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统编版八下语文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八下语文第二单元测试01
范围:第二单元
(建议用时: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
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春,是绿水逶迤,是暖风拂面,是芳草长dī① ,是花.香.鸟.语.,是秀山丽
水,让人陶醉而欣喜;秋,是秋风xiāo sè② ,是北雁南飞,是枫叶似火,
是落叶金黄,是硕.果.累.累.,让人感伤而满足。可是,你是否想过,那盎.然.的春色是
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华.丽.的秋景是接受酷暑rónɡ③ 炼后的结晶。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花香鸟语 B.硕果累累 C.盎然 D.华丽
【解析】D.“华丽”指美丽而富有光彩,通常用来形容外表、形式、装饰等。用
在此处搭配不当,可改为“绚烂”。
堤
萧瑟
熔
D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1) ,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蒹葭》)
(3)一日不见, ! (《子衿》)
(4)求之不得, 。 (《关雎》)
(5)潭中鱼可百许头, 。 (柳宗元《小石潭记》)
(6)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贺敬之《回延安》)
(7)《桃花源记》中“ , ”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
花林的绝美景色。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以减
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 , 。
城阙辅三秦
在水一方
如三月兮
寤寐思服
皆若空游无所依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
A.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B.阿西莫夫,英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C.《大自然的语言》主要介绍了物候现象。
D.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
【解析】B.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B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下面这段文字选自《经典常谈》中的哪一篇?( A )(3分)
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始皇用小
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当时公事忙,文书多,书记虽遵用小
篆,有些下行文书,却不免写得草率些。日子长了,这样写的人多了,便自然而
然成一体,称为“隶书”;因为是给徒隶等下级办公人看的。这种字体究竟和小
篆差不多。到了汉末,才渐渐变了,椭圆的变为扁方的,“敛笔”变为“挑
笔”。这是所谓汉隶,是隶书的标准。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尚书》第三 D.文第十三
A
7.读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你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现象:为《诗经》作注释的有
大小毛公,《礼记》有《大戴记》《小戴记》。其中大毛公指① ,小戴
指② 。(2分)
毛亨
戴圣
(二)现代文阅读
偶 遇
丁立梅
①小城有家卖饰品的小店,店名极有意思,叫“偶遇”。小店开在一条古旧的
街道上。店里卖的都是小饰品:精美的钥匙扣,拙朴的香水瓶,会唱歌的玻璃小
人,五颜六色的发圈……每一样,都是精致小巧的。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小屋,被装
点得像童话。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店主是个六十开外的老妇人,穿大红的衫,戴贝
壳串成的手链,笑容灿烂,举手投足间,自有一段风情。年轻时,她迷恋小饰物,
一直没有机会开这样的店。退休了,她重拾旧梦,天天守着一堆“宝贝”,把日子
过得如花似玉。
②那条街道我不常去,自然不知道这间“偶遇”。那天突然撞见,莫名欢喜。
这样的相遇,不约定,带来惊喜。后来的一些天,我脑子里不时会蹦出那家小店
来,一屋的小饰品,叮叮当当,叮叮当当,与老妇人的优雅,竟十分的般配。我不
由自主地微笑。岁月里,我们会渐渐老去,梦想却不会。
③也是这样的偶遇,在武汉。文友拉我去逛步行街。天桥之上,我被一朵朵怒
放的玫瑰花牵住了脚步。确切地说,那不是花,那是一堆橡皮泥。可它分明又是
花,瓣瓣舒展,鲜艳欲滴。
④捏橡皮泥的,是个矮个子男人。眼睛细小,皮肤黝黑,满脸沧桑,沧桑中却
有种淡定的平和。他在眨眼之间,把一小坨橡皮泥,捏成一朵盛开的玫瑰。我蹲下
去,看他捏。他十指扭曲,严重残疾,却灵活。手像被施了魔法似的,在橡皮泥上
轻轻一按,一瓣花开了。再轻轻一按,一朵花开了。
⑤我挑起一枝,紫色,典雅大方。想买。他说,这个不卖,人家预定好了
的,你要买,我再给你捏。我惊讶了,我说,你可以重捏一个给预定的人啊。
他却坚持不卖,说他答应过给人家留着的,就一定得留着。一会儿,他给我捏
出另一朵来,洒上荧光粉。他关照:你回去对着灯光照上十来分钟,它会发光
的,很美,很温暖的。
⑥从武汉回来,别的东西没带,我只带了那枝花回来。看见它,我总要想
一想花后的那个人,生活对他或许有诸多不公,他却能够做到心境澄清,让花
常开不败!
⑦还是这样的偶遇,在云南。夜晚的广场上,一群人围着篝火在跳舞。不断有
人加入进去,天南地北,并不熟识。不要紧的,笑容是一样的,快乐是一样的,心
灵因一团篝火,在瞬间洞开。我站在圈外看,有人跟我招手,来呀,一起来跳啊。
我笑着摇摇头。手突然被一女子牵了,她不由分说把我牵进那欢乐的人群中。灯光
暗影里,她脸上的笑容明明暗暗,如星星闪烁。她说,跳吧,一起跳吧,很好玩的
呀。她很快踩上音乐的节奏,身体像条灵活的鱼,看得我眼热,跟在她后面跳起
来。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跳舞,完全不得章法,欢乐却像燃着的篝火,把人整个点
燃。曲终,转身寻她,不见。满场的欢声笑语,经久不散。
⑧人生还有多少这样的偶遇?在时间无垠的荒野里,我们都是跋涉的旅人,却
因这偶然的相遇和眷顾,布下温暖的种子。日后,于某一时刻,不经意地想起,那
些温暖的种子,早已在记忆深处,生根发芽,抽枝长叶,人生因此变得丰盈。
(选自《今晚报》,有删改)
8.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文中老妇人和矮个子男人都能坚守梦想,为梦想而生存。
B.第⑦段重点写偶遇的女子,而一群人与主旨无关,可以不写。
C.三次偶遇精心选择不同角度、不同身份表现生活的温暖。
D.文章以“偶遇”为题启发我们每个人更好地思考生活的真谛。
【解析】B.第⑦段写一群陌生人因围绕篝火共舞,共同感受到了快乐,心灵在瞬
间打开,相通相连。选项“一群人与主旨无关,可以不写”分析错误。
B
9.请梳理文中的三次“偶遇”,填写下表。 (4分)
地点 偶遇事件
小饰品店 老妇人退休后重拾旧梦开了小饰品店,过着美好的生活
① 残疾的矮个子男人不卖给“我”人家预定的“玫瑰”,给
“我”重捏一朵
云南的广场 ②
10.文章第②段中,有一句话说出了三次偶遇的共同特点,请找到并写出。(3分)
这样的相遇,不约定,带来惊喜。
武汉天桥
上
偶遇拉“我”跳舞的陌生女子
11.第④段画线句能看出矮个子男人作为一个手艺人,他技艺 。第⑤段画线
句能看出矮个子男人具有 的优良品质。(4分)
④捏橡皮泥的,是个矮个子男人。眼睛细小,皮肤黝黑,满脸沧桑,沧桑中却
有种淡定的平和。他在眨眼之间,把一小坨橡皮泥,捏成一朵盛开的玫瑰。我蹲下
去,看他捏。他十指扭曲,严重残疾,却灵活。手像被施了魔法似的,在橡皮泥上
轻轻一按,一瓣花开了。再轻轻一按,一朵花开了。
⑤我挑起一枝,紫色,典雅大方。想买。他说,这个不卖,人家预定好了
的,你要买,我再给你捏。我惊讶了,我说,你可以重捏一个给预定的人啊。
他却坚持不卖,说他答应过给人家留着的,就一定得留着。一会儿,他给我捏
出另一朵来,洒上荧光粉。他关照:你回去对着灯光照上十来分钟,它会发光
的,很美,很温暖的。
高超
诚实守信
能预告天气的植物
①人们在长久的生活中,寻觅到一点动物和天气之间的规律。比如:蜻蜓低
飞、不雨也阴,蚂蚁搬家,鱼跃水面等等,都反映出动物对天气的预见性。实际
上,不仅仅是动物,一些植物也掌握着预告天气的小技能。
②含羞草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植物,它除了会对触碰作出反应以外,也是预告
天气的一把好手。在闭合与张开的过程中,就已经向人预报了天气:如果它闭合
快,张开还原慢,预示着天气将晴朗;反过来,如果闭合慢,张开还原快,则说明
天气将转阴雨。
③红花葱兰又名风雨花,这个名字完全可以证明它在预报天气上的地位。在暴
风雨将要来临前的两三天,风雨花会迫不及待地开出千万朵小花。所以,当人们看
到风雨花开放的情景,就会知道不久后将有大雨。更神奇的是即便狂风骤雨大作,
风雨花依旧开得热闹非凡。这种神奇植物的老家在墨西哥、古巴等地,在我国云南
省的西双版纳也有种植。
④在预报天气方面,马鞭草也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它生长在湖北、江苏、广西
等地的田野、山坡,属于很常见的植物。因为马鞭草对湿度反应灵敏,所以如果它
露出土外的根发霉并带白色时,则预示着有雨。
⑤三色堇是欧洲常见的野花物种,它的叶片非常有意思,竟能像温度计一样测
量出温度的高低,因此被人们称作“气温草”。它的叶子对气温反应极为敏感,当
气温在20℃以上时,叶片向斜上方伸出;气温降到15℃时,叶片慢慢向下运动,直
到与地面平行为止;而当气温降至10℃时,叶片就向斜下方伸出;如果气温回升,
叶片又恢复原状。人们根据它的叶片伸展方向,便可知道气温的高低。
⑥柳树的叶子也能体现它预报天气的作用。假如发现柳叶变成白色,那么阴雨
天气很可能会来临。不过这种景象不是因为柳树“一夜白头”,而是柳叶在阴雨天
前会全部反转过来,而柳叶的反面是浅绿色的,表面还带一层“白霜”。
⑦有的植物通过开花或颜色变化来预示天气,南瓜藤则是通过姿态的变化。通
常情况下,南瓜藤的顶端都是向下缓缓趋前生长。但是,倘若在夏季的早晨,发现
南瓜藤的顶端普遍朝上,则预示着天气将由晴转雨。反之,若在阴雨天气里发现南
瓜藤的顶端普遍朝下,则预示着天气将要转晴。
⑧虽然这些植物能够当“气象员”,但是大家也不能过分夸大它们的能力。在
现代气象科学中,天气变化是直接由大气环流的变化带来的,而大气环流的变化不
仅与当地的环境有关系,还与一定范围内的环流条件有相当大的关系,植物的反应
往往是局部的天气和环境条件引发的。对植物预告天气问题,科学家正在做进一步
的研究。所以大家关注天气变化时,不能仅仅依靠当地植物的变化。专业的天气预
报,还要靠卫星、雷达以及大范围的气象资料来分析和判断,从而作出预测。
(选自《科普中国》,有删改)
12.下列关于“能预告天气的植物”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含羞草在闭合与张开过程中可预告天气,如果它闭合快,张开还原慢,预示天
气将晴朗。
B.红花葱兰又名风雨花,在暴风雨将要来临前的两三天,风雨花会迫不及待地开
出千万朵小花。
C.三色堇的叶片能像温度计一样测量出温度,当气温在20℃以上时,叶片向斜下
方伸出。
D.南瓜藤通过姿态的变化预示天气,夏季的早晨,发现南瓜藤的顶端普遍朝上,
则预示着天气将由晴转雨。
【解析】C.由原文“当气温降至10℃时,叶片就向斜下方伸出”可知,此项表述
错误。
C
1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D )(3分)
A.人们在生活中寻觅到蜻蜓低飞、鱼跃水面、风雨花开等,都反映出动植物对天
气的预见。
B.由于马鞭草对湿度反应灵敏,因此如果它露出土外的根发霉并带白色时,则预
示着有雨。
C.柳树“一夜白头”是因为在阴雨天前它将叶片都反转过来,使柳叶反面的“白
霜”显现出来。
D.植物的反应可以全面反映整体的天气和环境变化,因此可以依赖植物的变化来
预告天气。
【解析】D.由原文“所以大家关注天气变化时,不能仅仅依靠当地植物的变化”
可知,此项表述错误。
D
14.简要品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三色堇的叶片对气温反应极为敏感。
15.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植物能预告天气?(4分)
逻辑顺序。文章分别从植物的开花、颜色和姿态介绍了植物能预告天气。
⑤三色堇是欧洲常见的野花物种,它的叶片非常有意思,竟能像温度计一样测
量出温度的高低,因此被人们称作“气温草”。它的叶子对气温反应极为敏感,当气温在20℃以上时,叶片向斜上方伸出;气温降到15℃时,叶片慢慢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为止;而当气温降至10℃时,叶片就向斜下方伸出;如果气温回升,叶片又恢复原状。人们根据它的叶片伸展方向,便可知道气温的高低。
(三)古代诗文阅读
龙井题名记
秦 观①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②。龙井③有辨才大师,以书
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④,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⑤,则
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⑥,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
雷峰⑦,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
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
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
乃还。
【注释】①秦观:宋代著名词人。②会稽:今浙江绍兴。③龙井:地名。在今
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④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⑤篮舆
(yú):竹轿。⑥霁(jì):雨后放晴。⑦雷峰:峰名,旧有塔,即雷峰塔。下文
“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⑧惠因涧:山涧名。
16.下列对作者的行踪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出郭 B.饮酒 C.登山 D.入寺
【解析】B.原文是饮泉水,不是饮酒。
17.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2段内容简要分析。(4分)
隐显的灯火、蓊郁的草木和悲鸣的急流所组成的夜景出奇的优美、幽寂,让作者
悦耳,内心沉静、澄明,故而情不自禁地发出“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意思
对即可)
B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B )(3分)
A.以书.邀余入山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B.比.出郭,日已夕 其两膝相比.者(魏学洢《核舟记》)
C.皆.寂不闻人声 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D.遂.弃舟 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
【解析】A.书信;B.等到/靠近;C.全,都;D于是,就。
B
【参考译文】
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再向东赶回会稽。龙井
(这个地方)有位辨才大师,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等到出了
城,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了道人参寥,问(他)龙井是
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竹轿,(参寥)说:“(你)来得不是时候,(轿子)已
经离开了。”
这天晚上,雨后的天空格外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
清。于是(我)离开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我们)过了雷峰塔,
越过南屏一带,赤脚蹚过惠因涧,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
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
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屋舍,灯火若隐
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
方。(我们继续)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第
二天便回去了。
郊园即事
[唐]王勃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①,悬溜②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③酒赋,随兴欲抽簪④。
【注释】①画障:有图画的屏风。②悬溜:山泉。③饶:多。④抽簪:谓弃官
引退。古时做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
19.下列景物不是诗中所写的一项是( D )(3分)
A.烟雾云霞 B.松林翠竹 C.悬崖山泉 D.草长莺飞
【解析】D.诗中没有写群莺飞舞的景象。
D
20.请赏析颈联“遍”“深”二字的表达效果。(4分)
“遍”是“到处”的意思,“深”的意思是说北院隐藏在繁花之下,这两个字表
现了南亭春草茂盛,北院百花灿烂的景象,抒发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想要回归
田园的心志。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贵阳某中学八年级语文组开展了“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
你参与。
21.为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八年级语文组准备利用学校电子屏播放低碳宣传标语,请
你用上下对称的句式完成一则宣传标语,不得超过20字。(6分)
示例: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生态家园。
22.活动开展得很顺利,学校小记者采访了本次活动策划人余文同学,以下是
余文同学接受采访时的即席讲话片段。其中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修
改。(6分)
学校记者:余文同学,你好!你作为本次“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综合性活动策
划人,你认为本次活动有哪些亮点?
余文:①你好!本次活动形式多样,同学们可以设计海报、撰写演讲稿和倡议书
等;②学校评选出环保小卫士,提升了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③还特邀专家为
同学们做了“低碳生活·绿色环保”;④同学们不仅参加了“低碳环保进社区”
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且成为绿色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第②句“提升”与“意识”搭配不当,可将“提升”改为“增强”;第③句成分
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讲座”。
23.活动结束,学生会主席就此活动进行总结。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 )
(3分)
①低碳生活绿色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②因为这一意识对社会的意义很大。
③过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
④低碳生活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相反会使我们的环境更美,更舒适。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解析】阅读全段,首先找出段落的中心词——“过低碳生活”,即③句为首
句,②句是对③的解释。接着分析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意义,即①,最后进行
总结,即④。故顺序为:③②①④。
A
五、写作能力(60分)
24.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一定有欢笑,有感动,有收获,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
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的生活
中,有哪一瞬间让你深受感动,难以忘怀?
请以“触动心灵的时刻”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
(1)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
(2)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3)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八下语文第2单元学业质量评价(贵州等地适用)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 (二) (三)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春,是绿水逶迤,是暖风拂面,是芳草长dī① 堤 ,是花香鸟语,是秀山丽水,让人陶醉而欣喜;秋,是秋风xiāo sè② 萧瑟 ,是北雁南飞,是枫叶似火,是落叶金黄,是硕果累累,让人感伤而满足。可是,你是否想过,那盎然的春色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华丽的秋景是接受酷暑rónɡ③ 熔 炼后的结晶。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花香鸟语 B.硕果累累 C.盎然 D.华丽
【解析】D.“华丽”指美丽而富有光彩,通常用来形容外表、形式、装饰等。用在此处搭配不当,可改为“绚烂”。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1)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 (《蒹葭》)
(3)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 (《子衿》)
(4)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 (《关雎》)
(5)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 (柳宗元《小石潭记》)
(6)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贺敬之《回延安》)
(7)《桃花源记》中“ 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 ”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 与君离别意 , 同是宦游人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
A.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B.阿西莫夫,英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C.《大自然的语言》主要介绍了物候现象。
D.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
【解析】B.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下面这段文字选自《经典常谈》中的哪一篇?( A )(3分)
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当时公事忙,文书多,书记虽遵用小篆,有些下行文书,却不免写得草率些。日子长了,这样写的人多了,便自然而然成一体,称为“隶书”;因为是给徒隶等下级办公人看的。这种字体究竟和小篆差不多。到了汉末,才渐渐变了,椭圆的变为扁方的,“敛笔”变为“挑笔”。这是所谓汉隶,是隶书的标准。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尚书》第三 D.文第十三
7.读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你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现象:为《诗经》作注释的有大小毛公,《礼记》有《大戴记》《小戴记》。其中大毛公指① 毛亨 ,小戴指② 戴圣 。(2分)
(二)现代文阅读
偶 遇
丁立梅
①小城有家卖饰品的小店,店名极有意思,叫“偶遇”。小店开在一条古旧的街道上。店里卖的都是小饰品:精美的钥匙扣,拙朴的香水瓶,会唱歌的玻璃小人,五颜六色的发圈……每一样,都是精致小巧的。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小屋,被装点得像童话。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店主是个六十开外的老妇人,穿大红的衫,戴贝壳串成的手链,笑容灿烂,举手投足间,自有一段风情。年轻时,她迷恋小饰物,一直没有机会开这样的店。退休了,她重拾旧梦,天天守着一堆“宝贝”,把日子过得如花似玉。
②那条街道我不常去,自然不知道这间“偶遇”。那天突然撞见,莫名欢喜。这样的相遇,不约定,带来惊喜。后来的一些天,我脑子里不时会蹦出那家小店来,一屋的小饰品,叮叮当当,叮叮当当,与老妇人的优雅,竟十分的般配。我不由自主地微笑。岁月里,我们会渐渐老去,梦想却不会。
③也是这样的偶遇,在武汉。文友拉我去逛步行街。天桥之上,我被一朵朵怒放的玫瑰花牵住了脚步。确切地说,那不是花,那是一堆橡皮泥。可它分明又是花,瓣瓣舒展,鲜艳欲滴。
④捏橡皮泥的,是个矮个子男人。眼睛细小,皮肤黝黑,满脸沧桑,沧桑中却有种淡定的平和。他在眨眼之间,把一小坨橡皮泥,捏成一朵盛开的玫瑰。我蹲下去,看他捏。他十指扭曲,严重残疾,却灵活。手像被施了魔法似的,在橡皮泥上轻轻一按,一瓣花开了。再轻轻一按,一朵花开了。
⑤我挑起一枝,紫色,典雅大方。想买。他说,这个不卖,人家预定好了的,你要买,我再给你捏。我惊讶了,我说,你可以重捏一个给预定的人啊。他却坚持不卖,说他答应过给人家留着的,就一定得留着。一会儿,他给我捏出另一朵来,洒上荧光粉。他关照:你回去对着灯光照上十来分钟,它会发光的,很美,很温暖的。
⑥从武汉回来,别的东西没带,我只带了那枝花回来。看见它,我总要想一想花后的那个人,生活对他或许有诸多不公,他却能够做到心境澄清,让花常开不败!
⑦还是这样的偶遇,在云南。夜晚的广场上,一群人围着篝火在跳舞。不断有人加入进去,天南地北,并不熟识。不要紧的,笑容是一样的,快乐是一样的,心灵因一团篝火,在瞬间洞开。我站在圈外看,有人跟我招手,来呀,一起来跳啊。我笑着摇摇头。手突然被一女子牵了,她不由分说把我牵进那欢乐的人群中。灯光暗影里,她脸上的笑容明明暗暗,如星星闪烁。她说,跳吧,一起跳吧,很好玩的呀。她很快踩上音乐的节奏,身体像条灵活的鱼,看得我眼热,跟在她后面跳起来。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跳舞,完全不得章法,欢乐却像燃着的篝火,把人整个点燃。曲终,转身寻她,不见。满场的欢声笑语,经久不散。
⑧人生还有多少这样的偶遇?在时间无垠的荒野里,我们都是跋涉的旅人,却因这偶然的相遇和眷顾,布下温暖的种子。日后,于某一时刻,不经意地想起,那些温暖的种子,早已在记忆深处,生根发芽,抽枝长叶,人生因此变得丰盈。
(选自《今晚报》,有删改)
8.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文中老妇人和矮个子男人都能坚守梦想,为梦想而生存。
B.第⑦段重点写偶遇的女子,而一群人与主旨无关,可以不写。
C.三次偶遇精心选择不同角度、不同身份表现生活的温暖。
D.文章以“偶遇”为题启发我们每个人更好地思考生活的真谛。
【解析】B.第⑦段写一群陌生人因围绕篝火共舞,共同感受到了快乐,心灵在瞬间打开,相通相连。选项“一群人与主旨无关,可以不写”分析错误。
9.请梳理文中的三次“偶遇”,填写下表。 (4分)
地点 偶遇事件
小饰品店 老妇人退休后重拾旧梦开了小饰品店,过着美好的生活
① 武汉天桥上 残疾的矮个子男人不卖给“我”人家预定的“玫瑰”,给“我”重捏一朵
云南的广场 ② 偶遇拉“我”跳舞的陌生女子
10.文章第②段中,有一句话说出了三次偶遇的共同特点,请找到并写出。(3分)
这样的相遇,不约定,带来惊喜。
11.第④段画线句能看出矮个子男人作为一个手艺人,他技艺 高超 。第⑤段画线句能看出矮个子男人具有 诚实守信 的优良品质。(4分)
能预告天气的植物
①人们在长久的生活中,寻觅到一点动物和天气之间的规律。比如:蜻蜓低飞、不雨也阴,蚂蚁搬家,鱼跃水面等等,都反映出动物对天气的预见性。实际上,不仅仅是动物,一些植物也掌握着预告天气的小技能。
②含羞草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植物,它除了会对触碰作出反应以外,也是预告天气的一把好手。在闭合与张开的过程中,就已经向人预报了天气:如果它闭合快,张开还原慢,预示着天气将晴朗;反过来,如果闭合慢,张开还原快,则说明天气将转阴雨。
③红花葱兰又名风雨花,这个名字完全可以证明它在预报天气上的地位。在暴风雨将要来临前的两三天,风雨花会迫不及待地开出千万朵小花。所以,当人们看到风雨花开放的情景,就会知道不久后将有大雨。更神奇的是即便狂风骤雨大作,风雨花依旧开得热闹非凡。这种神奇植物的老家在墨西哥、古巴等地,在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也有种植。
④在预报天气方面,马鞭草也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它生长在湖北、江苏、广西等地的田野、山坡,属于很常见的植物。因为马鞭草对湿度反应灵敏,所以如果它露出土外的根发霉并带白色时,则预示着有雨。
⑤三色堇是欧洲常见的野花物种,它的叶片非常有意思,竟能像温度计一样测量出温度的高低,因此被人们称作“气温草”。它的叶子对气温反应极为敏感,当气温在20℃以上时,叶片向斜上方伸出;气温降到15℃时,叶片慢慢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为止;而当气温降至10℃时,叶片就向斜下方伸出;如果气温回升,叶片又恢复原状。人们根据它的叶片伸展方向,便可知道气温的高低。
⑥柳树的叶子也能体现它预报天气的作用。假如发现柳叶变成白色,那么阴雨天气很可能会来临。不过这种景象不是因为柳树“一夜白头”,而是柳叶在阴雨天前会全部反转过来,而柳叶的反面是浅绿色的,表面还带一层“白霜”。
⑦有的植物通过开花或颜色变化来预示天气,南瓜藤则是通过姿态的变化。通常情况下,南瓜藤的顶端都是向下缓缓趋前生长。但是,倘若在夏季的早晨,发现南瓜藤的顶端普遍朝上,则预示着天气将由晴转雨。反之,若在阴雨天气里发现南瓜藤的顶端普遍朝下,则预示着天气将要转晴。
⑧虽然这些植物能够当“气象员”,但是大家也不能过分夸大它们的能力。在现代气象科学中,天气变化是直接由大气环流的变化带来的,而大气环流的变化不仅与当地的环境有关系,还与一定范围内的环流条件有相当大的关系,植物的反应往往是局部的天气和环境条件引发的。对植物预告天气问题,科学家正在做进一步的研究。所以大家关注天气变化时,不能仅仅依靠当地植物的变化。专业的天气预报,还要靠卫星、雷达以及大范围的气象资料来分析和判断,从而作出预测。
(选自《科普中国》,有删改)
12.下列关于“能预告天气的植物”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含羞草在闭合与张开过程中可预告天气,如果它闭合快,张开还原慢,预示天气将晴朗。
B.红花葱兰又名风雨花,在暴风雨将要来临前的两三天,风雨花会迫不及待地开出千万朵小花。
C.三色堇的叶片能像温度计一样测量出温度,当气温在20℃以上时,叶片向斜下方伸出。
D.南瓜藤通过姿态的变化预示天气,夏季的早晨,发现南瓜藤的顶端普遍朝上,则预示着天气将由晴转雨。
【解析】C.由原文“当气温降至10℃时,叶片就向斜下方伸出”可知,此项表述错误。
1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D )(3分)
A.人们在生活中寻觅到蜻蜓低飞、鱼跃水面、风雨花开等,都反映出动植物对天气的预见。
B.由于马鞭草对湿度反应灵敏,因此如果它露出土外的根发霉并带白色时,则预示着有雨。
C.柳树“一夜白头”是因为在阴雨天前它将叶片都反转过来,使柳叶反面的“白霜”显现出来。
D.植物的反应可以全面反映整体的天气和环境变化,因此可以依赖植物的变化来预告天气。
【解析】D.由原文“所以大家关注天气变化时,不能仅仅依靠当地植物的变化”可知,此项表述错误。
14.简要品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三色堇的叶片对气温反应极为敏感。
15.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植物能预告天气?(4分)
逻辑顺序。文章分别从植物的开花、颜色和姿态介绍了植物能预告天气。
(三)古代诗文阅读
龙井题名记
秦 观①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②。龙井③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④,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⑤,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⑥,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⑦,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注释】①秦观:宋代著名词人。②会稽:今浙江绍兴。③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④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⑤篮舆(yú):竹轿。⑥霁(jì):雨后放晴。⑦雷峰:峰名,旧有塔,即雷峰塔。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⑧惠因涧:山涧名。
16.下列对作者的行踪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出郭 B.饮酒 C.登山 D.入寺
【解析】B.原文是饮泉水,不是饮酒。
17.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2段内容简要分析。(4分)
隐显的灯火、蓊郁的草木和悲鸣的急流所组成的夜景出奇的优美、幽寂,让作者悦耳,内心沉静、澄明,故而情不自禁地发出“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意思对即可)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B )(3分)
A.以书邀余入山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B.比出郭,日已夕 其两膝相比者(魏学洢《核舟记》)
C.皆寂不闻人声 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D.遂弃舟 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
【解析】A.书信;B.等到/靠近;C.全,都;D于是,就。
郊园即事
[唐]王勃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①,悬溜②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③酒赋,随兴欲抽簪④。
【注释】①画障:有图画的屏风。②悬溜:山泉。③饶:多。④抽簪:谓弃官引退。古时做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
19.下列景物不是诗中所写的一项是( D )(3分)
A.烟雾云霞 B.松林翠竹 C.悬崖山泉 D.草长莺飞
【解析】D.诗中没有写群莺飞舞的景象。
20.请赏析颈联“遍”“深”二字的表达效果。(4分)
“遍”是“到处”的意思,“深”的意思是说北院隐藏在繁花之下,这两个字表现了南亭春草茂盛,北院百花灿烂的景象,抒发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想要回归田园的心志。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贵阳某中学八年级语文组开展了“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21.为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八年级语文组准备利用学校电子屏播放低碳宣传标语,请你用上下对称的句式完成一则宣传标语,不得超过20字。(6分)
示例: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生态家园。
22.活动开展得很顺利,学校小记者采访了本次活动策划人余文同学,以下是余文同学接受采访时的即席讲话片段。其中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修改。(6分)
学校记者:余文同学,你好!你作为本次“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综合性活动策划人,你认为本次活动有哪些亮点?
余文:①你好!本次活动形式多样,同学们可以设计海报、撰写演讲稿和倡议书等;②学校评选出环保小卫士,提升了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③还特邀专家为同学们做了“低碳生活·绿色环保”;④同学们不仅参加了“低碳环保进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且成为绿色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第②句“提升”与“意识”搭配不当,可将“提升”改为“增强”;第③句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讲座”。
23.活动结束,学生会主席就此活动进行总结。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①低碳生活绿色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②因为这一意识对社会的意义很大。
③过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
④低碳生活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相反会使我们的环境更美,更舒适。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解析】阅读全段,首先找出段落的中心词——“过低碳生活”,即③句为首句,②句是对③的解释。接着分析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意义,即①,最后进行总结,即④。故顺序为:③②①④。
五、写作能力(60分)
24.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一定有欢笑,有感动,有收获,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一瞬间让你深受感动,难以忘怀?
请以“触动心灵的时刻”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
(1)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
(2)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3)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八下语文第2单元学业质量评价(贵州等地适用)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 (二) (三)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春,是绿水逶迤,是暖风拂面,是芳草长dī① 堤 ,是花香鸟语,是秀山丽水,让人陶醉而欣喜;秋,是秋风xiāo sè② 萧瑟 ,是北雁南飞,是枫叶似火,是落叶金黄,是硕果累累,让人感伤而满足。可是,你是否想过,那盎然的春色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华丽的秋景是接受酷暑rónɡ③ 熔 炼后的结晶。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花香鸟语 B.硕果累累 C.盎然 D.华丽
【解析】D.“华丽”指美丽而富有光彩,通常用来形容外表、形式、装饰等。用在此处搭配不当,可改为“绚烂”。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1)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 (《蒹葭》)
(3)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 (《子衿》)
(4)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 (《关雎》)
(5)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 (柳宗元《小石潭记》)
(6)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贺敬之《回延安》)
(7)《桃花源记》中“ 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 ”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 与君离别意 , 同是宦游人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
A.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B.阿西莫夫,英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C.《大自然的语言》主要介绍了物候现象。
D.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
【解析】B.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下面这段文字选自《经典常谈》中的哪一篇?( A )(3分)
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当时公事忙,文书多,书记虽遵用小篆,有些下行文书,却不免写得草率些。日子长了,这样写的人多了,便自然而然成一体,称为“隶书”;因为是给徒隶等下级办公人看的。这种字体究竟和小篆差不多。到了汉末,才渐渐变了,椭圆的变为扁方的,“敛笔”变为“挑笔”。这是所谓汉隶,是隶书的标准。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尚书》第三 D.文第十三
7.读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你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现象:为《诗经》作注释的有大小毛公,《礼记》有《大戴记》《小戴记》。其中大毛公指① 毛亨 ,小戴指② 戴圣 。(2分)
(二)现代文阅读
偶 遇
丁立梅
①小城有家卖饰品的小店,店名极有意思,叫“偶遇”。小店开在一条古旧的街道上。店里卖的都是小饰品:精美的钥匙扣,拙朴的香水瓶,会唱歌的玻璃小人,五颜六色的发圈……每一样,都是精致小巧的。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小屋,被装点得像童话。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店主是个六十开外的老妇人,穿大红的衫,戴贝壳串成的手链,笑容灿烂,举手投足间,自有一段风情。年轻时,她迷恋小饰物,一直没有机会开这样的店。退休了,她重拾旧梦,天天守着一堆“宝贝”,把日子过得如花似玉。
②那条街道我不常去,自然不知道这间“偶遇”。那天突然撞见,莫名欢喜。这样的相遇,不约定,带来惊喜。后来的一些天,我脑子里不时会蹦出那家小店来,一屋的小饰品,叮叮当当,叮叮当当,与老妇人的优雅,竟十分的般配。我不由自主地微笑。岁月里,我们会渐渐老去,梦想却不会。
③也是这样的偶遇,在武汉。文友拉我去逛步行街。天桥之上,我被一朵朵怒放的玫瑰花牵住了脚步。确切地说,那不是花,那是一堆橡皮泥。可它分明又是花,瓣瓣舒展,鲜艳欲滴。
④捏橡皮泥的,是个矮个子男人。眼睛细小,皮肤黝黑,满脸沧桑,沧桑中却有种淡定的平和。他在眨眼之间,把一小坨橡皮泥,捏成一朵盛开的玫瑰。我蹲下去,看他捏。他十指扭曲,严重残疾,却灵活。手像被施了魔法似的,在橡皮泥上轻轻一按,一瓣花开了。再轻轻一按,一朵花开了。
⑤我挑起一枝,紫色,典雅大方。想买。他说,这个不卖,人家预定好了的,你要买,我再给你捏。我惊讶了,我说,你可以重捏一个给预定的人啊。他却坚持不卖,说他答应过给人家留着的,就一定得留着。一会儿,他给我捏出另一朵来,洒上荧光粉。他关照:你回去对着灯光照上十来分钟,它会发光的,很美,很温暖的。
⑥从武汉回来,别的东西没带,我只带了那枝花回来。看见它,我总要想一想花后的那个人,生活对他或许有诸多不公,他却能够做到心境澄清,让花常开不败!
⑦还是这样的偶遇,在云南。夜晚的广场上,一群人围着篝火在跳舞。不断有人加入进去,天南地北,并不熟识。不要紧的,笑容是一样的,快乐是一样的,心灵因一团篝火,在瞬间洞开。我站在圈外看,有人跟我招手,来呀,一起来跳啊。我笑着摇摇头。手突然被一女子牵了,她不由分说把我牵进那欢乐的人群中。灯光暗影里,她脸上的笑容明明暗暗,如星星闪烁。她说,跳吧,一起跳吧,很好玩的呀。她很快踩上音乐的节奏,身体像条灵活的鱼,看得我眼热,跟在她后面跳起来。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跳舞,完全不得章法,欢乐却像燃着的篝火,把人整个点燃。曲终,转身寻她,不见。满场的欢声笑语,经久不散。
⑧人生还有多少这样的偶遇?在时间无垠的荒野里,我们都是跋涉的旅人,却因这偶然的相遇和眷顾,布下温暖的种子。日后,于某一时刻,不经意地想起,那些温暖的种子,早已在记忆深处,生根发芽,抽枝长叶,人生因此变得丰盈。
(选自《今晚报》,有删改)
8.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文中老妇人和矮个子男人都能坚守梦想,为梦想而生存。
B.第⑦段重点写偶遇的女子,而一群人与主旨无关,可以不写。
C.三次偶遇精心选择不同角度、不同身份表现生活的温暖。
D.文章以“偶遇”为题启发我们每个人更好地思考生活的真谛。
【解析】B.第⑦段写一群陌生人因围绕篝火共舞,共同感受到了快乐,心灵在瞬间打开,相通相连。选项“一群人与主旨无关,可以不写”分析错误。
9.请梳理文中的三次“偶遇”,填写下表。 (4分)
地点 偶遇事件
小饰品店 老妇人退休后重拾旧梦开了小饰品店,过着美好的生活
① 武汉天桥上 残疾的矮个子男人不卖给“我”人家预定的“玫瑰”,给“我”重捏一朵
云南的广场 ② 偶遇拉“我”跳舞的陌生女子
10.文章第②段中,有一句话说出了三次偶遇的共同特点,请找到并写出。(3分)
这样的相遇,不约定,带来惊喜。
11.第④段画线句能看出矮个子男人作为一个手艺人,他技艺 高超 。第⑤段画线句能看出矮个子男人具有 诚实守信 的优良品质。(4分)
能预告天气的植物
①人们在长久的生活中,寻觅到一点动物和天气之间的规律。比如:蜻蜓低飞、不雨也阴,蚂蚁搬家,鱼跃水面等等,都反映出动物对天气的预见性。实际上,不仅仅是动物,一些植物也掌握着预告天气的小技能。
②含羞草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植物,它除了会对触碰作出反应以外,也是预告天气的一把好手。在闭合与张开的过程中,就已经向人预报了天气:如果它闭合快,张开还原慢,预示着天气将晴朗;反过来,如果闭合慢,张开还原快,则说明天气将转阴雨。
③红花葱兰又名风雨花,这个名字完全可以证明它在预报天气上的地位。在暴风雨将要来临前的两三天,风雨花会迫不及待地开出千万朵小花。所以,当人们看到风雨花开放的情景,就会知道不久后将有大雨。更神奇的是即便狂风骤雨大作,风雨花依旧开得热闹非凡。这种神奇植物的老家在墨西哥、古巴等地,在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也有种植。
④在预报天气方面,马鞭草也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它生长在湖北、江苏、广西等地的田野、山坡,属于很常见的植物。因为马鞭草对湿度反应灵敏,所以如果它露出土外的根发霉并带白色时,则预示着有雨。
⑤三色堇是欧洲常见的野花物种,它的叶片非常有意思,竟能像温度计一样测量出温度的高低,因此被人们称作“气温草”。它的叶子对气温反应极为敏感,当气温在20℃以上时,叶片向斜上方伸出;气温降到15℃时,叶片慢慢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为止;而当气温降至10℃时,叶片就向斜下方伸出;如果气温回升,叶片又恢复原状。人们根据它的叶片伸展方向,便可知道气温的高低。
⑥柳树的叶子也能体现它预报天气的作用。假如发现柳叶变成白色,那么阴雨天气很可能会来临。不过这种景象不是因为柳树“一夜白头”,而是柳叶在阴雨天前会全部反转过来,而柳叶的反面是浅绿色的,表面还带一层“白霜”。
⑦有的植物通过开花或颜色变化来预示天气,南瓜藤则是通过姿态的变化。通常情况下,南瓜藤的顶端都是向下缓缓趋前生长。但是,倘若在夏季的早晨,发现南瓜藤的顶端普遍朝上,则预示着天气将由晴转雨。反之,若在阴雨天气里发现南瓜藤的顶端普遍朝下,则预示着天气将要转晴。
⑧虽然这些植物能够当“气象员”,但是大家也不能过分夸大它们的能力。在现代气象科学中,天气变化是直接由大气环流的变化带来的,而大气环流的变化不仅与当地的环境有关系,还与一定范围内的环流条件有相当大的关系,植物的反应往往是局部的天气和环境条件引发的。对植物预告天气问题,科学家正在做进一步的研究。所以大家关注天气变化时,不能仅仅依靠当地植物的变化。专业的天气预报,还要靠卫星、雷达以及大范围的气象资料来分析和判断,从而作出预测。
(选自《科普中国》,有删改)
12.下列关于“能预告天气的植物”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含羞草在闭合与张开过程中可预告天气,如果它闭合快,张开还原慢,预示天气将晴朗。
B.红花葱兰又名风雨花,在暴风雨将要来临前的两三天,风雨花会迫不及待地开出千万朵小花。
C.三色堇的叶片能像温度计一样测量出温度,当气温在20℃以上时,叶片向斜下方伸出。
D.南瓜藤通过姿态的变化预示天气,夏季的早晨,发现南瓜藤的顶端普遍朝上,则预示着天气将由晴转雨。
【解析】C.由原文“当气温降至10℃时,叶片就向斜下方伸出”可知,此项表述错误。
1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D )(3分)
A.人们在生活中寻觅到蜻蜓低飞、鱼跃水面、风雨花开等,都反映出动植物对天气的预见。
B.由于马鞭草对湿度反应灵敏,因此如果它露出土外的根发霉并带白色时,则预示着有雨。
C.柳树“一夜白头”是因为在阴雨天前它将叶片都反转过来,使柳叶反面的“白霜”显现出来。
D.植物的反应可以全面反映整体的天气和环境变化,因此可以依赖植物的变化来预告天气。
【解析】D.由原文“所以大家关注天气变化时,不能仅仅依靠当地植物的变化”可知,此项表述错误。
14.简要品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三色堇的叶片对气温反应极为敏感。
15.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植物能预告天气?(4分)
逻辑顺序。文章分别从植物的开花、颜色和姿态介绍了植物能预告天气。
(三)古代诗文阅读
龙井题名记
秦 观①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②。龙井③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④,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⑤,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⑥,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⑦,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注释】①秦观:宋代著名词人。②会稽:今浙江绍兴。③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④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⑤篮舆(yú):竹轿。⑥霁(jì):雨后放晴。⑦雷峰:峰名,旧有塔,即雷峰塔。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⑧惠因涧:山涧名。
16.下列对作者的行踪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出郭 B.饮酒 C.登山 D.入寺
【解析】B.原文是饮泉水,不是饮酒。
17.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2段内容简要分析。(4分)
隐显的灯火、蓊郁的草木和悲鸣的急流所组成的夜景出奇的优美、幽寂,让作者悦耳,内心沉静、澄明,故而情不自禁地发出“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意思对即可)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B )(3分)
A.以书邀余入山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B.比出郭,日已夕 其两膝相比者(魏学洢《核舟记》)
C.皆寂不闻人声 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D.遂弃舟 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
【解析】A.书信;B.等到/靠近;C.全,都;D于是,就。
【参考译文】
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再向东赶回会稽。龙井(这个地方)有位辨才大师,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了道人参寥,问(他)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竹轿,(参寥)说:“(你)来得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
这天晚上,雨后的天空格外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离开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我们)过了雷峰塔,越过南屏一带,赤脚蹚过惠因涧,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屋舍,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
郊园即事
[唐]王勃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①,悬溜②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③酒赋,随兴欲抽簪④。
【注释】①画障:有图画的屏风。②悬溜:山泉。③饶:多。④抽簪:谓弃官引退。古时做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
19.下列景物不是诗中所写的一项是( D )(3分)
A.烟雾云霞 B.松林翠竹 C.悬崖山泉 D.草长莺飞
【解析】D.诗中没有写群莺飞舞的景象。
20.请赏析颈联“遍”“深”二字的表达效果。(4分)
“遍”是“到处”的意思,“深”的意思是说北院隐藏在繁花之下,这两个字表现了南亭春草茂盛,北院百花灿烂的景象,抒发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想要回归田园的心志。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贵阳某中学八年级语文组开展了“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21.为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八年级语文组准备利用学校电子屏播放低碳宣传标语,请你用上下对称的句式完成一则宣传标语,不得超过20字。(6分)
示例: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生态家园。
22.活动开展得很顺利,学校小记者采访了本次活动策划人余文同学,以下是余文同学接受采访时的即席讲话片段。其中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修改。(6分)
学校记者:余文同学,你好!你作为本次“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综合性活动策划人,你认为本次活动有哪些亮点?
余文:①你好!本次活动形式多样,同学们可以设计海报、撰写演讲稿和倡议书等;②学校评选出环保小卫士,提升了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③还特邀专家为同学们做了“低碳生活·绿色环保”;④同学们不仅参加了“低碳环保进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且成为绿色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第②句“提升”与“意识”搭配不当,可将“提升”改为“增强”;第③句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讲座”。
23.活动结束,学生会主席就此活动进行总结。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①低碳生活绿色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②因为这一意识对社会的意义很大。
③过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
④低碳生活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相反会使我们的环境更美,更舒适。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解析】阅读全段,首先找出段落的中心词——“过低碳生活”,即③句为首句,②句是对③的解释。接着分析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意义,即①,最后进行总结,即④。故顺序为:③②①④。
五、写作能力(60分)
24.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一定有欢笑,有感动,有收获,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一瞬间让你深受感动,难以忘怀?
请以“触动心灵的时刻”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
(1)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
(2)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3)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