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24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24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11 17:3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
经济体制改革
部编版八下 第3单元 第8课
1978开始——
十一届
三中全会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农村
城市
前情须知
具体的改革形式是什么样的呢?
农村中的敢为人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农村中的敢为人先
(一)改革背景
中国的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呢?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0%的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农村具有决定性意义。……七亿多人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头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到了田头忘带锄,
再去回家逛一逛;
混吃混喝大锅饭,
学会偷懒就是赚,
叫我怎愿卖力把活干!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稳定关系社会稳定。
②农村经济落后贫困,
人民公社体制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一、农村中的敢为人先
(二)改革概况
目的
时间
地点
方式
结果
安徽凤阳小岗村“大包干”契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
分户经营
保证国家集体
自负盈亏
▲ 《生死印——1978·安徽凤阳》(中国画·局部)
名画解读
1978年那个冬夜,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村民挤在一间低矮残破的茅草屋里,“秘密”召开关系到全村命运的会议。最后,村民冒天下之大不韪摁下了鲜红的手印或盖上了印章,搞起了“大包干”。
一、农村中的敢为人先
(二)改革概况
一、农村中的敢为人先
(三)改革影响
改革前:小岗村是凤阳县“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
改革后:“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全村粮食总产量已达到前15年的总和……向国家还清了20年来吃救济的贷款。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都夸政策赞,多亏小岗做示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推行
影响①
影响②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
一、农村中的敢为人先
(三)改革影响
松嫩平原机械化收割→
专业化
商品化
社会化
城市里的活力焕发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二、城市里的活力焕发
(一)改革背景
城市经济发展又面临着什么问题呢?
那年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为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降温措施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①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办事效率低
②平均分配导致职工缺乏生产积极性
1984年,35岁的张瑞敏被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器厂做厂长,欢迎他的是53份请调报告。上班8点钟来,9点钟走人,10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二、城市里的活力焕发
(一)改革背景
时间
二、城市里的活力焕发
(二)改革内容
管理方式 分配方式
改革前
改革后
单一公有制
政企不分,
企业没有自主权
平均分配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结构
管理方式
分配方式
二、城市里的活力焕发
(三)改革影响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和结果是什么?
影响①
影响②
结果
知识拓展
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1984年7月,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正式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发行的300万元股票,很快就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

社会上的体制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思想界的争锋也从未停止……
三、社会上的体制创新
(一)时代背景
姓“社”还

姓“资”
包产到户——这是单干,是倒退,姓“资”!
城市企业改革搞厂长负责制——这是削弱党的领导,姓“资”!
市场经济姓“社”姓“资”?——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姓“资”!
改革何去何从?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
“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三、社会上的体制创新
(二)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 + 市场经济
市场调节
(无形的手)
政府宏观调控
(有形的手)
提出
深化
琳琅满目的商品
全国通用肉票
全国通用布票
票证时代退出历史舞台
三、社会上的体制创新
(三)历史意义
意义
经济体制改革
1978年 农村
1984年 城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凤阳小岗村)
方式: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国有企业改革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目 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
课堂小结
启示:改革要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要与依据国情,实事求是;
要关注人民利益
结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说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外资企业
合资企业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多种所有制经济
所有制结构
分配制度
宏观调控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公平竞争。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知识巩固
知识巩固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 农村生产 关系变革
内容 形式
土地归属 (所有制)
影响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
农业合作化
(1953-1956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开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后)
废封建土地私有制
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生产合作社
一大二公
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农民私有
(土地私有制)
集体所有
(土地公有制)
集体所有
(土地公有制)
集体所有
(土地公有制)
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
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农业生产。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提高了农村生产力,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写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 展开。”材料中的“ ”应为( )
A.农村 B.城市
C.国企 D.深圳
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呼吁的 主要内容是(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2.2024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6周年,为了增强同学们对农村改革的理解,某校准备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他们应该去( )
A.上海浦东开发区 B.深圳经济特区
C.香港特别行政区 D.安徽凤阳小岗村
A
D
B
牛刀小试
4.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新中国成立以来,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的措施是( )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表明( )
A.我国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B.我国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C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D.市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增强
D
D
牛刀小试
牛刀小试
6.下图是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于1984年发行的股票。该公司是中共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正式注册的股份制企业。该股票可用于研究
6.西方曾有人断言:社会主义不可能搞市场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实践和理论总结,有力而响亮打破了这个谶言。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