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专题八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复习目标
1.了解常见化学品的分类及成分。
2.了解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及不科学施用的危害。
3.了解常见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4.了解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危害及防治的方法,认识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5.了解“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反应”的内涵,知道它们在对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中的重要意义。
知识网络
考点一
PART
01
第一部分
考点1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一、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1.合理施用化肥
2.合理施用农药
(1)农药的发展方向: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不合理施用农药的危害
①可能会破坏害虫与天敌之间的生态平衡,一些害虫还会产生抗药性;可能会引起一些昆虫的大量死亡。②造成土壤和作物的农药残留超标。③造成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高效
低毒
低残留
二、合理用药
1.药物的分类
(1)按来源可以分为__________与__________。
(2)按使用严格程度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
(3)按作用可以分为抗酸药、解热镇痛药、合成抗菌药和抗生素等。
2.阿司匹林
(1)阿司匹林是一种重要的合成药物,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作用。
(2)不良反应:在人体内产生的________会刺激胃黏膜,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胃痛、头痛、眩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天然药物
合成药物
处方药
非处方药
乙酰水杨酸
解热镇痛
水杨酸
3.合理用药遵循的原则: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当等。
4.滥用药物的危害
(1)滥用安眠药、抗生素、兴奋剂对个人机体产生严重的影响。
(2)吸毒对个人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三、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
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
2.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两大类;按照主要功能可以分为二十多类。
3.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着色剂、增味剂、膨松剂、凝固剂、防腐剂、抗氧化剂、营养强化剂。
√
(2023·广东7月学考)药物的开发利用提高了人类健康水平,但药物使用必须规范合理。下列用药方法合理的是( )
A.为快速缓解病情,超量服用药物
B.早上忘记服药,中午加倍用药以弥补疗效
C.医生根据病人体重、年龄等因素调整药物用量
D.家庭成员出现相同症状,成人直接将自己的药物给儿童服用
[解析] 超量服用药物、加倍用药均会危害人体健康,A、B错误;成人的药不能直接给儿童服用,要谨遵医嘱,D错误。
√
1.(2020·广东1月学考)胃酸过多造成身体不适,可使用的抗酸药为( )
A.阿司匹林
B.青霉素
C.碳酸氢钠
D.维生素C
2.(2023·广东1月学考)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做法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做法或现象 解释
A 节日燃放的烟花五彩缤纷 钠元素的焰色为绿色
B 硝酸铵化肥安全改性处理后施用 硝酸铵受热或撞击易爆
C 食盐中添加碘酸钾 碘酸钾属于营养强化剂
D 铝制餐具不宜长时间存放碱性食物 碱性物质能腐蚀铝制品
√
3.下列论点不能成为“使用化肥有利”的论据的是( )
A.复合肥能给农作物提供几种营养元素
B.施用化肥是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手段
C.施用化肥肥效快
D.任意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
4.(不定项)化学品的使用要求科学、合理、安全和有效。下列对化学品使用的观念不正确的是( )
A.超量施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B.禁止施用农药,生产绿色食品
C.服用过期药品,防止药品浪费
D.禁止沾染毒品,维护生命健康
√
√
√
考点二
PART
02
第二部分
考点2 化学与环境保护 绿色化学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
1.环境保护
(1)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______________,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__________。
生态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
(2)环境保护的任务
①环境监测:对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含量等进行分析和测定,为控制和消除污染提供可靠的数据。
②治理工业“三废”(______、______和______)。
③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杜绝污染物排放。
废气
废水
废渣
2.常见环境污染的形成与防治
环境污染 污染物 防治措施
酸雨 SO2、NOx 开发新能源,化石燃料脱硫,钙基固硫,废气用氨水、碱液吸收
温室效应 CO2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
臭氧层空洞 氟氯烃 限制或禁止氟氯烃的使用
白色污染 废弃塑料 减少使用;加强回收,使废塑料制品再利用、再循环;研制开发降解塑料
赤潮、水华 氮、磷等
营养物质 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
二、绿色化学
1.绿色化学也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思想就是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和做法,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减少或消除产品在生产和应用中涉及的有害化学物质,实现__________________环境污染。
2.原子经济性反应: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利用率(即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为_______。
从源头减少或消除
100%
√
(2023·广东7月学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生产过程中“先污染后治理”
B.提高化工生产中的能源利用率
C.研究开发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D.用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生产环氧乙烷
[解析] “先污染后治理”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选A。
1.(2022·广东1月学考)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 )
A.臭氧空洞 B.酸雨
C.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
2.(2021·广东7月学考)“绿,使中国青山常在。”下列措施不利于建设绿色中国的是( )
A.维持燃煤使用比重 B.推广使用电动车
C.鼓励乡村光伏发电 D.推广使用新能源
√
√
√
3.(2023·广东7月学考)实现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追求的目标。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
A.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
B.将煤气化使其转化为水煤气
C.大力推广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
D.石油裂解获得乙烯等重要化工原料
√
√
5.下表中解决相对应的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不科学的是( )
选项 环境问题 措施
A 臭氧空洞 限制氟氯烃类物质的生产量和消耗量
B 酸雨 改变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C 白色污染 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开发可降解塑料制品
D 水体富营养化 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及施用氮肥合格演练测评(二十一)
一、单项选择题
1.(2020·广东1月学考)调味剂使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下列食品调味剂中不含有机物的是( )
A.白醋 B.红糖
C.食盐 D.黄酒
2.下列环境污染与其产生原因不相关的是( )
选项 A B C D
环境污染 白色污染 雾霾 臭氧空洞 酸雨
产生原因 生活污水的排放 汽车尾气的排放 氟利昂的使用 煤的直接燃烧
3.人生病时要合理用药。下列药品与其作用相匹配的是( )
A.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B.阿司匹林:消炎抗菌
C.青霉素:解热镇痛
D.医用碘酒:人体补碘
4.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占据重要地位,下列添加剂的使用方式不合理的是( )
A.高铁麦片中添加铁粉
B.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
C.水发毛肚中添加甲醛
D.高钙牛奶中添加碳酸钙
5.下列不符合“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理念的是( )
A.含酶洗衣粉代替含磷洗衣粉
B.含汞废旧电池有毒,应直接掩埋
C.用秸秆、粪便生产沼气,实现垃圾资源化
D.将废旧塑料制品制成再生制品
6.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施用DDT不会导致残留污染
B.施用可溶性磷肥有利于植物对磷的吸收
C.(NH4)2SO4和草木灰混合施用效果更佳
D.有机磷杀虫剂可降解,可以大量施用
7.下列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完的干电池应回收处理,不可以随意丢弃
B.增加摩托车排气管的长度可以降低尾气中CO和NO的含量
C.加碘食盐中,碘是以KIO3的形式存在的
D.应尽量减少含磷洗涤剂的生产,以免导致水中的藻类疯长
8.下列关于小药箱中常备药物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板蓝根冲剂用于治疗感冒
B.诺氟沙星用于解热镇痛
C.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
D.胃舒平用于抑酸止胃痛
9.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我们经常在食物中加入某些食品添加剂。下列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合理的是( )
A.在烹饪食物时,加入适量食盐
B.在饮料制作中,常加入适量的天然色素
C.在火腿制作中,加入大量亚硝酸钠作为防腐剂
D.在烹饪鱼类食物时,加入适量食醋
10.(2023·广东1月学考)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是( )
A.居民取暖和工厂生产大量使用脱硫的燃煤
B.提高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使用比例
C.利用化学方法将CO2转化为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
D.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11.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的反应物有( )
A.CO和CH3OH B.CO2和H2O
C.H2和CO2 D.CH3OH和H2
12.规范市场、诚信交易对科学生产和消费都十分重要。下列使用化学物质处理食品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食品中添加过量NaNO2
B.用硫酸铜溶液喷洒韭菜
C.用无铝膨松剂炸油条
D.用福尔马林保鲜,浸泡海参、鱿鱼等海产品
13.下列药品对应的临床应用错误的是( )
A.服用过量阿司匹林中毒后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NaHCO3溶液
B.青霉素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因此用药前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C.在药店能买到的阿司匹林属于处方药
D.服用麻黄碱的不良反应是有时出现由于中枢神经兴奋所导致的不安、失眠等
14.资源、能源、材料、环保、健康、安全等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研究课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规定范围内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B.施用化肥和农药是保障农作物增产、减少农作物损失的重要措施
C.处方药需要凭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或药店获得,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D.当前,新能源使用量已超过化石能源,成为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
15.化学科学与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关系密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村中要提倡使用沼气这种化石燃料
B.多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C.提高农业生产中化肥的利用率,拒用含磷洗涤剂可以减少赤潮、水华现象
D.煤、石油进行脱硫、脱氮处理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下列叙述违背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研制新的杀虫剂,使它只对目标昆虫有毒杀作用,并能经生物降解为无毒物质
B.使用生物制品(如生物发酵制取乙醇)取代石油化工原料
C.生产出可用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原料
D.大量使用聚苯乙烯等原料代替木材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减少木材使用量
17.下列关于药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药物的服用剂量越大,治疗效果越明显
B.包装上印有“OTC”标志的药物属于处方药
C.医生开处方时不仅要考虑病情,还要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等
D.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某些疾病,没有副作用
18.绿色化学实验指的是在绿色化学的思想指导下,对常规实验进行改革而形成的实验新方法。下列不符合绿色化学实验操作的是( )
A.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中
B.将锌和稀硫酸反应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中
C.将与氧气反应后剩余的硫黄放在空气中燃烧完全
D.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后的残余物回收分离
19.人类在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还应关注环境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的高消耗、森林面积的锐减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B.汽车尾气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C.回收废旧电池的原因是废旧电池对空气产生污染以及材料的回收再利用
D.当进入水体的氮元素含量增大时,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从而破坏水质
20.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是联合国为鼓励全球居民提高环保意识和采取环保行动而设立的节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鼓励光电、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
B.用可降解的聚乳酸塑料代替聚乙烯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C.利用煤的气化、液化等物理变化获得清洁燃料
D.绿色零碳氢能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答案
合格演练测评(二十一)
1.C 2.A 3.A 4.C 5.B 6.B 7.B
8.B 9.C 10.A 11.A 12.C 13.C 14.D 15.A 16.D 17.C
18.ABC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尾气中含有未反应的一氧化碳,将尾气直接排入空气中,会污染环境,A项符合题意;将锌和稀硫酸反应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中,会腐蚀下水道,污染水资源,B项符合题意;将与氧气反应后剩余的硫黄放在空气中燃烧完全,产生的二氧化硫有毒,污染空气,C项符合题意;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后的残余物回收分离,防止残余物对环境造成污染,D项不符合题意。
19.ABD A.使用化石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碳,森林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化石燃料的高消耗、森林面积的锐减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故A正确;B.汽车尾气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故B正确;C.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水源和土壤,需要回收再利用,故C错误;D.N元素可导致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从而破坏水质,故D正确。
20.C A.鼓励光电、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可减少环境的破坏,A正确;B.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大量不可降解塑料,因此使用可降解的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B正确;C.煤的气化、液化是固态燃料转化为气态、液态燃料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D.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是重要的新型能源,D正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