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岳麓历史高一必修二第五单元
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是美国黄金储备在世界黄金储备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表上述数据说明( )
A.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B.战后美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债务国
C.美元成为黄金的代表,在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D.战后世界银行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
答案:A
解析:分析:美国黄金储备在世界黄金储备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上升说明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B 项错误,C、D 两项无法在图中体现。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通过两个时间点的定位考查美国能够主导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背景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经济霸主,操纵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占有特殊地位,但是世界经济开始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1941年,美英两国在《大西洋宪章》中提出:“希望达到各国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充分合作,致力于促进所有国家,不论大小、战胜或战败,在同等条件下,都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下列哪一组织的建立与材料意图基本一致( )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希望达到各国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充分合作,致力于促进所有国家,不论大小、战胜或战败,在同等条件下,都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可以看出追求的是世界各国自由贸易,故本题选C项。A、B、D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关贸总协定组织的宗旨,属于基础知识考查方式,结合历史背景思考。
3.“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1947年联合国大会苏联代表发言),据此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 )
①是美国控制世界经济的工具
②强化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④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④
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基础之上,他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确立了美国在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所以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所以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后阶段历史特征,依据战后的国际背景形势进行对应思考。
4.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休休戚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
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答案:C
解析: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不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而其他三个选项的描述均是正确的描述,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例如,欧元的问世是欧盟一体化具体表现,说明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维护国际收支平衡,有助于经济的稳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美元等同于黄金的地位,说明美国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从世界银行建立后影响为考查切入点,结合战后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入手思考即可。
5.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指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保持贸易顺差地位。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内在矛盾
B.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
C.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发展
D.美元中心地位的确立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
答案:A
解析:分析:在该体系下,“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 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保持贸易顺差地位。” 由此可获知 A 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所以C选项不符合史实;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二战,美国确立并巩固了其经济霸主地位,此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经济基础,故 B 项错误;D 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故该题答案为 A。
点评:该题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6.读表,表中的数据变化折射出( )
表 1945—1971年美国黄金储备与对外流动负债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时间(年) 黄金储备 对外流动负债 黄金储备∕对外流动负债
1945 245.6 79 310.8%
1960 178 210.3 84.6%
1968 121 331 36.6%
1971 102.1 678 15.1%
A.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建立到瓦解的过程B.美国由最大债权国变为最大债务国的过程
C.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D.美元逐步丧失其在国际货币中的领导地位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文字信息“1945—1971年”、“美国黄金储备与对外流动负债”及表格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相关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D两项的表述是对题干图表的曲解和误读,其表述具有片面性,不正确,排除BD;C项表述题干图表信息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排除。进一步分析、判断可知,A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表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7.下图形象地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内涵。据此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内涵是( )
A.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B.使世界经济实现了体系化制度化
C.是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D.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片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是美元等同于黄金,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所以本题答案选C项。A、B、D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某一国际组织的资格要求是:必须是一个能够管理其本身的对外事务,并且愿意而且能够履行该组织协定条款——它的宪章——所规定的成员义务的国家。按照这些义务,成员国在实施其汇率政策和有关经济与金融政策时必须以协定条款为依据,并提供所要求的经济和金融信息。成员国还必须支付认缴款。该国际组织
A.对生产领域投资使成员国经济复兴与发展
B.有权对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法规进行监督
C.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协助
D.需对发生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紧急资金融通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该国际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制定成员国间的汇率政策和经常项目的支付以及货币兑换性方面的规则,并进行监督;对发生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在必要时提供紧急资金融通,避免其他国家受其影响;为成员国提供有关国际货币合作与协商等会议场所;促进国际间的金融与货币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步伐;维护国际间的汇率秩序;协助成员国之间建立经常性多边支付体系等。所以答案选D。A、C是世界银行职能;B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下图是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漫画,它反映的是( )
A.国际货币体系开始走向制度化 B.人民币和欧元结盟对抗美元
C.新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仍以美元为主导 D.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要求重建国际货币体系
答案:D
解析: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漫画中的旗帜是“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多个国家,而针对的对象是美元,是一个国家,所以它反映的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要求打破美元的一家独大,重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不是新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仍以美元为主导,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2014年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双方支持对世界银行投票权结构进行定期审议,美方承诺尽快完成对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执行董事会改革方案的国内审批。材料表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A.为解决二战后世界贸易争端而设立 B.是布雷倾森林体系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C.有助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D.长期被欧美垄断的局面将有所改观
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承诺尽快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改革,以期改变世界银行不合理的投票权结构,而这一结构是二战后美国独霸世界银行局面的体现。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点评:本题通过时政材料对两大国际金融组织进行针对性考查,同时兼顾考查国际组织的时代性,可以结合相关时代背景加以思考。
11.《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下列关于各类金融中心形成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的商业地位上升 B.17世纪荷兰的强大得益于三次英荷战争
C.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了殖民帝国 D.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
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中文字描述了世界近代以来金融中心的转移历程,从中不难发现金融中心的转移与大国兴衰历程具有一致性,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的商业地位下降,排除A。三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B错误。C逻辑关系错误,1944年签订《布雷顿森林协定》,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D正确。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时代特征,通过历史术语的考查进行对应定位。
12.与下图漫画主题最吻合的是( )
A.“告别美元独霸时代”
B.“全球经济的同一梦想”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生”
D.“联合国力推全球货币新体系”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上文字可以看出,美元仍然是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A“告别美元独霸时代”,“全球经济的同一梦想”没有体现,排除B。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解体,排除C。从“UN”和“新货币”反映的信息说明“联合国力推全球货币新体系”。因此选择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美国主导世界货币体系的背景思考其局限性。
13.下图是一则招标公告,据所学知识判断处应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银行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银行。依据所学,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所以应选D。
点评:本题以历史事件为原型考查国际组织职能,具有时效性和对比性,便于学生依据基础知识进行判断。
14.20世纪40年代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为此,美国( )
①重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 ②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 ④援助西欧走向经济复苏
A. 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分析: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本题选择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政策,且时间是在1940年代,故排除②③,此为军事上的政策额政治上的政策;况且③不符合美国的政策史实;美国在这是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马歇尔计划。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国主导战后经济体系的目的性。
15.对下图所示历史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美国通过控制世界银行达到稳定美元汇率的目的
B.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C.美元地位的变化反映了美国在世界范围内霸权地位的变化
D.反映了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实力的削弱和美国实力的增长
答案:A
解析:分析:材料体现的是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但没有体现通过什么来维护这一货币体系,故选A,BCD都符合史实。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依据时间点的特殊重合或变化判断历史事件的发展特征。
16.下图是一位同学上课时所记的部分笔记,笔记内容所反映的组织是( )
A.世界银行 B.欧洲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关贸总协定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南北合作,大国主导,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战略属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显著特征,所以笔记内容所反映的组织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区。
点评:本题采用逆向思维进行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17. 2009年以来,欧盟成员国希腊身陷债务危机。有人预测,从冰岛,迪拜到希腊,国家破产将是2010年的趋势之一。你认为欧盟应联合哪一国际组织共同援助希腊,以防止其破产?( )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联合国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援助一个国家,以防止其破产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本职工作,所以,欧盟应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援助希腊,以防止其破产。
点评:本题从当今时政知识切入,考查学生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18.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贬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货币战。在整个危机期间,宣布货币贬值的。国家一共达到56个。针对上述问题,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A
解析:分析:B项中的马歇尔计划是针对苏联而对西欧进行援助,并不是针对二战前经济大危机的问题而实施的措施。C项是苏联为了对抗美国而实行的措施,D项是在两极格局解体后发生的,不是在二战后,并且它也不是解决货币金融问题的,所以答案选择A项。
点评:本题通过国际背景的材料叙述,考查由于货币问题的存在而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
19.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结合所学,你认为下面哪项推断是正确的是( )
A.①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府引导企业的生产
B.②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经济危机后罗斯福新政,普遍建立国有企业,实行福利制度
C. ③阶段发展的外部原因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D.④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由于美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答案:C
解析:分析: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①阶段当然不存在“政府引导企业的生产”的事实,所以不选A。②阶段当然不存在“普遍建立国有企业” 的事实,所以不选B。④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而不是由于美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所以不选D。③阶段发展的外部原因的却是因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所以本题答案是D.④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由于美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20.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伦敦,一位来自纽约的旅客说:“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流露出的神情,好像这些美元成了病菌携带物一样。”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欧洲人强烈抵制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B.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使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削弱
C.欧元的流通动摇了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D.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彻底瓦解
答案:B
解析:分析:20世纪70年代初,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标志这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削弱,本题考察的就是这一内容。A项没有体现出本质问题;C欧元流通是2001年;D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并没有彻底瓦解。
点评:本题整体考查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理解能力,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考查。
二、非选择题
21.国际货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一直是主导货币,国家的兴盛就能促使本国主权货币上位,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有一席之地,得到足够的话语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之痒》《环球时报》2014-07-23
材料二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的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
——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
材料三 在这10年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由18%升至27%,同期美元比例则由71.2%跌至 62.5%,而单论市场流通纸币的发行量,欧元在2006年也已超越了美元。
——《欧元10岁:“危机涅槃”再出发》
材料四 金砖银行的成立将推动现有不合理国际金融体系和秩序的变革。……金砖银行和货币储备库的建立正是金砖国家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的正确选择。
——林跃勤《金砖银行:重构国际金融新秩序》
注:2014年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同意以相同的出资比例成立一家旨在向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的银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的具体表现。在实践中,“这个体系”是如何“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动放弃世界货币体系核心支柱地位的原因。这对美国和世界分别带来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四,指出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怎样变化?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答案:(1)表现: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1分)
美国通过货币体系控制了世界经济命脉;(1分)有利于各国经济交流,促进世界贸易。(1分)
(2)原因:美国经济发展缓慢(滞胀);(1分)西欧、日本的竞争。(1分)
影响:对美国,无需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固定责任;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2分)
(3)变化:美元地位下降,欧元地位上升(或国际货币多元化);(2分)
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2分)
趋势: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1分)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一可知美国梦指的是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这个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可以看出。造福美国:有利于美国经济势力在全球的扩张,美国通过货币体系控制了世界经济命脉;造福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贸易交流也以美元结算,有利于各国经济交流,促进世界贸易。
(2)美国主动放弃世界货币体系核心支柱地位的原因可结合材料二中的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判断出美国此时进入经济滞涨,这是主要原因,客观上还受到来自西欧和日本的挑战。对美国,根据材料中“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可知美国无需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固定责任;对世界:根据“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
(3)根据材料三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上升,美元比例下降,可知美元地位下降,欧元地位上升。根据材料四中金砖银行和货币储备库的建立正是金砖国家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的正确选择。”可知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关于趋势较简单,多极化。
点评:本题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全面系统考查该体系建立的背景和美国在其中发挥的重要影响,以及后期体系暴漏的弊端。由浅入深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自朝鲜战争起,美国全球扩张和争霸进一步加强,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名目繁多。这些开支50年代平均每年53亿美元,60年代平均每年60亿美元,70年代前三年平均达71亿美元。
——据《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
材料二:1950年-1975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73
与日本的贸易 +2.4 +2.0 -15.7 -19.4
与西欧国家的贸易 +2.0 +10.7 -5.8 -17.8
注:+为顺差,-为逆差
材料四: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
年代 1937 1950 1960 1971 1972
资本主义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美国 46.4 48.5 31.2 9.7 7.6
日本 6.1 1.3 3.2 12.4 12.3
西欧共同体各国 --- --- 26.5 30 29.6
答案:(1)美国的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加剧了美元流向国外,增加其经济负担。
(2)美国经济没有持续稳定增长,其发展速度低于西欧.日本。
(3)美国进口贸易与西欧.日本相比,逆差趋势明显,难以回流美元。
(4)美国黄金大量外流储备减少,使美元地位愈加难以巩固。
解析:分析:(1)美国军事支出的大量增加导致国民经济收支失衡,不能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反而起到阻碍作用。
(2)对比图表数据,归纳概括各国差异,总结美国发展速度下降的原因。
(3)通过贸易进出口的数据相关知识,阐述进出口贸易对美国发展的影响。
(4)结合二战后美国的黄金储备情况以及各国黄金储备的变化,概括总结答案即可。
点评:本题通过多种途径分析美国丧失货币体系的主导权,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在全世界处于绝对优势。从经济方面说,它虽然只占有全世界6%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却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量的2/3,外贸出口额的1/3,黄金储备的3/4;生产资本主义世界1/3的小麦,1/2的棉花,70%的玉米;开采62%的煤和石油,冶炼61%的钢;生产48%的电力和84%的汽车;拥有全世界84%的民用飞机,85%的冰箱和洗衣机。
——刘绪贻等《战后美国史》
材料二 怀特计划规定建立两个国际金融机构:一是联合国家稳定基金,二是联合国家与联系国家复兴与开发银行。重点在于稳定基金方面。就稳定基金而言,计划规定通过各国认缴筹集资金50亿美元,包括黄金、各国本国货币与有价证券。 由各国组成的董事会及其选举产生的总裁和执行董事会管理。
——王在帮《霸权稳定论批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对美国意味着巨大利益,意味着“超级霸权和超级利益”。戴高乐1965年对美元超级霸权的批评举世知名:“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 它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1971年尼克松摧毁布雷顿森林协议、开启浮动汇率体系之后,“超级特权”和“游戏筹码”竟然像天文数字一般倍增!
——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
(1)概括材料一说明的主要问题。
(2)材料二中,“怀特计划”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分析美元获得“超级霸权”的原因。“超级霸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
(2)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3)原因: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掌握了世界大多数黄金储备;美元取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或答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影响: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命脉;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造成了世界金融体系的动荡。
解析:分析:第一问根据材料简单概括二战后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特征即可,第二问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探究“怀特计划”的真实目的。第三问概括材料二三的信息,结合史实列举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战后美英两国对世界经济主导权的争夺,难度系数较小,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4.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到二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主要发达国家把一些在贸易、金融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以及国外殖民地联在一起组成货币集团并相互对抗,使外汇交易向有利于这些大国的方向发展。
——《世界通史资料汇编》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分)为改变这一局面,西方大国作出了什么努力 (2分)产生了什么影响 (8分)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一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
——《经济发展史》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三 1997年,一场人们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机由泰国迅速波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甚至拉丁美洲各国以及欧美发达国家都受到冲击……这次危机持续时间长,蔓延地区广,给东南亚及东亚乃至整个世界造成严重的创伤。
--—岳麓版教材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四 自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应对经济危机。11月14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
——新华网
(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纪律回归”的理解。(2分)你认为应如何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 (2分)
答案:(1)现象:各国货币汇率混乱,各货币集团无序竞争。(2分)
努力: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2分)
影响: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使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8分)
(2)问题: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2分)
原因:日本、西欧崛起;美国实力相对削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6分)
(3)原因: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危机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2分)
(4)理解:规范世界金融秩序。(2分)
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国际合作;刺激消费。(言之有理即可得,总分不超过2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 是世界的金融体系(1)首先对材料的正确理解作答第一问,当时“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即各国货币汇率混乱,各货币集团无序竞争,之后在1944年建立了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然后依据课本答出其意义即可。(2)材料二反应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原因从美国的经济实力角度来分析,和贸易保护主义方面。(3)材料中叙述的是世界金融危机席卷世界各地,表明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4)“纪律回归”指的是世界金融体系要有相适应的法律进行约束,应对措施一问可以从国际之间的宏观调控角度来分析,言之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重点在于考查史料分析能力,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对应思考即可总结归纳答案。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2年英国议会通过《进口关税法》,规定除小麦、肉类和英国不生产或短缺的原材料外,所有的进口商品都要征收进口税。欧、美、日等国进口关税税率也基本提升到52%。
——以上材料摘自《贸易战争》
材料二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有秩序的方法来决定国家货币单位的价值……我们希望把国际货币体系从大规模投机活动的负面影响中解脱出来。
——1943年美国前财政部长助理怀特
材料三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在特里谢看来:此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抗拒纪律的结果。
——据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什么?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找到的“有秩序的方法”是什么?效果如何?
(3)特里谢主张“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你认为这一主张能实现吗?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 (1)现象: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自由主义时代结束。
影响:①造成国际贸易秩序的混乱,严重阻碍世界贸易发展;②加剧国际政局的动荡;③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方法:建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效果:①稳定了世界货币金融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②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3)不能实现。理由:布雷顿森林体系由发达国家主导,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恢复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可能带来一个透明、公正、合理的全球金融体系。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才能彻底避免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
解析:分析:第一问对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进行了阐述,考查学生对于基础概念的理解与拓展,结合材料加以总结;第二问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依据教材相关知识即可作答;第三问提升考查学生对货币经济体系的理解与认识,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深远影响,结合相关材料分析。
点评:本题应适当补充课外知识,如贸易保护主义的含义以及牙买加体系的相关知识,便于学生进行能力思考,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