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4张PPT)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Agricultural location factors and their changes
第三章第1节
产业区位因素
课标解读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标呈现】
1.农业区位因素有哪些?
2.各因素怎样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有怎样的影响?
【课标解读】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能够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形成空间观念,提髙区域认知素养。
【综合思维】能够结合给定的材料和地理图表,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农业生产活动。明确农业区位因素是动态变化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地理实践力】结合学生生活区域的农业生产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髙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学会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谈到农业你会想到什么?
是耕牛犁地的勤恳?
是农民收稻的忙碌?
还是…..
小组辩论
农业等于种植业吗?
广义农业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形式。
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连连看
将以下内容进行匹配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副业
林业
什么是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哪些特性呢?
农业生产活动: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有的地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有的地方以种植玉米为主,有的地方以发展畜牧业为主……这说明农业有什么特点?
地域性
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文化习俗和政策差别很大,都会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内蒙古 畜牧业
美国 小麦种植
泰国 水稻种植
古人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说明农业有什么特点?
1.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规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2.某些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
3.农业生产活动与季节有关,需要按季节顺序安排,季节性和周期性很明显。
季节性和周期性
农业区位的含义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
区位选择
农业的区位选择
唐僧师徒取经之旅
白龙马在华北地区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唐僧从南京八卦洲种植芦蒿后,去浙江杭州西湖杨梅岭种植龙井。
孙悟空喜欢吃桃,大马猴告诉他水帘洞外的桃林长势喜人,他决定在江西千烟州经营桃林。
八戒回到甘肃高老庄,承包岳父高员外的百亩良田。
沙僧则在珠江三角洲承包了十亩鱼塘,他决定养鱼后种植花卉。
PART ONE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的概念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有人说
农业区位就是农业生产的地理位置
对此你有何看法?
在哪里
为什么
农业区位因素
唐僧在南京八卦洲种植芦蒿
取经第一站
南京八卦洲
中国芦蒿第一乡和全国最大的人工栽培野菜基地
八卦洲镇当地农民实现了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他们考虑了哪些因素呢?
八卦洲镇地处亚热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源充足;洲内地势低平;洲上土壤为长江冲积土,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芦蒿生长。
南京人自古以来就有爱吃芦蒿的习惯。明朝初期,芦蒿就作为贡品,供皇帝食用。
[气候、水源、地形、土壤]
[市场、种植历史]
据了解,八卦洲近几年先后拓展了杭州、石家庄、济南、青岛、福州等60多个大中城市市场,大大提升了芦蒿在全国的影响力。
[市场]
八卦洲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下游4km外的江中,地处南京都市圈“以江为轴、沿江发展”的城市化地带,通过南京长江二桥的连结,八卦洲可取得北与328国道、南与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绕城公路的联系。
[交通]
镇政府共投资70万元帮助农民建竹木大棚,鼓励农民种植芦蒿。为了扩大芦蒿销售渠道,引导农民在流通中增收,镇政府制订了奖励政策。对凡是把芦蒿卖到外地的,镇政府给予每辆车补贴1000元,并帮助办理南京市商贸局颁发的蔬菜“绿色通行证”。
[政策]
[技术]
大棚内的芦蒿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农业区位因素的内涵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交通
技术
种植
历史
劳动力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机械化
农业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呢?
唐僧在南京八卦洲种植芦蒿
取经第二站
江西千烟洲
孙悟空喜欢吃桃,大马猴告诉他水帘洞外的桃林长势喜人,他决定在江西千烟州经营桃林。
用材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经济林和毛竹(幼林地可间种人工牧草)
果园或人工草地
农田
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
江西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
鱼塘
[地形]
影响这种立体农业布局方式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小组合作
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丘陵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高原适宜发展畜牧业。
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地形类型呢?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合布局的农业类型有何不同?
高原
山地
平原
丘陵
盆地
小组合作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起伏较小,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丘陵地区地表起伏大,不适宜耕作,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高原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不适应种植小麦、水稻等作物,适合草类发展,适宜发展畜牧业。
不同的地形类型布局不同农业类型的原因是什么?
盆地、平原
适宜种植业
丘陵缓坡
可开梯田
山地
宜发展林业
高原
宜发展牧业
唐僧在南京八卦洲种植芦蒿
孙悟空喜欢吃桃,大马猴告诉他水帘洞外的桃林长势喜人,他决定在江西千烟州经营桃林。
八戒回到甘肃高老庄,承包岳父高员外的百亩良田。
取经第三站
甘肃高老庄
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但河西走廊(甘肃省西半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地区,以祁连山冰雪融水所灌溉的绿洲农业为主。
甘肃张掖油菜花
影响河西走廊地区绿洲农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水源]
唐僧在南京八卦洲种植芦蒿
孙悟空喜欢吃桃,大马猴告诉他水帘洞外的桃林长势喜人,他决定在江西千烟州经营桃林。
八戒回到甘肃高老庄,承包岳父高员外的百亩良田。
白龙马在华北地区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取经第四站
华北地区
造成两地农业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白龙马在华北地区经营的以旱地为主,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生长着温带水果。
[气候]
(农作物品种、熟制)
他的朋友在海南岛经营的以水田为主,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一年三熟,可生长椰子、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不同的气候类型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不尽相同
主要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度(℃)和需水量(m3/亩)
作物种类 最低气温 最适气温 最高气温 全生育期
总需水量
小麦 3~4.5 20~22 30~32 260~400
水稻 10~12 30~32 36~38 350~450
中国温度带与
农业分布及熟制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水稻,甘蔗等热带经济作物 水稻、柑橘、油菜、茶叶等 冬小麦、玉米、甘薯等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 春小麦、马铃薯、青稞等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水稻,甘蔗等热带经济作物 水稻、柑橘、油菜、茶叶等 冬小麦、玉米、甘薯等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 春小麦、马铃薯、青稞等
唐僧在南京八卦洲种植芦蒿后,去浙江杭州西湖杨梅岭种植龙井。
孙悟空喜欢吃桃,大马猴告诉他水帘洞外的桃林长势喜人,他决定在江西千烟州经营桃林。
八戒回到甘肃高老庄,承包岳父高员外的百亩良田。
白龙马在华北地区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取经第五站
浙江杭州
唐僧去浙江杭州西湖杨梅岭种植龙井,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土壤]
土壤的肥力、酸碱度、厚薄、疏松度等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类型。我国浙江杭州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日本缺乏适合茶树生长的土壤。
黑土是世界最肥沃的土壤,非常适合植物生长,中国东北地区黑土地处世界主要黑土带之一。
黄土是一种黄色的粉土沉积物,主要由风力的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土粒较细,土质松软,多垂直节理发育,常形成陡壁,易形成水土流失问题。
红壤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雨水淋溶作用强,含铁氧化物,呈酸性,网纹层发育明显,肥力低,但利于茶树、柑桔种植。
唐僧在南京八卦洲种植芦蒿后,去浙江杭州西湖杨梅岭种植龙井。
孙悟空喜欢吃桃,大马猴告诉他水帘洞外的桃林长势喜人,他决定在江西千烟州经营桃林。
八戒回到甘肃高老庄,承包岳父高员外的百亩良田。
白龙马在华北地区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取经第六站
珠江三角洲
沙僧则在珠江三角洲承包了十亩鱼塘,他决定养鱼后种植花卉。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耕地经历了下列变化
1984年水稻
1995年甘蔗
2004年花卉
1995年甘蔗
2000年鱼塘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某种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价格上涨
利润上升
生产规模扩大
国家的政策也会对农业区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交通运输和保鲜技术
的发展使市场在地域上得到扩展
在24小时之内,沙僧种植的鲜花可以空运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在以前,沙僧的鲜花根本无法实现装点全世界,而现在能实现,这说明何种区位因素的影响?
至此
师徒四人和白龙马完成了取经之旅
案例探究
1.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水稻种植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源充足;雨热同期。
不同城市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水稻好暖喜湿,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C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C,水稻需水量大,一般要求雨热同期。
武汉
沈阳
罗马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案例探究
2.指出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简述原因。
主要分布: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亚沿海平原、朝鲜半岛沿海平原、印度恒河平原及沿海平原、日本沿海平原等地。
原因:平原丘陵地区,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
案例探究
3.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所投入的劳动量大。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一方面可以为水稻种植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缓解人地矛盾。
案例探究
4.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根据人们的饮食习惯,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食。
请同学们思考,这些农业区位因素是固定不变的吗?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PART TWO
农业区位因素
的变化
气候
地形
水源
土壤
科技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请同学们思考,哪些农业区位因素容易变化?
政策
城郊农业(根据市场因素兴起的农业)
1.近郊:新鲜蔬菜、肉、乳、禽、蛋、鱼等。
2.远郊:季节性强、耐贮藏、便于运输的蔬菜。
3.更远的郊区:粮食、棉花、油料。
市场对农业产生影响
发展城郊农业
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供大于求
供求平衡
供小于求
生产规模产生变化
价格下降
价格上升
分析下图,人们对何种因素做了改造?
在<25°的坡面上,人们沿着等高线的延伸方向修筑梯田,
扩大了耕地面积,同时保持了水土。
科技对地形的改造
通过技术改造不适宜的自然条件,使之适宜农业发展。
分析下图,人们对何种因素做了改造?
现在出现了各种反季水果,使人们在冬天也能吃上可口的西瓜、草莓等水果,反映了人们对何种因素做了改造?
科技对热量、湿度条件的改造
塑料大棚 玻璃温室的农业
喷灌通过将散成小水滴或形成弥雾降落到植物上和地面上,增加了土壤水分,提高了空气湿度,可调节局部小气候。
自动化移动喷灌
滴灌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
科技对水源条件的改造
喷灌滴灌:让以色列的沙海变绿洲
案例探究:花卉种植业
号称“世界花卉王国”的尼德兰,具有悠久的花卉生产历史和先进的花卉栽培技术,以及完善的花卉销售和流通系统。近几十年来,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哥伦比亚,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亚洲的印度、泰国等国家也开始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并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鲜切花,即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新鲜的茎、叶、花、果,是花卉生产主要的销售产品,欧洲、北美、日本是世界鲜切花三大消费市场。
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
的发展使得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拓展
案例探究:花卉种植业
说明与尼德兰相比,图示发展中国家发展花卉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这些发展中国家要保证鲜切花在消费市场的新鲜程度,要采取哪些措施?
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资源丰富,地价更低。
完善交通运输条件;改进冷藏、保鲜技术。
案例探究:花卉种植业
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对应的主要消费市场连线,并说明理由。
非洲
亚洲
拉丁美洲
北美
欧洲
日本
距离市场更近
讨论促使世界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市场、科技、交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山东省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
内蒙古的乳产品生产基地场景
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
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例如桑蚕丝作为价值较高的纺织原料,受到市场的追捧。
苏杭丝绸服装博览会
天然蚕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育种技术
机械化耕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推动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江浙地区城镇化程度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因此需要耗用大量劳动力的传统桑蚕业逐渐萎缩
而广西则利用气候条件优越、农村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的优势,大力发展桑蚕业。
思维导图
随堂巩固
东方市是海南省北运瓜菜基地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瓜果蔬菜北运,2017年种植的品种有:圆椒、尖椒、黄瓜、苦瓜、番茄、茄子等蔬菜,供应时间在2017年11月-2018年4月,据此回答1~2题。
1.海南岛瓜菜主要供应时间是冬季,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热量 B.光照、热量
C.市场、交通 D.光照、水分
2.冬季利用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在贵州难以成功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人口稀少,市场狭小 B.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无需利用大棚
C.冬季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 D.外来蔬菜丰富,价格低廉
随堂巩固
该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4.随着城市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随堂巩固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春节期间,为满足乌鲁木齐市场的需求,大批的新鲜蔬菜瓜果从海南运往新疆。
材料二 海南、新疆两省区相关地图。
(1)海南和新疆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分别为( )
A.光照 水源 B.热量 光照 C.降水 热量 D.热量 水源
随堂巩固
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春节期间,为满足乌鲁木齐市场的需求,大批的新鲜蔬菜瓜果从海南运往新疆。
材料二 海南、新疆两省区相关地图。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两省区的地形特征并说出判断依据。
海南:中间高,四周低;新疆:山地、盆地相间分布。
判断依据:图中河流的流向(河流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流)。
随堂巩固
(3)结合两省区自然资源特点和优势,分析它们各自的经济发展方向。
海南:依靠油气和生物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相关支柱产业;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依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新疆:利用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依托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建设能源基地。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