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第二单元学业质量评价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小雨和小雯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1.(2分)小雨整理字音字形,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C)
A.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呜咽(yè)、咀嚼(jué)。
B.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狂澜(lán)、过瘾(yǐn)。
C.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峭碧”应为“峭壁”,“高粱”应为“高梁”。
D.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字的字形,例如:“扑朔迷离”不要写成“朴朔迷离”,“酣然入梦”不要写成“鼾然入梦”。
【解析】C.“高粱”书写正确。
2.(2分)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采”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处分别补充一个含“采”字的词语。
“采”的本义 “采”的引申义 含“采”字的词语
甲骨文“采”字,从爪从木,表示从树上采摘果实 挖掘,掏取 采矿
搜集 (1) 采风
精神,神色 (2) 兴高采烈
3.(2分)小雨和小雯为学校作了一副对联。小雨写的是“山登绝顶我为峰”,小雯写的是“海到无边天作岸”。请你确定上下联,参照横批把这副对联工整地抄写到相应位置(见下图)。
息不斗奋
山登绝顶我为峰 海到无边天作岸
4.(8分)小雯在“分门别类辑名句”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歌以咏志,诗以传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① 此夜曲中闻折柳 ,② 何人不起故园情 ”,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岑参《逢入京使》中“③ 马上相逢无纸笔 ,④ 凭君传语报平安 ”,抒写了诗人远涉边塞时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王维《竹里馆》中“⑤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传达出诗人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韩愈《晚春》中“杨花榆荚无才思,⑥ 惟解漫天作雪飞 ”,运用拟人手法借杨、榆反映作者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木兰诗》中用“⑦ 万里赴戎机 ,⑧ 关山度若飞 ”描写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反映木兰英勇无畏的性情。
5.(3分)风骨,是一个人的气节,英雄风骨就是一个人在危难关头所展现出来的气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不缺少英雄风骨,小雨想配一幅图来讲述岳飞的故事。现有A、B两幅备选图,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示例一:选A图。岳飞牢记母亲的教诲,精忠报国,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组建战无不胜的岳家军,与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虽被奸佞小人陷害,但他坚定的爱国报国之心,永远激发着我们的爱国热情。 示例二:选B图。画面描绘岳飞的母亲为了坚定岳飞抗金的决心,在他背上刺字的故事。正是岳母那超越母子亲情的大爱,坚定了岳飞一生矢志不渝地抗击金兵的信念,也把精忠报国印在了每一个怀有报国之志的中国人的心中。
6.(3分)下面是小雯拟写的一则活动邀请函,其中有一处标点错误、一处语病、一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
邀请函
尊敬的王老师:
①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系列主题活动。②特邀请您于6月28日上午9点,在学校体育馆为全体学生做“如何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讲座,③引导青少年响应,形成人人争当时代新人的良好风气。
④期待您务必到来。
校团委
2024年6月18日
(1)邀请函中有一处标点符号错误,请找出并修改: ①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
(2)邀请函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③在“引导青少年响应”后加上“时代的号召” 。
(3)邀请函中有一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④期待您务必到来”改为“期待您莅临指导” 。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
有道流过门留与之语颇异口占①赠之
陆 游
万里纵横自在身,偶然来看剡溪春。
取将月去闲娱客,携得云归远寄人。
缩地不妨游汗漫②,移山随处对嶙峋。
须君更出囊中剑,一为关河洗虏麈③。
【注释】①口占:作诗文不起草稿,随口而成。②汗漫:广大,无边际。形容漫游之远。③虏麈(zhǔ):指敌寇或叛乱者的侵扰。
陆游的诗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7.(2分)批注一:首联中的“ 自在 ”一词,与颔联中的“ 闲 ”字相呼应,都体现了隐士的逍遥自在。
8.(2分)批注二:尾联让我们读到了诗人 渴望驱除外敌,报效国家,建功立业 的抱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选自《木兰诗》)
【乙】孝烈将军,隋炀帝时人,姓魏氏,名木兰,亳之谯①人也。时方征辽募兵,孝烈痛父耄羸②,弟妹皆幼。慨然代行。服甲胄③,鞬橐④操戈,跃马而往。阅⑤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及还谯,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咸⑥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之见也。遂以事闻于朝,及赴阙,帝方恣酒色,奇之,欲纳诸宫中,对曰:“臣无媲⑦君之礼。”以死誓拒,迫不已,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
(选自朱国祯《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释】①亳(bó)之谯(qiáo):州县地名。②耄羸(mào léi):年老体弱。③甲胄(zhòu):铠甲和头盔。④鞬橐(jiàn tuó):盛箭的器具。⑤阅:经过。⑥咸:都。⑦媲(pì):匹配。
9.(4分)理解文言词语时,小文想运用成语印证法。他设计了如下表格,请帮助他完成。
选句 成语 解释
旦辞爷娘去 (1) 通宵达旦 旦:早晨
愿驰千里足 纵横驰骋 (2)驰: 骑马快跑
弟妹皆幼 皆大欢喜 (3)皆: 都
(4) 不闻爷娘唤女声 充耳不闻 闻:听到
10.(2分)下列句中加点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B)
A.人莫识之 B.臣无媲君之礼
C.下车引之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析】B.作结构助词“的”,其他三项作代词。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
12.(2分)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及还谯,释其戎服,衣其旧裳。
等她回到谯县,脱掉她的铠甲,穿她从前的衣裳。
13.(4分)【甲】【乙】两文塑造的“木兰”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同:两文都表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英勇善战和孝顺。
异:【甲】文通过奔赴战场途中思念亲人的情节,侧重表现了“木兰”的女儿柔情;【乙】文通过皇帝逼婚木兰拒婚的情节,侧重表现木兰的刚烈。
【乙文参考译文】
孝烈将军是隋炀帝时的人,姓魏,名叫木兰,是亳州谯县人。当时隋炀帝发兵征辽,木兰怜惜父亲年老体衰,弟弟妹妹都年幼。木兰义无反顾替父亲从军。她穿上铠甲和头盔,带上武器,骑马奔赴战场。经过了十多年的战争,大家都没有认出木兰是女子。后来(她)得胜归来了。天子表彰她的功劳,赐尚书官爵,但她并不接受,恳请皇帝允许她回家探亲。等她回到谯县,脱掉她的铠甲,穿她从前的衣裳。同行的人都十分吃惊。都认为自从有历史以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不久,这件事让朝廷知道了,朝廷召她入朝。隋炀帝放纵于酒色,认为她很奇特,想把木兰纳入宫中。木兰对隋炀帝说:“(在礼节上)我是臣下,不配做陛下的妃子。”以死抗拒,迫不得已,木兰自尽而死。皇帝又吃惊又可惜,下令追授她为将军,谥号孝烈。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4—16题。
材料一 ①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②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经两年多艰苦斗争,交战双方于1953年7月签署停战协定。美国远东军和“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③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选自《军史档案》,有删改)
材料二 ①《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2022年虎年春节档票房冠军,目前也是2022年票房成绩最高的电影,在影片质量和最终呈现上被誉为“中国电影工业制作的天花板”。
②演员吴京(饰伍千里)透露了《长津湖》系列影片拍摄背后那些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吴京表示,在拍摄片场的艰苦程度远超以往,但是没有一个演员不配合,所有演员都是心往一处使,只想着如何能够让影片更好地呈现给观众,所以哪怕寒冷刺骨的冬季,哪怕导演还加了好几台制冷的设备,他们却一句苦都不曾喊过。吴京说,电影拍摄的过程,和电影本身一样十分精彩。
③演员杨一威入组《长津湖》饰演钢七连三排排长何长贵,喜欢把枪带咬在嘴里的狠角色,上了战场绝不含糊,最终在炸桥任务里壮烈牺牲。杨一威虽然戏份不多,但却全程跟进剧组,没有他镜头的时候就去充当群演,吃冷盒饭啃冰馒头,休息不进棚,硬是在冰天雪地里憋出了一身冻疮。杨一威在拍摄期间曾说过:“这点苦头算不得什么,但我就想憋着那股劲,进镜头能吼上两嗓子,一切就都值了。”
④但凡走进电影院里去欣赏过这部《长津湖之水门桥》影片的观众们一定知道,这部影片在《长津湖》的基础上内容要更加聚焦,而且场景更加真实,战斗的细节和战争的场面还原度都非常好。
(摘自《长津湖之水门桥》拍摄故事)
材料三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儿什么就做点儿什么。”
(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删改)
14.(2分)联系三则材料的内容,下列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在战场上打了胜仗,而且在外交上也赢得了胜利。
B.演员杨一威说这点苦头算不得什么,是因为高票房能带来丰厚的片酬。
C.材料三中刻画描写的吃雪场景是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艰苦生活的缩影。
D.中国人民志愿军和《长津湖》系列影片的演员们都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解析】B.根据材料二第③段句子“杨一威在拍摄期间曾说过:这点苦头算不得什么,但我就想憋着那股劲,进镜头能吼上两嗓子,一切就都值了”可知,杨一威觉得能再现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吃这点苦不算什么。本项中“是因为高票房能带来丰厚的片酬”的表述错误。
15.(2分)结合材料一,阐述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示例:①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新政权。②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③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④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答出两点即可)
16.(3分)“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这是电影《长津湖》中七连指导员梅生的经典台词,燃爆全网。请联系材料三,说说是什么精神力量使得志愿军战士能够战胜武装到牙齿的敌人?
示例:①把祖国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爱国主义情怀。②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的钢铁意志。③为国家希望、民族未来舍弃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答出三点即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依依惜别的深情
魏 巍
①我在凯歌声里来到了朝鲜。我又看到了这里的人民,这里的山水。
②多明丽的秋天哪,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烬,这是千万座山冈都披着红毯的旺盛的国土。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鹭在稻田里缓缓飞翔。看到这种种情景,回想起朝鲜人民的遭遇,真叫人说不尽的激动,说不尽的欢欣!
③可是,在这些日子,在志愿军就要跟他们分手的日子,深深的离情却牵着他们的心。他们可以承担一个浩大的战争,可以承担重建家园的种种艰辛,却承担不了如此沉重的离情。志愿军也是这样。他们在远离祖国的八年中,时时想念着祖国,可是,当他们一旦要离开这结下生死之谊的人民,却是无限地依恋。
④用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呢,战士们只有一双结着硬茧的手,一颗赤诚的心。离别前,我看见他们在日夜辛忙。朝鲜人民军就要接防来了,战士们把营房刷了一遍又一遍,就是墙上溅了几个泥点,也要重新刷过。为了美化营地,他们从东山爬到西山,从北岭奔到南河,采来了红石、白石、黄石、绿石,还挖来了苔藓的青茸,给每座房舍的四围都镶了花边,给每座院心都修了花坛。
⑤在这有限的时刻里,战士们还多方寻思着,为当地的父老们尽一点力。他们思虑着,哪些溪洞在山洪到来时不好通过,就架起一座座石桥和板桥;哪些人家离河太远,就在散居的村舍边,挖下一口口水井;哪些水井靠近大路,又在水井上加了井盖。在阳德郡日岩里,我看见战士们正急忙赶修着一座朝鲜风味的房子。原来村里有一个驼背的孤苦的妇人,带着四个孩子,十年来没有一间住房,在这儿那儿借居着。这房子就是为她修的。战士们把廊柱染成红的,还在飞檐下绘了鸟虫花卉,绘了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彩画。
⑥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情挡不住时间的脚步,离别的日期仍然是一天天地迫近了。然而,朝鲜人民要离开这样一支部队,怎么会不深深地依恋呢!
⑦朝鲜父老们,他们白天做活也安不下心去,夜里也不能安静睡眠。他们再三探问志愿军的行期,唯恐人们悄悄离开。温井里有一个瞎老妈妈,自她的女儿被日本人抢走,她的一双眼睛,就被那年年月月的泪水沤瞎了。当二十几个战士去向她告别的时候,老妈妈动情地说:“你们在这儿住了几年,我也没看见过你们的模样儿,你们帮我修好了房子,我也看不见修房子的是谁。天哪,要是叫我的眼睛睁开,看你们一眼,就是立刻死了我也甘心!”
⑧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离情来临了。部队集合了。妇女们打开竹篮,分赠着礼物。孩子们爬上大炮,把红叶插上炮口。小吉普也被无数的彩纸条和成串的纸花缠成了花车。阿妈妮们,孩子们,姑娘们,她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统统没有哭。
⑨可是,当战士们握着老妈妈的手,叫了一声:“阿妈妮,再见!”不知道是哪个老妈妈忍不住了,捧着战士的手,第一个哭出了声。接着是姑娘们、孩子们哭出声来,然后是那些男人们无声的眼泪,低低的啜泣。这时候,战士们简直是在朝鲜人民送行的泪雨中行进,这不是哪一个人在哭,这是全朝鲜民族在捧着赤心送着他们至亲至爱的友人!
⑩我的一滴泪,也止不住滴在这千行泪雨中。呵,亲爱的、可敬的朝鲜人民!在纷飞的战火中,你是那样刚强!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的家园烧成了灰,你没有哭;敌人杀死了你的亲人,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绑在大树上,烧你,烤你,你没有哭;你真是一把拉不断的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可是今天,当你的战友——中国战士们要离开你的时候,你却倾洒了这样多的眼泪!仿佛要把你们每个人一生一世的眼泪,都倾洒在今天!你是多么刚强而又多情多义的人民!
在这送行的泪雨中,中国战士们也个个垂泪,他们互相搀扶着,边说边哭。这是什么队伍呵!这是心连着心、肩并着肩的友谊的巨流!这支巨流,行进着,行进着,越过了一道道水,一道道山,他们行进在枫林烧红的山野,行进在社会主义的东方……
(有删改)
17.(4分)阅读全文,文中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在离别前做了哪些事?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①志愿军战士美化营地;②修建石桥和板桥,挖井,给井加上了井盖;③为孤苦的妇人修建房子。表现了志愿军战士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纯洁高尚的品质。(意对即可)
18.(3分)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从描写的角度做批注。
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鹭在稻田里缓缓飞翔。
运用景物描写,写出了战后朝鲜秋天的明丽景象,烘托出人们胜利后激动、欢欣的心情。
19.(2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⑥段的作用。
承上启下,表现了两国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20.(3分)本文具有强烈的抒彩,请结合第⑩段内容,从人称、句式、修辞等角度体会抒情效果。(任选一个角度)
示例一:运用多处感叹句,如“呵,亲爱的、可敬的朝鲜人民!”“你是多么刚强而又多情多义的人民!”等,直接抒情,强烈地表达了对朝鲜人民多情多义的赞颂之情。 示例二:运用第二人称“你”,写在不同情况下朝鲜人民面对敌人时的坚毅刚强的性格,表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不舍之情。 示例三: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朝鲜人民面对敌人时的坚毅刚强与此时离别时的倾洒眼泪作对比,突出强调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不舍之情。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1—24题。
【甲】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下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他喊了出来。
【乙】“动手没你的,我先告诉你,外边还有一大帮人呢!快着,拿钱!我看面子,你别不知好歹!”孙侦探的眼神非常的难看了。“我招谁惹谁了?!”祥子带着哭音,说完又坐在床沿上。“你谁也没招;就是碰在点儿上了!人就是得胎里富,咱们都是底儿上的。什么也甭再说了!”
【丙】他出去买了包“黄狮子”烟来。坐在炕沿上,点着了一支烟;并不爱吸。呆呆的看着烟头上那点蓝烟,忽然泪一串串流下来,不但想起虎妞,也想起一切。到城里来了几年,这是他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丁】他又恢复了他的静默寡言。一声不出的,他吃,他喝,他掏坏。言语是人类彼此交换意见与传达感情的,他没有意见,没了希望,说话干吗呢?除了讲价儿,他一天到晚老闭着口;口似乎专为吃饭喝茶与吸烟预备的。连喝醉了他都不出声,他会坐在僻静的地方去哭。几乎每次喝醉他必到(人名)吊死的树林里去落泪;哭完,他就在白房子里住下。
21.(2分)四则材料都写了祥子流泪,请联系原著,选择其中一处概述原因。
示例:【甲】段中祥子“落泪”的原因:祥子辛苦三年终于买上了一辆人力车,可是连人带车都被大兵抢走了,自己多年的努力白费了。
22.(2分)【甲】段中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去刻画祥子?起到什么作用?
运用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具体细致地描写了祥子在自己辛苦三年买的车被大兵抢走后内心的苦闷和痛恨,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23.(2分)【丁】段中的女性角色是谁?她的结局对祥子有着怎样的影响?
小福子。小福子不堪忍受生活和命运的屈辱,上吊自杀了。小福子的死让祥子彻底丧失了生活的希望,逐渐堕落成行尸走肉。
24.(2分)你觉得造成祥子命运悲惨的原因有哪些?
黑暗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他人的影响也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另一原因,自身的性格局限又是悲剧人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5.(5分)学校组织开展以“英雄莫敢忘,吾辈当自强”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从下列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为更好地开展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本期校报特开设“热血英雄”专栏,同学们争相进行留言,表达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之情。你看到后也想表达自己的敬意,请写出你的留言。
你的留言: (示例一)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继承先辈的钢铁意志,弘扬革命精神。 (示例二)革命先辈们凭借钢铁意志和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用鲜血和生命保家卫国,彰显了军威国威,深刻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任务二:学校决定举办以“缅怀英雄,放飞理想”为主题的征文比赛,面向全校学生征稿。请你根据相关信息,以校团委的名义拟写一则通知。
投稿方式:发送至学校邮箱或提交至班级学习委员处。
投稿要求: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②字数限600~1 000字;③参赛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杜绝抄袭;④禁止伪造个人资料或者同一人用不同姓名多次投稿。
截稿日期:2025年4月15日
示例:
通 知
各位同学:
为了解英雄事迹,从革命先辈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我校团委决定举办“缅怀英雄,放飞理想”主题征文比赛,特向全校学生征稿,投稿要求如下:
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②字数限600~1 000字;
③参赛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杜绝抄袭;
④禁止伪造个人资料或者同一人用不同姓名多次投稿。
请大家将稿件于4月15日之前发送至学校邮箱或提交至班级学习委员处。希望大家踊跃参与。
××中学校团委
2025年4月5日
26.(50分)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成长的痕迹深深留下,蓦然回首,长大的道路上留下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长大的年轮里刻下一圈圈或冷或热的感受,它们记载着欢乐,记载着忧伤,伴随我们一路走来。
任务一:从小学步入了七年级,你有着怎样的成长感受呢?请以“我的成长故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成长离不开经历,经历是人生旅途中的足迹,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笔财富,请把“经历了 ,我长大了”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请你以“成长路上的那盏明灯”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第二单元学业质量评价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小雨和小雯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1.(2分)小雨整理字音字形,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C)
A.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呜咽(yè)、咀嚼(jué)。
B.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狂澜(lán)、过瘾(yǐn)。
C.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峭碧”应为“峭壁”,“高粱”应为“高梁”。
D.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字的字形,例如:“扑朔迷离”不要写成“朴朔迷离”,“酣然入梦”不要写成“鼾然入梦”。
2.(2分)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采”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处分别补充一个含“采”字的词语。
“采”的本义 “采”的引申义 含“采”字的词语
甲骨文“采”字,从爪从木,表示从树上采摘果实 挖掘,掏取 采矿
搜集 (1) 采风
精神,神色 (2) 兴高采烈
3.(2分)小雨和小雯为学校作了一副对联。小雨写的是“山登绝顶我为峰”,小雯写的是“海到无边天作岸”。请你确定上下联,参照横批把这副对联工整地抄写到相应位置(见下图)。
息不斗奋
山登绝顶我为峰 海到无边天作岸
4.(8分)小雯在“分门别类辑名句”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歌以咏志,诗以传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① 此夜曲中闻折柳 ,② 何人不起故园情 ”,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岑参《逢入京使》中“③ 马上相逢无纸笔 ,④ 凭君传语报平安 ”,抒写了诗人远涉边塞时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王维《竹里馆》中“⑤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传达出诗人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韩愈《晚春》中“杨花榆荚无才思,⑥ 惟解漫天作雪飞 ”,运用拟人手法借杨、榆反映作者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木兰诗》中用“⑦ 万里赴戎机 ,⑧ 关山度若飞 ”描写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反映木兰英勇无畏的性情。
5.(3分)风骨,是一个人的气节,英雄风骨就是一个人在危难关头所展现出来的气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不缺少英雄风骨,小雨想配一幅图来讲述岳飞的故事。现有A、B两幅备选图,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示例一:选A图。岳飞牢记母亲的教诲,精忠报国,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组建战无不胜的岳家军,与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虽被奸佞小人陷害,但他坚定的爱国报国之心,永远激发着我们的爱国热情。 示例二:选B图。画面描绘岳飞的母亲为了坚定岳飞抗金的决心,在他背上刺字的故事。正是岳母那超越母子亲情的大爱,坚定了岳飞一生矢志不渝地抗击金兵的信念,也把精忠报国印在了每一个怀有报国之志的中国人的心中。
6.(3分)下面是小雯拟写的一则活动邀请函,其中有一处标点错误、一处语病、一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
邀请函
尊敬的王老师:
①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系列主题活动。②特邀请您于6月28日上午9点,在学校体育馆为全体学生做“如何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讲座,③引导青少年响应,形成人人争当时代新人的良好风气。
④期待您务必到来。
校团委
2024年6月18日
(1)邀请函中有一处标点符号错误,请找出并修改: ①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
(2)邀请函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③在“引导青少年响应”后加上“时代的号召” 。
(3)邀请函中有一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④期待您务必到来”改为“期待您莅临指导” 。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
有道流过门留与之语颇异口占①赠之
陆 游
万里纵横自在身,偶然来看剡溪春。
取将月去闲娱客,携得云归远寄人。
缩地不妨游汗漫②,移山随处对嶙峋。
须君更出囊中剑,一为关河洗虏麈③。
【注释】①口占:作诗文不起草稿,随口而成。②汗漫:广大,无边际。形容漫游之远。③虏麈(zhǔ):指敌寇或叛乱者的侵扰。
陆游的诗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7.(2分)批注一:首联中的“ 自在 ”一词,与颔联中的“ 闲 ”字相呼应,都体现了隐士的逍遥自在。
8.(2分)批注二:尾联让我们读到了诗人 渴望驱除外敌,报效国家,建功立业 的抱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选自《木兰诗》)
【乙】孝烈将军,隋炀帝时人,姓魏氏,名木兰,亳之谯①人也。时方征辽募兵,孝烈痛父耄羸②,弟妹皆幼。慨然代行。服甲胄③,鞬橐④操戈,跃马而往。阅⑤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及还谯,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咸⑥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之见也。遂以事闻于朝,及赴阙,帝方恣酒色,奇之,欲纳诸宫中,对曰:“臣无媲⑦君之礼。”以死誓拒,迫不已,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
(选自朱国祯《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释】①亳(bó)之谯(qiáo):州县地名。②耄羸(mào léi):年老体弱。③甲胄(zhòu):铠甲和头盔。④鞬橐(jiàn tuó):盛箭的器具。⑤阅:经过。⑥咸:都。⑦媲(pì):匹配。
9.(4分)理解文言词语时,小文想运用成语印证法。他设计了如下表格,请帮助他完成。
选句 成语 解释
旦辞爷娘去 (1) 通宵达旦 旦:早晨
愿驰千里足 纵横驰骋 (2)驰: 骑马快跑
弟妹皆幼 皆大欢喜 (3)皆: 都
(4) 不闻爷娘唤女声 充耳不闻 闻:听到
10.(2分)下列句中加点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B)
A.人莫识之 B.臣无媲君之礼
C.下车引之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
12.(2分)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及还谯,释其戎服,衣其旧裳。
等她回到谯县,脱掉她的铠甲,穿她从前的衣裳。
13.(4分)【甲】【乙】两文塑造的“木兰”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同:两文都表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英勇善战和孝顺。
异:【甲】文通过奔赴战场途中思念亲人的情节,侧重表现了“木兰”的女儿柔情;【乙】文通过皇帝逼婚木兰拒婚的情节,侧重表现木兰的刚烈。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4—16题。
材料一 ①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②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经两年多艰苦斗争,交战双方于1953年7月签署停战协定。美国远东军和“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③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选自《军史档案》,有删改)
材料二 ①《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2022年虎年春节档票房冠军,目前也是2022年票房成绩最高的电影,在影片质量和最终呈现上被誉为“中国电影工业制作的天花板”。
②演员吴京(饰伍千里)透露了《长津湖》系列影片拍摄背后那些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吴京表示,在拍摄片场的艰苦程度远超以往,但是没有一个演员不配合,所有演员都是心往一处使,只想着如何能够让影片更好地呈现给观众,所以哪怕寒冷刺骨的冬季,哪怕导演还加了好几台制冷的设备,他们却一句苦都不曾喊过。吴京说,电影拍摄的过程,和电影本身一样十分精彩。
③演员杨一威入组《长津湖》饰演钢七连三排排长何长贵,喜欢把枪带咬在嘴里的狠角色,上了战场绝不含糊,最终在炸桥任务里壮烈牺牲。杨一威虽然戏份不多,但却全程跟进剧组,没有他镜头的时候就去充当群演,吃冷盒饭啃冰馒头,休息不进棚,硬是在冰天雪地里憋出了一身冻疮。杨一威在拍摄期间曾说过:“这点苦头算不得什么,但我就想憋着那股劲,进镜头能吼上两嗓子,一切就都值了。”
④但凡走进电影院里去欣赏过这部《长津湖之水门桥》影片的观众们一定知道,这部影片在《长津湖》的基础上内容要更加聚焦,而且场景更加真实,战斗的细节和战争的场面还原度都非常好。
(摘自《长津湖之水门桥》拍摄故事)
材料三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儿什么就做点儿什么。”
(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删改)
14.(2分)联系三则材料的内容,下列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在战场上打了胜仗,而且在外交上也赢得了胜利。
B.演员杨一威说这点苦头算不得什么,是因为高票房能带来丰厚的片酬。
C.材料三中刻画描写的吃雪场景是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艰苦生活的缩影。
D.中国人民志愿军和《长津湖》系列影片的演员们都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③15.(2分)结合材料一,阐述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示例:①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新政权。②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③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④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答出两点即可)
16.(3分)“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这是电影《长津湖》中七连指导员梅生的经典台词,燃爆全网。请联系材料三,说说是什么精神力量使得志愿军战士能够战胜武装到牙齿的敌人?
示例:①把祖国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爱国主义情怀。②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的钢铁意志。③为国家希望、民族未来舍弃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答出三点即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依依惜别的深情
魏 巍
①我在凯歌声里来到了朝鲜。我又看到了这里的人民,这里的山水。
②多明丽的秋天哪,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烬,这是千万座山冈都披着红毯的旺盛的国土。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鹭在稻田里缓缓飞翔。看到这种种情景,回想起朝鲜人民的遭遇,真叫人说不尽的激动,说不尽的欢欣!
③可是,在这些日子,在志愿军就要跟他们分手的日子,深深的离情却牵着他们的心。他们可以承担一个浩大的战争,可以承担重建家园的种种艰辛,却承担不了如此沉重的离情。志愿军也是这样。他们在远离祖国的八年中,时时想念着祖国,可是,当他们一旦要离开这结下生死之谊的人民,却是无限地依恋。
④用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呢,战士们只有一双结着硬茧的手,一颗赤诚的心。离别前,我看见他们在日夜辛忙。朝鲜人民军就要接防来了,战士们把营房刷了一遍又一遍,就是墙上溅了几个泥点,也要重新刷过。为了美化营地,他们从东山爬到西山,从北岭奔到南河,采来了红石、白石、黄石、绿石,还挖来了苔藓的青茸,给每座房舍的四围都镶了花边,给每座院心都修了花坛。
⑤在这有限的时刻里,战士们还多方寻思着,为当地的父老们尽一点力。他们思虑着,哪些溪洞在山洪到来时不好通过,就架起一座座石桥和板桥;哪些人家离河太远,就在散居的村舍边,挖下一口口水井;哪些水井靠近大路,又在水井上加了井盖。在阳德郡日岩里,我看见战士们正急忙赶修着一座朝鲜风味的房子。原来村里有一个驼背的孤苦的妇人,带着四个孩子,十年来没有一间住房,在这儿那儿借居着。这房子就是为她修的。战士们把廊柱染成红的,还在飞檐下绘了鸟虫花卉,绘了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彩画。
⑥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情挡不住时间的脚步,离别的日期仍然是一天天地迫近了。然而,朝鲜人民要离开这样一支部队,怎么会不深深地依恋呢!
⑦朝鲜父老们,他们白天做活也安不下心去,夜里也不能安静睡眠。他们再三探问志愿军的行期,唯恐人们悄悄离开。温井里有一个瞎老妈妈,自她的女儿被日本人抢走,她的一双眼睛,就被那年年月月的泪水沤瞎了。当二十几个战士去向她告别的时候,老妈妈动情地说:“你们在这儿住了几年,我也没看见过你们的模样儿,你们帮我修好了房子,我也看不见修房子的是谁。天哪,要是叫我的眼睛睁开,看你们一眼,就是立刻死了我也甘心!”
⑧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离情来临了。部队集合了。妇女们打开竹篮,分赠着礼物。孩子们爬上大炮,把红叶插上炮口。小吉普也被无数的彩纸条和成串的纸花缠成了花车。阿妈妮们,孩子们,姑娘们,她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统统没有哭。
⑨可是,当战士们握着老妈妈的手,叫了一声:“阿妈妮,再见!”不知道是哪个老妈妈忍不住了,捧着战士的手,第一个哭出了声。接着是姑娘们、孩子们哭出声来,然后是那些男人们无声的眼泪,低低的啜泣。这时候,战士们简直是在朝鲜人民送行的泪雨中行进,这不是哪一个人在哭,这是全朝鲜民族在捧着赤心送着他们至亲至爱的友人!
⑩我的一滴泪,也止不住滴在这千行泪雨中。呵,亲爱的、可敬的朝鲜人民!在纷飞的战火中,你是那样刚强!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的家园烧成了灰,你没有哭;敌人杀死了你的亲人,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绑在大树上,烧你,烤你,你没有哭;你真是一把拉不断的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可是今天,当你的战友——中国战士们要离开你的时候,你却倾洒了这样多的眼泪!仿佛要把你们每个人一生一世的眼泪,都倾洒在今天!你是多么刚强而又多情多义的人民!
在这送行的泪雨中,中国战士们也个个垂泪,他们互相搀扶着,边说边哭。这是什么队伍呵!这是心连着心、肩并着肩的友谊的巨流!这支巨流,行进着,行进着,越过了一道道水,一道道山,他们行进在枫林烧红的山野,行进在社会主义的东方……
(有删改)
17.(4分)阅读全文,文中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在离别前做了哪些事?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①志愿军战士美化营地;②修建石桥和板桥,挖井,给井加上了井盖;③为孤苦的妇人修建房子。表现了志愿军战士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纯洁高尚的品质。(意对即可)
18.(3分)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从描写的角度做批注。
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鹭在稻田里缓缓飞翔。
运用景物描写,写出了战后朝鲜秋天的明丽景象,烘托出人们胜利后激动、欢欣的心情。
19.(2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⑥段的作用。
承上启下,表现了两国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20.(3分)本文具有强烈的抒彩,请结合第⑩段内容,从人称、句式、修辞等角度体会抒情效果。(任选一个角度)
示例一:运用多处感叹句,如“呵,亲爱的、可敬的朝鲜人民!”“你是多么刚强而又多情多义的人民!”等,直接抒情,强烈地表达了对朝鲜人民多情多义的赞颂之情。 示例二:运用第二人称“你”,写在不同情况下朝鲜人民面对敌人时的坚毅刚强的性格,表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不舍之情。 示例三: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朝鲜人民面对敌人时的坚毅刚强与此时离别时的倾洒眼泪作对比,突出强调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不舍之情。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1—24题。
【甲】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下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他喊了出来。
【乙】“动手没你的,我先告诉你,外边还有一大帮人呢!快着,拿钱!我看面子,你别不知好歹!”孙侦探的眼神非常的难看了。“我招谁惹谁了?!”祥子带着哭音,说完又坐在床沿上。“你谁也没招;就是碰在点儿上了!人就是得胎里富,咱们都是底儿上的。什么也甭再说了!”
【丙】他出去买了包“黄狮子”烟来。坐在炕沿上,点着了一支烟;并不爱吸。呆呆的看着烟头上那点蓝烟,忽然泪一串串流下来,不但想起虎妞,也想起一切。到城里来了几年,这是他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丁】他又恢复了他的静默寡言。一声不出的,他吃,他喝,他掏坏。言语是人类彼此交换意见与传达感情的,他没有意见,没了希望,说话干吗呢?除了讲价儿,他一天到晚老闭着口;口似乎专为吃饭喝茶与吸烟预备的。连喝醉了他都不出声,他会坐在僻静的地方去哭。几乎每次喝醉他必到(人名)吊死的树林里去落泪;哭完,他就在白房子里住下。
21.(2分)四则材料都写了祥子流泪,请联系原著,选择其中一处概述原因。
示例:【甲】段中祥子“落泪”的原因:祥子辛苦三年终于买上了一辆人力车,可是连人带车都被大兵抢走了,自己多年的努力白费了。
22.(2分)【甲】段中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去刻画祥子?起到什么作用?
运用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具体细致地描写了祥子在自己辛苦三年买的车被大兵抢走后内心的苦闷和痛恨,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23.(2分)【丁】段中的女性角色是谁?她的结局对祥子有着怎样的影响?
小福子。小福子不堪忍受生活和命运的屈辱,上吊自杀了。小福子的死让祥子彻底丧失了生活的希望,逐渐堕落成行尸走肉。
24.(2分)你觉得造成祥子命运悲惨的原因有哪些?
黑暗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他人的影响也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另一原因,自身的性格局限又是悲剧人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5.(5分)学校组织开展以“英雄莫敢忘,吾辈当自强”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从下列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为更好地开展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本期校报特开设“热血英雄”专栏,同学们争相进行留言,表达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之情。你看到后也想表达自己的敬意,请写出你的留言。
你的留言: (示例一)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继承先辈的钢铁意志,弘扬革命精神。 (示例二)革命先辈们凭借钢铁意志和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用鲜血和生命保家卫国,彰显了军威国威,深刻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任务二:学校决定举办以“缅怀英雄,放飞理想”为主题的征文比赛,面向全校学生征稿。请你根据相关信息,以校团委的名义拟写一则通知。
投稿方式:发送至学校邮箱或提交至班级学习委员处。
投稿要求: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②字数限600~1 000字;③参赛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杜绝抄袭;④禁止伪造个人资料或者同一人用不同姓名多次投稿。
截稿日期:2025年4月15日
示例:
通 知
各位同学:
为了解英雄事迹,从革命先辈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我校团委决定举办“缅怀英雄,放飞理想”主题征文比赛,特向全校学生征稿,投稿要求如下:
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②字数限600~1 000字;
③参赛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杜绝抄袭;
④禁止伪造个人资料或者同一人用不同姓名多次投稿。
请大家将稿件于4月15日之前发送至学校邮箱或提交至班级学习委员处。希望大家踊跃参与。
××中学校团委
2025年4月5日
26.(50分)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成长的痕迹深深留下,蓦然回首,长大的道路上留下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长大的年轮里刻下一圈圈或冷或热的感受,它们记载着欢乐,记载着忧伤,伴随我们一路走来。
任务一:从小学步入了七年级,你有着怎样的成长感受呢?请以“我的成长故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成长离不开经历,经历是人生旅途中的足迹,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笔财富,请把“经历了 ,我长大了”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请你以“成长路上的那盏明灯”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4张PPT)
统编2024七下语文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人教2024版七下语文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七下语文第2单元测试01
范围:第2单元
(建议用时: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小雨和小雯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1.(2分)小雨整理字音字形,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呜咽(yè)、咀嚼(jué)。
B.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狂澜(lán)、过瘾(yǐn)。
C.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峭碧”应为“峭壁”,“高粱”应为“高梁”。
D.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字的字形,例如:“扑朔迷离”不要写成“朴朔迷离”,“酣然入梦”不要写成“鼾然入梦”。
【解析】C.“高粱”书写正确。
C
2.(2分)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采”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处分别补充一个含“采”字的词语。
“采”的本义 “采”的引申义 含“采”字的词语
甲骨文“采”字,从爪从木,表示从树上采摘果实 挖掘,掏取 采矿
搜集 (1)____________
精神,神色 (2)____________
采风
兴高采烈
3.(2分)小雨和小雯为学校作了一副对联。小雨写的是“山登绝顶我为峰”,小雯写的是“海到无边天作岸”。请你确定上下联,参照横批把这副对联工整地抄写到相应位置(见下图)。
息不斗奋
山
登
绝
顶
我
为
峰
海
到
无
边
天
作
岸
4.(8分)小雯在“分门别类辑名句”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歌以咏志,诗以传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岑参《逢入京使》中“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诗人远涉边塞时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王维《竹里馆》中“⑤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传达出诗人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韩愈《晚春》中“杨花榆荚无才思,⑥_________
_________”,运用拟人手法借杨、榆反映作者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木兰诗》中用“⑦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描写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反映木兰英勇无畏的性情。
深林人不知
惟解漫天
作雪飞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5.(3分)风骨,是一个人的气节,英雄风骨就是一个人在危难关头所展现出来的气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不缺少英雄风骨,小雨想配一幅图来讲述岳飞的故事。现有A、B两幅备选图,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示例一:选A图。岳飞牢记母亲的教诲,精忠报国,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组建战无不胜的岳家军,与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虽被奸佞小人陷害,但他坚定的爱国报国之心,永远激发着我们的爱国热情。
示例二:选B图。画面描绘岳飞的母亲为了坚定岳飞抗金的决心,在他背上刺字的故事。正是岳母那超越母子亲情的大爱,坚定了岳飞一生矢志不渝地抗击金兵的信念,也把精忠报国印在了每一个怀有报国之志的中国人的心中。
6.(3分)下面是小雯拟写的一则活动邀请函,其中有一处标点错误、一处语病、一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
邀请函
尊敬的王老师:
①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系列主题活动。②特邀请您于6月28日上午9点,在学校体育馆为全体学生做“如何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讲座,③引导青少年响应,形成人人争当时代新人的良好风气。
④期待您务必到来。
校团委
2024年6月18日
(1)邀请函中有一处标点符号错误,请找出并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邀请函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邀请函中有一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①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③在“引导青少年响应”后加上“时
代的号召”
“④期待您务必到来”改为“期
待您莅临指导”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
有道流过门留与之语颇异口占①赠之
陆 游
万里纵横自在身,偶然来看剡溪春。
取将月去闲娱客,携得云归远寄人。
缩地不妨游汗漫②,移山随处对嶙峋。
须君更出囊中剑,一为关河洗虏麈③。
【注释】①口占:作诗文不起草稿,随口而成。②汗漫:广大,无边际。形容漫游之远。③虏麈(zhǔ):指敌寇或叛乱者的侵扰。
陆游的诗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7.(2分)批注一:首联中的“_______”一词,与颔联中的“_____”字相呼应,都体现了隐士的逍遥自在。
8.(2分)批注二:尾联让我们读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抱负。
自在
闲
渴望驱除外敌,报效国家,建功立业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选自《木兰诗》)
【乙】孝烈将军,隋炀帝时人,姓魏氏,名木兰,亳之谯①人也。时方征辽募兵,孝烈痛父耄羸②,弟妹皆幼。慨然代行。服甲胄③,鞬橐④操戈,跃马而往。阅⑤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及还谯,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咸⑥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之见也。遂以事闻于朝,及赴阙,帝方恣酒色,奇之,欲纳诸宫中,对曰:“臣无媲⑦君之礼。”以死誓拒,迫不已,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
(选自朱国祯《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释】①亳(bó)之谯(qiáo):州县地名。②耄羸(mào léi):年老体弱。③甲胄(zhòu):铠甲和头盔。④鞬橐(jiàn tuó):盛箭的器具。⑤阅:经过。⑥咸:都。⑦媲(pì):匹配。
9.(4分)理解文言词语时,小文想运用成语印证法。他设计了如下表格,请帮助他完成。
选句 成语 解释
旦辞爷娘去 (1)____________ 旦:早晨
愿驰千里足 纵横驰骋 (2)驰:____________
弟妹皆幼 皆大欢喜 (3)皆: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 充耳不闻 闻:听到
通宵达旦
骑马快跑
都
不闻爷娘唤女声
10.(2分)下列句中加点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人莫识之 B.臣无媲君之礼
C.下车引之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析】B.作结构助词“的”,其他三项作代词。
B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帝惊悯 追赠将军 谥孝烈。
12.(2分)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及还谯,释其戎服,衣其旧裳。
/
/
等她回到谯县,脱掉她的铠甲,穿她从前的衣裳。
13.(4分)【甲】【乙】两文塑造的“木兰”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同:两文都表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英勇善战和孝顺。
异:【甲】文通过奔赴战场途中思念亲人的情节,侧重表现了“木兰”的女儿柔情;【乙】文通过皇帝逼婚木兰拒婚的情节,侧重表现木兰的刚烈。
【乙文参考译文】
孝烈将军是隋炀帝时的人,姓魏,名叫木兰,是亳州谯县人。当时隋炀帝发兵征辽,木兰怜惜父亲年老体衰,弟弟妹妹都年幼。木兰义无反顾替父亲从军。她穿上铠甲和头盔,带上武器,骑马奔赴战场。经过了十多年的战争,大家都没有认出木兰是女子。后来(她)得胜归来了。天子表彰她的功劳,赐尚书官爵,但她并不接受,恳请皇帝允许她回家探亲。等她回到谯县,脱掉她的铠甲,穿她从前的衣裳。同行的人都十分吃惊。
都认为自从有历史以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不久,这件事让朝廷知道了,朝廷召她入朝。隋炀帝放纵于酒色,认为她很奇特,想把木兰纳入宫中。木兰对隋炀帝说:“(在礼节上)我是臣下,不配做陛下的妃子。”以死抗拒,迫不得已,木兰自尽而死。皇帝又吃惊又可惜,下令追授她为将军,谥号孝烈。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4—16题。
材料一 ①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②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经两年多艰苦斗争,交战双方于1953年7月签署停战协定。美国远东军和“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③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选自《军史档案》,有删改)
材料二 ①《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2022年虎年春节档票房冠军,目前也是2022年票房成绩最高的电影,在影片质量和最终呈现上被誉为“中国电影工业制作的天花板”。
②演员吴京(饰伍千里)透露了《长津湖》系列影片拍摄背后那些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吴京表示,在拍摄片场的艰苦程度远超以往,但是没有一个演员不配合,所有演员都是心往一处使,只想着如何能够让影片更好地呈现给观众,所以哪怕寒冷刺骨的冬季,哪怕导演还加了好几台制冷的设备,他们却一句苦都不曾喊过。吴京说,电影拍摄的过程,和电影本身一样十分精彩。
③演员杨一威入组《长津湖》饰演钢七连三排排长何长贵,喜欢把枪带咬在嘴里的狠角色,上了战场绝不含糊,最终在炸桥任务里壮烈牺牲。杨一威虽然戏份不多,但却全程跟进剧组,没有他镜头的时候就去充当群演,吃冷盒饭啃冰馒头,休息不进棚,硬是在冰天雪地里憋出了一身冻疮。杨一威在拍摄期间曾说过:“这点苦头算不得什么,但我就想憋着那股劲,进镜头能吼上两嗓子,一切就都值了。”
④但凡走进电影院里去欣赏过这部《长津湖之水门桥》影片的观众们一定知道,这部影片在《长津湖》的基础上内容要更加聚焦,而且场景更加真实,战斗的细节和战争的场面还原度都非常好。
(摘自《长津湖之水门桥》拍摄故事)
材料三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儿什么就做点儿什么。”
(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删改)
14.(2分)联系三则材料的内容,下列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在战场上打了胜仗,而且在外交上也赢得了胜利。
B.演员杨一威说这点苦头算不得什么,是因为高票房能带来丰厚的片酬。
C.材料三中刻画描写的吃雪场景是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艰苦生活的缩影。
D.中国人民志愿军和《长津湖》系列影片的演员们都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解析】B.根据材料二第③段句子“杨一威在拍摄期间曾说过:这点苦头算不得什么,但我就想憋着那股劲,进镜头能吼上两嗓子,一切就都值了”可知,杨一威觉得能再现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吃这点苦不算什么。本项中“是因为高票房能带来丰厚的片酬”的表述错误。
B
15.(2分)结合材料一,阐述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示例:①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新政权。②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③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④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答出两点即可)
16.(3分)“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这是电影《长津湖》中七连指导员梅生的经典台词,燃爆全网。请联系材料三,说说是什么精神力量使得志愿军战士能够战胜武装到牙齿的敌人?
示例:①把祖国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爱国主义情怀。②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的钢铁意志。③为国家希望、民族未来舍弃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答出三点即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依依惜别的深情
魏 巍
①我在凯歌声里来到了朝鲜。我又看到了这里的人民,这里的山水。
②多明丽的秋天哪,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烬,这是千万座山冈都披着红毯的旺盛的国土。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鹭在稻田里缓缓飞翔。看到这种种情景,回想起朝鲜人民的遭遇,真叫人说不尽的激动,说不尽的欢欣!
③可是,在这些日子,在志愿军就要跟他们分手的日子,深深的离情却牵着他们的心。他们可以承担一个浩大的战争,可以承担重建家园的种种艰辛,却承担不了如此沉重的离情。志愿军也是这样。他们在远离祖国的八年中,时时想念着祖国,可是,当他们一旦要离开这结下生死之谊的人民,却是无限地依恋。
④用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呢,战士们只有一双结着硬茧的手,一颗赤诚的心。离别前,我看见他们在日夜辛忙。朝鲜人民军就要接防来了,战士们把营房刷了一遍又一遍,就是墙上溅了几个泥点,也要重新刷过。为了美化营地,他们从东山爬到西山,从北岭奔到南河,采来了红石、白石、黄石、绿石,还挖来了苔藓的青茸,给每座房舍的四围都镶了花边,给每座院心都修了花坛。
⑤在这有限的时刻里,战士们还多方寻思着,为当地的父老们尽一点力。他们思虑着,哪些溪洞在山洪到来时不好通过,就架起一座座石桥和板桥;哪些人家离河太远,就在散居的村舍边,挖下一口口水井;哪些水井靠近大路,又在水井上加了井盖。在阳德郡日岩里,我看见战士们正急忙赶修着一座朝鲜风味的房子。原来村里有一个驼背的孤苦的妇人,带着四个孩子,十年来没有一间住房,在这儿那儿借居着。这房子就是为她修的。战士们把廊柱染成红的,还在飞檐下绘了鸟虫花卉,绘了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彩画。
⑥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情挡不住时间的脚步,离别的日期仍然是一天天地迫近了。然而,朝鲜人民要离开这样一支部队,怎么会不深深地依恋呢!
⑦朝鲜父老们,他们白天做活也安不下心去,夜里也不能安静睡眠。他们再三探问志愿军的行期,唯恐人们悄悄离开。温井里有一个瞎老妈妈,自她的女儿被日本人抢走,她的一双眼睛,就被那年年月月的泪水沤瞎了。当二十几个战士去向她告别的时候,老妈妈动情地说:“你们在这儿住了几年,我也没看见过你们的模样儿,你们帮我修好了房子,我也看不见修房子的是谁。天哪,要是叫我的眼睛睁开,看你们一眼,就是立刻死了我也甘心!”
⑧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离情来临了。部队集合了。妇女们打开竹篮,分赠着礼物。孩子们爬上大炮,把红叶插上炮口。小吉普也被无数的彩纸条和成串的纸花缠成了花车。阿妈妮们,孩子们,姑娘们,她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统统没有哭。
⑨可是,当战士们握着老妈妈的手,叫了一声:“阿妈妮,再见!”不知道是哪个老妈妈忍不住了,捧着战士的手,第一个哭出了声。接着是姑娘们、孩子们哭出声来,然后是那些男人们无声的眼泪,低低的啜泣。这时候,战士们简直是在朝鲜人民送行的泪雨中行进,这不是哪一个人在哭,这是全朝鲜民族在捧着赤心送着他们至亲至爱的友人!
⑩我的一滴泪,也止不住滴在这千行泪雨中。呵,亲爱的、可敬的朝鲜人民!在纷飞的战火中,你是那样刚强!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的家园烧成了灰,你没有哭;敌人杀死了你的亲人,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绑在大树上,烧你,烤你,你没有哭;你真是一把拉不断的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可是今天,当你的战友——中国战士们要离开你的时候,你却倾洒了这样多的眼泪!仿佛要把你们每个人一生一世的眼泪,都倾洒在今天!你是多么刚强而又多情多义的人民!
在这送行的泪雨中,中国战士们也个个垂泪,他们互相搀扶着,边说边哭。这是什么队伍呵!这是心连着心、肩并着肩的友谊的巨流!这支巨流,行进着,行进着,越过了一道道水,一道道山,他们行进在枫林烧红的山野,行进在社会主义的东方……
(有删改)
17.(4分)阅读全文,文中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在离别前做了哪些事?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①志愿军战士美化营地;②修建石桥和板桥,挖井,给井加上了井盖;③为孤苦的妇人修建房子。表现了志愿军战士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纯洁高尚的品质。(意对即可)
18.(3分)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从描写的角度做批注。
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鹭在稻田里缓缓飞翔。
运用景物描写,写出了战后朝鲜秋天的明丽景象,烘托出人们胜利后激动、欢欣的心情。
19.(2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⑥段的作用。
承上启下,表现了两国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20.(3分)本文具有强烈的抒彩,请结合第⑩段内容,从人称、句式、修辞等角度体会抒情效果。(任选一个角度)
示例一:运用多处感叹句,如“呵,亲爱的、可敬的朝鲜人民!”“你是多么刚强而又多情多义的人民!”等,直接抒情,强烈地表达了对朝鲜人民多情多义的赞颂之情。 示例二:运用第二人称“你”,写在不同情况下朝鲜人民面对敌人时的坚毅刚强的性格,表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不舍之情。 示例三: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朝鲜人民面对敌人时的坚毅刚强与此时离别时的倾洒眼泪作对比,突出强调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不舍之情。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1—24题。
【甲】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下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他喊了出来。
【乙】“动手没你的,我先告诉你,外边还有一大帮人呢!快着,拿钱!我看面子,你别不知好歹!”孙侦探的眼神非常的难看了。“我招谁惹谁了?!”祥子带着哭音,说完又坐在床沿上。“你谁也没招;就是碰在点儿上了!人就是得胎里富,咱们都是底儿上的。什么也甭再说了!”
【丙】他出去买了包“黄狮子”烟来。坐在炕沿上,点着了一支烟;并不爱吸。呆呆的看着烟头上那点蓝烟,忽然泪一串串流下来,不但想起虎妞,也想起一切。到城里来了几年,这是他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丁】他又恢复了他的静默寡言。一声不出的,他吃,他喝,他掏坏。言语是人类彼此交换意见与传达感情的,他没有意见,没了希望,说话干吗呢?除了讲价儿,他一天到晚老闭着口;口似乎专为吃饭喝茶与吸烟预备的。连喝醉了他都不出声,他会坐在僻静的地方去哭。几乎每次喝醉他必到(人名)吊死的树林里去落泪;哭完,他就在白房子里住下。
21.(2分)四则材料都写了祥子流泪,请联系原著,选择其中一处概述原因。
示例:【甲】段中祥子“落泪”的原因:祥子辛苦三年终于买上了一辆人力车,可是连人带车都被大兵抢走了,自己多年的努力白费了。
22.(2分)【甲】段中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去刻画祥子?起到什么作用?
运用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具体细致地描写了祥子在自己辛苦三年买的车被大兵抢走后内心的苦闷和痛恨,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23.(2分)【丁】段中的女性角色是谁?她的结局对祥子有着怎样的影响?
小福子。小福子不堪忍受生活和命运的屈辱,上吊自杀了。小福子的死让祥子彻底丧失了生活的希望,逐渐堕落成行尸走肉。
24.(2分)你觉得造成祥子命运悲惨的原因有哪些?
黑暗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他人的影响也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另一原因,自身的性格局限又是悲剧人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5.(5分)学校组织开展以“英雄莫敢忘,吾辈当自强”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从下列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为更好地开展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本期校报特开设“热血英雄”专栏,同学们争相进行留言,表达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之情。你看到后也想表达自己的敬意,请写出你的留言。
你的留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继承先辈的钢铁意志,弘扬革命精神。 (示例二)革命先辈们凭借钢铁意志和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用鲜血和生命保家卫国,彰显了军威国威,深刻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任务二:学校决定举办以“缅怀英雄,放飞理想”为主题的征文比赛,面向全校学生征稿。请你根据相关信息,以校团委的名义拟写一则通知。
投稿方式:发送至学校邮箱或提交至班级学习委员处。
投稿要求: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②字数限600~1 000字;③参赛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杜绝抄袭;④禁止伪造个人资料或者同一人用不同姓名多次
投稿。
截稿日期:2025年4月15日
示例:
通 知
各位同学:
为了解英雄事迹,从革命先辈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我校团委决定举办“缅怀英雄,放飞理想”主题征文比赛,特向全校学生征稿,投稿要求如下:
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②字数限600~1 000字;
③参赛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杜绝抄袭;
④禁止伪造个人资料或者同一人用不同姓名多次投稿。
请大家将稿件于4月15日之前发送至学校邮箱或提交至班级学习委员处。希望大家踊跃参与。
××中学校团委
2025年4月5日
26.(50分)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成长的痕迹深深留下,蓦然回首,长大的道路上留下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长大的年轮里刻下一圈圈或冷或热的感受,它们记载着欢乐,记载着忧伤,伴随我们一路走来。
任务一:从小学步入了七年级,你有着怎样的成长感受呢?请以“我的成长故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成长离不开经历,经历是人生旅途中的足迹,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笔财富,请把“经历了______,我长大了”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请你以“成长路上的那盏明灯”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