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岳麓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8课笔墨丹青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绘画艺术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大放异彩,从载体形式上看主要有( )
①彩陶画 ②岩画 ③帛画 ④地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帛画出现于战国时期,不属于新石器时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石器时代的绘画成就,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由材料中的时间“新石器时代”入手即可。
2.下图反映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特点有( )
①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 ②图案质朴、生动
③兼有装饰的作用 ④带有神秘的色彩,体现了原始的图腾崇拜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简单质朴,生活气息浓郁,兼有装饰作用,没有神秘色彩,故①②③均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石器时代绘画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毛笔用于绘画,最晚开始于( )
A.新石器时代 B.商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战国时期,已出现了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绘画作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的绘画成就,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4.对比新石器时代和战国两汉时期的绘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以帛画为主要特征 B.色彩都比较鲜艳
C.都用毛笔绘画 D.都有质朴、浪漫的特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A、B、C三项只适合于战国两汉,只有D项是共同特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石器时代和战国两汉时期绘画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相关史实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5.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是在( )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魏晋时期,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魏晋时期的文人画,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6.张燕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 )
A.人物画 B.文人画
C.花鸟画 D.山水画
答案:B
解析:
分析:文人画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人画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7.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堪称绝世珍品的古画,专家对它的评价是“以形写神,注重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这幅画应是( )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C.马远的《山径春行图》 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答案:A
解析:
分析:顾恺之绘画的特点就是“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顾恺之的绘画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通过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8.唐朝一位画家: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后世尊称为“画圣”。这位画家是( )
A.马远 B.顾恺之
C.吴道子 D.张择端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唐朝”、“吴带当风”和“画圣”。“吴带当风”是吴道子画的特点,“画圣”就是指吴道子,题干中的四个选项,B是东晋画家,A、D是宋代画家,所以只有C项符合题干这三个条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吴道子的绘画成就,旨在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 )提取有效信息、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唐朝”、“吴带当风”、“画圣”入手即可。
9.有关唐代名画《送子天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作品的作者为吴道子 B.体现出盛唐时期雍容华贵的画风
C.主题是描绘市井生活 D.作者的绘画风格被誉为“吴带当风”
答案:C
解析:
分析:唐代绘画讲究创制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反映上层社会的文化心理和生活情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吴道子的绘画《送子天王图》,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0.下列关于唐朝绘画艺术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是基础 ②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
③吴道子是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 ④手法创新,题材多样,画派众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①③④符合唐朝绘画的时代特征,②文人画出现于魏晋时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代绘画的特点与成就,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1.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备受史学家关注,主要是它反映了( )
A.当时绘画艺术题材的广泛 B.画家技巧、风格的日趋成熟、完善
C.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繁荣 D.人们对风俗画的喜爱程度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干中的“史学家关注”。A、B、D三项是从艺术和社会的角度阐述的,不符合题干要求,而C项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的,符合题干要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题目中的设问要求“备受史学家关注”。
12.2009年是农历牛年。下图是以牛为主题的如意造型,类似于( )
A.战国帛画风格 B.秦汉工笔重彩的风格
C.隋唐山水画的风格 D.北宋追求写意的风格
答案:D
解析:
分析:该如意造型体现了北宋追求写意的绘画风格。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宋绘画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3.北宋时期之所以以山水花鸟为主流的文人画以外,出现大量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B.各民族融合与交流的进一步加强
C.商业经济兴盛和城市的发展 D.“重文轻武”是朝廷的基本国策
答案:C
解析:
分析:A、D是文人画成为主流的原因;宋代以来大量风俗画的出现就是当时商业经济兴盛和城市发展的反映。
点评:本题主要北宋风俗画形成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4.下图主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
夏圭《山水十二景》(局部)
A.山河破碎,战乱频仍 B.盛世经济的繁荣
C.“三教合一”的出现 D.市民阶层兴起
答案:A
解析:
分析:南宋时期文人山水画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不追求对称,墨色恬淡。夏圭人称“夏半边”, 他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画作被称为“残山剩水”。这反映了南宋偏安江南、国家不统一的社会状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夏圭的绘画特点,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图片的能力。结合题干中所给的图片即可得出答案。
15.下图所示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是形象时尚、动感可爱的五只羊,分别取名“阿祥”、“阿和”、“阿如”、“阿意”、“乐羊羊”,组成“祥和如意乐洋洋”。这幅画应属于( )
A.战国帛画 B.原始彩陶画
C.文人意趣画 D.民间风俗画
答案:D
解析:
分析:从图片中五只羊可爱的形象以及所表达出的“祥和如意乐洋洋”这一美好朴实的愿望可以看出,它体现了纯真的民间风情。A、B两项中的画还处于初期阶段,线条比较简单稚拙,虽然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内涵但还没有这么深的内涵。文人意趣画的突出特点是表现个性,与图中的风格相差甚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民间风俗画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图片的能力。由题干中的材料和图片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6.小明从陈列室看到以下两幅作品,它们反映的风格是( )
A.文人意趣 B.宫廷生活
C.民间风情 D.战争风云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中的作品皆出自民间艺人之手,这反映了丰富的民间风情。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民间风俗画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图片的能力。由题干中的图片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7.王冕的《墨梅》,画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梅花如铁线圈成,虽不着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含笑盈枝的姿态。这种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技法精益求精的绘画属于( )
A.原始岩画 B.山水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答案:C
解析:
分析:绘画特点注重意境和抒发个人情感,这是文人画的突出特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王冕绘画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8.某地举行画展,讲解员对下面三幅作品进行了介绍,你认为他的介绍错误的有( )
西汉马王堆帛画 柳青年画《五子夺莲》 朱耷《松鹰图》
A.三幅作品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B.第一幅作品体现了西汉儒学独尊,对现实的理性思考日益体现在文学作品中
C.第二幅作品出现在明清时期,是风俗画的一种形式
D.第三幅作品的绘画特点是构图不讲究对称,墨色恬淡
答案:D
解析:
分析:第一幅是西汉马王堆汉墓帛画,第二幅是杨柳青年画《五子夺莲》,第三幅是明清八大山人朱耷的《松鹰图》,联系所学知识可知D项表述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绘画作品的特点,旨在考查正确解读图片的能力,从题干中所给的图片即可得出答案。
19.郑燮的《墨竹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属于( )
A.原始岩画 B.中国文人画
C.汉代帛画 D.民间绘画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干中“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文人画的典型特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郑燮的绘画特点,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中的信息“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入手即可。
20.某中学高二文科兴趣小组对中国古代书画艺术进行了一些研究,发现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征。下列研究结论有误的是( )
A. 隋唐书法艺术在风格上呈现多样化 B. “宋四家”的书法作品注重意境
C. 两宋时期风俗画是画坛的一大亮点 D. 明清绘画注重法度和规范
答案:D
解析:
分析:明清绘画风格奇特、不拘成法,不是注重法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绘画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代绘画书法作品
材料二
南宋夏圭《山水十二景》
(1)统一繁荣开放的社会环境推动了盛唐文化的发展。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盛唐绘画书艺的风格特点。
答案:绘画:创制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景象;书艺:书法风格多样,草书狂放不羁,楷书注重法度。
(2)绘画艺术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南宋夏圭《山水十二景》的绘画特征与其反映的时代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案:绘画特征:构图不对称,“残山剩水”。时代特点:南宋偏安江南,国家分裂。
解析: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隋唐和南宋时期绘画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隋唐时期和南宋时期的绘画成就及其特点。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顾恺之在建康瓦棺 ( http: / / www.21cnjy.com / )寺画维摩诘像,围观者为其点睛传神之笔所倾倒,纷纷向寺院施舍,“俄而得百万钱”。他为裴楷画像,紧紧捕捉人物特征,颊上加三笔毛,“觉神明殊胜”;为谢鲲画像,注意背景环境对人物的烘托,说:“此子宜置岩壑中。”2-1-c-n-j-y
材料二 画僧八大山人为明宗室,本名朱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耷。明亡之后,曾装聋作哑,又常常着破帽大袍,拖着露脚跟的鞋,在街上东游西逛。其大写意手法画的花卉、鸟兽,形象洗练,造型夸张,奇特险怪。在他的笔下,鱼、鸟等多是“瞪眼鱼”“伤心鸟”,表情冷冷逼人,“白眼看青天”,神情桀骜不驯。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顾恺之的什么绘画理论?顾恺之的代表作是什么?
答案: “以形写神”。《女史箴图》。
(2)材料二中朱耷的绘画有什么特点?
答案:风格奇特,不拘成法。
(3)上述两则材料反映出中国画家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案:中国画家注重写意,不求形似,主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借物抒情,体现文人意趣,以自娱、解脱为绘画目的,以表现自我为创作原则,力图挣脱现实的束缚。
解析:
分析:(1)应结合材料概括顾恺 ( http: / / www.21cnjy.com / )之的绘画理论,抓住“以形写神”。
(2)应从不拘成法方面分析。
(3)围绕“文人意趣”作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顾恺之和朱耷的绘画成就及其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题干所给材料的主旨及不同时期绘画的成就和特点。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之所以会被认定为宋元绘画史,甚至中国绘画史的最高峰,不仅是由于写意、写实以及理想主义的表现获得完全的调和,同时在绘画技法上,也是一个有显著进步的时代。……北宋……是鉴赏家、批判家与画家的协调期,而使绘画经常处于具有高度批评精神的时代。”
材料二 扬州八怪是中国绘画中近代风格开始的一大助力……是中国绘画史上前所未有的新艺术。
(1)北宋时期绘画创作取得成就的主要政治原因是什么?古代绘画进入宋代,在创作的形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原因:国家统一的完成;理学的兴起。变化:文人山水画兴起,并成为独立的画种,成为当时绘画创作的主流。
(2)宋元和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在创作风格上有何异同点?结合史实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答案:同:从形式上看,都属于文人画。从艺术特点上看,都注重对个人意境的追求,而不讲求写实。从风格上看,明清绘画艺术是对宋元以来的绘画风格的继承和发展。异:明清时期出现一些与传统的艺术风格迥异的新艺术家;明清时期的绘画从文人阶层独有的艺术享受走向世俗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实用性的特点。
解析: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的绘画成就及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不同时期的绘画成就及特点。
24.著名的明清时期画家郑板桥曾任潍县县令,他关心民间疾苦,曾经为自己的一幅画《竹枝图》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州曹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请根据材料,归纳郑板桥的绘画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意境?
答案:明清时期郑板桥的画风必然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风格奇特,不拘成法。作者看到当时社会的黑暗、政府的腐败、百姓的疾苦,借竹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忧虑和不安。【出。
解析:
(2)分析:由于对郑板桥诗画的理解层次不同,可能认识也不同,但只要言之有理,符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意境即可。但是回答的依据还是要从材料中提取,理解材料所给的历史背景是比较关键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郑板桥的绘画成就,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从郑板桥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即可。
25.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字
余秋雨认为:“汉字是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材料二 孔教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三 绘画
上图是南宋遗民郑所南的画作,该作品用极简淡之笔墨撇出一花数叶,也不画土。在落款中只题丙午干支而不写朝代年号。
——《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字对中国文化的作用。
答案: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凝聚;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关于“为政”的主张。
答案:实行德政(为政以德);遵守礼制(为国以礼)。
(3)材料三反映了宋代绘画的什么特色?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色的原因。
答案:特色:文人画注重意境。原因:宋代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
解析:
分析:(1)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如“中华文明长寿”“图腾”。
(2)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回答,如“德”“礼”。
(3)结合教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孔子“仁”与“礼”的思想、古代中国汉字的影响、南宋时期的绘画成就及特点等,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孔子的核心思想、汉字的深远影响和不同时期绘画的成就与特点等史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