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素养导入
学习任务群综合练
积累与运用:字音字形、文学文化常识、语法、成语辨析、病句、句子衔接。
阅读与表达: 把握作者观点; 理解文章内容,获得有益的启示; 分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后一次讲演》中, 闻一多 (人名)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对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并做出了强烈的批判。《应有格物zhì知精神》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王选先生告诉我们,面对抉择时要有智慧和勇气。《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中,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的 法国 (国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回顾了奥林匹克的历史,并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1.请根据提示在语段中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2.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格物zhì知 致 阐述 chǎn
内涵 hán
3.下列短语结构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
A.倒行逆施 B.情系中华
C.面对抉择 D.回顾历史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听完他的话,我振振有词地说:“我不相信你的话,你这是挑拨离间。”
B.连续不断的余震,让当地居民担惊受怕,无法安心生活。
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身体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都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5.(2024·自贡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32次飞行任务,计划于2024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B.十五年后,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获救的“敬礼娃娃”郎铮,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
C.2024年春节黄金周,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共接待游客近45万余人次,成为全省门票收入排名第一的景区。
D.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让一批又一批的新农人正“跳回农门”,成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6.(2024·云南中考)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好的劳动教育让人终身受益。要实现劳动育人目标,就要上好每一节劳动课。 , ; , 。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①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
②好的劳动课注重实践,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
③一堂好的劳动课,还要注重教育效果
④上好劳动课,对课程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⑤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A.②③①④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③①⑤② D.②①③⑤④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2024·遂宁中考)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知足 知不足 不知足
寒山石
①人生当有“三足”意识:名利面前要“知足”,修身养德要“知不足”,立业做事要“不知足”。“三足”一同发力,才能行稳致远。
②名利面前,知足者常乐。知足是幸福之本。一个懂得知足、能够知足的人,心中定会充满阳光,充满幸福。知足是高洁之基。“知足常足,终身不辱。”若是一味追求名利,就难免陷身泥潭而污染了品性,丧失了人格。知足是养生之道。“仁可长寿,德可延年。”懂得知足,自然心中常乐,有益健康长寿;相反,欲望过多,不仅易身败名裂,也易伤身劳神、心力交瘁。
③修身养德,知不足者常醒。知不足是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是一种理性的自我审视,更是一种自觉的自我完善。为人当知“短”。短者,短板也。 A唯有明己之所短,知道自己的软肋是什么,才能避短扬长、补短为长,更好地完善自己。为人当知“过”。过者,过错也。“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做到有错即改,才能不断进步。为人当知“距”。距者,差距也。强化“差距意识”,学会找准差距、正视差距、补齐差距。为人当知“偶”。偶者,局限也。 B为人当知“陋”。陋者,浅陋也。所谓“学无止境,勤则可达”,切不可浅尝辄止,虚有其名。
④立业做事,不知足者常进。不知足,则有奋发之心。“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面对人生之路上的重峦叠嶂,当心怀凌云壮志,做到“猛志固常在”“坚志而勇为”。不知足,则有进取之姿。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思想状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蹄疾步稳,勇毅笃行。不知足,则有突破之举。对事业不知足,就是要敢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勇于迎难而上、克难攻坚,善于独辟蹊径、寻求突破。不知足,则有超越之境。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挑战自我、重塑自我、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要把“不停步、再出发”作为一种人生常态,保持“空杯心态”,凡事善于“归零”,不断创造超越的人生。
⑤知足,是幸福者安乐生活的压舱石;知不足,是自省者砥砺品性的磨刀石;不知足,是成功者不断进步的铺路石。面对名利,要有知足的涵养和静气,在知足中享受安乐、感受幸福;面对缺点,要有知不足的清醒和勇气,在知不足中行有方向、干有目标;面对成绩,要有不知足的品格和志气,在不知足中激发动力、再创佳绩。
(有删减)
7.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对应考点 )
人生需具备名利面前“知足”、修身养德“知不足”、立业做事“不知足”这三种意识,并协同发力以实现行稳致远。
8.下面这句话放在第③段A、B两处哪个位置比较合适?请简述理由。
为人处世应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否则,“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B处。这句话强调了要有广阔的视野和胸怀,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这与B处强调的“偶者,局限也”,认识到自身局限的内容紧密相关,而 A 处主要强调的是要知道自己的短板,与这句话的逻辑联系不紧密。
9.请指出下面句子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对应考点 )
知足,是幸福者安乐生活的压舱石;知不足,是自省者砥砺品性的磨刀石;不知足,是成功者不断进步的铺路石。
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把知足比作幸福者安乐生活的压舱石,把知不足比作自省者砥砺品性的磨刀石,把不知足比作成功者不断进步的铺路石,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知足、知不足、不知足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论证更通俗易懂,更有说服力。
10.结合第④段,说说你对“空杯心态”的理解,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悟。(对应考点 )
“空杯心态”在文中指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始终保持谦逊和学习的态度,凡事善于“归零”,不断追求进步。在生活中,我们取得一定成绩后不能骄傲自满,要像有“空杯心态”一样,把过去的成绩放下,以全新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不断提升自己。比如在学习上,一次考试取得好成绩后不能放松懈怠,而应清零重新开始,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整本书阅读
11.(1)(2024·河南中考)请从下面备选人物和备选词语中各选一个,围绕所选词语、结合所选人物的故事写一段话,分享你的阅读感受。100字左右。
备选人物:祥子(《骆驼祥子》)
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备选词语:震撼 敬佩 惋惜 喜欢
示例:我为祥子的悲剧命运感到惋惜。祥子原本老实、坚忍,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在经历了车被大兵抢走、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卖车安葬虎妞、小福子自杀等打击后,他放弃了努力,从一个生气勃勃的青年变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这实在让我感到惋惜。
(2)(2024·北京中考改编)小说中的场景与人物形象关系密切。从《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任选一部,说说场景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要求:写出某一人物所处的两处场景,分别解释场景与人物形象的关系,写出场景变换中人物形象的变化。100字左右)
示例:在《骆驼祥子》中,祥子拉车在北京的街头巷尾,车水马龙的繁忙场景衬托出他勤劳朴实、渴望通过努力改变生活的决心。然而,当他经历多次打击,最终失去希望时,他独自一人在破旧的胡同里徘徊,这一场景则揭示了他内心的绝望和迷茫。场景的变化深刻揭示了祥子命运的转折和人物性格的发展。
跨学科学习
12.综合性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基本理念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下面是一道跨学科试题,请按要求回答。
已知:备考前夕
(1)某学校八年级(2)班晚自习10:30。
(2)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习后必须自学一小时。
求:期末大跨一步
解:眼皮十分沉重
答:几年寒窗苦,苦海无边。
这是一道特殊的数学题,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另外,请给该学校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信息:① 学校用“时间+汗水”的方法进行期末考备战。
② 这种方法摧残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③ 学生不堪重负,而又无可奈何。
建议: ①应推行素质教育,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②请保证孩子多一些睡眠时间,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③请减轻同学们的课业负担。
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题型:选文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思路点拨:1.先分析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2.再分析其作用。分别是: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着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点的证明。
答题模板:使用了××的论证方法,通过……,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第四单元 素养导入
学习任务群综合练
积累与运用:字音字形、文学文化常识、语法、成语辨析、病句、句子衔接。
阅读与表达: 把握作者观点; 理解文章内容,获得有益的启示; 分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后一次讲演》中, (人名)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对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并做出了强烈的批判。《应有格物zhì知精神》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王选先生告诉我们,面对抉择时要有智慧和勇气。《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中,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的 (国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回顾了奥林匹克的历史,并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1.请根据提示在语段中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2.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格物zhì知 阐述
内涵
3.下列短语结构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倒行逆施 B.情系中华
C.面对抉择 D.回顾历史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听完他的话,我振振有词地说:“我不相信你的话,你这是挑拨离间。”
B.连续不断的余震,让当地居民担惊受怕,无法安心生活。
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身体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都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5.(2024·自贡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32次飞行任务,计划于2024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B.十五年后,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获救的“敬礼娃娃”郎铮,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
C.2024年春节黄金周,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共接待游客近45万余人次,成为全省门票收入排名第一的景区。
D.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让一批又一批的新农人正“跳回农门”,成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6.(2024·云南中考)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好的劳动教育让人终身受益。要实现劳动育人目标,就要上好每一节劳动课。 , ; , 。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①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
②好的劳动课注重实践,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
③一堂好的劳动课,还要注重教育效果
④上好劳动课,对课程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⑤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A.②③①④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③①⑤② D.②①③⑤④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2024·遂宁中考)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知足 知不足 不知足
寒山石
①人生当有“三足”意识:名利面前要“知足”,修身养德要“知不足”,立业做事要“不知足”。“三足”一同发力,才能行稳致远。
②名利面前,知足者常乐。知足是幸福之本。一个懂得知足、能够知足的人,心中定会充满阳光,充满幸福。知足是高洁之基。“知足常足,终身不辱。”若是一味追求名利,就难免陷身泥潭而污染了品性,丧失了人格。知足是养生之道。“仁可长寿,德可延年。”懂得知足,自然心中常乐,有益健康长寿;相反,欲望过多,不仅易身败名裂,也易伤身劳神、心力交瘁。
③修身养德,知不足者常醒。知不足是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是一种理性的自我审视,更是一种自觉的自我完善。为人当知“短”。短者,短板也。 A唯有明己之所短,知道自己的软肋是什么,才能避短扬长、补短为长,更好地完善自己。为人当知“过”。过者,过错也。“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做到有错即改,才能不断进步。为人当知“距”。距者,差距也。强化“差距意识”,学会找准差距、正视差距、补齐差距。为人当知“偶”。偶者,局限也。 B为人当知“陋”。陋者,浅陋也。所谓“学无止境,勤则可达”,切不可浅尝辄止,虚有其名。
④立业做事,不知足者常进。不知足,则有奋发之心。“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面对人生之路上的重峦叠嶂,当心怀凌云壮志,做到“猛志固常在”“坚志而勇为”。不知足,则有进取之姿。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思想状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蹄疾步稳,勇毅笃行。不知足,则有突破之举。对事业不知足,就是要敢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勇于迎难而上、克难攻坚,善于独辟蹊径、寻求突破。不知足,则有超越之境。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挑战自我、重塑自我、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要把“不停步、再出发”作为一种人生常态,保持“空杯心态”,凡事善于“归零”,不断创造超越的人生。
⑤知足,是幸福者安乐生活的压舱石;知不足,是自省者砥砺品性的磨刀石;不知足,是成功者不断进步的铺路石。面对名利,要有知足的涵养和静气,在知足中享受安乐、感受幸福;面对缺点,要有知不足的清醒和勇气,在知不足中行有方向、干有目标;面对成绩,要有不知足的品格和志气,在不知足中激发动力、再创佳绩。
(有删减)
7.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对应考点 )
8.下面这句话放在第③段A、B两处哪个位置比较合适?请简述理由。
为人处世应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否则,“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9.请指出下面句子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对应考点 )
知足,是幸福者安乐生活的压舱石;知不足,是自省者砥砺品性的磨刀石;不知足,是成功者不断进步的铺路石。
10.结合第④段,说说你对“空杯心态”的理解,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悟。(对应考点 )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整本书阅读
11.(1)(2024·河南中考)请从下面备选人物和备选词语中各选一个,围绕所选词语、结合所选人物的故事写一段话,分享你的阅读感受。100字左右。
备选人物:祥子(《骆驼祥子》)
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备选词语:震撼 敬佩 惋惜 喜欢
(2)(2024·北京中考改编)小说中的场景与人物形象关系密切。从《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任选一部,说说场景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要求:写出某一人物所处的两处场景,分别解释场景与人物形象的关系,写出场景变换中人物形象的变化。100字左右)
跨学科学习
12.综合性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基本理念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下面是一道跨学科试题,请按要求回答。
已知:备考前夕
(1)某学校八年级(2)班晚自习10:30。
(2)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习后必须自学一小时。
求:期末大跨一步
解:眼皮十分沉重
答:几年寒窗苦,苦海无边。
这是一道特殊的数学题,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另外,请给该学校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信息:①
②
③
建议:
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题型:选文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思路点拨:1.先分析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2.再分析其作用。分别是: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着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点的证明。
答题模板:使用了××的论证方法,通过……,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