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历史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
A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B.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C.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D.农业技术的变革创新
2.《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了
A.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
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
C.纺织收益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
D.纺织业已经产生
3.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重要因素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耕作经验的丰富 D.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4.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而田之所入,已(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B.雇工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5.唐人张籍《贾客乐》中有关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经农
6.历史学家吕思勉在“清代的盛衰”一章中作出如下判断:“清朝的衰机,可以说是起于乾隆之世。”其“衰机”指的是
A.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与世界的交流
B.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形成单一经济结构
C.高度重视农耕经济而丧失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先机
D.建立军机处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7.据史载,西汉统治者经常对农民采取一些“扶贫”措施。例如,公元前67年,汉宣帝下令“假(农民)公田,贷种、食”;公元2年,汉平帝下令以“赐(农民)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此举主要是为了
A.抑制土地兼并现象 B.增加地主经济收入
C.弥补生产资料不足 D.打击商人敛财致富
8.2015年,在江苏动物园发现并挖掘出4座砖室墓,分属东汉、南朝、隋朝和明代,在考古现场肯定不会发现
A.用灌钢法锻造的宝剑 B.精美的青花瓷
C.极具审美价值的珐琅彩 D.成套的青瓷冥器
9.“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该材料说明
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
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 D.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
10.《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资本主义》写道:“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对材料中的“创造了奇迹”的最准确理解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荷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
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11.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体现“商业革命”的表现是
A.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可能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B.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加剧
12.1609年,某地成立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此地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后人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某地”是指
A.英国的伦敦 B.法国的巴黎
C.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D.意大利的威尼斯
13.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出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获取黑人地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地曙光”。这充分说明了
A.殖民扩张与掠夺成为资本原始积累地重要来源
B.黑奴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地发展
C.美洲殖民地的开发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D.殖民扩张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14.“黑奴贸易”的航程顺序是( )
A.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B.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C.美洲→非洲→欧洲→亚洲 D.非洲→美洲→亚洲→欧洲
15.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贵族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酗酒赌博来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一个年薪100磅的下院书记官一年受贿5000磅;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财,有了钱就在自卑驱使下拼命讲排场”。这最能体现出
A.工业革命引发了道德危机 B.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更加混乱
C.工业革命引发阶级关系的变动 D.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6.复旦大学教授芮明杰说:判断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革命的标准不是简单地从技术是否进步或者技术是否变革,因为技术每天都在进步与变革,能够称之为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应该是导致了人类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技术。以下不符合上述标准的是
A.铁器牛耕技术导致自耕农和新型地主出现
B.有指南针的大帆船出现导致了新航路发现
C.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大机器和标准化生产
D.电力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新型工业迅速发展
17.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18.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学与技术结合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蒸汽机的广泛普及
19.(甲午战争后)“今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20.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A.“师夷长技” B.“求富”“自强” C.“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
21.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
22.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指数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棉纺织业 100 81.7 69.8
面粉业 100 77.5 72.5
机器业 100 99.6 56.0
各业平均 100 85.5 74.9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因民国政府工作重点提高外交地位所致
③面粉业、纺织业发展最快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辑》中指出,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材料表明
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B.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
C.抗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
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24.据1928—1933年的统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城市的离婚案件日益增多, 《离婚法论》《中华民国民法·第四编·亲属》等法律书籍销量增长。不少主动提出离婚的女性,都聘请律师,通过诉讼请求增加赡养费。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西方法律开始传人中国 B.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C.城乡各地离婚较为普遍 D.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第Ⅱ 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5题14分,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2分,共计52分)
25(14分)“经济的发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影响着社会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四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3分)
(2)据材料二联系宋朝商业发展的史实,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3分)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理解。(2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4分)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12分) 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 ( http: / / www.21cnjy.com )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
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
材料四 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4分)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 (3分)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5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财富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的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新崛起的荷兰、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蒸汽机车和轮船大量出现,英国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地收购原材料推销工业品。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财富大迁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蒸汽机产生的影响?(4分)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因素有哪些?(6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民国初年的民族工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
材料二 1916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较表
年产量(万吨) ≥100 10~99 1~9 ≤1
外商煤矿 100% 88.5% 41.5% 0
华商煤矿 0 11.5% 58.5% 100%
——汪敬虞《中国近代化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
江苏(含上海) 直隶(含京津)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奉天(今辽宁) 湖北 陕西 黑龙江 广西 甘肃 其他省区
135 45 42 33 31 20 19 19 3 3 1 1 0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的三分之二都是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但好景不长一战后,欧洲列强迅速增加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中国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大批倒闭,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已经走下坡路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2分)导致出现这种营业状况的客观条件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民族工业在发展上的特点。(4分)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大庆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历史学科试题答案
1-5:AAADB 6-10:CCCDD 11-15:ACAAA
16-20:BCBAB 21-24:ABDD
25(1)发展趋势:粮食亩产提高;人均粮食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南方经济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下降。(答3点即可,每点1分)(3分)
(2)主要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政府监管;农村集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答任意3点即可,每点1分)
理解:没有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2分)
(3)社会现象: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向商人征收征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任意二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影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2分)
26.(1)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4分)
(2)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好诉讼。(3分)
(3) 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3分)
27.(1) 加速了西欧封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的衰落;提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促成了荷兰、英国的崛起;也加剧了被掠夺地区的灾难和落后。(共4分)
(2) 影响: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加剧了环境污染。(共4分)
(3)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交通工具的革新。(6分)
28(1)状况:销售量迅速上升。(2分)
客观条件: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共4分,每点一分)
(2)特点:规模较小,经济力量有限,难以抵御外国企业的排挤;分布极不合理,绝大多数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4分)
(3)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民族工业要发展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