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教材《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第1课,主要涉及三个学习要点:史前时期人类的食物演进历史、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关系的变化。第一子目重点探讨从采集和渔猎到农耕和畜牧的历程,以及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第二子目介绍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农业文明的概况;第三子目重点探讨农业出现对生产关系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树立唯物史观。
学情分析
有利条件: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历史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喜欢挑战具有探究性的历史问题,并且学生经过高一年级的学习,具有一定知识基础,核心素养也得到一定发展。 不利条件:高二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待发展,对史料的辨别、分析能力需要加强,在分析“背景”“影响”“特点”类问题时有一定难度;本课时间脉络长,知识点密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将努力化繁为简、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在研读史料、观看视频、小组讨论中理解主干知识,轻松学习。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并结合2017版新课标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运用历史地图,从时空角度了解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2. 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农业革命的意义,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 通过阅读分析材料,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情况; 4. 密切联系实际,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塑造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农业革命的意义;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 难点:农业革命的原因和意义
教法学法
(一)教法:视频导学法、史料教学法 (二)学法:小组讨论法
板书设计
第一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中外特色美食》 过渡:有人说食物的产生“意味着人类逐步摆脱愚昧走向文明”,他为什么这么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食物产生的奥秘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自然过渡到第一子目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一)采集渔猎 1.生产工具:木、骨、石等材料制成 2.生活方式: 1)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2)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提供大部分食物 3)群居 (二)原始农业 1.出示地图,展现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 设问: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2.出示表格,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总结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及其成就 【探究】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或影响?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问题。 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2)促进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3)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4)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 (引导学生阅读第三子目,理解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原因,并学会用结构图、表格进行整理) 跟随老师思路,了解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观察地图,思考问题 结合教材内容,总结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及其成就 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分析历史问题 巩固基础知识 培育时空观念,增强历史读图能力 梳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培育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增强合作探究意识,学习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将第三子目与第一子目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农业的出现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农业革命的深远影响,树立唯物史观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一)古巴比伦 1.种植大麦、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2.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 3.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 (二)古埃及 1.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形成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种植大麦、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 2.古埃及的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三)古代中国 1.北方粟麦农业区/南方稻作农业区 2.商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3.战国:铁犁牛耕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探究】铁犁牛耕的意义 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土地私有制 生产方式—井田制→小农经济 【拓展】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1)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具有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土地买卖频繁 4.秦以后,统治者重农抑商 5.秦汉到隋唐,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四)古希腊 1.主要粮食作物:西亚传入的大麦、小麦 2.谷物与蔬菜轮作;建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3.奴隶制经济 (五)古罗马 1.谷物生产为主,种植橄榄核葡萄 2.土地制度:国有→私有 (六)美洲 @历史园地网 【设问】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1.阿兹特克文明的主要农作物 2.阿兹特克的土地制度 1.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 2.土地制度:村社土地公有制 跟随教师思路,阅读材料,总结世界不同地区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的特点 回顾必修教材的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小组讨论,分析问题,理解铁犁牛耕的历史意义,认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小组讨论 回归教材,扎实基础知识 复习所学知识,锻炼历史分析能力,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调动课堂气氛,增强合作探究意识
三、总结提升 1.核心知识总结 2.文明交流、互鉴 绘制思维导图 梳理重点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塑造家国情怀,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树立正确的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