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初中生学业考试生物学模拟试卷(一)(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广东省初中生学业考试生物学模拟试卷(一)(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12 16:4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广东省初中生学业考试生物学模拟试卷(一)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菜花细胞具有不同于蝴蝶细胞的结构是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水晶兰又称“幽灵之花”,全身洁白,靠腐烂的植物来获得养分。水晶兰的生命周期不长,从春天萌芽到夏天开花结果,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据此判断水晶兰属于 (  )
A.真菌 B.生产者 C.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蕡其实……”其中“灼灼”指花朵鲜艳如火,“蕡”指桃肥大的样子。桃花的主要部分和其发育成桃的结构分别是 (  )
A.花瓣,胚珠 B.雄蕊和雌蕊,子房 C.雌蕊,花药 D.雄蕊,柱头
4.《诗经》中的五谷是指黍、稷、稻、麦、菽。“稷”和“菽”就是现在的小米和大豆,下列对二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小米为平行脉,大豆为网状脉 B.小米和大豆的根系都是直根系
C.小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 D.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
5.诗句“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描述了野蚕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野蚕”属于蚕发育过程中的幼虫阶段
B.“秋蛾生”后,会经过交配产下受精卵
C.“野蚕”会在“作茧”过程中变成若虫
D.从“野蚕”到“秋蛾”要经历蜕皮现象
6.贝母是百合科贝母属草本植物。贝母的花色彩斑斓,果实形态奇特,鳞茎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常被加工成药品,如止咳糖浆。从结构层次上分析,贝母的鳞茎属于 (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7.小红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制作装片时首先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B.出现④的主要原因是染色时滴加的液体太多
C.略微转动①可使观察到的物像变得更加清晰
D.向右下方移动玻片可以将③的细胞移到中央
8.《齐民要术》中记载了桑树的繁殖方法:“以钩弋压下枝,令著地。条叶生高数寸,仍以燥土壅之。土湿则烂。明年正月中,截取而种之。”将桑树枝条埋进土壤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是 (  )
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组织培养
9.中药庐山石韦(如下图所示)可用于治疗咳血、尿血,不能产生种子,属于 (  )
A.藻类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10.梨小食心虫属于节肢动物,是多种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其生命周期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梨小食心虫的体表具有坚韧的外骨骼
B.梨小食心虫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
C.梨小食心虫对果树危害最大的时期是成虫期
D.梨小食心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11.下图是古人修建的储粮仓,仓底、仓壁修得平整、光滑、坚实,用火烤后还铺设了木板、草糠、席子等物,仓库中的小麦种子一般不会发芽主要原因是 (  )
A.空气不足 B.温度不合适 C.种子是死的 D.缺乏水分
12.某人被毒蛇咬伤后,在医院进行抢救,医生为他注射一种解毒生物试剂,挽救他的生命。这种生物制剂最可能是 (  )
A.抗毒血清 B.麻醉剂
C.毒蛇的血液 D.低浓度的蛇毒素
13.一次考古发掘中,一根保存完好的葡萄藤重见天日,将葡萄种植历史推进到距今2 500年左右。现在的葡萄一般用于鲜食或酿酒。鲜食葡萄皮薄,体型较大,果皮颜色较淡;酿酒葡萄皮厚,体型较小,果皮颜色较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来自不同的祖先
B.不同食用价值的葡萄主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葡萄化石是研究葡萄进化的唯一证据
D.葡萄性状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遗传)多样性
14.某樱花树种曾被带上国际太空站,在太空逗留了八个月,结果这颗种子种下后三年就开花,比自然界的樱花正常开花时间提早了整整两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空环境使樱花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开花时间提早是由于种植环境发生了改变
C.该实例说明太空育种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变异
D.该樱花树开花时间的变化一定不会遗传给后代
15.姚大爷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经肺泡灌洗液的病原学检查,在其肺内发现了烟曲霉菌(真菌)、肺炎链球菌(细菌)等病原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肺炎链球菌可以通过孢子来繁殖后代
B.烟曲霉菌和肺炎链球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C.烟曲霉菌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D,烟曲霉菌和肺炎链球菌都有细胞结构
糖尿病,古代称为消渴病,首见于现已失传的隋朝甄立言所著的《古今录验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糖尿病的国家之一。今年我国科学家在全球首次利用人体自身干细胞培养形成胰岛组织,将其移植回病人体内,成功治愈了糖尿病患者。据此完成16~20题。
16.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俗称“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下列会引起人患糖尿病的是 (  )
A.胰岛素分泌不足 B.性激素分泌不足
C.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17.糖尿病是人体内一种激素分泌不足所致,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不受神经调节的影响
B.激素分泌后是通过导管输送到全身各处
C.激素对所有的组织细胞都起着调节作用
D.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微少但调节作用显著
18.张爷爷患有糖尿病,最近又患了感冒,主要症状表现为咽喉疼痛。孙女姣姣到药店买了一大袋板蓝根颗粒,其说明书(部分)如下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这种药必须有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 B.张爷爷的症状与[功能主治]不一致
C.这袋药有效期到2024年7月1日 D.无糖型的板蓝根颗粒更适合张爷爷
19.干细胞形成胰岛组织的过程称为 (  )
A.细胞分化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 D.细胞衰老
20.在没有实现自体干细胞培养成功之前,临床上应用胰腺移植来治疗严重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胰腺移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移植的胰腺在受体患者体内被识别为抗原
B.移植手术完成后,受体患者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C.只要供体志愿者和受体患者的血型相符,就可以进行胰腺移植
D.人体自身干细胞培养形成胰岛组织移植可以解决免疫排斥带来的问题
兰花螳螂(如下图)是螳螂目中最漂亮、最抢眼的成员,是世界上进化得最完美的生物之一。兰花螳螂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初生幼体呈现特殊的红黑二色组合,在第一次蜕皮之后才会转变为白色和粉红色相间的兰花体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1~25题。
21.关于兰花螳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属于脊椎动物 B.体表有外骨骼
C.中后步足分节 D.进行变态发育
22.兰花螳螂形似兰花的特点利于螳螂伪装自己,关于兰花螳螂的形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兰花螳螂模拟花朵属于仿生
B.形似兰花有利于兰花螳螂防御敌害
C.花状腿瓣是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变异
D.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23.兰花螳螂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若虫和成虫长相大体相同,区别在于成虫羽化后色彩会发生变化,并多了翅膀。下列与兰花螳螂发育过程最相似的是 (  )
A.蝴蝶 B.苍蝇 C.蝗虫 D.蜜蜂
24.下表是三种螳螂的分类关系。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种 兰花螳螂 刺花螳螂 中华大刀螳
属 花螳属 刺花螳属 大刀螳螂属
科 花螳科 螳螂科
目 螳螂目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目
B.三种螳螂中兰花螳螂和刺花螳螂共同特征最多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兰花螳螂和中华大刀螳
D.三种螳螂的形态结构不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25.《说苑·正谏》中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蝉、螳螂、黄雀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B.黄雀鸟卵的卵细胞由卵黄膜、卵黄和胎盘组成
C.胚盘是发育成黄雀雏鸟的重要结构
D.蝉和螳螂不属于昆虫类动物
生物学科中涵盖了许多抽象概念,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为了让当前的教学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构建模型,把抽象的生物教学变得更加具象化。据此完成26~30题。
26.下图中①②③表示人体内三种血管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B.血流的方向一般是①→②→③
C.②可表示把血液运出心脏的血管
D.当身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高于正常值
27.下图为血液流经某器官A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若血液流经A后,尿素含量②<①,则A可以表示肾脏
B.若②是胃静脉,则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②>①
C.若血液流经A后,营养物质含量②>①,则A可以表示小肠
D.若A代表肺,则血液中氧气的含量②<①
28.照相机成像跟人的眼球成像原理相同,下图是照相机成像原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被拍摄物体在照相机底片上成像,底片类似于眼球中的视网膜
B.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大引起的近视,可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C.照相机的光圈能调节进光量类似眼球结构中的瞳孔
D.视觉在大脑皮层的视觉神经中枢形成
29.根据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手碰到火会立即缩回,控制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G
B.医生用锤子叩击病人的小腿部位,患者有感觉,但无法做出相应动作,则可能H受损
C.运动员在滑雪过程中,②对维持身体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D.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但不会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
30.图一曲线表示人体呼吸过程中某阶段的肺内气压变化,图二为模拟肺呼吸模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二所示与图一中的AC段均表示呼气 B.当肺内气压处于AB段时膈顶下降
C.B点到C点胸廓容积逐渐增大 D.当肺内气压处于CD段时肋间肌舒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某中学积极开展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其中某科研兴趣小组调查了红树林和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食物网,绘出了如下图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一中共有12条食物链,鸟和大型食肉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除图一中所示之外,该生态系统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
(2)通常情况下,图一中鸟的数量一般远远少于小型食肉虫,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红树林生态系统能为人类提供大量鱼、虾、蟹等海产品,这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在人类经济生活的________作用,人类可以通过调整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最终使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能量尽可能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图二的水稻田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的复杂性,从而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_的速率。
(4)构建该稻田生态系统时还需要考虑投放鱼的数量,这运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某同学在调查中受到启发,觉得可把鹅引入图二的种养模式中,你认为是否可行,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2.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核污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氚元素,氚元素一旦进入生物体内会产生持续的辐射,严重危害生物体的健康。科研人员用小鼠开展了相关实验,探究氚元素对小鼠健康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取健康状态良好、生长发育状况相似的小鼠30只,随机均分为A、B、C三组,每组各10只。
②对三组小鼠每天进行的饮水饲喂处理如下表,三组小鼠每日摄取的食物及饮水量等条件均相同。
组别 饮水饲喂处理
A组 ?
B组 氚元素浓度为0.925 MBq·mL-1的蒸馏水
C组 氚元素浓度为3.7 MBq·mL-1的蒸馏水
③实验完成后,测得三组小鼠的癌症发病率(%)与存活天数(d),数据如下图所示。
(1)该实验的变量为____________,A组小鼠应饲喂氚元素浓度为________MBq·mL-1的蒸馏水。
(2)本实验选取健康状态良好、生长发育状况相似的小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到核污染的海水中会含有难以降解的氚元素,该元素会通过________不断积累,对生物体的健康造成威胁。
(4)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保护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请你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写出一条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我国许多人空腹喝牛奶会拉肚子,究其原因是90%中国人乳糖不耐受,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中最主要的糖类。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由乳糖酶先天性缺乏或活性不足引起的,其发生率与种族和遗传有关,属于隐性遗传。下图是某家庭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遗传情况,请回答:
(1)受精卵是在母亲的__________内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细胞的生长、分裂和__________。
(2)由图中信息可以推知乳糖耐受属于________性状,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若父母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表现为乳糖耐受的概率是__________。
(3)由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______(填“会”或“不会”)传染。若小强每天坚持喝牛奶,一段时间后,乳糖不耐受症状得以缓解,这说明________(填“基因”或“环境”)会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4)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牛奶中的乳糖变为乳酸,酸奶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患有乳糖不耐受的人________(填“能”或“不能”)饮用酸奶。
34.无土栽培实验室可通过智能实时优化调节室内光、温、水、肥、气等诸多因素,提高生产效率。某校生物社团的成员利用无土栽培实验室培育了生菜、香菜、苦苣等水培蔬菜。请回答:
(1)社团成员在培育水培蔬菜时,会放入少量的营养液,以促进蔬菜的生长,这些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含________的无机盐,蔬菜吸收营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后,能通过________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2)社团成员使用实验室智能系统设置定时开启水泵,让培养液循环流动,使空气进入培养液中,以促进根的________,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_______释放出来。
(3)社团成员通过调节智能控温设备的预设程序从而实现夜间自动降低温度,调节昼夜温差,增加________的积累,提高产量。
(4)社团成员明明认为在智能温室中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但是不能提高光能利用率,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