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时间的脚印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1 17:19:54

文档简介

8* 时间的脚印
  时间伯伯的脚步从不停止,他有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呢?岩石具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它向我们无声地讲述着自然传奇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地貌的变化,地址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信息。班级开展“时间的脚印”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吧!
活动一:探秘青藏高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为什么青藏高原有那么多湖泊?而且还都那么美呢?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在隆起过程中,经历了强有力的挤压、碰撞等构造运动,形成许多断裂带,给湖泊的形成创造了基本条件。再加上冰川和砾石的(  )作用,创造了便于贮水的湖盆 ɡōu hè。雪山与冰川融水汇集之后,就在 shān lù形成了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的湖泊。所以,青藏高原上的湖泊大多数属于构造湖。其中,有些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山体龟裂下陷而形成,一般比较狭长,湖岸平直,岸坡陡峭;有些是由于局部地壳下凹形成湖盆,外形很不规则,规模一般较大;还有些湖泊是山体(  )、滑坡、泥石流等截断水流时形成的,被称为堰塞湖。
这些内陆湖中的盐分结晶后引起光线折射,往往会形成色彩斑斓的景象。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lè jūn B.lè ɡuī
C.lì ɡuī D.lì jūn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沟壑 山鹿 B.勾壑 山鹿
C.沟壑 山麓 D.勾壑 山麓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D )
A.腐蚀 崩塌 B.侵蚀 倒塌
C.腐蚀 倒塌 D.侵蚀 崩塌
4.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 B )
A.青藏高原 B.湖泊
C.属于 D.构造湖
活动二:畅谈珍惜时间
5.下面是小明的发言稿的节选部分,请帮他修改。
【甲】人们常说:世界上只有时间是公平的,因为无论贫富,每个人的每一天都只有24 小时。谁能利用好这一天,谁就拥有了更多的资源。时间管理等于自我管理。有些人往往等自己陷入危机,才去寻求解决方法,【乙】如果我们养成珍惜时间、杜绝拖延,必将受益终身。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一处标点有误,请修改:
 可将冒号删去 。
②【乙】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请修改: 在“拖延”的后面加“的习惯” 。
6.分组讨论环节中,你听到小明这样说:“我们正值青春年少,人生还有很多的时间,什么事都可以慢慢来嘛!”你该给他提些什么建议?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示例:小明,正是因为我们正值青春年少,才更应该抓紧时间做好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想着把事情留到明天。我们应该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让我们的青春时光更加有意义和价值。 
听得见的博物馆:震旦角石
  在山西地质博物馆的“穿越时空”展厅,陈列着一块像宝塔一样的化石,它静静地站在那里,无声无息。谁也看不出来,它曾是奥陶纪海洋中最凶猛的食肉动物,它就是我们这期要聊的主角——震旦角石。
  震旦角石又名“中华角石”,是一种海生无脊椎软体动物,属于头足纲,现今已经灭绝。它的化石仅产于我国,只分布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奥陶系石灰岩中,有很好的地层和地质年代指示意义,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在哪里发现它,就说明它所在的地层形成于奥陶纪,它也是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重点保护、管理的化石之一。
  在5.4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地球上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物,我们称这一事件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在这个时期,震旦角石的祖先诞生了。生命大爆发带来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加剧了竞争的残酷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了在残酷的海洋环境中生存下去,角石必须不断地进化、改变,让自己变得更为强大。到了奥陶纪中期,震旦角石出现了,它的外形呈圆锥状,游泳速度更快,体型更大,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在黑暗幽深的海洋里,巨大的震旦角石常舞动着粗壮的触腕,奋力向前喷出一股水柱,回流将成群的小鱼送进它的嘴里,震旦角石再合拢触腕,小鱼们便成为震旦角石的盘中餐。震旦角石以绝对的实力,占据着奥陶纪海洋霸主的位置。
  直到有一天,成群的震旦角石死后被泥沙覆盖、掩埋,它们的内脏和触腕早已灰飞烟灭,只留下石化的硬壳,纹饰历历在目,保留着生命最后一刻的张力。现代海洋中的章鱼、乌贼、鹦鹉螺便是震旦角石的近亲。
  震旦角石一头尖,一头宽,硬壳表面发育有二三十节环状圈纹以及竖纹,把它倒置,就像一座宝塔,也很像竹笋。所以它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寓意,人们认为它能够聚财、节节高升,是镇宅驱邪的宝物,广受大家的喜爱。
(有删改)
7.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震旦角石,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8.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说明效果。
 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实、生动形象地说明震旦角石的外表特征,突出它的美丽,为下文描写人们赋予它美好的寓意做铺垫。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震旦角石已经灭绝,但它的化石只存在于我国,在哪里发现它,就说明它所在的地层形成于奥陶纪。
B.奥陶纪中期,震旦角石是海洋霸主,进食时它先向前喷出一股水柱,回流将成群的小鱼送进它的嘴里,再合拢触腕,进而享用小鱼们。
C.震旦角石是一种脊椎动物,属于头足纲,虽已灭绝,但现代海洋中的章鱼、乌贼、鹦鹉螺是震旦角石的近亲。
D.震旦角石还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寓意,人们认为它能够聚财、节节高升,是镇宅驱邪的宝物。
10.研究“震旦角石”的化石有什么现实意义?请简要概括。
 示例:有很好的地层和地质年代指示意义,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在哪里发现它,就说明它所在的地层形成于奥陶纪。 
11.课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除了可以把岩石比作时间的脚印外,还可以比作什么? 请你拿起笔,把想到的句子写下来,不少于200字。
岩石是历史的证人;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岩石是内蕴丰富的书。地质学可以根据岩石来推测相关资料,考古可推测地球文明史的相关资料。所以,如果文明历史算地球历史的一部分,那么岩石和考古是地球历史的见证。否则,如果文明历史不算地球历史,那么岩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8* 时间的脚印
  时间伯伯的脚步从不停止,他有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呢?岩石具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它向我们无声地讲述着自然传奇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地貌的变化,地址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信息。班级开展“时间的脚印”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吧!
活动一:探秘青藏高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为什么青藏高原有那么多湖泊?而且还都那么美呢?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在隆起过程中,经历了强有力的挤压、碰撞等构造运动,形成许多断裂带,给湖泊的形成创造了基本条件。再加上冰川和砾石的(  )作用,创造了便于贮水的湖盆 ɡōu hè。雪山与冰川融水汇集之后,就在 shān lù形成了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的湖泊。所以,青藏高原上的湖泊大多数属于构造湖。其中,有些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山体龟裂下陷而形成,一般比较狭长,湖岸平直,岸坡陡峭;有些是由于局部地壳下凹形成湖盆,外形很不规则,规模一般较大;还有些湖泊是山体(  )、滑坡、泥石流等截断水流时形成的,被称为堰塞湖。
这些内陆湖中的盐分结晶后引起光线折射,往往会形成色彩斑斓的景象。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lè jūn B.lè ɡuī
C.lì ɡuī D.lì jūn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沟壑 山鹿 B.勾壑 山鹿
C.沟壑 山麓 D.勾壑 山麓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腐蚀 崩塌 B.侵蚀 倒塌
C.腐蚀 倒塌 D.侵蚀 崩塌
4.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   )
A.青藏高原 B.湖泊
C.属于 D.构造湖
活动二:畅谈珍惜时间
5.下面是小明的发言稿的节选部分,请帮他修改。
【甲】人们常说:世界上只有时间是公平的,因为无论贫富,每个人的每一天都只有24 小时。谁能利用好这一天,谁就拥有了更多的资源。时间管理等于自我管理。有些人往往等自己陷入危机,才去寻求解决方法,【乙】如果我们养成珍惜时间、杜绝拖延,必将受益终身。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一处标点有误,请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请修改: 。
6.分组讨论环节中,你听到小明这样说:“我们正值青春年少,人生还有很多的时间,什么事都可以慢慢来嘛!”你该给他提些什么建议?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听得见的博物馆:震旦角石
  在山西地质博物馆的“穿越时空”展厅,陈列着一块像宝塔一样的化石,它静静地站在那里,无声无息。谁也看不出来,它曾是奥陶纪海洋中最凶猛的食肉动物,它就是我们这期要聊的主角——震旦角石。
  震旦角石又名“中华角石”,是一种海生无脊椎软体动物,属于头足纲,现今已经灭绝。它的化石仅产于我国,只分布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奥陶系石灰岩中,有很好的地层和地质年代指示意义,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在哪里发现它,就说明它所在的地层形成于奥陶纪,它也是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重点保护、管理的化石之一。
  在5.4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地球上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物,我们称这一事件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在这个时期,震旦角石的祖先诞生了。生命大爆发带来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加剧了竞争的残酷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了在残酷的海洋环境中生存下去,角石必须不断地进化、改变,让自己变得更为强大。到了奥陶纪中期,震旦角石出现了,它的外形呈圆锥状,游泳速度更快,体型更大,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在黑暗幽深的海洋里,巨大的震旦角石常舞动着粗壮的触腕,奋力向前喷出一股水柱,回流将成群的小鱼送进它的嘴里,震旦角石再合拢触腕,小鱼们便成为震旦角石的盘中餐。震旦角石以绝对的实力,占据着奥陶纪海洋霸主的位置。
  直到有一天,成群的震旦角石死后被泥沙覆盖、掩埋,它们的内脏和触腕早已灰飞烟灭,只留下石化的硬壳,纹饰历历在目,保留着生命最后一刻的张力。现代海洋中的章鱼、乌贼、鹦鹉螺便是震旦角石的近亲。
  震旦角石一头尖,一头宽,硬壳表面发育有二三十节环状圈纹以及竖纹,把它倒置,就像一座宝塔,也很像竹笋。所以它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寓意,人们认为它能够聚财、节节高升,是镇宅驱邪的宝物,广受大家的喜爱。
(有删改)
7.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8.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说明效果。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震旦角石已经灭绝,但它的化石只存在于我国,在哪里发现它,就说明它所在的地层形成于奥陶纪。
B.奥陶纪中期,震旦角石是海洋霸主,进食时它先向前喷出一股水柱,回流将成群的小鱼送进它的嘴里,再合拢触腕,进而享用小鱼们。
C.震旦角石是一种脊椎动物,属于头足纲,虽已灭绝,但现代海洋中的章鱼、乌贼、鹦鹉螺是震旦角石的近亲。
D.震旦角石还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寓意,人们认为它能够聚财、节节高升,是镇宅驱邪的宝物。
10.研究“震旦角石”的化石有什么现实意义?请简要概括。
11.课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除了可以把岩石比作时间的脚印外,还可以比作什么? 请你拿起笔,把想到的句子写下来,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