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拱宸中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调研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PDF版,无答案 第1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中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调研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PDF版,无答案 第1章)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3-11 18:5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调研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75分)
1.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
该金属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金属块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A,银
B.铁
C.铝
D.锌
2.将如图所示的条形磁体从中间截成两段,则(
N
A.左右两段都只有一个磁极
B.左段一定是N极,右段一定是S极
C.左右两段都有N极和S极
D.左右两段全部失去了磁性
3.根据下图中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指向,判断下列四幅图中不正确()
,张
A.
B
4.下列关于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B.磁体间的吸引或排斥是通过磁场实现的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S极发出,回到磁体N极
D.地磁的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5.如图所示,以下关于奥斯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由小磁针的指向决定
B.移去小磁针后的通电导线周围不存在磁场
C.小磁针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
D.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
6.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由此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极,电源负极分别是(
A.a端,d端
B.a端,c端C。b端,d端
D.b端,c端
7.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相关说法不正
确的是()
A.电磁铁A、B上方都是S极
B,通过电磁铁A和B的电流相等
C.电磁铁A的磁性强于电磁铁B的磁性
D.向右移动滑片P,电磁铁A,B磁性都减弱
8.如图所示,将条形磁体固定在静止的小车上,滑动变阻器的接口以不同方式接入电路。
闭合开关$时,小车不动,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到某位置时,小车开始运动,滑
动变阻器的连入方式和小车运动方向相对应的正确选
P
项是()
c
a△
A.a接e、d接f小车向左运动
B.a接e、b接f小车向右运动
C.c接e、d接f小车向左运动
D.c接e、b接f小车向右运动
1
9.如图所示是某小组设计的一种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电路图,以下说法中止确的()
的o
A.温度达到90℃,绿灯亮
B.
自动报警器的触点类似一种开关
C.
自动报警器中的电磁铁运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D.
把水银温度计换成煤油温度计同样可以工作
10.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小磁铁处于静止状态后,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
向右移动,此时悬挂的小磁铁的运动情况是()
A.向下移动B.向上移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
11.如图是小敏设计的汽车尾气中CO(一氧化碳)排放量的检测电路。
当C0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电铃发声报警。已知气敏电阻R1阻

值随C0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铃应接在A和C之间
B.当CO浓度升高,电磁铁磁性减弱
工电路
C.若U,减小,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原设定值高
D.为使该检测电路在CO浓度更低时报警,可将R2的滑片向下移
气通
电路
12.如图所示为小明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的实验装置,AB
是一根铜棒,通过金属导轨连接到电路中,闭合开关后,铜棒
没有运动(仪器、电路都完好),要想使AB运动起来,下列措
施中不可行的是(
A.将蹄形磁体的N、S极对调
B.换用磁性强一些的蹄形磁体
C.换用能提供较大电流的直流电源
D.将铜棒AB换为轻质金属棒,减小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1
13.
如图所示为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以下相关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工作的
B.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电动机中的线圈转动是利用了惯性,所以线圈质量越大越好
D。电动机的线圈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方向改变两次
14.安装一台直流电动机模型,接入实验电路后能正常转动,如果分别作下述调整,不能改
变直流电动机转动方向的是()
A.对调直流电动机磁体的两极
B.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C.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大小
D.对调电源的正、负极
15.小林对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探究实验进行比较后有了以下几点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是发电机的原理,乙实验是电动机的原理
B.甲实验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乙实验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实验时,甲实验中导体ab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乙实验中导体ab相当于电路中的田
电器
D.甲实验是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的实验装置,乙实验是探究磁生电的实弘”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