。

A.电灯发光 B.泥水静置生成沉淀 C.纸改变形状
12.(23-24六年级下·贵州黔东南·小升初真题)如图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该项宏大的工程位于 ( )。
A.云南省
B.贵州省
C.四川省
13.(23-24六年级下·贵州黔东南·小升初真题)如图所示,把紫甘蓝叶片浸泡在白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叶片颜色变红
B.没有明显变化
C.叶片颜色变蓝
14.(23-24六年级下·贵州黔东南·小升初真题)下列哪些植物的茎是木质茎( )。
A. B. C.
15.(23-24六年级下·贵州黔东南·小升初真题)日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
A. B. C.
16.(24-25六年级下·浙江温州·小升初真题)花洒属于家庭住宅的哪个系统?( )
A.供电系统 B.供水系统 C.供暖系统
17.(23-24六年级下·广东广州·小升初真题)下列关于银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
B.银河系的星系形态是旋涡星系,由4个旋臂组成
C.银河系是宇宙中最大的星系,银河系之外的星系被称为“河外星系”
18.(23-24六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关于遗传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母的所有外貌特征都会遗传给子女
B.父母都不会卷舌,子女一定不会卷舌
C.父母如果患有色盲、白化病等疾病,可能会遗传给子女
19.(23-24六年级下·山东菏泽·小升初真题)2007年10月24日, 我国第一颗绕月球探测卫星 ( ) 发射成功。
A.天宫一号 B.嫦娥一号 C.神舟一号
20.(23-24六年级下·山东菏泽·小升初真题)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的是( )。
A.阿姆斯特朗 B.陶成道 C.加加林
21.(23-24六年级下·四川宜宾·小升初真题)北斗七星是( )最明显的标志。
A.小熊座 B.大熊座 C.天鹅座
22.(23-24六年级下·四川宜宾·小升初真题)为了更好地认识太阳系,我们把八颗行星按照离太阳远近的不同标记在纸带上,这样的方法称为( )。
A.对比实验 B.建立模型 C.观察记录
23.(23-24六年级下·四川宜宾·小升初真题)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妈妈经过美容手术割的双眼皮可以遗传给孩子
B.“一树结果,酸甜各异”描述的是变异现象
C.动物之间也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24.(23-24六年级下·四川宜宾·小升初真题)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曾将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杂交,发现后代( )。
A.全是高株 B.全是矮株 C.不全是高株
25.(23-24六年级下·四川宜宾·小升初真题)小明利用二歧分类法将校园的桂花树、榕树、荔枝树分为一类,将狗尾草、蒲公英、含羞草分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A.平行叶脉还是非平行叶脉
B.木质茎还是草质茎
C.会不会开花
26.(23-24六年级下·河南信阳·小升初真题)如果把眼皮、发际、耳垂等3种性状特征组合起来,会有( )种不同相貌的人。
A.6 B.8 C.12
27.(23-24六年级下·贵州黔东南·小升初真题)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生物遗传现象的是( )。
A.三叶草草丛中长出四叶草
B.后代兰花的花瓣颜色与亲代的不同
C.香樟树亲代和后代的叶子都具有特殊的气味
28.(23-24六年级下·山东滨州·小升初真题)海水稻是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培育出来的能在盐碱地生长的水稻新品种,这一现象说明了基因的 ( )。
A.进化现象 B.变异现象 C.遗传现象
29.(23-24六年级下·山东滨州·小升初真题)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异会对生物产生不利的影响
B.遗传和变异使得生物多种多样
C.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
30.(23-24六年级下·陕西咸阳·小升初真题)下列选项中,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宙中的各天体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
B.人出生时属于不同的星座就会有不同的命运
C.在宇宙中,并不是所有的星星都围绕着太阳转
31.(23-24六年级下·陕西咸阳·小升初真题)与“天狗食日”这一天文现象出现的时间和原因相吻合的是( )。
A. B. C.
32.(23-24六年级下·陕西咸阳·小升初真题)下列几种植物中不属于草质茎植物的是( )。
A.爬山虎 B.番茄 C.梧桐
33.(23-24六年级下·陕西咸阳·小升初真题)土壤放入水中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土壤用火煅烧会变黑伴有焦臭味,以上两种变化( )。
A.都是物理变化 B.都是化学变化 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34.(23-24六年级下·山东滨州·小升初真题)植物光合作用是(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生长变化
35.(23-24六年级下·山东滨州·小升初真题)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A.涂食用油 B.包保鲜膜 C.泡在盐水里
36.(23-24六年级下·山东滨州·小升初真题)宇宙中有很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恒星集团,它们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这些星系还在( )。
A.高速运动 B.缓慢运动 C.匀速运动
37.(23-24六年级下·山东滨州·小升初真题)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
A.金星 B.月球 C.火星
38.(23-24六年级下·云南玉溪·小升初真题)下列诗句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39.(23-24六年级下·云南玉溪·小升初真题)下列区域中,( ) 的生物种类最多。
A.草地 B.教室 C.办公楼
40.(23-24六年级下·云南玉溪·小升初真题)在观察星空时,星座的主要标志是( ) 。
A.星星发光的明暗 B.含有的神话故事 C.亮星构成的图像
41.(23-24六年级下·云南玉溪·小升初真题)图中“★”所示的星座是( )。
A.织女星
B.北极星
C.牛郎星
42.(23-24六年级下·云南玉溪·小升初真题)关于太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卫星、无数的小行星、彗星等
B.恒星围绕行星运转,行星围绕卫星运转
C.太阳是太阳系唯一的恒星
43.(23-24六年级下·云南玉溪·小升初真题)在提高塔台模型的抗风能力时,我们可以( )。
A.增加底面的重量和面积
B.增加整体的高度,减少底面的重量
C.减少整体的高度和底面的重量
44.(23-24六年级下·云南玉溪·小升初真题)关于下图的猛犸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生活在非常炎热的环境里
B.猛犸象和现在的大象没有任何区别
C.猛犸象和现在的大象很相似,都有粗壮的腿和长长的鼻子
45.(23-24六年级下·云南玉溪·小升初真题)下列谚语中,属于变异现象的是( )。
A.龙生龙,凤生凤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46.(23-24六年级下·云南玉溪·小升初真题)在校园生物大搜索时,对于不认识的动物,我们要( )。
A.只观察不记录
B.画图或用文字记录下来
C.离开,找认识的动物进行记录
47.(23-24六年级下·云南玉溪·小升初真题)性状是指可遗传的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总和。下列人体特征中,属于性状的是( )。
A.头发粗细
B.头发造型
C.头发长短
48.(23-24六年级下·四川宜宾·小升初真题)八颗行星运行轨道模型中,地球运行在从太阳向外的( )条轨道上。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49.(23-24六年级下·四川宜宾·小升初真题)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的科学家是( )。
A.钟南山 B.袁隆平 C.钱学森
50.(23-24六年级下·四川宜宾·小升初真题)在调查生物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校园内有小池塘,可以站在池塘内去观察
B.看到校园里美丽的花朵就摘下来带回家观察
C.当看到一些体积小的生物时,可以借助于放大镜去观察
51.(23-24六年级下·四川宜宾·小升初真题)长江上水电大坝的建设是项利国利民的工程。而在建设大坝的时候专门为洄游鱼类设计了“鱼道”。这是建筑设计中对( )的考虑。
A.生态环境 B.建造成本 C.实用性
52.(23-24六年级下·四川宜宾·小升初真题)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成本预算,分析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统计材料的用量和价格 B.直接估计一个数值 C.估计需要的人工和用时
53.(23-24六年级下·四川宜宾·小升初真题)长城是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处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而在高山险处则较为低矮狭窄,这主要是为了( )。
A.节约人力和费用,节约成本 B.便于情报的传递 C.整体的美观
54.(23-24六年级下·四川宜宾·小升初真题)在建筑设计中,( )是最重要的。
A.成本 B.材料 C.安全性
55.(23-24六年级下·贵州黔东南·小升初真题)身体中无时无刻不发生着神奇的化学反应。人体的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头发的生长 B.伤口的愈合 C.指甲过长而断裂
56.(23-24六年级下·贵州黔东南·小升初真题)下列变化都伴随着颜色改变,其中与另外两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加热白糖至黑色 B.水滴入红墨水后变红 C.在淀粉上滴碘酒
57.(23-24六年级下·贵州黔东南·小升初真题)课堂上我们用陀螺、纸片、米粒、胶水等制作了银河系模型,纸片上的米粒用来模拟银河系中的(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58.(23-24六年级下·贵州黔东南·小升初真题)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人工饲养生物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建立动物精子库
59.(23-24六年级下·贵州黔东南·小升初真题)小明在参观古生物化石时,看到海洋生物化石区的一块展板上写道:在我国云南、西藏、贵州等高原地带发现了很多贝壳类化石。这说明( )。
A.远古时代的海洋经过一系列地质演变后,变成了高原
B.当时的贝壳可以在高原上生活
C.有人将贝壳化石带上了高原
60.(23-24六年级下·山东滨州·小升初真题)下图是盛水的铁锅,长时间放置图中三个位置最容易出现铁锈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参考答案
1.A
【解析】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科学家通过研究鸟类和恐龙的化石,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恐龙生存的时代要早于鸟类,由此推测支持的观点是鸟类起源于恐龙,故答案选A。
2.B
【解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占世界种类总数的10%以上。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朱鹮、普氏原羚等。松鼠、鹅、蝴蝶等不属于我国珍稀野生动物。故选B。
3.B
【解析】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A是虾化石,是动物化石;B是蕨类化石,是植物化石;C是三叶虫化石,是动物化石。故选B。
4.B
【解析】昆虫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通常有三对足,有些昆虫在胸部还有一对或两对翅膀。故选B。
5.A
【解析】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作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作变异。“一棵树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属于是生物界的变异现象。故选A。
6.A
【解析】A.在设计过程中,轨道的总长度是一个明确的限制条件,它会影响过山车的设计方案和材料的选用,符合题意;
B.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且不脱轨是过山车设计和制作的要求,但它不仅仅局限于制作模型的过程,而是应该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包括设计阶段和测试阶段,不符合题意;
C.过山车的稳固性是模型测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确保结构稳固是保证过山车安全运行的关键,不符合题意;
D.无论是建造塔台还是制作过山车,都需要先进行设计方案的设计。设计是工程项目的第一步,它确保了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不符合题意;
7.C
【解析】A.植物界是一个非常多样化的生物群体,包括了从微小的藻类到高大的红杉等多种形态和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
B.。狗尾草是一种草本植物,通常被归类为草质茎植物。蒲公英也是一种草本植物,其茎通常较细,但也可以被认为是草质茎,不符合题意;
C.植物分类可以基于多种不同的标准,包括形态学特征、遗传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等,不是只有一种分类方式的,符合题意;
D.法国梧桐,也称为伦敦梧桐,是一种落叶乔木,其叶子为掌状分裂,不是针形叶,因此属于非针形叶草质茎植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解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是否产生新物质。洗苹果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小狗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制作汽水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9.C
【解析】哺乳动物身体表面有毛、恒温、胎生用乳汁哺育后代、有脊柱。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猫属于哺乳动物。
10.B
【解析】A.记录的生物种类太多,生物分布图记录不下,选择放弃,错误;可以用不同的编码表示不同生物种类;
B.利用编号的方法或者画简图的方法标注生物的分布情况,正确;
C.搜索时发现区域中的生物分布不均,为了让生物分布图更美观,调整生物标志的位置,错误;生物分布图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更改动物的生存环境。
11.C
【解析】物理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有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物质发生变化伴随的现象可以初步作为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但最终还要看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纸改变形状不属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等属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2.B
【解析】“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2016年9月在贵州建成投用,成为目前人类望向宇宙的最大眼睛。
13.A
【解析】紫甘蓝是一种能够辨别物质酸碱性的试剂,也叫作酸碱指示剂。紫甘蓝里有一种独特的物质:花色素 ,它遇到碱会变成蓝色或绿色,遇到酸会变成红色。把紫甘蓝叶片浸泡在白醋中,由于白醋是酸性物质,所以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溶液变红。
14.C
【解析】木质茎是指植物的茎中含有大量木质部,通常较为坚硬。白菜和蒲公英的茎是草质茎,较为柔软,而月季的茎是木质茎,较为坚硬。
15.C
【解析】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处于月球的阴影中,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所以日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是C。
16.B
【解析】花洒属于家庭住宅的供水系统。花洒通过连接到供水管道来提供淋浴或沐浴用水,因此它是供水系统的一部分。故选B。
17.B
【解析】A.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错误;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B.银河系的星系形态是旋涡星系,由4个旋臂组成,正确;
C.银河系是宇宙中最大的星系,银河系之外的星系被称为“河外星系”,错误;银河系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小星系而已,银河系之外的星系被称为“河外星系”。
18.C
【解析】A.父母的所有外貌特征都会遗传给子女,错误;由于变异,父母的一些外貌特征不会遗传给子女;
B.父母都不会卷舌,子女一定不会卷舌,错误;由于变异,子女可能会卷舌;
C.父母如果患有色盲、白化病等疾病,可能会遗传给子女,正确。
19.B
【解析】飞到月亮上去,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幻想。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登月舱降落到月面,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登月活动。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吕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并于11月26日传回第一张月面图片,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故选B。
20.C
【解析】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英雄是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的是加加林。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是苏联宇航员,他在1961年4月12日乘坐宇宙飞船“东方一号”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故选C。
21.B
【解析】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是北斗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北极星是小熊座的明显标志。天鹅座的亮星是天津四。故选B。
22.B
【解析】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为了更好地认识太阳系,我们把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远近的不同标记在纸带上,这样的方法称为建立模型。故选B。
23.A
【解析】A.妈妈经过美容手术割的双眼皮属于不可遗传变异,不可以遗传给孩子,观点错误;
B.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形态和生理特征上存在差异的现象,叫作变异,“一树结果,酸甜各异”描述的是变异现象,观点正确;
C.动物之间也有遗传和变异现象,观点正确;
故选A。
24.C
【解析】十九世纪中期,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在小花园中用豌豆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实验。他将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进行杂交,后代并不全是高株的。他持续研究,终于揭开了生物遗传的奥秘。因为有遗传和变异,孟德尔将高株豌豆与高株豌豆杂交,发现后代不全是高株的,这是变异现象。故选C。
25.B
【解析】利用二歧分类法将校园里的桂花树、榕树、荔枝树分为一类,将狗尾草、蒲公英、含羞草分为一类,发现桂花树、榕树、荔枝树的茎粗壮、坚硬、支持力强,木质部发达;狗尾草、蒲公英、含羞草柔软、纤细、支持力弱,所以它们的分类依据是茎中木质的含量。平行叶脉还是非平行叶脉、生活的环境、会不会开花并不能得到这样的分类结果,故选B。
26.B
【解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把眼皮、发际、耳垂等3种性状特征组合,会产生8种不同的相貌,2×2×2=8,故选B。
27.C
【解析】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作变异;三叶草草丛中长出四叶草、后代兰花的花瓣颜色与亲代的不同等属于变异现象。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香樟树亲代和后代的叶子都具有特殊的气味等属于遗传现象。
28.B
【解析】海水稻是通过人工培育出来的能够在盐碱地生长的水稻新品种,这说明了水稻的基因发生了变异,使其具备了在盐碱地生长的能力。因此,这一现象说明了基因的变异现象。
29.A
【解析】变异是指生物在遗传过程中产生的差异,变异可以是有利的、中性的或不利的。变异并不总是对生物产生不利的影响,有些变异可能会使生物更适应环境,从而具有生存优势,A错误。
遗传和变异使得生物多种多样,B正确。
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C正确。
30.B
【解析】A.宇宙中的各天体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正确;
B.人出生时属于不同的星座就会有不同的命运,错误;星座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C.在宇宙中,并不是所有的星星都围绕着太阳转,正确。
31.A
【解析】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处于月球的阴影中,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天狗食日”说的是日食现象,此时月球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所以与“天狗食日”这一天文现象出现的时间和原因相吻合的是A。
32.C
【解析】植物根据茎的质地不同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草质茎具有比较疏松、柔软的特点,但是支持力弱;木质茎比较紧密、坚硬的特点,支持力强。爬山虎、番茄属于草质茎植物,梧桐属于木质茎植物。
33.C
【解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是否产生新物质。土壤放入水中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土壤用火煅烧会变黑伴有焦臭味,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34.B
【解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是否产生新物质。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营养物质和氧气,所以属于化学变化。
35.C
【解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或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涂食用油、包保鲜膜等。泡在盐水里不仅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还会加快铁生锈。
36.A
【解析】通过太空望远镜,人们发现银河系以外还 有许多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比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宇宙中有很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恒星集团,它们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还在高速运动。
37.A
【解析】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38.A
【解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是否产生新物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39.A
【解析】草地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多种生物种类。相比之下,教室和办公楼是人为建筑,生物种类相对较少。因此,草地的生物种类最多。
40.C
【解析】星座名称是根据亮星组成的图形结合神话故事,用人物、动物和器具来命名的。所以在观察星空时,星座的主要标志是亮星构成的图像。
41.B
【解析】北斗七星是由七颗星组成,在天空中呈“勺子”的形状。用北斗七星可以帮我们找到北极星,北斗七星勺口的两星向勺口方向延长线的5倍距离位置就是北极星所在。故选B。
42.B
【解析】A.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卫星、无数的小行星、彗星等,说法正确。
B.恒星围绕行星运转,行星围绕卫星运转,说法错误,卫星围绕行星运转,行星围绕恒星运转;
C.太阳是太阳系唯一的恒星,说法正确。
43.A
【解析】提高塔台模型的抗风能力主要是通过增加其稳定性来实现。增加底面的重量和面积可以降低重心并增加接地面积,从而提高塔台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相反,增加整体高度会使重心升高,减少底面的重量会降低稳定性,这些都不利于抗风能力的提高。
44.C
【解析】A.可能生活在非常炎热的环境里,错误;猛犸象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B.猛犸象和现在的大象没有任何区别,错误;猛犸象身上有厚厚的毛,和现在的大象区别很大;
C.猛犸象和现在的大象很相似,都有粗壮的腿和长长的鼻子,正确。
45.C
【解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作变异;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等属于变异现象。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属于遗传现象。
46.B
【解析】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我们分小组调查每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在校园生物大搜索中,对校园内不知名的小动物,画图或用文字记录下来,并详细描述它的样子,说明在哪里找到的。
47.A
【解析】性状是指可遗传的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总和。头发的粗细跟遗传因素有关,属于性状。头发造型和头发染色是根据个人喜好而设计的,与遗传无关,不属于性状。
48.C
【解析】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运行在从太阳向外的第三条轨道上。故选C。
49.B
【解析】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钟南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故选B。
50.C
【解析】A.站在池塘内去观察,不安全,题干说法错误;
B.将美丽的花朵摘下来带回家观察,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做法错误;
C.体积小的生物,可以借助于放大镜去观察,正确。
故选C。
51.A
【解析】长江上水电大坝的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而在建设大坝的时候专门为洄游鱼类设计了“鱼道”。这是建筑设计中对生态环境的考虑。水电站大坝设计了鱼道,以确保鱼类能够顺利洄游,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故选A。
52.B
【解析】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成本预算,成本预算的方法有:统计材料的用量和价格、估计需要的人工和用时和成员讨论成本包含哪些内容。直接估计一个数值的做法是错误的,误差太大。故选B。
53.A
【解析】长城的修建在高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处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而在高山险处则较为低矮狭窄,这主要是为了节约人力和费用,节约成本。这种设计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自然地形和当地材料,既节省了资源,又增强了防御效果,故选A。
54.C
【解析】在建筑设计中,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因素。根据多项证据,安全性在建筑设计中被多次强调为首要考虑的因素。故选C。
55.C
【解析】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是否产生新物质。指甲过长而断裂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头发的生长、伤口的愈合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56.B
【解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是否产生新物质。水滴入红墨水后变红只是颜色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加热白糖至黑色、在淀粉上滴碘酒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57.A
【解析】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亿~2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光年。课堂上我们用陀螺、纸片、米粒、胶水等制作了银河系模型,纸片上的米粒用来模拟银河系中的恒星。
58.B
【解析】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保护珍稀动植物,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方法。
59.A
【解析】我们可以根据化石来追溯一个地区的历史演变,化石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我国云南、西藏、贵州等高原地带发现了很多贝壳类化石。这说明当地曾经可能是一片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形成了现在的地貌,变成了高原,海洋动物的化石就为我们提供了证据。
60.B
【解析】铁锅长时间放置后,最容易出现铁锈的地方是水和空气交界的地方。乙处是水面与空气接触的地方,氧气和水同时存在,铁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铁锈。因此,乙处最容易出现铁锈。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