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复习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5.1动物的主要类群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走出教室到野外观察,我们可能会发现生活在池塘中的水螅,吸附在溪流石块下的涡虫,地上匆匆忙忙的蚂蚁,忙于“翻耕”土壤的蚯蚓,取食庄稼的蜗牛和飞舞在花间的蝴蝶,它们都是无脊椎动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5小题。
1.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 )
A.刺细胞 B.触手
C.发达的肌肉 D.口
2.下列生物中,身体都分节的是( )
A.水螅、涡虫 B.蚂蚁、蜗牛
C.蚂蚁、蝴蝶 D.蚯蚓、蜗牛
3.下列动物与所属类群匹配正确的是( )
A.水螅——线虫动物
B.涡虫——腔肠动物
C.蜗牛——环节动物
D.蚂蚁——节肢动物
4.下列对上述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能从各个方向捕食和防御
B.蚂蚁具有一对触角和三对足,足和触角均不分节
C.蜗牛身体柔软但有外壳,与章鱼不属于同一类群
D.蚯蚓身体光滑呈圆筒状,靠疣足在土壤中运动
5.下列对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螅能形成美丽的珊瑚礁
B.蜗牛取食农作物危害农业
C.蚯蚓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D.蝴蝶为开花植物传播花粉
6.河蚌身体表面的外套膜的作用是( )
A.保护河蚌柔软的身体
B.帮助消化
C.防止水分进入河蚌的身体
D.防止水分散失
7.河蚌是软体动物,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
A.扇动贝壳在水中游泳
B.用斧足在水底爬行
C.吸水,然后利用喷水的反作用力在水中游动
D.用斧足在水底奔跑
8.专家们在上海曾发现一个“双斑粗角步甲”家庭的新物种。下图是“双斑粗角步甲”,从其形态特征推测,它应属于( )
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
B.C.节肢动物 D.脊椎动物
9.下面是四位同学绘制的蝴蝶结构简图(侧面图),哪幅图能正确反映蝴蝶的结构特征( )
A B
C D
10.已知的生物物种中,三分之二以上是动物。下面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水母 B.蜗牛
C.兔子 D.螃蟹
11.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河蚌具有坚硬的贝壳,能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
B.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C.鱼鳃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D.兔具有发达的犬齿,与其吃植物的习性相适应
12.下列关于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节肢动物都有两对翅膀、三对足
B.珍珠蚌的珍珠是由外套膜分泌产生
C.节肢动物的身体由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
D.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湿润的体壁
13.宇航员在太空因身体失重,影响血液循环,科学家研制出特殊的器械解决了这一难题,这要归功于什么生物的启示( )
A.老虎 B.狮子 C.猴子 D.长颈鹿
14.海洋馆驯兽师关于海豚的介绍,可能不实的是( )
A.胎生 B.哺乳
C.体温恒定 D.可连续潜水数天
1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鸟类不只善于鸣叫,而且善于飞行。下列各项中,与鸟类飞行生活无直接关系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 B.具有坚硬的角质喙
C.骨骼轻,长骨中空,内充空气 D.胸肌发达
16. 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鲳鱼 B. 青蛙 C. 壁虎 D. 大熊猫
17. 2023年4月26日,旅美大熊猫“丫丫”回归祖国引发广泛关注。对该物种特征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A. 牙齿无分化 B. 胎生哺乳
C. 用肺呼吸 D. 体表被毛
18. 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 919商业首航成功,这是我国迈向科技自立自强的
又一重要里程碑。飞机是对鸟类的仿生,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前肢特化成翼
B. 身体一般呈流线型
C. 骨骼轻便,利于飞翔
D. 飞行所需能量由细胞核提供
19. 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表格中描述错误的是( )
选
项 动物 种类 形态结构 功能
A 蚯蚓 具有刚毛 利于运动
B 家鸽 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 气囊能够进行气体交换
C 鱼 身体呈流线型 减少运动阻力
D 蜥蜴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20. 我国动物家庭又添新成员,如图是近年在云南发现的爬行类新物种红唇棘蜥和长翅目昆虫长腹新蝎蛉。下列有关这两个新物种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能在陆地上生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B. 它们的体表都有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
C. 长腹新蝎蛉的体温不恒定而红唇棘蜥的体温恒定
D. 它们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都用肺呼吸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资料并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蝉喜欢在干的树枝上产卵,卵刚产出,蚋(一种小昆虫)会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放进一个自己的卵,蚋的幼虫以蝉卵为食。蝉卵孵化后,幼虫立刻钻到地下,四年后爬出地面,外层的皮由背上裂开,露出淡绿色的蝉体。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变成完全的蝉,在阳光中歌唱五星期。(节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有删改)
( )(1)蝉和蚋是寄生关系。
( )(2)蝉体温恒定,适于地下生活。
( )(3)文中的“皮”指的是蝉的外骨骼。
( )(4)蜘蛛与蝉属于同一类群的动物。
22.夏季的草地上常见蝗虫在草叶上飞来蹦去,翻开草下湿润的土壤,也常见蚯蚓在土壤中扭转翻腾。请对蚯蚓和蝗虫两位“邻居”进行比较,完成相关问题:
(1)观察蚯蚓,可以发现:蚯蚓的身体由多个 的体节构成,身体前后部区别不大,靠 辅助运动,各部分器官分化不明显。蚯蚓需要保持体表 以保障体内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因此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2)相对于蚯蚓的外形特征,蝗虫也有多个体节,但不同体节形态结构差异较大,且分别组合成了不同的部分,其中 部有专门的 器官,可以比蚯蚓更有效地发现敌害;其 部有三对分节的 ,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这都使得蝗虫比蚯蚓能更有效逃避敌害及不利的环境;蝗虫体表包被着 ,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比蚯蚓的生活范围更为广阔。
(3)由以上分析可知:蝗虫比蚯蚓适应环境的能力更 。
23.如图是鲫鱼的外形,据图用文字回答问题。
(1) 鲫鱼的体形呈 型,游泳时可减小水的阻力。
(2) 鲫鱼的运动方式是游泳,是通过 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实现的。
(3) 探究: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
(提示:① 是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短时间内使用对鱼无毒害;② 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请根据提示设计实验:
实验过程:
①因 短时间内使用对鱼无毒害,所以选取两条大小相似、身体健康的小鱼,放在盛有 溶液的水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②由于 溶液遇二氧化碳后,会出现颜色的改变,请你预测在鱼的鳃盖后缘,流出的水的颜色可能是 ,如果与你预测的结果相符,则说明鱼在呼吸过程中释放了 。
24、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
片,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 。
(2)请写出动物A适于飞行的两条外部形态特征:
。
(3)比较B和E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它们身体的共同特点是 ;动物E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
(4)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是 ;它通过 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6)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填字母),这增强了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答案
1-5ACDAA 6-10ABCDC 11-15DBDDB 16-20DADBB
(1)√ (2)× (3)√ (4)√
(1)彼此相似 刚毛 湿润 (2)头 感觉 胸 足 外骨骼 (3)强
23.(1) 流线
(2) 鳍;躯干部和尾部
(3) 黄色;二氧化碳
24.(1)体内有无脊柱
(2)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合理即可)
(3)身体分节 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生长而生长
(4)胎生、哺乳
(5)鳃 尾部和躯干部 鳍
(6)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