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认识四边形》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通过圈一圈、比一比、找一找、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难点:四边形特点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今天的数学微课堂,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四边形》。 【谈话导入】在我们以前的数学学习中,知道了数学不只是由数字构成,它还包含许许多多不同形状的图形。先回顾一下,我们都认识了哪些形状的图形呢?(学生发言)(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以往所学到的关于图形的知识,便于开展今天的教学) 【出示】仔细观察,你能在这座漂亮的房子中发现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设计意图:帮着学生直观呈现所学过的几种基本形状的平面图形)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找到了那么多的图形。有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听说过四边形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和它交交朋友。(板书:认识四边形)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其实,在刚才的学习中,大家都已经找到了很多四边形。
试着说一说,你想象中的四边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发言)(设计意图:大胆发挥学生的想象,随意猜想。)
2.四边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在老师给出的图形中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设计意图:将前边对四边形的空间想象联系实际图形生根,逐渐构建四边形的概念。) 【出示教材第79页例1】(学生活动。) 预设: 师:你为什么认为这些图形是四边形,而其他的图形不是四边形呢?(学生自由发言) 3.探索四边形的特征。 【出示】 师:我们现在将大家找出的四边形放在一起,仔细观察我们找出的这些四边形,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点。(请你和旁边的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汇报)。预设: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学生发言)(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筛选出所有的四边形,便于分析他们的共同点。) 三、感受四边形
找找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设计意图:从图上回到现实生活场景中,便于加深对四边形的认识,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桌的表面、窗户的每一块玻璃、课本的封面、门的表面) 四、巩固应用 1.下面图中,哪些是四边形? 2.判断 (1)有四条线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 ) (2)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直角。( ) (3)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四边形。 ( ) 3.在下面的点子图上画几个不同的四边形。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六、课后作业 1.“找一找”、“说一说” 在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 2.填空 (1).四边形有( )条直的边,有( )个角。 (2).我们已经学过的四边形有( )、( )和( )。 (3).任意两个一条边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 )。 【板书设计】 四边形 四边形:4条直的边、4个角。 教学反思: 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四边形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本课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发展了每个学生的个性,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学生的智慧在活动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