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减负】第三单元 写作 抓住细节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轻质减负】第三单元 写作 抓住细节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2 17:41:41

文档简介

《精雕细琢抓细节,千锤百炼显真章》
——七下第三单元写作课教学设计
语文 王慧萍
课型说明
写作课
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写作教学方面明确:写作要倾注真情实感,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力求立意与表达有创意。写记叙文需明确表达意图,借具体事例及细节描写充实内容。应借鉴佳作的叙事结构、语言运用等长处,反思自身表达不足并加以调整,结合积累实现流畅的口头或书面表达。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通过细节分析,体会语言的准确性与表现力,推断人物心理、情感及文本深层含义。感受细节描写中的文学美,尝试在写作中创造个性化表达。通过文本细读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并通过写作实践提升表达能力。
2.教材解读
“抓住细节”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好文章所以可以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功不可没。细节描写有利于情节的发展,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有利于主题思想的表达,从而更好的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个性特点,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学习本单元,引导学生学习经典文本体会细节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主题深化的意义,并学习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增强表现力。学会捕捉文本中的细节(动作、语言、神态、环境等),分析其表达效果。理解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的作用。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 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避免空洞叙述,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通过典型文本分析细节描写的方法。引导学生将细节描写迁移到写作中,避免“为细节而细节”,做到真实自然、服务于主题。通过精读课文,提炼细节描写技巧。设计“人物速写”“场景特写”等任务,进行细节描写专项训练。
三、学情分析
1.基础知识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结构——注意开头的引入,中间的过渡,结尾处的总结,能区分人物、场景、动作等描写类型, 能熟练运用一些比喻、拟人等基本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起来,使人物饱满起来。但对细节描写着笔较少,如外貌、动作、心理、环境等。对典型细节的运用(与主题相关、突出特点)以及感官描写的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更是少之又少。
并对写作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2.行为习惯
该阶段学生虽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写作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多数学生习惯直接叙事,缺少细节铺陈,对细节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导致作文内容单一,缺乏生动性。易出现“流水账”式写作,忽略关键细节放大,修改意识薄弱,初稿完成即视为任务结束。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发现并抓住细节,发掘出生活中真实感人的瞬间,提高学生对细节描写的能力。首先建立“观察→记录→筛选→描写”的细节处理流程;然后培养学生养成“细节标注法”(用符号标记需深挖的细节点),最后帮助学生形成“三次修改法”(初稿补细节→二稿调顺序→终稿润语言)。
3.关键能力
学生学情在各能力维度呈现出不同的状况。在观察能力上,部分学生对生活细节敏感度不足,易忽略微小特征;在逻辑能力上,细节堆砌缺乏主次,与主题关联性弱;在表达能力方面,词汇单一(如“开心”反复使用),部分学生存在词汇匮乏、语句不通顺的问题,难以精准生动地展现人物特点,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较为生硬。所以,作为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如开展“五分钟微观察”活动(聚焦特定对象记录细节);培养学生的分析力,如通过经典文本拆解,学习“细节金字塔”结构(基础细节→特色细节→情感细节),还要在表现力方面进行突破,如建立“细节工具箱:(动作分解、感官联动、对比强化等。)
四、学习目标
基础性目标 1.我能说出细节描写的常见类型,说出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拓展性目标 2.我能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挑战性目标 3.我能在写作中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五、实现路径
预备性知识学习 课前:回顾七上《秋天的怀念》等文章及七下第一、三单元所学,明确各篇文章的细节描写。
基础性目标实现路径 课前:完成自主学习单“写作抓手一:活水源头知细节”
课堂:分析、理解细节描写的定义及其作用。
拓展性目标实现路径 课前:完成自主学习单“写作抓手二:真实典型抓特征”、“写作抓手三:名篇佳作学细节”、“写作抓手四:妙笔生花绘细节及写作抓手五:美文赏析悟细节。
课堂:1.出示三个例句,并分析细节描写的特点。并出示两个片段描写,试比较哪一个更好并说明理由。2.回顾之前所学,学生举例细节描写的精彩片段,并分析名家片段是如何抓住细节来进行刻画的?3.讲练结合,学生仔细观察照片,你看到了谁 他们都是什么样子 拿起笔,慧眼独具写下来。4.欣赏经典美文,悟细节。
挑战性目标实现路径 课前:完成自主学习单写作抓手六:实战训练添细节
课堂:1.总结细节描写遵循的原则——“聚集、分解、还原、放大”,及相关方法技巧。2.拿出本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特点”的作文,针对细节描写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将修改后的作文和原文对比着读一下,体会细节描写的效果。
课后:布置作业:(1)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那一次,我重认识了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2)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从家里找一张你喜欢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六、课堂流程
流程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2分钟 1.齐读目标。2.激趣导入,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农夫凭什么判定画上那匹睁着眼睛的马是瞎马。 1.认真观察图片,明确农夫判定画上那匹睁着眼睛的马是瞎马的原因。
活水源头知细节 3分钟 1.明确什么是细节描写。2.明确细节描写的作用。 1.联系之前所学,结合写作抓手一:活水源头知细节的相关预习回答问题。
真实典型抓特征 4分钟 1.出示3个事例,分析、明确细节描写的特点。2.比较两个片段,分析优美的理由。 1.学生结合写作抓手二:真实典型抓特征,针对三个例句分析细节描写的特点,自由回答问题。
名篇佳作学细节 8分钟 1.出示示例,引导学生从修辞、人物描写、感官描写等角度分析、总结细节描写的好处,学习细节描写。 1.学生结合写作抓手三:名篇佳作学细节的预习,再次分析经典片段是如何抓住细节来进行刻画的,并进行小组交流,总结发言。
妙笔生花绘细节 8分钟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进行精彩细致的描绘。 1.学生仔细观察照片,拿起笔对图片进行精彩细致的描绘,并展示。
美文赏析悟细节 5分 1.教师出示经典美文,让学生阅读,并进行赏析感悟。 1.学生针对课前预习——写作抓手五:美文赏析悟细节,品析经典美文。
实战训练添细节 8分钟 1.指导学生运用今日所学“抓住细节”来描写修改“写出人物特点”的相关作文。2.并引导学生将修改后的作文和原文对比着读一下,体会细节描写的效果。 1.修改“写出人物特点”的作文并展示。2.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小结并布置作业 2分钟 1.总结:细节描写需遵循的原则“聚集、分解、还原、放大”;细节描写的要求:要真实、要典型、要生动。2.布置作业:(1)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那一次,我重认识了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2)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从家里找一张你喜欢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1.明确本节课教授的具体写作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原创名校精品资源21世纪教育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共21张PPT)
(统编版)七年级

《精雕细琢抓细节 千锤百炼显真章》
——七下第三单元写作课指导
郑州外国语学校朗悦校区 王慧萍
学习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 我能说出细节描写的常见类型,说出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二、挑战性目标
2.我能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三、拓展性目标
3.我能在写作中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激趣导入
据说有一个画家画了一幅《马食草图》。一位农夫看见画后,说:“你怎么画了一匹瞎马?”画家诧异地说到:“怎么会是瞎马呢?明明睁着眼睛呀。”
为了使眼睛不被草尖伤着,马在吃草时,眼睛是闭上的。画中的马睁着眼睛把头埋在草丛里吃草,准是匹瞎马。
请猜一猜农夫凭什么判定画上那匹睁着眼睛的马是瞎马。
写作抓手一:活水源头知细节
1.什么是细节描写
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具体细腻的描写。
2.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①传神刻画人物形象,给人以真实感;②细节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表达人物内心,增强作品的生动感;③深化主题,增强作品的深刻感。细节描写起到的是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写作抓手二:真实典型抓特征
例1 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
抓住破草鞋这一典型情节进行具体地描写,一个勤劳的坚韧不拔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例2 “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粗俗的、令人讨厌的睡姿真实可见,活灵活现。
例3 有卖油翁释担百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知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表情、动作,将轻视、不以为意的态度和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真实
典型
生动
比较两个片段,哪一个更好并说明理由。
A、这次上去默写会是什么结果呢 我坐在椅子上,想了又想,心里很紧张,犹豫了很久,终于走上了讲台……
B、这次上去默写会是什么结果呢 我坐在椅子上,双脚发抖,手也冰凉冰凉的,这使我感到很不舒服,不停地在椅子上挪动……又有两位同学上去改答案了,教室里出奇地安静。到底上不上去呢 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怦怦地跳着。我又把脚伸直了压了压,几次想冲上去,可我能对班里权威人物的答案提出异议吗 我再一次在草稿纸上认真地计算了一遍,似乎真的找不出什么错误了。于是,心一横,“呼”地站起来,跺跺脚,对着手哈了几口气,迈离了座位......
——摘自《脱下自卑的外衣》
写作抓手三:名篇佳作学细节
技巧一: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捧出所有的心血,奉献最纯洁的母爱,来抚育我们成长,所以未老先衰,四十几岁,头发开始花白。先是两鬓染霜,后来是额前飘白,就像春天黛青的远山里悄然冒出一抹残雪,一丝丝,一缕缕垂在饱经风霜的脸上,再后来脑前脑后全沾满了白发,白得我们儿女们心疼。
--冯瑞祥《母亲的白发》
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因为我们辛苦操劳而逐渐苍老的形象。
写作抓手三:名篇佳作学细节
技巧二: 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运用“蹒跚”“探”“爬”“攀”等词,具体抓住父亲特定场景下的动作,分解、放慢、放大,在动作的连续切换中,描写父亲的艰难。
写作抓手三:名篇佳作学细节
技巧三:发挥想象,调动感言
爸、妈上街去了,我一个人待在家里。当我看到行人从窗外走过的黑影(看),或是听到厨房里传来“砰砰”的声音(听),我便以为小偷来了,吓得说不出话来(感)。假如小偷来了,他会把我绑起来,用毛巾把我的嘴塞住,不让我喊叫,然后偷我家的钱,搬走我家的电视机(想)。我不敢捉小偷,所以跑进卧室里,锁起了房门,躲在被窝里(做),在被窝里,我一直祈祷:爸、妈,赶快回来吧(想)!
应用看、听、感、想、做这五个方法,就像神仙那点石成金的五根手指头一样,可以把抽象的意思,生动的描写出来。
写作抓手四:妙笔生花绘细节
同学们仔细观察照片,你看到了谁 他们都是什么样子 拿起笔,慧眼独具写下来。
饺子导演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遇到有一幅画面缺乏文字描述的难题,他要求同学们用一段文字来描述照片发生的事情,你能帮助他吗
①小孩“脏”到什么程度
②他们有多“瘦”
③穿着怎么“破旧” “破旧”的原因是什么
④他们有什么样的表情
⑤你有没有想要对他们说的话
写作抓手五:美文赏析悟细节
温暖的那一刻
记得那天很冷,但是那一刻,却无比温暖。①
又到冬天了,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太阳像包了一层保鲜膜,虽然卖力地从东到西跑得气喘吁吁,却一丝热气也没给我们留下。②
终于放学了,我下意识地裹紧身上的衣服,鼓起勇气跨出教室门。无情的风夹着“赶尽杀绝”的寒意扑面而来撞得我整个人都摇摇晃晃的。校门口的路灯早就亮了,昏黄的光线溜进门里边,无力地切割着黑暗的空间,仿佛那光线也被寒冷冻住了。③
①运用对比,开篇点题。
②运用引用、比喻、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冷的程度。
③运用夸张手法,突出描写风之大,天气之寒冷,为下文温暖的一刻做铺垫。
在这昏黄中我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爸爸!
“这么冷的天,快把羽绒服的拉链拉好!”爸爸的语气中含着担心与责备。我听话地低头拉拉链。摸索了好一会儿就是拉不上,爸爸用左手帮我拉住羽绒服下摆,好让我可以用两只手使劲儿,另一只手却怎么也不肯拿出来。
终于成功拉上了拉链,我的心里却冒出了一丝不满和理怨--爸爸不用两只手帮我!爸爸用左手帮我翻衣领时,手不小心碰到我的后颈,我不由自主地缩起了脑袋,爸爸的手就像冰块一样,我愣住了,心里难过起来:谁不冷呢 我怎么可以这样自私
④细节描写,描写爸爸“另一只手却怎么也不肯拿出来”的细节,设置悬念。
“爸爸……”我刚想说什么,就被爸爸打断了。他拉开自己胸前的拉链,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托出一个饭盒,⑤一直没出现的右手也拿出来了,护着饭盒放到我手里,⑥说:“星期五你回家时说想要吃面,没给你做,周末两天你又没在家吃饭,你妈不放心,特地做了面让我给你送来……天这么冷,吃点面暖和,我一直放在衣服里,还是热的,赶快回宿舍吃!”不等我答话,他又一边把我往宿舍送一边叮嘱我:“晚上睡觉别踢被子,面要趁热吃,大冷天的不许喝冷水……”⑦一路上,他都走在能为我挡住风的方向。⑧
⑤动作描写。一个“托”字写爸爸把饭盒递给“我”时的小翼翼,凸显出爸爸浓浓的爱。
⑥和前文相照应,揭开谜底,交代爸爸之前始终不愿伸出右手原因。
⑦语言描写。描写爸爸对“我的嘱咐,看似絮絮叨叨,实则章显了满满的父爱。
⑧细节描写。描写爸爸一路为“我”挡风的细节,表现了爸对“我”的关爱。
我抱着饭盒走到楼梯转弯处,看着爸爸转身回家,黑暗里他那并不高大的身影显得那么单薄。没有了爸爸在身边,风又得意扬扬地把我包围,在我耳边呼啸。然而,这一刻,我并不觉得冷,而且还暖洋洋的。怀里的饭盒还有着爸爸的爱的温度,这份爱足以让我的世界在一秒之内由隆冬转为盛夏。⑨
⑨卒章显志,运用对比,表现父爱的伟大,亲情的可贵。
名师总评:文章主题鲜明突出。本文围绕那一刻,围绕父亲在寒冷的冬日晚上给“我”送面条这件生活小事,抒写父爱的伟大,以小见大。细节描写感人,通过细节描写,从细微处彰显了父爱的伟大;环境描写传神,作者极力渲染天气奇寒无比,用自然环境的恶劣衬托父亲的爱;选材角度独特,聚焦生活小事,文中的父亲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在寒冷的冬夜为“我”送上热乎乎的面条,爱的伟大恰恰表现在生活小事中,令人动容。
写作抓手六:实战训练添细节
本册第一单元学习的是“写出人物特点”。拿出当时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来描写。根据下面的提示作些修改。
提示:
1.注意加入一些能表现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或心理活动的细节。
2.带上自己的情感,比如赞赏或厌烦某个人,可以在用词或者语气上有所体现,也可以直接写自己的评价。
3.将修改后的作文和原文对比着读一下,体会细节描写的效果。
小结
遵循“聚集、分解、还原、放大”的原则,把脑海中留存的印象、记录的素材加工创造为具体可感的画面。用语尽量准确、简洁、避免华丽空洞的语言。表述细节还有赖于良好的语感。在阅读中,要多精读、细读,学会咬文嚼字,培养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为准确生动地表述细节服务。
作业
1.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那一次,我重认识了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2.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从家里找一张你喜欢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习作实践:
注意描写自己的心理变化,写清认识转变的过程。
那一次,我重新认识了他
1.仔细审题
2.注意选材
3.写法提示
要写的这个人,你对他的了解和认识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他对你是有深刻影响的
重点叙写促成“重新认识”的具体事伯, 注意抓住重要的细节或场面。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再现当时的情景。
①可以回顾一下七年级上册学过的《学会记事》,叙述故事时应条理清楚,要有一定的顺序。
②注意联系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背景,对拍照时的细节做出生动具体的描写。
照片里的故事
1.仔细审题
2.注意选材
3.写法提示
命题作文,围绕“照片里的故事”展开,重点写“故事”。
可以写成回忆性散文,通过回忆往事,展现内心或留恋或难忘或纠结的记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