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12 09:4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程标准: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保持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不同历史时期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
学习难点: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世界遗产公约》,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网站
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文化遗产:指具有历史、美学、考古、科学、文化人类学或人类学价值的古迹、建筑群和遗址。(P89页,历史纵横)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按二分法:有形文化遗产(包括有形遗产,如建筑、艺术作品等;无形遗产,如共同的信念、根立于共同文化的社会道德和规范等);按三分法:物质性历史文化遗产、非物质及口头文化遗产。——2004年,国家文物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文化遗产的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文化遗产的标准: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
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故宫泰和殿(出自故宫博物馆官网)
标准: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具有极高的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其建筑规模宏大,建筑风格庄严大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宫殿建筑的理解和追求。
文化遗产:故宫
标准: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秦朝、明朝虽已灭亡,但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杰作,见证着我们祖先辉煌的历史。
长城(来自中国长城学会官网)
文化遗产:万里长城
京剧(左)、昆曲(右)
——来自中国非遗数字博物馆官网
标准: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京剧、昆曲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美学成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和中国人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昆曲
任务一:假如现在是莫高窟被录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前,请大家根据PPT上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知识,为莫高窟写一个推荐词。
莫高窟(本课件内莫高窟图片均出自敦煌研究院官网)
学生推荐词展示
首先,莫高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最丰富的国家艺术宝库,它有丰富多彩的石窟艺术,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等产生极大的影响 ;其次,它记载了许多古老民族留下来的历史记忆,为消失的文明提供特殊的见证;最后,莫高窟的石窟开凿从汉朝一直持续到元朝,能够反映出人类历史上多个发展的重要阶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认定莫高窟符合(i)、(ii)、(iii)、(iv)、(v)、(vi)六条标准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敦煌莫高窟第3窟-千手千眼观音-元
始建于十六国的第275窟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三个洞窟之一
莫高窟石窟群显示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既包括492个洞窟在天然崖体上的5层分布建筑,也包括2000多身彩塑和约45000平方米壁画,其中许多是中国艺术的杰作。








男供养人 莫高窟第409窟(西夏)











61

沙州回鹘和西夏王国
唐代飞天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与大唐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完全吻合,画法较前代有很大的改变:由浪漫夸张步入现实,由天宫仙人转变为宫娥舞伎。
——摘编自刘蓉《丝路多元音乐文化在敦煌壁画中的呈现》
唐代《观无量寿经变反弹琵琶乐舞》
中唐飞天
莫高窟藻井图
早期藻井纹样中常见的莲花,其源流便是印度样式;早期壁画中流行的忍冬纹,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壁画中的狩猎图、服饰、冠饰、马铠、玻璃器、联珠纹样等,可以看到来自波斯萨珊王朝文化的影响;通过一些日神、月神、葡萄纹、建筑构件等,又能看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敦煌研究院官网
胡商遇盗 莫高窟第45窟 盛唐
叙利亚文《圣经·诗篇》出土于莫高窟北区B53窟
欧亚大陆交流的实物见证
“突出的普遍价值”——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1.它们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
2.它们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3.它们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
2019年4月15日 大火中的巴黎圣母院,塔尖折断的一瞬间。
巴黎圣母院著名的玫瑰花窗
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任务二:结合教材P83-86的内容,整理历史上保护文化遗产的主要措施并概括其特点。
1914年的莫高窟
由于受到了自然力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使石窟崖体及壁画和彩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任凭自然坍塌、风沙侵蚀、河水入渗、偷盗破坏和烟熏火燎。截止20世纪40年代初,敦煌石窟已是一派荒凉破败、病害累累,遭到严重破坏。——樊锦诗《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管理》
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
25岁只身前往敦煌
30来岁在“文化大革命”中保护敦煌文物
40多岁敦煌终于通电
48岁结束与丈夫19年的分居生活
60岁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开始敦煌数字化工程
76岁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竣工
77岁卸任敦煌研究院院长……
78岁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务院参事
“敦煌守护者”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习近平
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