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不同历史时期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
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世界遗产公约》、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课标要求:
2019年7月,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共有55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37项,自然遗产14项,文化和自然遗产4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成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
一、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1982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佛罗伦萨历史中心
一、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一、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一、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代表着文明所留下的辉煌,并且其价值受世界的肯定。
1982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佛罗伦萨历史中心
一、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
《世界遗产公约》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什么是文化遗产呢?
泰山
梵净山
下列图片所示内容属于哪种类型的文化遗产呢?
剪纸
昆曲
自然遗产
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佛罗伦萨
长城
观察上面图片及其新闻报道,请分析为何要保护文化遗产?
2001年毁于战火的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
观和考古遗址
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1.文化遗产价值:
(1)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2)文化遗产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
2.文化遗产的现状:
文化遗产不断受到灾害,战争等各种威胁。
1.世界各国有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
在古代世界,收藏文物,往往是从艺术珍品开始的,成为人们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
(1)在欧洲:各国的皇室、贵族和教会中,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颇为盛行。
(2)在中国: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金石学还发展成为专门之学。
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2.近代以来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
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
1964年,通过《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有着深远意义。
镜头一 雅典卫城的伊瑞克提翁神庙虽花多年时间刚刚修好,但石墙残破如故。实际上修复工作只是新补上了一小块经考证的檐口,一眼就能分辨出来……神庙周围环境清洁,游客都与遗迹保持着一定距离欣赏,绝无华噪之声。主持人采访了几位外国游客,他们普遍认为文物应保留原样,越原始越好,使后人对那时的事物有良好的回忆。
镜头二 主持人介绍到,法国早在1913年就制定了非常严格、明确的古建筑保护法,例如规定古建筑及其方圆五百米内的景物未经政府允许不得变动。
某同学在观看《欧洲名城保护》电视节目时,看到了下面两个镜头: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你觉得欧洲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做法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真实性
完整性
埃及 阿布辛拜勒神庙
1959年,埃及和苏丹两国商定,在阿斯旺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水坝。但修建水坝将直接威胁到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存亡。埃及政府被迫向联合国发出拯救神庙的呼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持下,共有51个国家参与了救援。
科学家对神庙进行精密的测量后,决定把它切割成近2000块,从最小的10多吨到最大的重达32吨。每块石体逐一编号,把它们搬迁到比原址高60米高地上,像砌积木一样重新组装起来。整个工程花了4年时间,耗资约4000万美元。迁移后的神殿非常完美,显得如同置身于原来的环境之中。
这就诞生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它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所独有的,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我们大家的。
——单霁翔《文化的力量,让文化资产资源活起来》
三、《世界遗产公约》的颁布
2.地位: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
1.目的: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
3.实践:1978年确定首批12处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79年将存在严重威胁的遗产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三、《世界遗产公约》的颁布
2.地位: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
1.目的: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
3.实践:1978年确定首批12处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79年将存在严重威胁的遗产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科托尔自然保护和历史文化区
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探索拓展保护的范围。
2.地位: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
1.目的: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
3.实践:1978年确定首批12处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79年将存在严重威胁的遗产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1998年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 。
2003年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三、《世界遗产公约》的颁布
它(西湖)的特点就是:三面云山,一面城。那你要成为世界遗产,首先你要确保你三面云山不能有新的建筑侵入。这要下很大的决心。但这十年申遗路啊,西湖得到了保护。今天大家无论是荡舟西湖还是漫步苏堤、白堤,都看不到任何一栋建筑侵入到三面云山里。杭州市坚定不移地从西湖时代走向了钱塘江时代,在钱塘江两侧气势磅礴地建设了新城。
——单霁翔《文化的力量,让文化资产资源活起来》
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使得日益遭到损坏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也促使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
人心。
世界遗产在中国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55项(截至2019年)
文化遗产:37项
自然遗产:14项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0个(截至2018年底)
这表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又意味着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任重道远。
时间 举措
阅读教科书83页到85页并完成下列表格,你能得出
怎样的认识?
建立起专业化文物保护体系
完成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
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
加入《世界遗产公约》
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1949年以来
1961年
1982年
1985年
2004年
2006年
2011年
现代中国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举措
阅读教科书83页到85页完成下列表格,你能得出
怎样的认识?
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
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一、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世界各国有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
2.近代以来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
三、《世界遗产公约》的颁布
1.目的
2.地位
3.实践
莫高窟《五台山化现图》
1、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 )
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
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
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
D
2、中国境内各民族既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传播者。以气贯苍穹之势矗立在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以其藏汉合璧的风格有力地佐证了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这一精神的是( )
A.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B.鲜明的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和谐组合
C.木雕伏兽与人面狮身巧妙融合
D.木石结构的碉楼建筑与藻井、斗拱形式的有机结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