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第2课时)
核心概念聚焦
1.在土壤生物中,不借助观察工具很难观察到的生物是( )
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D.三种都是
2.下列不属于土壤生物的是( )
A.细菌 B.蚯蚓 C.麻雀 D.真菌
3.把一些死去动物的尸体埋在土壤中,过一段时间后只剩下骨骼,其主要原因是( )
A.尸体被土壤中的植物吸收 B.尸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
C.尸体被土壤中的动物吃掉 D.尸体自然风化
4.雨后天晴,有经验的农民常给农作物中耕松土,其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土壤中的水分 B.增加土壤中的空气 C.增加土壤中的肥力 D.减少土壤中的生物
5.下列实验能证明土壤中有水分的是( )
A.取一块块状土壤投入水中,土壤周围冒出气泡 B.用酒精灯加热土壤会冒烟
C.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土壤,试管壁上出现水珠 D.燃烧后的土壤质量会减少
6.如图所示,能更好地证明土壤中含有水分的实验是( )
7.如图为验证“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实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铁丝网的孔径要稍大一些 B.选取土壤应该是湿润且富含有机物的
C.实验时能闻到臭味,有黑色物质生成 D.加热后不能等土壤冷却后再测质量
8.土壤中有蚯蚓和其他小动物的生活能使土壤中的无机物成分增加,原因是( )
A.蚯蚓通过呼吸作用排放无机盐 B.蚯蚓通过松土把地面的无机物带到土壤中
C.蚯蚓的排泄物进入土壤 D.蚯蚓能把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9.将一定量灼烧过的土壤放入蒸馏水中制成土壤浸出液然后取土壤浸出液约10毫升,过滤
并收集滤夜。再将滤液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使水分蒸发,结果在蒸发皿中留
下了一些白色的粉状残留物。这些物质可能是(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砂粒 D.腐殖质
10.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通常是土壤中( )
A.有机物的含量 B.矿物质的含量 C.微生物的含量 D.空气和水分的含量
11.如图是壤土类土壤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B.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和气体两大类
C.土壤中不存在微生物
D.土壤中腐殖质占固体部分的95%
12.月球上的“土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等物质组成。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
当于地球土壤中的( )
A.空气 B.水 C.矿物质 D.腐殖质
核心素养提升
13.小金同学想证明土壤中存在有机物,并想测定其含量,查闭文献后得知,有机物可以燃
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1)用天平称取少量新鲜的土壤质量为M1;
(2)把他们放在铁丝网上用酒精灯灼烧,如图所示;
(3)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土壤上,观察发现有 现象;
(4)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土壤上,观察发现有 现象;
(5)待土壤冷却后测得质量为M2。
小金认为有机物的质量就是M1-M2。同桌小明则认为,该方案考虑不周,需要对其中
一个步骤进行修改,请写出修改的内容 。
14.小杰为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做了一个小实验,请你与他一同完成实验。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铁块和土壤,放入大烧杯中注水至浸没为止,往铁块烧杯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甲中的水,往土壤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乙中的水。请回答:
(1)往装铁块的烧杯中加入水的量为 毫升,往装土壤的烧杯中加水的量为 毫升。
(2)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为什么加入的水量不
同? 。
(3)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中,空气占土壤的体积分
数大约在15%~35%之间。土壤空气对于植物的作
用是 。
创新素养应用
15.蚯蚓(图一所示)生活在土壤中,以腐败有机物为食,能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晓明
同学以蚯蚓为实验动物,设计了两个实验:图二实验为取甲乙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
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2瓶中同时各放
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图三实验为在丙丁两个烧杯中分别按一层湿土一层
干土再一层湿土的顺序铺好土,丙中放菜叶和蚯蚓,丁中只放菜叶。请你分析回答:
(1)按照生活环境归类,蚯蚓属于 。根据资料中的描述,你认为蚯蚓在生态
系统中的作用是 。
(2)图二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实验现象是 。
(3)进行图三实验时,该实验装置要放置在_______环境中,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
(4)夏日大雨过后,常会见到在地面上爬动的蚯蚓,原因是 ,所以图三
的实验装置设置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核心概念聚焦
1.C 2.C 3.B 4.B 5.C 6.B 7.C 8.D 9.B 10.A 11.A 12.C
核心素养提升
13.(1)650 (2)22% (3)给根提供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
14.(3)烧杯内壁出现水膜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新鲜土壤改成充分干燥的土壤
创新素养应用
15.(1)陆生生物 分解有机物
(2)水分(土壤的干湿度) 甲瓶中的蚯蚓能正常运动,乙瓶中的蚯蚓运动逐渐减弱
(3)黑暗 生物能影响环境
(4)土壤中缺氧,蚯蚓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 杯口盖上玻璃板且应留有一定的缝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第2课时)
【核心概念】
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与要求】
10.3 岩石和土壤
④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土壤中存在生物,知道土壤中水分、空气、有机物、无机盐。
2.科学思维:能设计实验验证土壤中有水、空气、有机物和无机盐。
3.探究实践:通过观察和实验验证土壤的成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态度责任: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知道土壤生物和非生命物质,并分析土壤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一系列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自主”地认知土壤的基本组成,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土壤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那么,你是否仔细观察过土壤里究竟有些什么呢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在漫山遍野的土壤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 许多植物扎根在土壤中,从土壤中不断吸收水分、养料和空气。 引入课题
土壤的成分 情境展示1: 问题探究:根据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根据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矿物质颗粒。矿物质颗粒之间有孔隙,由气体和水份占据。 探索活动 1.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有没有水珠? 2.取一较干燥的土块放进烧杯内的水里,会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结论:实验说明土壤里含有水和空气。 情境展示2: 问题探究:表面平静的土壤,其里面生活中许多小动物,土壤动物有什么作用?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一部分土壤动物是自然界“垃圾”的处理者;另一部分土壤动物是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捕食者。土壤动物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物种组成和生存密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情境展示3: 问题探究:土壤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有什么作用?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土壤微生物分解植物的枯枝落叶、动物尸体及粪便等。 思考与讨论 蚯蚓是靠能分泌黏液而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下雨时蚯蚓常从土壤中钻出到地面,请分析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参考: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主要是依靠湿润的体表来完成气体交换。下雨天时土壤里的空气含量减少,它必须到地面上来满足呼吸所需的空气。 探索活动 1.取经充分干燥的土壤,先用天平称取50 克,然后把它们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什么现象? 土壤变黑,有焦味,有机物碳化分解而燃烧。 2.待土壤冷却后,再用天平称得其质量为____ 克。从土壤的成分分析,你认为土壤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有机物燃烧生成CO2和水,散失到空气中。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以及人工施用的有机肥。 有机物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形成腐殖质,土壤形成良好的团粒,有利于植物生长。 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同时也丰富了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和硫等元素,土壤更为肥沃。 氮、磷、钾和硫等元素往往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那么,如何检验土壤中无机盐的存在呢 探索活动 1.取适量土壤样品放入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让它慢慢沉淀下来。上部的溶液就是土壤浸出液。 2.静置一段时间,取上部土壤浸出液约10 mL,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使水分蒸发,如图4.2-7所示。观察蒸发皿中的残留物。 实验结论:这些残留物是无机盐,能溶于水而不能燃烧,它们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大量事实表明,土壤由矿物质颗粒、腐殖质、微生物、水和空气等组成。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探究实践、科学思维的能力。
情境展示4: 问题探究:说出土壤非生命物质的组成及状态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是非生命物质。土壤非生命物质的状态有固态、液态、气态。固体约占土壤体积的50%,其中矿物质颗粒一般占土壤固体部分质量的95%。 土壤中还含有大量的生物,它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
第2节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第2课时)
浙教版 七年级下
创设情境
土壤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那么,你是否仔细观察过土壤里究竟有些什么呢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在漫山遍野的土壤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
许多植物扎根在土壤中,从土壤中不断吸收水分、养料和空气。
探究实践
根据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矿物质颗粒。
土壤可被粗略地分为三层:母质层、沉淀层和表层。
矿物质颗粒之间有孔隙,由气体和水份占据。
探究实践
探索活动
1.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有没有水珠?
2.取一较干燥的土块放进烧杯内的水里,会看到什么现象?
有小水珠
有气泡冒出
实验说明土壤里含有水和空气。
土壤中的气体绝大部分来自大气的氮气、氧气等、小部分为土壤内的生命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土壤中的水分主要由地表渗入。
探究实践
表面平静的土壤,其里面生活中许多小动物,如蚯蚓、蚂蚁等。
土壤动物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物种组成和生存密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蚂蚁及卵
蚯蚓
蟋蟀
蝼蛄
蜈蚣
一部分土壤动物是自然界“垃圾”的处理者;另一部分土壤动物是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捕食者。
探究实践
除了你能观察到的那些动物,土壤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土壤微生物分解植物的枯枝落叶、动物尸体及粪便等。
土壤微生物个体微小,一般以微米或毫微米来计算,其种类和数量随成土环境及其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变化。
土壤微生物
我们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称为土壤生物 。
探究实践
蚯蚓是靠能分泌黏液而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下雨时蚯蚓常从土壤中钻出到地面,请分析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主要是依靠湿润的体表来完成气体交换。下雨天时土壤里的空气含量减少,它必须到地面上来满足呼吸所需的空气。
除了需要空气和水等无机物外,还需要有机物来提供营养。
思考与讨论
探究实践
1.取经充分干燥的土壤,先用天平称取50 克,然后把它们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什么现象?
2.待土壤冷却后,再用天平称得其质量为____ 克。从土壤的成分分析,你认为土壤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探索活动
用酒精灯加热土壤
土壤变黑,有焦味,有机物碳化分解而燃烧。
有机物燃烧生成CO2和水,散失到空气中。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以及人工施用的有机肥。
探究实践
有机物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形成腐殖质,土壤形成良好的团粒,有利于植物生长。
土壤微生物
腐殖质丰富的土壤
探究实践
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同时也丰富了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和硫等元素,土壤更为肥沃。
氮、磷、钾和硫等元素往往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那么,如何检验土壤中无机盐的存在呢
探究实践
1.取适量土壤样品放入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让它慢慢沉淀下来。上部的溶液就是土壤浸出液。
2.静置一段时间,取上部土壤浸出液约10 mL,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使水分蒸发,如图4.2-7所示。观察蒸发皿中的残留物。
探索活动
土壤中存在无机盐
白色晶体
这些残留物是无机盐,能溶于水而不能燃烧,它们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大量事实表明,土壤由矿物质颗粒、腐殖质、微生物、水和空气等组成。
探究实践
土壤非生命物质的组成及状态
土壤非生命物质的状态
固体约占土壤体积的50%,其中矿物质颗粒一般占土壤固体部分质量的95%。
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是非生命物质。
固态
液态
气态
矿物质颗粒、腐殖质
水
空气
壤土类土壤模型
固态
气态
液态
土壤中还含有大量的生物,它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迁移应用
1.下列不属于土壤生物的是( )
A.细菌 B.蚯蚓 C.微生物 D.狗
D
2.蚯蚓和其他小动物在土壤中生活,能使土壤中的无机物成分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蚯蚓通过呼吸作用排放无机物
B.蚯蚓的排泄物进入土壤
C.蚯蚓通过松土把地面的无机物带到土壤中
D.蚯蚓能把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D
迁移应用
3.雨过天晴后,有经验的农民常给农作物中耕松土,其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土壤中的水分 B.增加土壤中的空气
C.增加土壤中的肥力 D.减少土壤中的生物
B
4.下列实验能说明土壤中含有水的是 ( )
B
A. B. C. D.
迁移应用
5.月球表面有月壤。月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物质组成,其中绝大部分颗粒在30 μm到1 mm之间,摸上去和面粉一样细腻,但不适合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月球的时候,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 )
A.空气 B.水 C.腐殖质 D.矿物质
D
板书设计
第2节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第2课时)
空气:供土壤生物呼吸
水:植物生长离不开水
土壤的成分
土壤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有机物→腐殖质: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为植物提供养分
矿物质颗粒: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