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综合评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综合评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1 22:38:56

文档简介

第6章综合评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现象或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
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地里的西瓜砸烂了
B.化工厂废水泄漏,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三个月未下一滴雨
2.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气象灾害是(B)
A.洪涝 B.干旱 C.梅雨 D.台风
3.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受台风影响最小的是(D)
A.台 B.琼 C.粤 D.陇
4.洪涝灾害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高度重视防洪救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下列成就与防洪救灾无关的是(D)
A.使用遥感技术增强天气预报能力
B.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C.建设大量救灾物资储备中心
D.北方地区营造防护林
  2023年7月30日,受台风“杜苏芮”及地形综合作用影响,华北地区出现当年最大规模降雨,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5~6题:
5.受此次强降雨影响,当地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D)
A.沙尘暴 B.滑坡 C.泥石流 D.洪涝
6.遭遇强降雨天气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B)
A.及时关好门窗 B.携带雨具外出玩耍
C.远离洼地,不贸然涉水 D.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
7.为应对寒潮,以下做法不恰当的是(A)
A.完全停止居民生活供水
B.加强预警,做好农业生产防护
C.对温室和畜舍等农业设施进行加固
D.及时清除高速公路和城市市区的路面积雪
8.区域性的持续高温天气给所在区域带来的影响有(D)
①河流水量锐减 ②用电负荷大大增加 ③耕地开裂受损 ④山火频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2024曲靖模拟)北京时间2024年1月22日5时51分,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发生山体滑坡,发生山体滑坡的两个村落房屋沿山腰至山脚分散修建,海拔落差较大,山高坡陡。受冷空气影响,现场救援人员克服雨雪冰冻、道路受阻等困难,对失踪人员被埋区域实施快速挖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镇雄县发生本次山体滑坡的原因不包括(A)
A.此时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集中
B.地处地壳活跃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表岩体不稳定
C.位于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
D.经历雨雪天气,雨雪的浸泡渗润作用加剧了岩体的不稳定性
10.(2024 龙东)“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当你在楼房里遇到地震时,应如何避震 (A)
A.护住头部,躲在床或桌底下 B.乘电梯下楼
C.跳窗而逃 D.躲在阳台
  读我国旱灾发生频次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地形区中,旱灾发生频次<10的是(D)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
12.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旱情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甲地区常受台风影响,可缓解旱情
B.乙地区位于干旱区,旱情严重
C.丙地区终年少雨,旱情严重
D.三地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2024年7月,某地连降大雨,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损失。下图是该地逃生线路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回答13~14题:
13.此次滑坡、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原因有(B)
①连续多日的强降水 ②地形坡度较大 ③植被茂密 ④土质疏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泥石流发生时,最佳的逃生线路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示意某年我国发生某种自然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15~16题:
15.据图判断该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B)
A.台风 B.泥石流 C.洪涝 D.雪灾
16.图中各省级行政区发生该自然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
A.横断山脉和秦岭 B.太行山脉和雪峰山
C.大兴安岭和巫山 D.唐古拉山脉和南岭
17.(2024江苏苏州)沙尘天气包含浮尘、扬沙和沙尘暴等类型,春季是我国沙尘天气的多发季节。与江苏相比,广东省受沙尘天气影响较小的原因是(B)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洋近 D.人口较少
18.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B)
A.在室外,迅速跑到空旷场地
B.在高楼,尽快收拾贵重物品乘坐电梯下楼
C.在野外,应避开山崖、陡坡,防止山石滚落和滑坡
D.在室内,迅速躲到内墙墙根或相对坚硬的家具组成的三角空间
  (2024佛山期中)下图是梧州水文站记录的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和珠江水系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西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冬季水资源丰富 B.汛期多在夏季
C.水能资源不足 D.冬季有结冰期
20.为护河减灾,可采取的措施有(D)
①兴建水库与水利枢纽 ②污水达标后才能排放 ③改直航道为曲航道 ④植树造林,涵养生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21.(2024呼和浩特期中)[中原暴雨牵动你我](12分)
资料一 郑州市气象台2023年7月11日14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内,郑州市主城区、上街区降水量将达50毫米以上,请注意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资料二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及郑州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郑州
思考完成:
(1)读图判断郑州的气候类型是 温带季风气候 ,并说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不利: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容易造成旱涝灾害,导致农业减产等 (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说明)。(4分)
(2)归纳我国的气候特征,并描述郑州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4分)
参考答案:我国的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郑州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降水多集中在5-9月等。
(3)持续性强降雨引发郑州市区内涝,请为缓解城市内涝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参考答案:加强天气预报预警;制定城市内涝应急预案;疏通治理河道;建设海绵城市;改造城市老旧排水管网;大力推广雨水收集系统,变废为宝;加大宣传,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等等。
22.沙尘暴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强大的风力裹挟着大量的沙尘,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民生活及生态环境等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2022年寒假对此展开了研究,请帮助他们完成研究任务:(14分)
研究方向: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及治理
研究思路:搜集材料—分析材料—提出措施
图1 中国沙尘暴年总天数分布图
图2 近500年来华北地区沙尘暴各月累计次数图
(1)从时间上看,沙尘暴主要分布在 春 季。(2分)
(2)我们可以通过 禁止过度放牧 、 退耕还林还草 等措施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4分)
(3)读图1和图2,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深色阴影区域沙尘暴多发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自然原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人为原因:乱垦滥伐、超载放牧等。
(4)我国是灾害性天气多发的国家,除了北方的沙尘暴,我国东部是暴雨洪涝多发区、季节性干旱多发区。请说出几条减轻干旱灾害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措施。(4分)
参考答案:改进灌溉方式,采用喷灌、滴灌等科学的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提高节水意识;注意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种植耐旱作物;等等。
23.(2024宜春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寒潮是我国冬春季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如图是某次寒潮对我国局部地区的影响示意图,图中的雨雪分界线是指降雨与降雪(含雨夹雪)的界线。受这次寒潮影响,内蒙古呼伦贝尔创下了-47.5 ℃的极端低温,海南岛也跌破了5 ℃,寒潮对海南岛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却要比内蒙古严重。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市此次创下极端低温的原因。
(4分)
参考答案: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靠近冷空气源地,受其影响大。
(2)分析此次强寒潮可能给我国各地带来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短时间急剧降温,对我国冬季田间越冬作物造成冻害;草原牧区出现大雪,覆盖草地,牲畜无法获得食物,形成“白灾”;强雨雪天气,路面湿滑,影响交通出行;海上出现大风浪,影响船舶航行安全;
等等。
(3)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参考答案:做好防冻物质准备;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做好预案,加强减灾防灾管理;等等。第6章综合评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现象或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地里的西瓜砸烂了
B.化工厂废水泄漏,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三个月未下一滴雨
2.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气象灾害是( )
A.洪涝 B.干旱 C.梅雨 D.台风
3.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受台风影响最小的是( )
A.台 B.琼 C.粤 D.陇
4.洪涝灾害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高度重视防洪救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下列成就与防洪救灾无关的是( )
A.使用遥感技术增强天气预报能力
B.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C.建设大量救灾物资储备中心
D.北方地区营造防护林
  2023年7月30日,受台风“杜苏芮”及地形综合作用影响,华北地区出现当年最大规模降雨,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5~6题:
5.受此次强降雨影响,当地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沙尘暴 B.滑坡 C.泥石流 D.洪涝
6.遭遇强降雨天气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及时关好门窗 B.携带雨具外出玩耍
C.远离洼地,不贸然涉水 D.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
7.为应对寒潮,以下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完全停止居民生活供水
B.加强预警,做好农业生产防护
C.对温室和畜舍等农业设施进行加固
D.及时清除高速公路和城市市区的路面积雪
8.区域性的持续高温天气给所在区域带来的影响有( )
①河流水量锐减 ②用电负荷大大增加 ③耕地开裂受损 ④山火频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2024曲靖模拟)北京时间2024年1月22日5时51分,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发生山体滑坡,发生山体滑坡的两个村落房屋沿山腰至山脚分散修建,海拔落差较大,山高坡陡。受冷空气影响,现场救援人员克服雨雪冰冻、道路受阻等困难,对失踪人员被埋区域实施快速挖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镇雄县发生本次山体滑坡的原因不包括( )
A.此时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集中
B.地处地壳活跃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表岩体不稳定
C.位于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
D.经历雨雪天气,雨雪的浸泡渗润作用加剧了岩体的不稳定性
10.(2024 龙东)“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当你在楼房里遇到地震时,应如何避震 ( )
A.护住头部,躲在床或桌底下 B.乘电梯下楼
C.跳窗而逃 D.躲在阳台
  读我国旱灾发生频次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地形区中,旱灾发生频次<10的是(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
12.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旱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常受台风影响,可缓解旱情
B.乙地区位于干旱区,旱情严重
C.丙地区终年少雨,旱情严重
D.三地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2024年7月,某地连降大雨,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损失。下图是该地逃生线路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回答13~14题:
13.此次滑坡、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原因有( )
①连续多日的强降水 ②地形坡度较大 ③植被茂密 ④土质疏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泥石流发生时,最佳的逃生线路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示意某年我国发生某种自然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15~16题:
15.据图判断该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
A.台风 B.泥石流 C.洪涝 D.雪灾
16.图中各省级行政区发生该自然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
A.横断山脉和秦岭 B.太行山脉和雪峰山
C.大兴安岭和巫山 D.唐古拉山脉和南岭
17.(2024江苏苏州)沙尘天气包含浮尘、扬沙和沙尘暴等类型,春季是我国沙尘天气的多发季节。与江苏相比,广东省受沙尘天气影响较小的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洋近 D.人口较少
18.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室外,迅速跑到空旷场地
B.在高楼,尽快收拾贵重物品乘坐电梯下楼
C.在野外,应避开山崖、陡坡,防止山石滚落和滑坡
D.在室内,迅速躲到内墙墙根或相对坚硬的家具组成的三角空间
  (2024佛山期中)下图是梧州水文站记录的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和珠江水系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西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水资源丰富 B.汛期多在夏季
C.水能资源不足 D.冬季有结冰期
20.为护河减灾,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兴建水库与水利枢纽 ②污水达标后才能排放 ③改直航道为曲航道 ④植树造林,涵养生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21.(2024呼和浩特期中)[中原暴雨牵动你我](12分)
资料一 郑州市气象台2023年7月11日14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内,郑州市主城区、上街区降水量将达50毫米以上,请注意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资料二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及郑州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郑州
思考完成:
(1)读图判断郑州的气候类型是 ,并说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说明)。(4分)
(2)归纳我国的气候特征,并描述郑州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4分)
(3)持续性强降雨引发郑州市区内涝,请为缓解城市内涝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22.沙尘暴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强大的风力裹挟着大量的沙尘,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民生活及生态环境等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2022年寒假对此展开了研究,请帮助他们完成研究任务:(14分)
研究方向: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及治理
研究思路:搜集材料—分析材料—提出措施
图1 中国沙尘暴年总天数分布图
图2 近500年来华北地区沙尘暴各月累计次数图
(1)从时间上看,沙尘暴主要分布在 季。(2分)
(2)我们可以通过 、 等措施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4分)
(3)读图1和图2,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深色阴影区域沙尘暴多发的原因。(4分)
(4)我国是灾害性天气多发的国家,除了北方的沙尘暴,我国东部是暴雨洪涝多发区、季节性干旱多发区。请说出几条减轻干旱灾害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措施。(4分)
23.(2024宜春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寒潮是我国冬春季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如图是某次寒潮对我国局部地区的影响示意图,图中的雨雪分界线是指降雨与降雪(含雨夹雪)的界线。受这次寒潮影响,内蒙古呼伦贝尔创下了-47.5 ℃的极端低温,海南岛也跌破了5 ℃,寒潮对海南岛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却要比内蒙古严重。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市此次创下极端低温的原因。
(4分)
(2)分析此次强寒潮可能给我国各地带来的影响。(6分)
(3)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