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群综合练(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群综合练(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1 20:03:41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素养导入
学习任务群综合练
积累与运用:字音字形、词语、语病、文言词语、古诗文默写、句子衔接、文学文化常识。
阅读与表达: 理解文章大意,领略丰富内涵; 品析古诗词中精美的语言。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本单元编选了五篇抒写性情的古诗文,或记事,或记游,或状物,或抒情,语言优美凝练,闪烁着古人的思想、智慧,内涵丰富,给人以美的熏陶和感染。我们跟随陶渊明看到了桃花源中平kuànɡ的土地、快乐的黄发垂髫,和柳宗元一起游览小石潭,小石潭旁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其岸势犬牙差互。魏学洢笔下的核舟再现了生动地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特别是tǎn胸露乳、jiǎo首昂视的佛印,令人难忘。还有《诗经》中的《关雎》和《蒹葭》。这些文章所描绘的自然美景、雕刻工艺、志趣追求等,折射出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闪烁(   ) 垂髫(   ) 参(   )差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平kuànɡ(   ) tǎn(   )胸露乳
jiǎo(   )首昂视
(3)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①熏陶:
②折射:
(4)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
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皆若空游无所依
A.渔人甚异之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居右者椎髻仰面
3.按要求默写。
(1)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关雎》)
(2) ,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关雎》)
(3)《蒹葭》中“ , ”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
(4)《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 , ”,想给后面进入桃花源留下线索。
(5)《小石潭记》中,明写潭中鱼,实写潭水的句子是: , 。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水里的一半粗糙扭曲,却似港湾。
②它傍溪而生,一半在水里,一半在岸上。
③岸上的一半,枝繁叶茂,则如一把擎起的大伞。
④引来鱼儿嬉戏。
⑤沿河堤逆流而上,你会遇见一棵古柳。
⑥引来游人小憩。
A.⑤②④①③⑥ B.⑤②①④③⑥
C.④②⑤⑥①③ D.②⑥①③⑤④
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C.《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D.《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一)(2024·遂宁中考)一路风景一路歌。请参加班级品诗沙龙。
田 舍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6.请对颔联“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中的“眠”和“噪”进行简要赏析。(对应考点 )
7.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①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太牢:古代祭祀时,牛、羊、豕(shǐ,猪)俱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便要还家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次定州
(4)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两个画线句的意思。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10.【甲】文中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11.【乙】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对应考点 )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整本书阅读
12.经典常读,常读常新。请你将《经典常谈》阅读记录卡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阅读 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关注 名篇 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作了一部经典,这部经典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①这里的“经典”是什么?
关注 人物 他十岁的时候,便认识“古文”的书了。二十岁以后,到处游历,真是足迹遍天下……他的出游,相传是父亲命他搜求史料。 ②这里的“他”是谁?
关注 感受 作者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③请选择书中谈到的一部经典(上面题目涉及的除外),说说你推荐阅读的理由。
跨学科学习
13.近期学校开展了“劳动课程进校园”的研学活动,请你参加。
(1)为在各个学科教学中进一步渗透劳动教育,学校结合“种植”劳动特色课程,制订了学习方案(见下表)。请你仿照材料中“语文”和“化学”两个学科的学习方案内容,从数学、物理、生物中任选一个学科,设计一份学习方案。
“学科专业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学习方案
学科 学科知识 “学科+劳动” 实践活动 可解决的种植实践问题
语文 应用文写作 编辑种植园宣传稿 宣传种植知识
化学 酸和碱 测量种植园土地的酸碱度 确定能够种植的作物类型
① ② ③ ④
(2)学校决定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基地的管理。朋友小舟表示:我们平时学习忙,没有时间;再说也没种植经验,不能参与管理。请你说服他。
赏析诗歌语言
常见题型:1.试从炼字的角度,对诗中的某个句子进行赏析;2.简要赏析诗中某个句子;3.诗中某个句子写得好,请自选角度(如修辞手法、语言运用等),进行简要赏析。
思路点拨:首先根据句子特点确定赏析的角度,赏析角度一般包括修辞手法、用词、句式、写作手法、景物描写等;然后结合修辞手法、用词等分析其描写出的事物的特征、情态;最后指出其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答题模板:1.遣词用语:这句话中“××”等词语,从……角度,生动地写出了(表明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修辞手法:运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思想感情:诗句通过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单元 素养导入
学习任务群综合练
积累与运用:字音字形、词语、语病、文言词语、古诗文默写、句子衔接、文学文化常识。
阅读与表达: 理解文章大意,领略丰富内涵; 品析古诗词中精美的语言。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本单元编选了五篇抒写性情的古诗文,或记事,或记游,或状物,或抒情,语言优美凝练,闪烁着古人的思想、智慧,内涵丰富,给人以美的熏陶和感染。我们跟随陶渊明看到了桃花源中平kuànɡ的土地、快乐的黄发垂髫,和柳宗元一起游览小石潭,小石潭旁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其岸势犬牙差互。魏学洢笔下的核舟再现了生动地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特别是tǎn胸露乳、jiǎo首昂视的佛印,令人难忘。还有《诗经》中的《关雎》和《蒹葭》。这些文章所描绘的自然美景、雕刻工艺、志趣追求等,折射出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闪烁( shuò ) 垂髫( tiáo ) 参( cēn )差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平kuànɡ( 旷 ) tǎn( 袒 )胸露乳
jiǎo( 矫 )首昂视
(3)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①熏陶: 指人的思想、行为、爱好等逐渐受到好的影响。 
②折射: 比喻通过某种方式反映出事物的表象或实质来。 
(4)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
 魏学洢笔下的核舟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 
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皆若空游无所依
A.渔人甚异之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居右者椎髻仰面
3.按要求默写。
(1)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关雎》)
(2)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关雎》)
(3)《蒹葭》中“ 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
(4)《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 便扶向路 , 处处志之 ”,想给后面进入桃花源留下线索。
(5)《小石潭记》中,明写潭中鱼,实写潭水的句子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 , 皆若空游无所依 。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①水里的一半粗糙扭曲,却似港湾。
②它傍溪而生,一半在水里,一半在岸上。
③岸上的一半,枝繁叶茂,则如一把擎起的大伞。
④引来鱼儿嬉戏。
⑤沿河堤逆流而上,你会遇见一棵古柳。
⑥引来游人小憩。
A.⑤②④①③⑥ B.⑤②①④③⑥
C.④②⑤⑥①③ D.②⑥①③⑤④
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B )
A.《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C.《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D.《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一)(2024·遂宁中考)一路风景一路歌。请参加班级品诗沙龙。
田 舍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6.请对颔联“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中的“眠”和“噪”进行简要赏析。(对应考点 )
 “眠”字将儿童随意地在落叶上入睡的悠闲姿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凸显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儿童的天真烂漫、自由自在,营造出一种安然闲适的氛围。“噪”字生动描绘出鸟雀在斜阳下叽叽喳喳鸣叫的热闹场景,既增添了乡村环境的生机与活力,又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乡村的静谧祥和,使整个画面动静结合,富有意趣。 
7.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示例:作者在创作此诗时抓住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典型的形象:顽皮的孩子,夕阳西下时林中的归鸟,缥缈的炊烟,隐约传来的鸡犬声,林中飘来的香气,天边的稻云,写出了农村生活的恬静与安详。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①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太牢:古代祭祀时,牛、羊、豕(shǐ,猪)俱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便要还家 “要”同“邀”,邀请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儿女 
(3)次定州 驻扎(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4)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遗憾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两个画线句的意思。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因此将士们没有不心甘情愿跟随太宗出征的。 
10.【甲】文中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桃源人叹惋桃花源外面战乱不绝,民不聊生。(意思对即可) 
11.【乙】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对应考点 )
 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士兵;床前询问士兵的病情并令州县医官为他治疗;亲自祭奠阵亡将士;为李思摩吮血。宽厚仁爱,体恤将士,善于收揽人心。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整本书阅读
12.经典常读,常读常新。请你将《经典常谈》阅读记录卡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阅读 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关注 名篇 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作了一部经典,这部经典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①这里的“经典”是什么?  《说文解字》 
关注 人物 他十岁的时候,便认识“古文”的书了。二十岁以后,到处游历,真是足迹遍天下……他的出游,相传是父亲命他搜求史料。 ②这里的“他”是谁?  司马迁 
关注 感受 作者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③请选择书中谈到的一部经典(上面题目涉及的除外),说说你推荐阅读的理由。  示例一:《诗经》内容丰富,涵盖古时候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示例二:《论语》教会我们很多做人做学问的道理,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 
跨学科学习
13.近期学校开展了“劳动课程进校园”的研学活动,请你参加。
(1)为在各个学科教学中进一步渗透劳动教育,学校结合“种植”劳动特色课程,制订了学习方案(见下表)。请你仿照材料中“语文”和“化学”两个学科的学习方案内容,从数学、物理、生物中任选一个学科,设计一份学习方案。
“学科专业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学习方案
学科 学科知识 “学科+劳动” 实践活动 可解决的种植实践问题
语文 应用文写作 编辑种植园宣传稿 宣传种植知识
化学 酸和碱 测量种植园土地的酸碱度 确定能够种植的作物类型
①生物 ②植物的分类、植株的生长 ③了解作物的基本特征,观察、记录作物的生长变化 ④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制作植物标识牌、授粉、剪枝、间苗、除苗
(2)学校决定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基地的管理。朋友小舟表示:我们平时学习忙,没有时间;再说也没种植经验,不能参与管理。请你说服他。
 示例:小舟,参与基地的日常管理,能提升我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劳动素养等。你说没时间,我们可以利用双休日等课余时间去基地。我们确实没啥经验,但正因如此,我们更应在实践中学习,积累劳动经验,增长各种本领。通过劳动实践和参与管理,我们既能学到本领,还能在劳动中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精神,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我们一起去吧!你说好吗? 
赏析诗歌语言
常见题型:1.试从炼字的角度,对诗中的某个句子进行赏析;2.简要赏析诗中某个句子;3.诗中某个句子写得好,请自选角度(如修辞手法、语言运用等),进行简要赏析。
思路点拨:首先根据句子特点确定赏析的角度,赏析角度一般包括修辞手法、用词、句式、写作手法、景物描写等;然后结合修辞手法、用词等分析其描写出的事物的特征、情态;最后指出其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答题模板:1.遣词用语:这句话中“××”等词语,从……角度,生动地写出了(表明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修辞手法:运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思想感情:诗句通过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