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课题:白桦
内容分析: 《白桦》以白桦树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体现出作者对拥有白桦品质的人的尊敬。读这首诗,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言运用:提升朗读能力,精准表达诗歌情感与意境。 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提升逻辑与理解能力。 审美创造:感受诗歌韵律与意境之美,激发创作灵感。 文化自信:通过白桦树皮工艺品鉴赏,了解俄罗斯森林文化中的自然崇拜传统。联系《白杨礼赞》体会不同民族精神象征的异同。
重点 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朗诵活动,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诗歌的美。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新理解、新感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诵表达出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让学生在朗诵活动中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境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的大任务吗?想要“诗歌创作大赛”的黄金入场券,必须要完成三个神秘任务。同学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让我们开始第一站的探秘活动吧,去看一看哪里有什么在等待着我们。活动流程: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朗读准备
课题引入:播放白桦林的图片,并配上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观察白桦的外形特点,如白色的树干、修长的树枝等,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白桦的初步印象。 教师提问学生是否知道与白桦有关的诗歌或文学作品,老师这里有一首《白桦林》的歌,歌中讲述了二战时期前苏联一名士兵的故事。让我们通过这首歌来了解白桦在俄罗斯人民中的文化内涵吧。 白桦林深受俄罗斯人民的爱戴,被视为崇高的象征,更是俄罗斯不可或缺的美丽景致。俄罗斯人民围绕白桦树创作了无数诗歌、童话和散文等文学作品。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前苏联作家叶赛宁的诗歌《白桦》。板书课题。“白桦树”。 2.介绍作者及背景。 简单介绍作者叶赛宁,包括他的国籍(俄罗斯)诗歌风格(田园抒情)以及代表作品。 说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基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设计意图:链接国外诗人与学生的认知,帮助理解诗歌意象和创作背景,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节: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节奏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注释自主学习。 (1)出示生字课件:开火车认读检测预习生字情况。教师正音。“桦”读第四声;“穗”读“suì”,不要读成了“shuì”或“huì”。 (2)指导识记。 ①师引导: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②生交流。 示例1:利用形声字特点记住“桦、穗、绣 示例2:说文解字记“茸”,理解字义。 课件出示: ,茸,现多形容动植物细毛丛生的样子。(艹,指嫩芽)+(耳,聪的简写,表示机灵),茸字上下两部分合起来的意思是机灵的嫩芽,机灵的鹿头上的芽状柔嫩器官。 3.组织交流诗歌中不太理解的词语,随机重点指导。 (1)理解“白雪皑皑”,出示图片,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教师提问:生活中,你见过白雪皑皑的场景吗? (2)读准“姗姗”“徜徉”“朦胧”。 “姗姗来迟”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寂静”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3)“雪绣的花边”“串串花穗”“洁白的流苏” 教师出示“花边”“花穗”“流苏”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是哪三种事物。 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节奏和停顿,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同时在心里默记一些难以发音或不认识的字词。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圈出的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字词,分享各自的认读情况和对词语的理解。在小组内,学生可以互相纠正读音,讨论词义,增强对生字词的掌握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勾画并交流不理解的词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下文借助词语,想象画面扫清了认知上的障碍。通过理解“花边”“花穗”和“流苏”这一系列词语,让学生能够在脑海中浮现出白桦树一袭银装的形象。
第三节: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象画面。齐读诗题,教师引导:读了诗题,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预设:一棵高大挺拔的白桦;一片白桦林,碧绿的叶,洁白的干…… 2.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全诗共有几节? (3)小组分节比赛读,全班齐读。 3.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①教师引导:读着读着,整首诗描绘的画面在我们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谁来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用横线勾画出最能体现白桦美的词语或者短语,批注自己的感受,想想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全班交流分享。我勾画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的画面。 ②每一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让学生尝试概括每一节的意思。 全班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归纳:第一节写白桦在雪中的美丽姿态;第二节写白桦的树皮和枝叶;第三节写朝霞映照下的白桦;第四节写白桦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映衬,展现出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4.练习朗读。生分成四人小组用喜欢的方式读。 5.指导书写生字 多媒体展示本课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特点。教师重点指导易错字写作顺序。 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朗读一节,通过合作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思考与概括:朗读过程中,学生思考诗歌描写了白桦的哪些方面,并尝试概括每一节的主要内容,以此锻炼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 学生分享自己的识字方法,正确书写笔画,把字写的美观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