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 自然资源与产业活动
类型一 水土资源与农业发展
(2024永州一模)“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1~2题:
1.土地类型②区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2.下列关于中国土地资源和耕地利用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人均耕地面积多
B.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不明显,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多
C.大力倡导在耕地上种植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
D.守住耕地红线,加强农业水利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2024东营二模)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疆开始建设“”工程(将额尔齐斯河的水资源输送到乌鲁木齐),该工程采用明渠输水。如图为“”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对图示区域有关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额尔齐斯河发源于阿尔泰山
B.乌鲁木齐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C.区域内的河流都是内流河
D.输水明渠穿越了塔里木盆地
4.有专家对“”工程采用明渠输水提出了质疑,专家提出的质疑可能有( )
①大量耕地被占,粮食产量减少 ②沿途人口、城镇密集,居民用水量大 ③冬季易结冰,输水量不稳定 ④途经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4赤峰一模)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5月14日宣布,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目前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620亿立方米。水利部表示:一定确保工程安全、水质安全,同时坚持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支持发展节水产业。据此回答5~6题:
5.在南水北调的过程中确保东、中线水质安全的首要任务是( )
A.防治污染 B.加固堤坝
C.修建水库 D.清理泥沙
6.南水北调工程坚持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支持发展节水产业。下列属于农业节水措施的有( )
①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②种植耐旱作物 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④灌溉渠道防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3菏泽)耕地的数量、质量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支撑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如图为某年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优势度(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我国粮食主产区( )
A.甲产区雨热同期,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B.乙产区地形平坦,以种植水稻为主
C.丙产区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少
D.耕地优势度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8.丁产区中,珠江三角洲耕地优势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快,城镇和工业用地多
B.平原面积狭小,地表崎岖不平
C.耕作不合理,耕地质量下降较快
D.位于南部沿海,台风灾害多发
9.(2024 临沂)关注粮食安全,探源农业“芯片”。临沂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活动,对影响种子繁育的因素进行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帮助该小组完成相关探究任务:
材料— 甘肃河西走廊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之美誉,是我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全国半数以上的玉米种子来自这里。
材料二 2024年3月17日,2024中国种子大会在海南三亚开幕。三亚崖州湾是我国南繁育种基地的核心区之一,被称为育种的“南繁
硅谷”。
材料三 图1为我国三大育种基地分布图,图2为河西走廊育种基地分布图,图3为海南岛地形及育种基地分布图。
探究任务
(1)描述河西走廊育种基地的分布特点。
(2)读图3可知,海南岛三个育种基地都分布于南部沿海平原地区。从气候角度解释这样分布的原因。
(3)分析河西走廊育种基地被称为育种“黄金走廊”的原因。
袁隆平院士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能在一定浓度盐碱地中生长的水稻品种。
近年来,随着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的实施,资金投入增多,吸引许多科研人员落户,南繁实现从单纯育种向种业全产业链的转变。
(4)结合以上材料,说出影响种子繁育的社会经济因素。(至少两个)
2024年5月13日,新疆喀什市的1.3万亩“海水稻”进入插秧期。插秧地块属于重度盐碱土地,在这样的地方想要成功种植海水稻,需要有过硬的技术。“海水稻”具备生态修复功能,种植后能逐年降低土地的盐碱度。
(5)分析喀什成功种植海水稻的意义。
探究结论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共同影响种子的繁育。种子强,粮食安。
拓展延伸
(6)有观点认为,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业优势明显,应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规模。但也有人对此观点表示反对。请阐述你对上述观点的态度(赞成或不赞成)并说明理由。
类型二 矿产资源与工业发展、海洋资源
(2024重庆一模)在新时代振兴东北进程中,鞍山钢铁集团创新发展,成为中国桥梁钢生产的引领者,助力国家实现“桥梁强国”梦想。读图,回答1~2题:
1.鞍山钢铁集团发展依托的本地优势资源是( )
A.金矿 B.石油
C.煤炭 D.铁矿
2.鞍山钢铁集团为国家建设“桥梁强国”提供大量( )
A.钢材 B.水源
C.土地 D.植物
(2023江西)江西省矿产资源丰富。其西部地区曾经是浙江、上海等地的能源输出基地,近年来该地区煤炭开采量下降,工业发展面临挑战和机遇。如图示意江西省主要矿产分布。据此回答3~5题:
3.江西南部地区分布较广的矿产是( )
A.煤 B.铁
C.钨 D.铜
4.江西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可发展( )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制糖工业 D.石油化学工业
5.符合江西西部地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增加矿产品输出
B.发展新兴产业
C.加大矿产开采量
D.发展单一商品经济
(2024百色二模)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条件不同,形成的优势产业也存在较大差异。表中列举了某年我国4种工业产品产量或产值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据此回答6~7题:
工业产品 水电发 电量 成品糖 大中型 拖拉机 无人机
省级行政 区(简称) 川 桂 鲁 粤
6.下列关于4个省级行政区发展相关工业有利条件的表述,合理的有( )
①川: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②桂:甘蔗种植广,原料丰富 ③鲁:农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④粤:能源丰富,电力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4个省级行政区发展的优势产业中,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
A.水力发电 B.甘蔗榨糖
C.拖拉机生产 D.无人机研发
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开发蓝色国土,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读中国毗邻海域简图,回答8~9题:
8.我国发展海洋水产养殖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海域辽阔,无台风灾害
B.沿海有宽广的大陆架
C.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D.水产养殖技术先进
9.落实“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主题的有效措施是( )
A.休渔期继续捕鱼
B.完全人工养殖
C.做到捕养结合
D.饲养单一品种鱼
10.(2024张家界一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在中华大地日益清晰,中国形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新空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工业基地,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效措施有 (填数码)。
①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改造 ②推进机制创新 ③大力开采油田,发展重工业 ④用创新驱动高科技产业发展 ⑤积极促进生态文明
建设
(2)水资源短缺限制了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从 流域调水来缓解该问题;能源短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短板,为此我国通过 等工程来缓解。
(3)简要分析长江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类型三 交通运输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工农业的影响
(2024宜宾模拟)近年来,茶饮料种类不断出新,特别受年轻人的喜爱。我国某地茉莉花茶是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它是用加工后干燥的茶叶,与茉莉鲜花混合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下图为该地垂直生态农业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该地最可能在( )
A.福建省 B.辽宁省
C.河北省 D.青海省
2.茶园和茉莉花分别最适宜布局在(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茉莉花茶为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扩大种植规模,增加花茶产量
B.采用现代技术,摒弃窨制特色
C.改进传统工艺,创新茶饮品牌
D.引进国外品种,提高产品价格
(2024张家界一模)2023年4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荔枝之乡”——广东省茂名市视察工作。读图,回答4~5题:
4.茂名市( )
A.濒临东海
B.与江门市相邻
C.受台风风暴潮影响严重
D.发展荔枝产业,有助于当地乡村振兴
5.茂名市的新鲜荔枝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创汇,主要得益于( )
①农业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 ②储存、保鲜技术的运用 ③荔枝加工产业的发展 ④现代交通的高速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2023天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培育优良品种使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体现了农业发展越来越依靠( )
A.自然条件 B.农民经验
C.科学技术 D.种植面积
(2024莱芜区一模)新旧动能转换的目的在于减少对传统高污染、低效益产业的依赖,加速推进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其重要内涵之一是让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均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据此回答7~9题:
7.我国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 )
A.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B.推动我国科技自主创新
C.消除地区间经济差异
D.取代传统工业的发展
8.北京成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主要是基于( )
A.矿产资源丰富
B.历史悠久的古都
C.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D.高端人才聚集
9.济南市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发展的部门是( )
A.智能制造 B.煤炭开采
C.玩具制造 D.服装加工
10.(2024通辽二模)[看气候知农业]位于海南岛南部的三亚、陵水和乐东是我国的南繁基地,被誉为农作物的育种“加速器”(全年育种次数多)。海南省重视南繁基地的建设,不断完善进驻科研机构的配套服务,着力打造农作物“种业芯片”“南繁硅谷”,目前基地已拥有多家科研机构和科研育种保护区。图1为海南岛简图及海南岛南部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为通辽市简图及通辽市科尔沁区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从纬度位置判断,海南岛位于 带,通辽市位于 带。(填温度带)
(2)说出海南省南繁基地打造农作物“种业芯片”“南繁硅谷”的有利条件: (答出两点即可)。
(3)通辽市种植面积最广的粮食作物是 ,种植该农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答出两点即可)。
(4)请同学们以节约粮食为主题设计一句宣传语: 。
类型四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024临沂一模)《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将有效保护黄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如图为黄河流域水系图。据此回答1~2题:
1.黄河流域甲、乙、丙、丁四地区对应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
A.甲—草地沙化—修建梯田
B.乙—水土流失—植树种草
C.丙—水体污染—跨流域调水
D.丁—洪涝灾害—修拦河坝
2.黄河水资源总量仅是长江的7%,却承担了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50多个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突出的生态矛盾,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禁止引用黄河水灌溉
B.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C.加强流域用水统一调度管理
D.加强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
2022年6月2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如图)竣工。沿线86座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体系)替代了原有的柴油发电机,散布在公路沿线的生态防护林中。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防护林带最主要的作用是( )
A.改善当地环境质量
B.缓解驾驶员视觉疲劳
C.防风治沙,保护沿线公路
D.使公路沿线降水量明显增多
4.该公路的“零碳”作用体现在( )
①该公路沿线生产生活不产生碳排放
②防护林带每年可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③林木能中和过往汽车的碳排放
④光伏发电替代柴油发电,减少碳排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4淄博一模)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23年4月26日,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下图是青藏高原简图。据此回答5~6题:
5.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寒气候,环境破坏修复难度大
B.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
C.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
6.为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当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植树种草 ②采矿挖沙 ③开垦荒地 ④合理放牧 ⑤垃圾分类处理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7.(2024长沙二模)[协调发展高质量]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大。该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基地和制种基地。读中国西部区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流经横断山区的金沙江成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水电基地。
(1)金沙江水能资源丰富的有利地形条件是 。
达坂城位于准噶尔盆地通往吐鲁番盆地的峡谷地带,这里建成了目前我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厂。
(2)从地形角度,简要分析达坂城风能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 。
河西走廊将气候短板转为生产优势,成为全国最大制种基地。
(3)7月中旬—8月上旬,河西走廊制种基地玉米拔节抽穗期需水量大,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填山脉名称)冰雪融水和降水。玉米收获后,9月底—10月初,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试分析该地玉米快速脱水干燥的有利气候条件: 。
国家积极推进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我国东、西部地区实现共赢。
(4)试从能源供给与环境保护的角度,简要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利影响: 。 主题一 自然资源与产业活动
类型一 水土资源与农业发展
(2024永州一模)“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1~2题:
1.土地类型②区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B)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2.下列关于中国土地资源和耕地利用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人均耕地面积多
B.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不明显,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多
C.大力倡导在耕地上种植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
D.守住耕地红线,加强农业水利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2024东营二模)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疆开始建设“”工程(将额尔齐斯河的水资源输送到乌鲁木齐),该工程采用明渠输水。如图为“”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对图示区域有关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
A.额尔齐斯河发源于阿尔泰山
B.乌鲁木齐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C.区域内的河流都是内流河
D.输水明渠穿越了塔里木盆地
4.有专家对“”工程采用明渠输水提出了质疑,专家提出的质疑可能有(D)
①大量耕地被占,粮食产量减少 ②沿途人口、城镇密集,居民用水量大 ③冬季易结冰,输水量不稳定 ④途经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4赤峰一模)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5月14日宣布,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目前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620亿立方米。水利部表示:一定确保工程安全、水质安全,同时坚持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支持发展节水产业。据此回答5~6题:
5.在南水北调的过程中确保东、中线水质安全的首要任务是(A)
A.防治污染 B.加固堤坝
C.修建水库 D.清理泥沙
6.南水北调工程坚持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支持发展节水产业。下列属于农业节水措施的有(C)
①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②种植耐旱作物 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④灌溉渠道防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3菏泽)耕地的数量、质量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支撑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如图为某年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优势度(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我国粮食主产区(C)
A.甲产区雨热同期,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B.乙产区地形平坦,以种植水稻为主
C.丙产区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少
D.耕地优势度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8.丁产区中,珠江三角洲耕地优势度低的主要原因是(A)
A.经济发展快,城镇和工业用地多
B.平原面积狭小,地表崎岖不平
C.耕作不合理,耕地质量下降较快
D.位于南部沿海,台风灾害多发
9.(2024 临沂)关注粮食安全,探源农业“芯片”。临沂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活动,对影响种子繁育的因素进行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帮助该小组完成相关探究任务:
材料— 甘肃河西走廊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之美誉,是我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全国半数以上的玉米种子来自这里。
材料二 2024年3月17日,2024中国种子大会在海南三亚开幕。三亚崖州湾是我国南繁育种基地的核心区之一,被称为育种的“南繁
硅谷”。
材料三 图1为我国三大育种基地分布图,图2为河西走廊育种基地分布图,图3为海南岛地形及育种基地分布图。
探究任务
(1)描述河西走廊育种基地的分布特点。
参考答案:多靠近山麓地带、河流沿岸和绿洲分布,这里水源充足。
(2)读图3可知,海南岛三个育种基地都分布于南部沿海平原地区。从气候角度解释这样分布的原因。
参考答案: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热量充足,水热条件优越等。
(3)分析河西走廊育种基地被称为育种“黄金走廊”的原因。
参考答案: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利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气温低,农作物生长周期长,有利于其养分的积累。
袁隆平院士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能在一定浓度盐碱地中生长的水稻品种。
近年来,随着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的实施,资金投入增多,吸引许多科研人员落户,南繁实现从单纯育种向种业全产业链的转变。
(4)结合以上材料,说出影响种子繁育的社会经济因素。(至少两个)
参考答案:农业科技的投入,培育新品种;国家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全产业链发展等。
2024年5月13日,新疆喀什市的1.3万亩“海水稻”进入插秧期。插秧地块属于重度盐碱土地,在这样的地方想要成功种植海水稻,需要有过硬的技术。“海水稻”具备生态修复功能,种植后能逐年降低土地的盐碱度。
(5)分析喀什成功种植海水稻的意义。
参考答案:使得荒漠可变良田,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同时可增加粮食产量。
探究结论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共同影响种子的繁育。种子强,粮食安。
拓展延伸
(6)有观点认为,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业优势明显,应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规模。但也有人对此观点表示反对。请阐述你对上述观点的态度(赞成或不赞成)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赞成。理由:河西走廊发展制种业自然条件优势明显,扩大制种业生产规模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或不赞成。理由: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大规模种植会加剧环境恶化和水资源短缺,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和土地荒漠化。
类型二 矿产资源与工业发展、海洋资源
(2024重庆一模)在新时代振兴东北进程中,鞍山钢铁集团创新发展,成为中国桥梁钢生产的引领者,助力国家实现“桥梁强国”梦想。读图,回答1~2题:
1.鞍山钢铁集团发展依托的本地优势资源是(D)
A.金矿 B.石油
C.煤炭 D.铁矿
2.鞍山钢铁集团为国家建设“桥梁强国”提供大量(A)
A.钢材 B.水源
C.土地 D.植物
(2023江西)江西省矿产资源丰富。其西部地区曾经是浙江、上海等地的能源输出基地,近年来该地区煤炭开采量下降,工业发展面临挑战和机遇。如图示意江西省主要矿产分布。据此回答3~5题:
3.江西南部地区分布较广的矿产是(C)
A.煤 B.铁
C.钨 D.铜
4.江西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可发展(A)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制糖工业 D.石油化学工业
5.符合江西西部地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B)
A.增加矿产品输出
B.发展新兴产业
C.加大矿产开采量
D.发展单一商品经济
(2024百色二模)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条件不同,形成的优势产业也存在较大差异。表中列举了某年我国4种工业产品产量或产值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据此回答6~7题:
工业产品 水电发 电量 成品糖 大中型 拖拉机 无人机
省级行政 区(简称) 川 桂 鲁 粤
6.下列关于4个省级行政区发展相关工业有利条件的表述,合理的有(A)
①川: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②桂:甘蔗种植广,原料丰富 ③鲁:农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④粤:能源丰富,电力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4个省级行政区发展的优势产业中,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D)
A.水力发电 B.甘蔗榨糖
C.拖拉机生产 D.无人机研发
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开发蓝色国土,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读中国毗邻海域简图,回答8~9题:
8.我国发展海洋水产养殖的有利自然条件是(B)
A.海域辽阔,无台风灾害
B.沿海有宽广的大陆架
C.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D.水产养殖技术先进
9.落实“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主题的有效措施是(C)
A.休渔期继续捕鱼
B.完全人工养殖
C.做到捕养结合
D.饲养单一品种鱼
10.(2024张家界一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在中华大地日益清晰,中国形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新空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工业基地,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矿产资源丰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效措施有 ①②④⑤ (填数码)。
①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改造 ②推进机制创新 ③大力开采油田,发展重工业 ④用创新驱动高科技产业发展 ⑤积极促进生态文明
建设
(2)水资源短缺限制了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从 长江 流域调水来缓解该问题;能源短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短板,为此我国通过 西气东输(或西电东送) 等工程来缓解。
(3)简要分析长江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提供水能、水资源、灌溉水源、便利的水运、便利的农耕条件等 。
类型三 交通运输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工农业的影响
(2024宜宾模拟)近年来,茶饮料种类不断出新,特别受年轻人的喜爱。我国某地茉莉花茶是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它是用加工后干燥的茶叶,与茉莉鲜花混合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下图为该地垂直生态农业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该地最可能在(A)
A.福建省 B.辽宁省
C.河北省 D.青海省
2.茶园和茉莉花分别最适宜布局在(D)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茉莉花茶为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可采取的措施是(C)
A.扩大种植规模,增加花茶产量
B.采用现代技术,摒弃窨制特色
C.改进传统工艺,创新茶饮品牌
D.引进国外品种,提高产品价格
(2024张家界一模)2023年4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荔枝之乡”——广东省茂名市视察工作。读图,回答4~5题:
4.茂名市(D)
A.濒临东海
B.与江门市相邻
C.受台风风暴潮影响严重
D.发展荔枝产业,有助于当地乡村振兴
5.茂名市的新鲜荔枝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创汇,主要得益于(C)
①农业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 ②储存、保鲜技术的运用 ③荔枝加工产业的发展 ④现代交通的高速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2023天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培育优良品种使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体现了农业发展越来越依靠(C)
A.自然条件 B.农民经验
C.科学技术 D.种植面积
(2024莱芜区一模)新旧动能转换的目的在于减少对传统高污染、低效益产业的依赖,加速推进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其重要内涵之一是让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均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据此回答7~9题:
7.我国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B)
A.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B.推动我国科技自主创新
C.消除地区间经济差异
D.取代传统工业的发展
8.北京成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主要是基于(D)
A.矿产资源丰富
B.历史悠久的古都
C.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D.高端人才聚集
9.济南市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发展的部门是(A)
A.智能制造 B.煤炭开采
C.玩具制造 D.服装加工
10.(2024通辽二模)[看气候知农业]位于海南岛南部的三亚、陵水和乐东是我国的南繁基地,被誉为农作物的育种“加速器”(全年育种次数多)。海南省重视南繁基地的建设,不断完善进驻科研机构的配套服务,着力打造农作物“种业芯片”“南繁硅谷”,目前基地已拥有多家科研机构和科研育种保护区。图1为海南岛简图及海南岛南部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为通辽市简图及通辽市科尔沁区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从纬度位置判断,海南岛位于 热 带,通辽市位于 北温 带。(填温度带)
(2)说出海南省南繁基地打造农作物“种业芯片”“南繁硅谷”的有利条件: 纬度低,热量充足,可全年播种;热带季风气候,水分条件好等 (答出两点即可)。
(3)通辽市种植面积最广的粮食作物是 玉米 ,种植该农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雨热同期;光照充足 (答出两点即可)。
(4)请同学们以节约粮食为主题设计一句宣传语: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意思合理即可) 。
类型四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024临沂一模)《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将有效保护黄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如图为黄河流域水系图。据此回答1~2题:
1.黄河流域甲、乙、丙、丁四地区对应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正确的是(B)
A.甲—草地沙化—修建梯田
B.乙—水土流失—植树种草
C.丙—水体污染—跨流域调水
D.丁—洪涝灾害—修拦河坝
2.黄河水资源总量仅是长江的7%,却承担了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50多个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突出的生态矛盾,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
A.禁止引用黄河水灌溉
B.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C.加强流域用水统一调度管理
D.加强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
2022年6月2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如图)竣工。沿线86座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体系)替代了原有的柴油发电机,散布在公路沿线的生态防护林中。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防护林带最主要的作用是(C)
A.改善当地环境质量
B.缓解驾驶员视觉疲劳
C.防风治沙,保护沿线公路
D.使公路沿线降水量明显增多
4.该公路的“零碳”作用体现在(C)
①该公路沿线生产生活不产生碳排放
②防护林带每年可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③林木能中和过往汽车的碳排放
④光伏发电替代柴油发电,减少碳排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4淄博一模)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23年4月26日,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下图是青藏高原简图。据此回答5~6题:
5.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A)
A.高寒气候,环境破坏修复难度大
B.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
C.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
6.为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当地可采取的措施有(D)
①植树种草 ②采矿挖沙 ③开垦荒地 ④合理放牧 ⑤垃圾分类处理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7.(2024长沙二模)[协调发展高质量]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大。该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基地和制种基地。读中国西部区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流经横断山区的金沙江成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水电基地。
(1)金沙江水能资源丰富的有利地形条件是 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或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流经横断山区),地势落差大(或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山高谷深,水流湍急 。
达坂城位于准噶尔盆地通往吐鲁番盆地的峡谷地带,这里建成了目前我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厂。
(2)从地形角度,简要分析达坂城风能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 位于峡谷地带;山口地带,风力大 。
河西走廊将气候短板转为生产优势,成为全国最大制种基地。
(3)7月中旬—8月上旬,河西走廊制种基地玉米拔节抽穗期需水量大,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祁连山 (填山脉名称)冰雪融水和降水。玉米收获后,9月底—10月初,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试分析该地玉米快速脱水干燥的有利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白天气温高,风力较大,气候干燥,光照充足 。
国家积极推进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我国东、西部地区实现共赢。
(4)试从能源供给与环境保护的角度,简要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利影响: 提供能源保障,缓解能源紧缺;(清洁能源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