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 第五周 活动形式 集体备课
课题 《三峡》 组织者 陈碧华
出席人员 全体备课组成员
缺席人员
活动内容、效果记录:《三峡》教学设计(陈碧华)【教材分析】《三峡》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描写了三峡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季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练,思路清晰。但由于是一篇文言文,刚上初一的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可能会有枯燥之感。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凭借多媒体,利用丰富的“三峡”声像资料,形象直观地感受三峡风光,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凋动自己的阅读体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三峡的壮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3、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笔法之妙。【教学过程】●序曲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峡》这篇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示课题)。长江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自豪;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特别是三峡的景致,更是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神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俊美。长江之美,美在三峡。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郦道元,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欣赏有关三峡图片,领略三峡壮丽景色。(感受瞿塘峡的雄伟险峻,巫峡的幽深秀丽,西陵峡的滩多水险。)本篇课文的学习分为四大板块进行:●教学板块一:复习旧知,积累词汇1、 大屏幕投影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阙、嶂、曦、襄、溯、御、漱、涧、啸、属2、大屏幕投影 明确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并翻译句子。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半,不见曦月;c.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教学板块二:研读赏析,共同探究过渡:《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下面我们细细品读课文,体会其写景的妙处。1、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顺句子,体会文章的音乐之美。2、共同探究:a.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自然景物 b.作者分别抓住了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c.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屏幕显示)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讨论明确:a.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b.写山,突出山高峡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特点。(“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写两岸山峰连绵起伏。“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不见曦月”是从侧面映衬出山高峡深。第一段全景式的宏观勾勒,总写了磅礴的山势,勾画出700里三峡的雄险,描写出了群峰连绵、隔江对峙、山高峡长的壮丽。)写水,则描绘了不同季节的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景象,从夏、冬春、秋四季着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之盛;“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水之速。“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烘托出水之盛与水之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山:山高峡深、连绵不断(静)水:夏——猛、迅急、凶险(动) 春冬——清幽 (静) 秋:凄凉(情景交融) c.表现了作者对三峡壮丽景色的无限赞美和欣赏之情。学生的答案不求一致,只要大意对即可。然后找出相对应的语句,反复品读。3、 男生读“山”,女生读“水”, 涵咏品味,读出课文的诗情画意。●教学板块三:品析课文,领略美景。过渡: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郦道元却仅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郦道元真不愧为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他用地理学家丰富的游历和散文家丰厚的文学功底,把《水经》里的一条注释作得如此优美,真是慧眼独具、匠心独运。一百五十余字的短文,却能囊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古猿怪柏,其笔法确实精妙至极。1. 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准备用“三峡的……美”说一句简单的话,并形象描述。 教师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道道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屏幕展示)小组讨论,组际交流,教师引导:水美、激流美、瀑布美、树美、声美、高猿美、民谣美、秋天美……(学生自由品析三峡之美)三峡的山美,因为它连绵不断,雄浑高耸。俯视三峡,连绵“七百里”;极目远望,“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从下向上仰望“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的山美,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三峡的山美,峰峦绵延,隐天蔽日。三峡的水美,江流汹涌向前,像雄狮般地咆哮奔腾。山峡的瀑布美,瀑布飞流直下,飞溅的水沫,随风飘洒,溅落在我们的面颊上。春冬之景美,雪白的激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深潭,奇异的倒影,绝山献的怪柏,飞漱汇流的悬泉瀑布,五光十色,令人心旷神怡。三峡的秋天美,林寒涧肃,肃杀凄凉。三峡的树美,树木长得繁茂,青翠碧绿,生机盎然。三峡的猿声凄美,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啼声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让人倍感寒意。三峡的渔歌美,“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使得旅途中的人心境更悲凉。三峡的雾美,你看,那漂浮在十二峰上的白雾,似烟非烟,似云非云,多么婀娜多情,多么幽深秀丽。2. 老师找了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音乐声起,一幅幅三峡美景尽展眼前)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景色奇异诡谲,壮丽秀美,一幅幅图画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教学板块四:拓展延伸:比较阅读1、《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试找出诗句与课文中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大屏幕出示《早发的帝城》一诗)2、讨论明确: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尾声: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三峡过去是我们的骄傲,今天它仍是中国人的自豪!我相信,明天的三峡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