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二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33张PPT) 2025年历史中考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03-第二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33张PPT) 2025年历史中考一轮复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11 11:5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板块六 世界现代史
第二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大单元体系构建
理考点·固基础
纵横串联·提素养
聚焦河南·精练命题点
大单元体系构建
因果联 系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德国、日本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在英法等国绥靖政策的纵容下,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所难免
中外联 系 中国出席开罗会议,与美、英发表《开罗宣言》,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收回被日本侵占的领土和处置日本提供了依据
历史解释 在理解和辨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尝试发现和提出新的
问题,加以论证,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
设问: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主题,提炼观点,
写一篇字数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
完整,体现图片之间的共同特征)
【示例】 应对危机的模式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摆脱
危机。罗斯福新政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其结果是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即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为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所仿效。另外以日本为主的另一
种模式也开始出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同国民经济的军事化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消除危机的措施是以对外侵略扩张,向别国转嫁危机为主要方式。
理考点·固基础
主题一 经济大危机及其应对
考点一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10年3考)九下P58~P62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初步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
济的影响。
经济 大危 机 背景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但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原因 直接原因 生产过剩;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时间 1929-______年(首先从美国金融业开始) 1933
经济 大危 机 特点 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破坏性大 影响 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质量恶化;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 展造成重创,激化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罗斯 福新 政 目的 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 特点(手段) 国家干预经济[
2019.17]
内容 金融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 信用 工业 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全国劳工关系法》 (中心措施,加强计划指导) 全国工业复兴法
续表
罗斯 福新 政 内容 农业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
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就业 推行“__________”: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
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一举多得措施)[2015.17]
罗斯 福新 政 内容 民生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
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以工代赈
续表
罗斯 福新 政 影响 [ 2016. 18] 积极 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
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
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
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不足 新政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
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
会的根本矛盾(实质)
续表
考点二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10年2考)九下P63~P66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意大利法西斯和纳粹德国的对外扩张,知
道德国、意大利、日本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主题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
考点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10年7考) 《联合国家宣言》 开罗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九下P67~P71
课标要求: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和主要战场,知道《联合国家宣言》和
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原 因 根本 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 原因 经济大危机导致德、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亚
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经 过 全面 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______,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主要 战场 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
和中国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规模 扩大 (1)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10月,苏联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
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________的美国海军基地。次
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
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波兰
珍珠港
续表
经 过 形成 联盟 《___________ ___》的签署 [2021.18] [2018.25] [2015.25] 概况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
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以
后又有21个国家在宣言上签字
主要内容 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
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
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
议和
意义 (1)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
形成
(2)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
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
形势[2021.18]
联合国家宣言
续表
经 过 转折 1942年7月-1943年2月,__________________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转折点 胜利 曙光 (1)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2)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________,开辟了欧洲第 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大国 会议 雅尔塔会议 召开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
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
内容 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
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
领;决定战后成立________;苏联承
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
日作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诺曼底
联合国
续表
经 过 大国 会议 波茨坦会议 召开 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波
茨坦召开
内容 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精神,并以
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
本投降的《____________》,公告重
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结 果 德国 投降 1945年春,苏军与英、美军队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德国本土作战。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日本 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 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波茨坦公告
续表
性 质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影 响 对人 类社 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
人口卷入其中,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人类文明造成巨
大伤害
对战 后和 平发 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
称霸世界的野心,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
的影响[2014.25(2)]
续表
影 响 对世 界殖 民体 系 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
系的瓦解
续表
历史解释 能够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设问:(异同比较)根据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归纳其共同点。
[答案] 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争夺世界霸
权而发动的战争。影响:①都破坏了世界和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②都严重破坏了交战国的经济发展。③都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促进了民族解放运
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④都打破了原来的世界格局,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⑤战后都建立了普遍性的国际组织。⑥都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纵横串联·提素养
一、美国历史上的三位总统
历史解释 能够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设问:结合美国历史上的三位总统的相关史实,说明“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到
重要推动作用”。
[答案] 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为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
时还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林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废
除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障碍。罗斯福实行新政,使美国
成功渡过经济大危机,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
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20世纪的三大改革
苏俄(联)新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不同 点 背景 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 平息,经济异常困难,社 会矛盾加剧 “文化大革命”结 束,百废待兴 经济大危机冲击了
美国的资本主义制
度,沉重打击了美
国经济
推动人 物 列宁 邓小平 罗斯福
苏俄(联)新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不同 点 特点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 货币关系直接联系起来,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允许 自由买卖,发展商品经济 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改 革内容涉及农村、 城市,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和指导
实质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 提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性质下生 产关系的调整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
度的前提下作出的
政策调整
续表
苏俄(联)新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 美国罗斯福新政
相同 点 背景 都是各国在经济状况欠佳的情况下实施的 目的 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内容 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实质 都没有改变各自的社会性质 续表
历史解释 在理解和辨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尝试发现和提出新的
问题,加以论证,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
设问:从20世纪的三大改革中提炼一个观点,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答案] 国家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俄国发展的情况,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引进市场机制,
稳定了政治形势;经济大危机中,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使得美国
经济开始复苏; 20世纪90年代,中国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迅速发展。总之,国家政策只有结合本国国情,才能促进发展。
聚焦河南·精练命题点
罗斯福新政
1.(2019河南A卷)“美国私人企业体系的基本面还是完好的,但是需要来自政府的
短期协助来度过大萧条,并且政府也应该提供永久性的安全网,以此确保较弱的个
体不会屈从于激烈的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材料强调美国应( )
A
A.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 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确保对较弱个体救助 D.实行计划经济模式
2.(2019河南B卷)20世纪20年代早期,苏联进口了成千上万台拖拉机,大部分来
自美国的福特公司和国际收割机公司。就连斯大林也说:俄国革命加上美国的效率,
这就是列宁主义的本质。据材料,这里“美国的效率”是指( )
A
A.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B.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C.允许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D.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
3.(2016河南A卷)罗斯福曾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
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
争。”材料中的“这场战争”( )
C
A.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B.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C.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4.(2015河南A卷)1931年凯恩斯说:“几天前我曾在报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
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人们靠救济津贴来
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境地就好些呢?当然不
是。”下列举措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
D
A.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产品价格
C.发放蓝鹰标识,干预工业生产 D.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
5.(2024河南A卷)20世纪40年代初,苏联西部的工厂被迫搬迁到内陆,机器被安
置在露天环境里就开始了工作;妇女们也被征召到工厂、矿场等从事生产。这些举
措是为了( )
D
A.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B.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
C.应对世界经济危机 D.全力反抗法西斯侵略
6.(2021河南A卷)下表中的战争形势相继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战役 主要交战国 结果
1942年 中途岛战役 美国和日本 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
1942年 阿拉曼战役 英国和德国、意大 利 北非战场的形势发生了
转折
1942- 1943年 斯大林格勒保 卫战 苏联和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B
A.法西斯“轴心国”的形成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解析] 本题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对基础知识的掌
握和时空观念。依据图表可知,时间为1942年、1943年。1942年旧《联合国家宣言》
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
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B项正确。C、D两项发生1944年和1945
年,不可能成为材料事件发生的原因。A项轴心国的形成影响二战的进程,在逻辑
上有些混乱不通。
7.(2018河南A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技的运用(坦克、潜艇和飞机)和军队
的数量一样,都在急速增长。战争结果表明,能够在先进装备上花费更多的一方取
得了胜利。这段话强调了( )
B
A.军队数量决定战争成败 B.科技影响战争结果
C.团结是战争决胜的关键 D.战争阻碍社会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