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板块二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大单元体系构建
理考点·固基础
纵横串联·提素养
聚焦河南·精练命题点
大单元体系构建
中外联系:中国借鉴俄国的革命道路经验,开展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遭遇巨大
挫折,证明俄国的革命道路走不通,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
实践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理考点·固基础
主题一 国共合作
考点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10年2考)北伐战争(10年1考)南京国民政
府成立 八上P72~P76
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
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1.第一次国共合作
时间 1924年1月-1927年7月[2024.11][2015.4]
背景 (1)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______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团
结同盟者的重要性;1923年6月__________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
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中国国民党: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认识
到改组国民党的必要性
标志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
作的正式建立
合作方 式 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中共三大
合作基 础 ____________(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合作成 果 创办黄埔军校 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__________,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
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进行北伐战争 1926年开始,国共两党合作领导
__________,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
治
结果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先后背叛革命,发动_____ _____________和召开“分共会议”,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新三民主义
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续表
2.北伐战争[2016.4]
目的 推翻 __________的 统治,统一全 国 时间 1926年7月 政府 广州国民政
府
对象 ________、孙 传芳、张作霖 等 军队 国民革命军,________任北伐军总司令 战场 (1)湖南、湖北战场:________战役、贺胜桥战役(______独立团为第 四军赢得“铁军”美誉)、武昌战役,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2)江西战场: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成果 从珠江流域打到______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北洋军阀
吴佩孚
蒋介石
汀泗桥
叶挺
长江
工农 革命 运动 (1)农民运动:湖南、湖北农民协会会员剧增。
(2)工人运动:______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
义,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知识补充: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1)主观原因: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北
伐方针策略正确;北伐将士英勇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客观原因: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北洋军阀失道寡助,各自为战,力
量分散。
上海
续表
3.南京国民政府
建立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
“国民政府”
政策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
动)
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统一全国 1928年底,________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
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张学良
历史解释 能够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设问: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答案] 原因:客观上来说是因为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国共合作关系遭到破坏。主观上来说,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
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 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对蒋介石、汪精卫篡
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妥协推动,使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刻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教训: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
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主题二 国共对立
考点二 南昌起义(10年1考)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工农武装割据
(10年1考) 八上P77~P81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
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南 昌 起 义 发动 ______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发动
(“八一”建军节、军旗升起的地方)[2017.6]
结果 占领南昌城,南下广东受挫,转战湘南
意义 打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
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1927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秋 收 起 义 背景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__________”,确定实行土地
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
毛泽东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名论断
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 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
启示 革命要符合中国国情
八七会议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续表
井 冈 山 会 师 概况 (1)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
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____________。
(2)两军会师后,合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久改称为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意义 (1)会师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
固和扩大。
(2)铸就了____________: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
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井冈山会师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井冈山精神
续表
工 农 武 装 割 据 创局面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
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______________”的局面[
2015.5]
立原则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促发展 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中央
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建政权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______召开,宣
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________当选
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意义 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
要组成部分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瑞金
毛泽东
续表
知识补充: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毛泽东等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为人民军队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表明中
国共产党注重军民关系。[2019.6]
历史解释 能够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设问: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 ①经济上,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经济落后,工人
阶级力量不够强大,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缺乏阶级基础。
②政治上,工人阶级没有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政治斗争的条件。
③思想上,国民革命后,一系列武装斗争的失败使毛泽东从实践中认识到,以城市
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于是率领人民军队转向农村。
考点三 红军长征(10年2考)遵义会议 (10年2考) 八上P83~P86
课标要求: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
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
1.红军长征
时间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目的 进行战
略转移
直接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 __________胜利会师,宣告长征 胜利结束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甘肃会宁
意义 (1)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 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 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 国革命转危为安。[2018.7] (2)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 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 命的新局面[2023.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续表
2.遵义会议[2024.12]
时间 ______年1 月 地点 贵州遵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 内容 (1)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 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 确军事主张。 (2)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 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 (1)开始确立以________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 的领导地位。 (2)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__________的转折点[2021.12] 1935
毛泽东
生死攸关
纵横串联·提素养
一、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中国共产党的足迹
家国情怀 了解并认同革命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
实意义。
设问1: 请选取上图中任意两个地点,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80~
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表述完整)
[答案] 中国式道路的艰辛探索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
路;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
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井冈山到遵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
国革命过程中,不断艰辛探索,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设问2: (解说词)任选上面的一处红色革命基地,结合所学知识,针对这处基地
反映的历史写一段50字左右的解说词。
[答案] 红色革命基地:嘉兴南湖红船。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上诞生。红船成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象征。
二、近代中国人民救国道路的探索
唯物史观 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学习,结合史实进行阐述和
说明。
设问:结合近代中国人民救国道路的探索,谈一谈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
人民的选择”。
[答案]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亡,洪秀
全领导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宏大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派
掀起洋务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 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以孙中
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这些运动先后 失败,说明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共
产党的成立创 造了条件。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无产阶级政党——中国
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
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聚焦河南·精练命题点
国共合作
1.(2024河南A卷)1924年,李大钊代表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上发言并指出:共
产党员的加入,是为贡献于国民革命事业而来的。该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
B
A.工人运动的高涨 B.国共合作的实现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北伐战争的爆发
2.(2016河南A卷)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
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
输队等。这表明( )
B
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D.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子题2.1 以下是共产国际对北伐战争的态度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
1925年12月 1926年9月
共产国际认为“广州人拟议中的北 伐在目前时刻是不能容许的。建 议广州人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内 部的巩固上” 共产国际要求所有来华的工作人员“在任何情
况下都不能束缚中国指挥部的自由”,并决定
向广州提供炮兵和航空器材援助,共计284.4
万卢布
C
A.旧军阀对共产国际的收买 B.广州政府内部问题已经处理
C.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态势 D.为国共两党正式合作所打动
井冈山道路
3.(2020河南B卷)1928年1月,井冈山地区的遂川县传出这样的歌谣:“过新年,
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你拿斧子我拿
镰,高举红旗开大会,工农翻身掌政权。”这一歌谣可用于研究( )
C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C.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D.红军长征历史进程
子题3.1 李辰在参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的时候,关注到如下作品:旗子上有中国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标志;画面后左上方写着标语。你认为标语最有可能是
( )
B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
C.红军胜利万岁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变式3.1 作为集邮爱好者,小明将自己收藏的邮票进行分类,以下几张邮票放在一
起,这一类邮票的主题是( )
A
A.开辟新道路 B.国共合作 C.敌后抗战 D.大决战
4.(2019河南A卷)1928年,毛泽东总结根据地斗争经验,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
纪律及六项注意。其中有 “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说话和气”“借东西要还” “损
坏东西要赔”。这些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 )
B
A.维护国共合作 B.注重军民关系 C.强调农业生产 D.重视城市起义
5.(2017河南A卷)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
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用 28 年的斗争历程证明了这一重要结论。下面属于这一
历程的历史事件是( )
B
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台儿庄战役 D.西藏和平解放
长征
6.(2023河南A卷)“纵横十几省,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
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前进至陕甘宁地区。”材料描述
的是( )
C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C.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解析] 根据题干关键词“纵横十几省”“雪山、草地”到达“陕甘宁边区”,这些信息
综合指向红军长征。所以C项正确。其余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7.(2022河南B卷)下面是某学校党史学习研究报告(部分),依据目录编写的形
式,下列选项作为“抉择2”的补充,恰当的是(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抉择(1927-1937年)
抉择1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中国革命新道路
抉择2 红军长征——
抉择3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A.迎接国民革命新高潮 B.开天辟地大事变
C.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 D.解放战争大决战
8.(2024河南A卷)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
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这肯定了中国共产党
( )
A
A.实事求是的精神 B.艰苦奋斗的作风 C.全面抗战的路线 D.统一战线的政策
9.(2021河南A卷)这次会议是在红军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它开启了中国
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这次会议( )
B
A.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D.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斗争方向
[解析] 本题知识点为遵义会议,考查学生的社会时空观念素养和对基础知识的灵
活运用。属于直接判断类选择题,相对来说较容易。依据题干信息“红军严重受挫
的历史关头召开的”“独立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可判断为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党
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B正确。1928
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A错误。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C错误。1945年4月,中共七大为人
民指明了抗战后的斗争方向,D错误。
子题9.1 1935年陈云在一次报告中说:“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形成了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报告中的历史事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是
( )
C
A.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
C.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确立
变式9.1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
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而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分
水岭”指的是( )
D
A.八七会议 B.三湾改编 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
10.(2018河南A卷)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
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毛泽东强调的是( )
C
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 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
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