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1 12:0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10分)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练习。
相传东汉末年,有一年冬至天气异常zāo gāo    ,大雪夹着bīng báo    zhòu rán  间从天而降,páo xiào    的寒风从破屋的缝隙里钻进去,似鞭子抽打在人们的身上,流行病爆发,人们被病痛折磨得痛苦shēn yín   。mù dǔ  此此景,张仲景在南阳东关建立医棚,煮制“娇耳”(饺子)kāng kǎi 地分给人们,人们吃了饺子,喝了汤,浑身rè hū hū    的,病痛很快治愈,内心非常喜悦。后来,人们在冬至这天都要吃饺子来纪念张仲景。
(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横线上规范、整洁地写词语。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缝隙féng 折磨zhē
B.缝隙féng 折磨zhé
B.缝隙fèng 折磨zhē
D.缝隙fèng 折磨zhé
(3)下列词语中的“浑”和文段里“浑身”的“浑”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浑似
B.浑浊
C.浑厚
D.浑圆
(4)下列选项中有一个是“喜悦”的近义词,正确的一项是    
A.喜庆
B.喜报
C.欢喜
D.喜事
2.(2分)下列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哄(hōng)而散 陶醉 咀丧
B.参差(cī) 伶俐 别出新裁
C.窸窸窣(sū)窣 荡漾 豪迈
D.渲(xuān)染 苔藓 沧海一栗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拍手)
B.处士笑而然之(当然了)
C.巍巍乎若太山(高大的样子)
D.浪淘风簸自天涯(颠簸)
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黄山上“猴子观海”石真是巧夺天工。
B.一年级的小丽在诗歌朗诵会上字正腔圆的朗诵赢得阵阵喝彩声。
C.他的声音如同黄钟大吕,让人感受到一种威严和庄重。
D.在乒乓球比赛中,我班的小刚同学技高一筹,获得了冠军。
5.(2分)下列选项中,与《宿建德江》的作者相同的是(  )
A.《书湖阴先生壁》 B.《回乡偶书》
C.《春日》 D.《过故人庄》
6.(20分)根据平时积累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1)读书好比串门,登上望湖楼,让我们领略到了“   ,   ”雨后奇景;夜行黄沙道中,让人感受到“   ,清风半夜鸣蝉”的乡村月夜的恬静;过故人庄,“   ,把酒话桑麻”,让我们欣赏到平静的田园生活;走进湖阴先生家,“   ,   ”不禁让人感叹院内景致的清幽。看到狼牙山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昂首挺胸英勇跳崖的壮举,我忽然想到曹植所说的“   ,   ”。
(2)在书写春联时,常常用“五谷丰登”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愿望,其中“五谷”指的是    。在音乐课上我们认识了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宫商角徵羽”被称为“   ”。
(3))品读课文我们会有新的发现,从《伯牙鼓琴》里的“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中我们知道了成语    ,用来比喻乐曲高妙;从《七律 长征》中我们知道红军长征经过    、   、   、   、   等地方,最后胜利会师;还知道鲁迅原名    ,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作品集有    、   等。他也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思想深邃的名言,如:   。
二、阅读与鉴赏(29分)
7.(17分)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问题。
①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②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长”既是个多音字,又是多个义字,在所选文段中读    ,意思是    。
(2)用“ ”画出文段①的中心句。用“ ”画出文段②的中心句,并说说文段②主要写了    的成长。
(3)读下面的句子,在括号内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草长,树木长,   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丰满”在词典中的意思有:A.人体胖得匀称好看B.充足,达到所需要的程度。在文中的意思是    
(4)对“不热不长,不热不大。”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A.事物不受热就会很短,不受热就长不大
B.物体受热就会膨胀
C.温度高的话,长得就快,该热不热
(5)文段②引用谚语“六月六,看谷秀。”“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作用是什么?
(6)对“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   。
A.人的“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还指知识和能力的增长。
B.人生的夏天主要指一个人的壮年时期。
C.“赶时候,赶热天”意思是一定要珍惜时间,趁着温度高的时候快速地生长。
D.“尽量地用力地长”是说一个人要使出浑身的力气来长个子。
8.(12分)阅读短文《赔偿》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拿上心仪的泥塑,付了钱,转身走出小店,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
②“先生,请停一下。”我转过身,看见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透着儒雅的气韵。“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点头:“对,有问题吗?”老人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老人猛地举起泥塑,“噗”的一声摔在地上。我一惊,气红了脸:“你……干什么!”
③老人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他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这泥土里的棉花没有搅拌均匀,以后下雨天回潮,泥塑里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④我既理解又疑惑:“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我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老人拿出两个纸盒: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
⑤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了一个。”‘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放心,保证货真价实……”
⑥我低头端详着这两个纸盒,突然想起补给老人钱,抬头一看,老人已经走远了……
(选文作者余显斌,选入试卷时有改动)
(1)请认真阅读短文,根据短文内容补充故事情节。
追赶买主→   →   →   
(2)读小说,要关注环境。请你先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再写写它的作用。
(3)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用法与短文第⑤自然段中画“ ”部分相同的一项是    
A.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B.“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C.“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4)“老人猛地举起泥塑,“噗”的一声摔在地上。”老人摔碎的泥塑是    。
A.温酒斩华雄
B.千里走单骑
C.雪夜上梁山
D.过五关斩六将
(5)请你读读第⑥段,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写“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6)小说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请根据短文内容,说说“泥人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至少2条)
三、表达与交流
9.(30分)任选一个题目完成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1)“礼让,不一定是因为懦弱,也可能是因为尊重谦逊;礼让,不一定是因为退让,也可能是因为大度包容……”请你以“礼让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习作,要表达真情实感。
(2)公交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能让出行更顺利、快捷,但是时常能看到不文明的乘车行为,请你以“文明乘车”为主题给同学们写一份倡议书,让同学们行动起来,用小手拉大手,带动大家文明乘车。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答案】(1)糟糕 冰雹 骤然 咆哮 呻吟 目睹 慷慨 热乎乎
(2)D
(3)A
(4)C
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8分)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D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20分)
6.【答案】(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明月别枝惊鹊 开轩面场圃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稻、黍、稷、麦、菽 五音
(3)高山流水 五岭 乌蒙山 金沙江 大渡河 岷山 周树人 《呐喊》《彷徨》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二、阅读与鉴赏(29分)
7.【答案】(1)zhǎng 生长
(2)文段①中心句: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文段②中心句: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人、农作物
(3)因为 所以 B
(4)C
(5)引用谚语强调了农作物生长要抓住时机,也为引出人也要赶时候生长的观点作铺垫,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增添文化气息。
(6)A
8.【答案】(1)摔碎泥塑 告知真相 双倍赔偿
(2)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 烘托了“我”买到泥塑的激动和兴奋的心情,渲染愉快的气氛,与下文老人怒摔泥塑时“我”的心情变化形成对比。
(3)C
(4)B
(5)老人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不顾年迈追赶上“我”并且还赔偿了两尊新的泥塑,我怎么能让老人家亏本呢?我要赶紧追上去把钱补给老人。
(6)①气韵儒雅。从语言(如“先生”“请”)、举止(如“慢条斯理”“轻轻拨弄”)等体现出来的温文尔雅的气度。②技艺精湛。泥塑栩栩如生。
三、表达与交流
9.【答案】范文(1):
礼让让生活更美好
“让一得百,争十失九。”生活中,礼让无处不在,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妈妈去超市购物。结账的队伍排得像一条长龙,大家都耐心地等待着。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提着满满一篮子物品,脚步匆匆地走到队伍旁。她看着长长的队伍,脸上露出了焦急的神情。排在队伍前面的一位年轻姐姐,立刻主动地让老奶奶站到了自己的前面。老奶奶感激地说:“谢谢你,姑娘!”年轻姐姐微笑着回答:“没关系,您年纪大了,站久了会累,应该的。”这温馨的一幕,让整个队伍的氛围都变得格外和谐。
在马路上,礼让同样随处可见。一次,我过马路时,走到一半,信号灯突然变了。我心里一紧,正犹豫着是加快脚步冲过去,还是退回来。这时,一辆右转的汽车缓缓停下,司机叔叔微笑着向我挥挥手,示意我先过去。我快速地过了马路,心里充满了温暖。司机叔叔的礼让,不仅保障了我的安全,也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礼让,是一种美德,它不需要我们付出太多,却能让别人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在学校里,同学之间互相礼让,能让友谊更加深厚;在家庭中,亲人之间互相礼让,能让家庭更加和睦。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礼让。我相信,只要人人都能做到礼让,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范文(2):
文明乘车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公交车是城市流动的风景线,是我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它让我们的出行更顺利、快捷,然而,不文明的乘车行为却时常出现,破坏了这份美好。在此,我向大家发出“文明乘车”的倡议。
文明乘车,要有序排队。在公交站台上,我们应自觉排队等候,不插队、不拥挤,按照先后顺序上车。有序的队伍不仅能提高上车效率,还能展现我们的良好素养。
主动让座,彰显美德。当遇到老人、孕妇、残疾人或抱小孩的乘客时,我们要主动起身让座。一个小小的举动,却能传递出大大的温暖,让爱洒满整个车厢。
保持安静,尊重他人。在车厢内,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避免影响其他乘客。使用电子设备时,尽量佩戴耳机,不打扰他人的宁静。
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保持车厢的整洁卫生。如果手中有垃圾,要放入垃圾桶或垃圾袋中。
同学们,文明乘车,人人有责。我们不仅要自己做到文明乘车,还要用小手拉大手,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文明成为公交车上最美的风景,让我们的城市因文明而更加美好!
倡议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