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表达
达标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人体细胞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的一个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表示转录 B.该过程表示翻译
C.该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D.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2.(2024·辽宁期末)如图所示为细胞中三种主要的RNA示意图,下列有关三种RNA 的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正常的真核细胞中,三种RNA都是由DNA转录形成
B.三种RNA中,有两种是单链结构,一种为双链结构
C.mRNA和tRNA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而rRNA不参与
D.tRNA可以通过反密码子识别mRNA和rRNA上的密码子
3.(2024·辽宁期末)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某细菌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多个核糖体串联在一条mRNA上形成念珠状结构——多聚核糖体(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密码子—氨基酸:AGC—丝氨酸; GCU—丙氨酸; CGA—精氨酸; UCG—丝氨酸)
A.图1所示结构可以缩短合成一条肽链所需的时间
B.图1所示 mRNA的右侧为3′端
C.图2中tRNA 所携带的氨基酸为精氨酸
D.测定发现图1的mRNA中C 占24%, 则DNA中T所占比例为26%
4.(2024·黑龙江期末)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其上有3个供tRNA结合的位点,其中A位点是新进入tRNA的结合位点,P位点是肽链延伸过程中tRNA的结合位点,E位点是空载的tRNA释放位点,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沿着 mRNA的b端向a端移动
B.每个 tRNA 经过的位点顺序是 E 位点→P 位点→A 位点
C.P位点结合的tRNA 上的反密码子是 3′—CUG—5′
D.该过程不存在碱基 A 和 T的互补配对
5.(2024·重庆期末)图甲表示细胞内合成 RNA 的过程,图乙表示 a、b、c三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到一个 mRNA分子上,并沿着mRNA 移动合成肽链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中核糖体沿箭头②的方向移动
B.图甲碱基的配对方式为A—U、G—C, 图乙为A—U、G—C、T—A
C.图乙过程可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D.活细胞均能发生图甲和图乙过程
6.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 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
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
7.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生物中的RNA具有催化功能 B.转运RNA上的碱基只有三个
C.mRNA与tRNA在核糖体上发生配对 D.RNA也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
8.如图为tRNA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b处两条链中间的化学键表示氢键
B.tRNA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在a处
C.tRNA是由三个核糖核苷酸连接成的单链分子
D.c处的反密码子可与mRNA上的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
9.基因的转录产物不可能是( )
10.(2024·福建泉州阶段练习)关于图甲、乙、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人的神经细胞中不会发生的只有⑦⑧过程
B.若图甲的①中A占23%、U占25%,则对应DNA片段中A占24%
C.图乙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丙的⑨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D.图甲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丙的⑥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1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RNA功能的是( )
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B.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C.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D.参与核糖体的组成
12.(2024·山东济宁阶段练习)下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 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且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B.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 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都相同
C.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肌肉细胞、生发层细胞、神经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肌肉细胞、神经细胞
D.与α链对应的DNA 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26%
13.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③④⑥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
B.①③过程的产物相同,催化的酶也相同
C.①②进行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⑤进行的场所为核糖体
D.①②⑤所需的原料分别为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14.表观遗传是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而是通过影响基因表达各环节导致细胞与个体表型改变的现象。下列不可以用表观遗传进行解释的是( )
A.环境压力使雄性小鼠产生攻击性行为,其后代具有相同行为
B.某高山动物的毛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C.我国古代记载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D.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
15.(2024·辽宁期末)当豌豆成熟时,淀粉含量高的豌豆能有效地保留水分,十分饱满;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皱缩。皱粒豌豆形成机制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分支酶基因的碱基序列决定了淀粉中葡萄糖的排列顺序
B.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插入一段DNA,并没有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
C.淀粉分支酶基因被外来DNA序列插入,改变了基因的空间结构,因而导致性状改变
D.该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6.(2024·辽宁期末)血橙被誉为“橙中贵族”,因果肉富含花色苷,颜色像血一样鲜红而得名。当遇极寒天气时,为避免血橙冻伤通常提前采摘,此时果肉花色苷含量极少而“血量”不足。血橙中花色苷合成和调节途径如图。
注:T序列和G序列是 Ruby基因启动子,两条途径任一启动都可激活Ruby基因的表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血橙果肉“血量”多少是通过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调控的
B.低温引起T序列的碱基序列改变进而使血橙果肉的“血量”增多
C.若提前采摘,可将果实置于低温环境以激活Ruby基因表达
D.同一植株上不同血橙的光照情况有差异可能引起果肉的“血量”不同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1分)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方框内所示结构是________的一部分,它主要在________中合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图2方框中数字________表示。
(2)图1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____,进行的场所是[ ]___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3)若该多肽合成到图1中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子是________。
(4)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与图1中⑥结构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________。
A.乳酸杆菌 B.T2噬菌体
C.染色体 D.流感病毒
(5)若图1的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 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含有的密码子个数和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最多不超过______。
A.166和55 B.166和21
C.333和111 D.333和21
18.(9分)如图表示基因控制胰岛素合成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DNA分子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替排列构成,DNA聚合酶可以催化相邻的两个脱氧核苷酸形成________(填代号)化学键。
(2)在图中翻译的方向是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
(3)图中的“一小段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决定“……—甘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谷氨酸—……”的模板链是图中的______链。
(5)若图中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且双链均被32P标记,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则复制过程需__________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19.(7分)(2024·大连期末)如图1表示油菜某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图2所示为该植物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后的两条转变途径,其中酶a和酶b分别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图3为基因B,其中α链是其转录的模板链。研究者根据图2所示机制培育出高产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58%。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克里克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油菜叶肉细胞发生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图1中的序号)。
(2)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①→③中遗传信息的精确传递;与③相比,过程②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③过程能在短时间内可以合成大量蛋白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图1中的字母与箭头与填写)。
(4)研究者通过诱导基因B的β链发生转录,从而形成了双链mRNA,提高了产油量。试结合图2和图3,分析该过程发生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2024·江西宜春月考)在2024年众多影响医学发展的临床试验中。用于HIV预防的T细胞疫苗的试验是值得期待的临床试验之一,HIV的结构和侵染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艾滋病由人体感染HIV引起。研制抗病毒药物时,需要依据HIV的遗传信息流向。请用图解的形式写出HIV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__;
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有 。
(2)研究发现,A3蛋白可能是治疗艾滋病的关键。该种蛋白能使前病毒中DNA单链的胞嘧啶脱氨基化转变为尿嘧啶。经过细胞分裂实现“C-G”→“T-A”的碱基对替换,该过程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次DNA复制,此时与原DNA分子不同的DNA占总数的________。
(3)据图分析,与T2噬菌体相比,HIV侵入宿主细胞的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HIV的遗传物质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3分)(2024·浙江开学)如图揭示了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一种调控机制:图中的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该miRNA与RISC蛋白结合形成的RISC-miRNA复合物,可以使IGFL1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降解,而IGFL2-AS1基因的转录产物可竞争性结合该miRNA,并诱导其降解,炎症因子(TNFα)可以诱导KLF5蛋白的表达,KLF5蛋白能诱导IGFL2-AS1基因和IGFL1基因的转录,①~⑦代表相关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⑦生理过程中表示转录的是__________,该过程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①形成的产物通过______________(填结构)进入细胞质,与miRNA的结合遵循__________ ________原则,该结合方式与①________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相同。
(2)图中过程⑤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填“左→右”或“右→左”)。图中3个核糖体同时结合在一个mRNA上,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个核糖体上最终合成的3条肽链结构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图中所示的miRNA既可以与IGFL2-AS1基因转录的产物结合,又可以与RISC结合形成RISC-miRNA复合物,进而与IGFL1基因转录的产物结合,如果提高IGFL3-AS1基因转录水平,对⑦过程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进而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有________ ______作用。依据上述内容,请提出对治疗乳腺癌药物研发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该过程表示转录,以DNA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需要消耗能量。
2.【答案】A
【解析】转录是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RNA包括mRNA、tRNA和rRNA。可见,在正常的真核细胞中,三种RNA都是由DNA转录形成,A正确;mRNA、rRNA和tRNA都是单链结构,但tRNA链上部分互补的碱基间通过氢键相连,使其折叠,因此tRNA存在局部双链区域,B错误;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mRNA是翻译的模板,tRNA是运输氨基酸的工具,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之一,因此三种RNA都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C错误;密码子位于mRNA上。tRNA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相邻的碱基。每个tRNA的这3个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叫作反密码子。可见,tRNA可以通过反密码子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D错误。
3.【答案】C
【解析】图1代表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A错误;图示翻译过程中,各核糖体从mRNA的5′端向3′端移动,而右边肽链较短,左边肽链较长,说明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到左,所以图1所示mRNA的右侧为5′端,B错误;图2中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GCU,对应的密码子为CGA,所以其携带的氨基酸为精氨酸,C正确;测定发现图1的mRNA中C占24%,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则DNA的模板链中G所占比例为24%,无法计算DNA中T所占的比例,D错误。
4.【答案】D
【解析】根据tRNA先结合再释放的过程特点应该是先经过A位点,再经过P位点,最后经过E位点释放,故核糖体沿着mRNA的a端向b端移动,A、B错误;P位点结合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和密码子(5′-CAG-3′)互补配对,所以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5′-CUG-3′,C错误;该过程为翻译过程,不存在碱基 A和T的互补配对,D正确。
5.【答案】C
【解析】图乙为翻译过程,根据核糖体上翻译出的多肽链的长度可以看出,图中核糖体沿箭头①的方向移动,A错误;图甲为转录,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产物是RNA,涉及的碱基配对关系为A-U、G-C、T-A,图乙为翻译,翻译的碱基配对发生在RNA之间,为A-U、G-C,B错误;图乙过程中多个核糖体结合到同一条mRNA上,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说明少量的mRNA可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C正确;图甲为转录过程,图乙为翻译过程,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活细胞中在不停地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因此,一般情况下,活细胞均能发生图甲和图乙过程,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再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D错误。
6.【答案】C
【解析】复制和转录都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都需要酶的参与;复制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转录的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两种过程的模板都是DNA,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而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7.【答案】B
【解析】tRNA是运载氨基酸的工具,是RNA的一种,与其他种类RNA一样,是单链结构,属于生物大分子,并非只有三个碱基,tRNA在某些部分配对并扭曲成双螺旋状,它的平面形状如三叶草的叶形,其中有三个碱基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称为反密码子。
8.【答案】C
【解析】图中RNA在部分区段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b处两条链中间的化学键表示氢键,A正确;tRNA是由几十个到上百个核糖核苷酸连接成的单链分子,C错误。
9.【答案】A
【解析】转录是指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RNA包括3种:mRNA、rRNA和tRNA。蛋白质不是转录的产物。
10.【答案】A
【解析】人的神经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正常情况下,人的神经细胞中不会发生的包括⑤DNA复制过程、⑦逆转录过程、⑧RNA的复制过程,A错误;若图甲的①中A占23%、U占25%,则对应DNA片段中A+T=23%+25%=48%,可知A=T=24%,B正确;图乙所示过程为翻译,图丙的⑨过程也为翻译,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多肽)的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C正确;图甲所示过程是转录,图丙的⑥过程也是转录,转录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D正确。
11.【答案】A
【解析】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A错误,B正确;少数酶的化学本质为RNA,C正确;rRNA参与核糖体的组成,D正确。
12.【答案】B
【解析】细胞中过程②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RNA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A正确;由于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所以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B错误;DNA复制发生于细胞分裂的间期,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能转录、翻译形成蛋白质,但不能发生DNA复制。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不能发生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生发层能发生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C正确;由题意知,α链是mRNA,其中G+U=54%,G=29%,则U=25%,故模板链中的G=19%,模板链中的C与α链上的G互补配对,所以C=29%,模板链中的A与α链上的U互补配对,所以A=25%,故模板链中的T=(1-29%-19%-25%)=27%,DNA两条链上的碱基互补,所以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27%+25%)÷2=26%,D正确。
13.【答案】B
【解析】①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③过程需要逆转录酶,B错误。
14.【答案】D
【解析】相同的环境压力对于亲代和子代的雄性小鼠来说,可能会产生相同的攻击性行为,这是表观遗传,A正确;某高山动物的毛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这是表观遗传,B正确;“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主要是由于环境中温度的影响,属于表观遗传,C正确;杂合的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这是发生了性状分离现象,这是由基因型决定的,不属于表观遗传,D错误。
15.【答案】B
【解析】淀粉分支酶基因的碱基序列决定了淀粉分支酶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A错误;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插入一段DNA,影响了淀粉分支酶的碱基序列,并没有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B正确;淀粉分支酶基因被外来DNA序列插入,并未改变基因的空间结构,仍然为双螺旋结构,C错误;该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D错误。
16.【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血橙果肉“血量”多少是通过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调控的,A正确;由图可知,低温引起T序列去甲基化进而使血橙“血量”增多,T序列未改变,B错误;由图可知,低温引起T序列去甲基化激活Ruby基因,所以若提前采摘,可将果实置于低温环境激活Ruby基因表达,C正确;由图可知,光照会促进HY5蛋白与G序列结合,激活Ruby基因,促进合成关键酶,使花色苷前体转为花色苷,增加“血量”,所以同一植株不同血橙果肉的“血量”不同可能与光照有关,D正确。
非选择题
17.【答案】(每空1分,共11分)(1)RNA 细胞核 核糖核苷酸 1、2、7 (2)翻译 ⑥ 核糖体 氨基酸 (3)UAA (4)D (5)D
【解析】(1)图2中方框内含有碱基U,是RNA特有的碱基,则方框内的结构表示RNA的一部分,在细胞核中经转录形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可用图2方框中1磷酸、2核糖、7碱基表示。(2)图1中以④mRNA为模板合成⑤蛋白质的过程称为翻译,场所是⑥核糖体,原料是氨基酸。(3)根据题意说明UCU后一个密码子是终止密码子,从mRNA中可以看出UAA为终止密码子。(4)核糖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乳酸杆菌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等,染色体和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流感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因此流感病毒与核糖体化学组成最相似。(5)若图1的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 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有碱基1 000个,密码子个数最多为333个,所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个数最多为333个,而氨基酸的种类最多21种。
18.【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9分)(1)脱氧核糖和磷酸 ③ (2)向右 (3)能储存遗传信息,且能通过核孔(2分) (4)GGC 甲 (5)2.1×104(2分)
【解析】(1)DNA分子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构成,DNA聚合酶可以催化相邻的两个脱氧核苷酸形成③磷酸二酯键。(2)在图中翻译的方向是向右。(3)图中的“一小段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原因是能储存遗传信息,且能通过核孔。(4)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由图中mRNA的碱基序列可知,甘氨酸的密码子是GGC,根据一小段DNA中的甲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一小段RNA,说明决定多肽链的模板链是图中的甲链。(5)若图中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且双链均被32P标记,其中腺嘌呤占20%,则胞嘧啶占30%,为5 000×2×30%=3 000个。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则复制过程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3 000×(23-1)=2.1×104个。
19.【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7分)
(1)中心法则 ②③ (2)T-A (3)一个mRNA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结合 a→b (4)双链mRNA不能翻译,酶b不能合成,而细胞能正常合成酶a,PEP在酶a的作用下合成更多的油脂(2分)
【解析】(1)中心法则的图解:,图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中心法则,油菜叶肉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可以发生②转录和③翻译过程。(2)③翻译是mRNA与tRNA配对,配对的方式有A—U、G—C,②是转录,DNA和核糖核苷酸配对,配对方式有A—U、G—C、T—A,所以特有的配对方式是T—A。(3)由于一个mRNA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形成多聚核糖体,因此短时间内可以合成大量蛋白质;从图中看出,a端肽链最短,b端肽链最长,因此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a→b。(4)基因B经诱导后转录出双链mRNA,影响翻译过程,双链mRNA不能翻译,酶b不能合成,而细胞能正常合成酶a,PEP在酶a的作用下合成更多的油脂。
20.【答案】(每空2分,共12分)
(1) 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2)2 1/2 (3)蛋白质外壳连同其中的遗传物质一起进入宿主细胞 形成病毒“储存库”,实现病毒基因在宿主细胞中持久存在并表达,且无法清除
【解析】(1)HIV是含有逆转录酶的RNA病毒,其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包括逆转录、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图解形式为。
逆转录的产物是DNA,需要脱氧核苷酸;转录产物是RNA,需要核糖核苷酸,翻译产物是蛋白质,需要氨基酸。
(2)该种蛋白能使前病毒中DNA单链的胞嘧啶脱氨基化转变为尿嘧啶,C—G先转化为C—U,C—U转化为U—A,U—A转化为T—A,该过程至少需要经过2次DNA复制。题干信息可知,其中的一条链发生碱基改变,所以此时与原DNA分子不同的DNA占总数的1/2。(3)与T2噬菌体相比,HIV侵入宿主细胞的方式的不同之处是HIV蛋白质外壳连同其中的遗传物质一起进入宿主细胞。HIV的遗传物质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意义是形成病毒“储存库”,实现病毒基因在宿主细胞中持久存在并表达,且无法清除。
21.【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3分)
(1)①② RNA聚合酶 核孔 碱基互补配对 不完全
(2)左→右 提高翻译的效率,短时间内合成多条肽链(2分) 相同
(3)抑制 促进 研发提高该miRNA的转录水平的药物(或研发抑制KLF5蛋白表达的药物或研发抑制TNFα进入细胞等方面的药物)(2分)
【解析】(1)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分析题图可知,①②为转录的过程,转录需要的酶为RNA聚合酶,转录形成的产物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转录形成的mRNA与miRNA的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过程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为A—U、U—A、C—G、G—C,转录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为A—U、T—A、C—G、G—C,这两个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2)过程⑤为翻译的过程,翻译的方向是由肽链短→长的方向,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左→右,图中3个核糖体同时结合在一个mRNA上,为多聚核糖体的现象,其生理意义是提高翻译的效率,短时间内合成多条肽链。3个核糖体翻译是利用同一模板,最终合成的3条肽链结构相同。
(3)miRNA既可以与IGFL2 AS1基因转录的产物结合,又可以与RISC结合形成RISC-miRNA复合物,如果提高IGFL2 ASI基因转录水平,则会抑制IGFLI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能与RISC-miRNA结合,即表现为对⑦的抑制作用,进而使IGFLI的表达量提高,表现为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因此,可以研发提高该miRNA的转录水平/抑制KLF5蛋白表达/抑制TNFα进入细胞等方面的药物,治疗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