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回望五千年的历史,祖国母亲用她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不管是曾经在历史的隧洞里wō行摸索,还是如yū滩上的驳船般左右为难,她的儿女们如风雨中的舵手,尽管前路艰险,心中希望的火焰却从不曾熄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慷慨讲演,奥运会赛场上的jié报频传,科技前沿阵地上的攻坚克难……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用累累硕果回报伟大的祖国母亲。
1、请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隧洞( suì ) ②伤痕累累( lěi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wō行( ) ②yū滩( ) ③jié报( )
3.文中画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伤痕累累 B. 左右为难
C. 慷慨 D. 累累硕果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②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③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④广大青年只有对人民怀有深厚感情,才能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做事情、干事业,做有利于人民、符合人民利益的事;只有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才能获取“活知识”,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⑤要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 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 人生华章。
请提取第②句的宾语中心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第③句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6.请将下列词语分别填在第⑤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书写 B.放飞
⑤要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 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 人生华章。
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班级开展“学生骑车安全”主题班会,班主任强调说:“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
B.为避免青春期因敏感而冲动“怼”人,我们应该做到:主动沟通交流,理性看待事情;提高个人修养,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冷静思考,正确表达意见。
C.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驾驶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都必须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
D.我们大家务必记住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电话——即“96110”。
8.将下面语句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儿童阅读作为一种早期的精神体验,心灵体验,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培养阅读的兴趣,学会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 。因此,我们需要更重视阅读对于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价值。 。只有让孩子们爱读书、读好书,才能让他们在童年时期就打下良好的文化根基,儿童阅读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
①重视儿童阅读,要让孩子们有好书可读
②可以滋养心灵、塑造审美、增加知识储备
③少年儿童时期是一生之中精神成长的关键时期
④还能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对于人生、对于未来的基本态度和价值观念
②④①③ 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①④③②
9.填空
(1)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
(2)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
(3)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10.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校准备开展以“爱国精神永驻心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面是“国”字的演变,请你根据提示,将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国,金文 (戈,武器)+ (四面有人把守的土地),两者结合表示 用武器护卫的城邑、疆域(意近即可)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变后楷书写作“國”,如今简化作“国”。
(2)校团委在全校征集爱国主题宣传语,请你结合材料中的画线句,拟写宣传语的上句。
新时代中国青年刚健自信,担当有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奋力走在时代前列,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昂扬风貌:追求远大理想,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时刻彰显着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伟大使命,勇当开拓进取的时代先锋。
上句: 追求理想彰显爱国精神 ,
下句: 。
(3)班级“走进爱国人物故事会”小组准备去采访当代爱国人物,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为他们小组设计一个采访问题。
材料:2022年在国网陕西榆林供电公司工会主席岗位上退休的张雷威先后在6个县区、19个乡镇、56个村开展扶贫工作,累计帮助1.2万多名群众脱贫,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扶贫“老黄牛”、扶贫“点子王”,至今仍坚守乡村。2022年,他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在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11、“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
12、“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这些意象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13.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诗中的“勒”字的表现力。
第三节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指出并举例分析。
15.请你发挥想象,另选两个意象将下面的诗补全,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意境和谐一致。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我是 你用双手放飞的一只百灵鸟 ;
我是 你从沉睡中醒来后的第一声怒吼 。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16.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句话”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是沉淀了五千年的整个民族的心声。
B.“说出就是祸”“能点得着火”等句子强化了“一句话”的力度,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C.诗人内心充满了渴望,相信将来总有一天“咱们的中国”会如霹雳般震惊世界。
D.可以不信“铁树开花”,但要相信这“一句话”,表现了诗人内心坚定的信念。
17.对这首诗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和诗的首句出现的“一句话”在结构上形成了一个强烈的悬念,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B.这“一句话”能带来“祸”,能点着“火”,它缄默了五千年,一下子“说破”,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C.第二节将铁树开花的稀罕与“一句话”的真实性进行对比,进一步增添了“一句话”的力度。
D.全诗两节,每节换韵,节奏谐畅紧凑,起伏跌宕,配合了诗人激愤式的诘问。
18.这首诗以什么为中心进行构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运用比喻来表达对“咱们的中国”的热爱,请找出两处试作分析。
同是爱国主题的诗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闻一多的《一句话》风格却迥然不同。请你分析一下这两首诗歌在风格上的不同。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丽的邻居
[印度]泰戈尔
我的隔壁住着一位年轻的寡妇,我对她怀有几分敬慕之情,至少我自己是这么想的。但这种真情,我对任何人也不曾流露过,就连我最知心的朋友奈宾也一无所知。我对能把这种真情深藏心底永保其完美而感到自豪。她像一朵美丽的花朵,过早地变成了落红。
然而激情有如山涧一样,一定要寻一条出路发泄出去。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用诗歌来抒发感情的原因,可是我的拙笔却不肯亵渎我所崇拜的对象。
凑巧的是,这个时候,我的朋友奈宾对诗也发生了兴趣。这个可怜的家伙以前从未写过诗,连韵脚和韵律都不懂,然而他却无法抑制这种突如其来的写诗的欲望。
无奈他只好找我帮忙。他那些诗仍是那种永恒的主题:全是献给某位心上人的。我打趣地拍拍他的肩膀问:“喂,老朋友,这位她是谁呀?”
奈宾笑着说:“没有具体的人。”
坦率地说,我在帮助朋友写诗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安慰,我把内心所积蓄的热情,全都倾注在那些抒情诗中了。我认真地对他那些不成其为诗的诗稿加以修改,润色,最后使每首诗都变成了我自己的作品。
奈宾惊讶地说:“这正是我想说而又表达不出来的话,你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办法能表达出这样美好的感情呢?”
我以诗人自居地答道:“那是纯属想象,如你所知,真理总是沉默的,唯有想象力才是永远活泼的。现实有如沉重的岩石,压抑情感的奔放。唯有想象力才是可以腾云驾雾,不受任何阻碍的。”
可怜的奈宾说:“对,是这样。”他停了一会之后,又喃喃自语地说:“说得不错,是这样。”
正像我已说过的,在我心底的爱念中有一种敬慕的情感,不允许我把它变成文字。可为人代庖,就再也没有什么妨碍我的文思了。我热情激昂地把我真挚的感情像流水一样倾泻到了我的诗行间。
有一次,奈宾对我说:“这完全是你写的诗,让我拿出去用你的名字发表了吧?”
“哪里的话呢!”我说,“明明是你写的,怎么说是我写的呢?我只是偶尔添上一两笔罢了。”
奈宾逐渐信以为真了。
不可否认,我有时像天文学家仰视星空一样怀着无限渴望的心情,把目光投向邻家的那扇窗户。然而那回敬的流盼的纯洁无瑕的目光,顿时消除了我感情中一切不高尚的杂念。
可是有一天真使我大吃一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万里晴空的下午,突然卷来一大片乌云,马上变得天昏地暗,我那芳邻站在窗前向外眺望。从那晶莹的黑眸子闪现出的恍惚神情里,我竟看出了那种无限企盼的心情。那种无限渴望的眼神,就像一只穿云破雾的小鸟,要寻找的不是上苍,而是某人心灵的窝巢。
这种传神的难以言喻的幽情,打动了我的心弦,我渴望以某种有实际意义的行为表白我的心迹,而不能局限于拙劣的诗句。最后我决心为促成这位孤孀的美事而竭尽全力。
奈宾不同意我的看法。“她要终身守寡,”他说,“要保持贞节和宁静。那种沉静的美,有如仙境,倘若改嫁,岂不破坏了神圣的美吗?”
时至今日,对他的这种滥调我忍受不了了。试想在饥馑之年,一个酒足饭饱之徒,大谈特谈对吃喝的蔑视,奉劝一个快要饿死的人用风花雪月来充饥,你对此会有何感想。我当时愤愤地说:“奈宾,你听着,对一个画家来说,废墟也是美妙的景物,然而建造房屋是为了人住的,不仅仅是为了供画家来画的。不能为了艺术上的需要而不顾实际。你超然地把孀居加以理想化,固然很妙,但是你不要忘了,她也有一颗肉长的心,会受到痛苦和希望的煎熬的。”
我一向认为奈宾很顽固,要想使他改变看法,非一朝一夕之事。然而,我却意外地发现,他沉思了片刻以后,竟完全同意了我的看法。
大约一个星期以后,奈宾跑来找我说,如果我能帮助他,他准备娶一个寡妇。
我对他表示祝贺,满口答应全力以赴地支持他。奈宾于是向我透露了全部实情。
这时我才知道,奈宾的爱恋非属想象,他也在向往着一位孀妇,只不过从未吐露真情而已。原来,经常刊载奈宾的诗作——莫不如说是我的诗作——的杂志,被那位美人看到了,看来这些诗算没有白写。
奈宾用这种方式表白自己的心迹,原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用意,据他说,他根本不知道那位遗孀识文断字。他经常把杂志匿名邮给那位遗孀的兄弟,这只是他呼天不应的一种无奈之举。
这就像给上帝奉献花环一样,至于上帝是否感恩,那就不是爱慕者的事了。
奈宾极力向我解释,当他想方设法和孤孀兄弟结识时,并无特殊的用意,心上人的任何亲属对他来说都必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后来,那位兄弟的一场病导致他们得以相见。诗人的出现,自然而然会引起一番对诗歌的评论,当然也会涉及其他方面。
在他上次信服了我的看法之后,便鼓起了勇气向那位寡妇求婚,起初她未能应允。但当他借用了我那一套有说服力的话语,再加上自己的一两滴泪水,这位佳人便无条件地投降了。现在,需要的就是筹办婚礼了。
“那就开始准备吧。”我说。
“可是,”奈宾说,“你知道,我父亲现在还不同意这门亲事,等他同意时,不就一切都晚了吗?”
我毫不踌躇地给他开了一张所需的支票,然后说:“现在,你可以告诉我她是谁了吧。你不必担心我会成为你的情敌,我可以发誓我不会写诗给她,只能给你。”
“别傻了,”奈宾说,“我没告诉你她是谁,难道是怕你不成!是她让我不向朋友们谈及此事的,她对自己的这种抉择深感不安。不过,现在已经完全无所谓了。她住在十九号,就是你的那位邻居。”
假如我的心是一个锅炉的话,肯定会立刻爆炸的。“这么说,她已不坚持终生守寡了?”我直截了当地问。
“现在不了。”奈宾微笑着答道。
“那些诗句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完全有。你知道,我的诗本来就写得很动人,”奈宾说,“你说不是吗?”
我心里诅咒起来。
我该诅咒谁呢?诅咒他?诅咒我自己?还是诅咒上帝?反正都是一样,诅咒谁都无济于事。
21.这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2.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⑴然而激情有如山涧一样,一定要寻一条出路发泄出去。
⑵试想在饥馑之年,一个酒足饭饱之徒,大谈特谈对吃喝的蔑视,奉劝一个快要饿死的人用风花雪月来充饥,你对此会有何感想。
23.请简析小说为什么要用“美丽的邻居”做题目。
24.请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艺术表达效果。
答案
1、suì lěi 2.蜗 淤 捷 3.B 4.接力赛 5.句末加“责任”。 6.B A 7.D 8.C
9.(1)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2)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3)是淤滩上的驳船
10、(1)用武器护卫的城邑、疆域(意近即可) (2)传承使命勇当时代先锋 (3)示例:张爷爷,在您多年的扶贫工作中,家人都给予您哪些支持呢?
11.“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诗中的“我”不仅指作者,也代表着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
12、“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形象地说明了祖国过去的落后和衰败。
13.“勒”字描绘出祖国忍受痛苦、艰难前行的状况,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入肺腑的爱,为祖国的不幸而悲。
14.比喻,如“我是你簇新的理想”等,形象生动地描摹出新生的充满希望的祖国的形象。
15.你用双手放飞的一只百灵鸟 你从沉睡中醒来后的第一声怒吼
16.B 17.D
18.这首诗以一句话——“咱们的中国”为中心进行构思,表达了诗人对觉醒的中国终将如霹雳般震惊世界的信心以及愿为振兴中国而奋斗和献身的决心与勇气。
19.示例:“铁树开花”比喻建设“咱们的中国”艰难万分,但终会成为事实;“青天里一个霹雳”比喻人民的反抗力量之大。
20.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委婉曲折地抒情,闻一多的《一句话》则是直白热烈地抒情。
21.①第一人称叙述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我”对邻居孀妇的敬慕和因缺乏行动力而错失美好姻缘的懊悔之情。②只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遮蔽了奈宾的故事,为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了悬念,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和推理空间。
22.⑴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激情抒发比作山涧发泄,)说明“我”对“美丽邻居”的怜惜敬慕之深;②自然引出后文“我”和奈宾写诗等故事情节。⑵①运用类比手法,表达了对奈宾关于“美丽的邻居”“要保持贞节和宁静”的批驳。②以第二人称“你”直接对读者提问,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感情更加真实可信,更能引发读者思考。
23.⑴“美丽的邻居”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我”和奈宾的故事均围绕邻居展开。⑵“美丽的邻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较好地突出了主题。
24.①小说以问句(设问、选择问句)和排比句结尾,强烈地表达了“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助”奈宾打败自己的懊悔与无奈。②引发读者思考,揭示了只有思想而没有行动终将一事无成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