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泗洪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2、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 ]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是液化现象
C.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衣柜中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是汽化现象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A.春天,冰封的湖面解冻 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4、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5、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
A.冰棒含在嘴里化了 B.冬天早晨屋顶上霜 C.樟脑丸放在衣橱里变小了 D.烧开水时冒“白气”
6、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 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
A.凝华、熔化 B.升华、熔化 C.升华、液化 D.凝华、液化
7、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8、夏天打开电冰箱冷冻室门时,我们可以看到冒“白气”,这是 [ ]
A.冷冻室里的冰升华时产生的水蒸气 B.冷冻室里冷空气遇热时凝华形成的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凝华形成的小水珠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9、“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10、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寒冷冬天,冰冻衣服会变干 B.潮湿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啤酒瓶上出现小水珠
C.有风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D.冬天,戴眼镜人从室内走到室外,镜上出现小水珠
1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
12、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 ]
A.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 B.冬天,屋顶的瓦上霜层增厚
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水珠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13、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
14、下列自然现象中,通过熔化形成的是 [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15、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熔化,但会逐渐减少,原因是雪发生了 [ ]
A.蒸发 B.升华 C.凝华 D.凝固
16、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先液化后蒸发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7、同样湿的衣服,晾关阳光下干得快,晾在树荫下干得慢,这表明物体的_ ___越高,蒸发越快,被100OC的水蒸气烫伤会比被100OC的水烫伤得列厉害,这是因为水蒸气_ ____ (填“蒸发”、“液化”或“凝华”)时会放热。
18、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____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所至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_______时要__ ___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19、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替代氟利昂进行工作的.当环戊烷流到冷冻室时就会_________,流到冷凝器里就会________.这样就可以使冰箱的冷冻室长期保持低温.(填“吸热”或“放热”)
20、在神舟飞船返回时,飞船外表面涂的特殊材料在高温下___ ___成液态或再由液态 成气态时都要 (填写“吸热”或“放热”),对飞船起到保护作用。
三、实验题(第21题图像2分,其余每空3分,共32分)
21.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1)将表空格填完整。
(2) 根据表中数据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3)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
① ; ② ;
③ 。
22、右图是对冰加热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1)图中 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2)熔点为_________℃。
(3)DE段物质温度____________。
(4)图中 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水的沸点是 ℃。
(5)这是一个 (选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物态变化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1.一锅沸腾的油,魔术师把手伸进去,一分钟、两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 B、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
C、这是可能的,一定是这种油的沸点很低D、这是可能的,一定是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
2.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 ]
A.雨 B.露 C.霜 D.冰
3.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A.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后镜片上会蒙上一层水珠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可以很快将手烘干 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4.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5.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6.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C.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D.冬天,湖水结冰
7.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
8.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 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9.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 ]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10.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露珠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升华
11.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 ]
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 B.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 D.早晨,室外大雾迷漫
12.戴眼镜的乘客乘坐冷气很强的出租汽车一阵后下车,有时会发觉眼镜镜片模糊.此现象是由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镜片发生 [ ]
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
14.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西藏地区海拔高.关于西藏地区的气压与水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B.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C.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D.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16.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 “白气” 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17.若想在高山上将饭煮熟,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减少加热时间 B.减小火力 C.用高压锅煮 D.打开锅盖煮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8.把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凉,这是因为酒精在 时要 热(填吸或放).
4.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的缘故.
19. 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汽”_________;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
20.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1.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 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汽”__________;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
22.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 .
三、实验题(23题3分,其余每空2分)
23.请写出图中各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温度为 ℃
24.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海波的熔化图像是 (填写序号).分析图像A可获得的信息有:
① ;
② 。
分析图像B可获得的信息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填一条即可)。
25.在探究水的沸点的实验中:
(1)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有如图中所示四种,你认为正确的是 [ ]
(2)当水沸腾的时候,小明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1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 ℃;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你认为可能是 造成的.(只需要写出一个可能原因)
物态变化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24分)
1、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1)80℃的酒精是 态;(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一50℃,此时应选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2、小明同学在探究固体熔化的活动中,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从图像可知,这种固体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凝固点是 。
3、A、B两种物质受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其中纵坐标表示物质的温度,横坐标表示加热的时间。根据图像回答:在A、B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该晶体的熔点为 ℃。
二、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44分)
4、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5、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地面。以下说法正确是【 】
A.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B.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放热
C.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凝固现象 D.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中吸热
6、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1)(2) B.(2)(4) C. (1)(3) D.(3)(4)
7、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8、以下事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
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湖水结冰
9、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 】
A.液化现象 B.熔化现象 C.汽化现象 D.凝华现象
10、冬天,我们在教室窗户的内侧,会看到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1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是吸热的是 【 】
A.升华、熔化、液化 B.凝固、汽化、凝华
C.熔化、汽化、升华 D.液化、凝固、凝华
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汽化的是 【 】
A.灯泡的灯丝用久后比新时细 B.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到凉快
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 D.新鲜白菜会慢慢干瘪
13、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是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是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是凝华
14、在文艺演出时,常常要制造出弥漫的白雾,演员在其中若隐若现,增添如神话般的效果.这种白雾实际上是 【 】
A.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 B.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
D.利用干冰升华放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
三、实验题(每空4分,共32分)
15、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温度/℃
98
91
85
82
79
79
79
79
75
71
67
64
61
(1)该物质 晶体(选填“是”或“不是”),其理由是 。
(2)在第10min该物质的状态是 (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
(3)在8min-14min是 热过程(选填“吸”或“放”)。
时间/min
…
4
5
6
7
8
温度/℃
…
90
91
93
97
98
时间/min
9
10
11
12
13
…
温度/℃
98
98
98
98
98
…
16、某实验小组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a、b所示. 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
(3)实验得到的结论 (填“大于”或“小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其原因可能是 。
物态变化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
1、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 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这个过程中_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3、初春的早晨会看到大量的露水,露水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吸收/放出)热量。
4、雨、雪、霜、露都是水的不同状态,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看,属于凝华的是 ,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5、在某些国家,淡水奇缺,就连露水也是他们重要的水资源,如图所示是他们用塑料布来收集露水的情景,露水的形成是___ 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需要__ ___热。
二、选择题(每小题3,共27分)
6、xx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7、在塑料袋中滴一些酒精,将袋挤瘪后把袋口扎紧,再把它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发生了 【 】
A.熔化 B.凝固 C.汽化 D.液化
8、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
A.沥青 B.冰 C.玻璃 D.石蜡
9、下列做法能减慢蒸发的是 【 】
A.在通风处晾衣服 B.用风筒吹干湿头发
C.用扫帚摊开篮球场地的积水 D.将蔬菜用保鲜袋封好放入冰箱内
10、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11、在雨、露、雾和霜这些自然现象中,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 【 】
A.雨 B.露 C.雾 D.霜
12.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氧、氮、二氧化碳的沸点分别是-180℃、-196℃、-78.5℃,用降温的办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所有气体一起被液化,无法分离
13.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大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至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 】
A.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又省时间 B.第一次比第二次费燃料但省时间
C.第二次比第一次费燃料但省时间 D.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14.生活中常用碗来炖食物,碗不与锅底接触,当锅中的水沸腾后,则碗中的汤 【 】
A.同时沸腾 B.稍后沸腾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三、探究与实验题(每空2分,共34分)
15、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0C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在记录第四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空格中。
(2)水的沸点是 0C
(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4)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0C,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
(6)该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① ;② 。
16、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
如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 ___(选填“A”、“B”
或“C”),示数为______ ____℃,该物质是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
内物质的温度值偏_____ _____。
17、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图乙是 (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冰的熔点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蜡在熔化时,温度 。(选填“保持不变”或“不断升高”)
(4)生活中常用冰冷藏食物,这是利用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