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染色体变异 课后训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2 染色体变异 课后训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12 20:1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章 2 染色体变异
[基础达标]
题组一 染色体结构变异
1.(2024·广西河池期末)研究表明,人的某些体细胞中,17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可能会诱发一类罕见的皮肤癌,即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类细胞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这类细胞产生正常配子的概率是1/4
C.皮肤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容易扩散和转移
D.皮肤癌的发生还可能与抑癌基因过度表达有关
2.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上的部分基因,下列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是(  )
A. B.
C. D.
3.下图表示某棉花品种的培育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太空育种依据的原理主要是基因突变
B.粉红棉M的出现是染色体片段缺失的结果
C.粉红棉M自交产生白色棉N的概率为1/4
D.白色棉和白色棉N的表型相同,基因型也相同
题组二 染色体数目变异
4.(2024·宁夏石嘴山期末)八倍体小黑麦(8N=56)是六倍体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下列关于八倍体小黑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细胞中有8个染色体组
B.由该小黑麦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是四倍体
C.这种小黑麦可产生正常的种子
D.相对于六倍体小麦,这是个新物种
5.(2024·重庆期末)虹鳟鱼和三文鱼的色泽和纹理相像,为提高虹鳟鱼(二倍体)的食用价值和品质,科学家利用“冷休克法”抑制分裂末期细胞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导致细胞染色体数量加倍,从而获得多倍体鱼类。下图显示两种获得多倍体鱼的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冷休克处理抑制着丝粒的分裂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倍增
B.多倍体鱼的获得过程中涉及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C.多倍体鱼①和多倍体鱼②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量不相同
D.多倍体鱼①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联会紊乱的现象
6.在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过程中发生的变异不包括(  )
A.染色体数目加倍一次
B.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C.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
D.一定发生基因重组
题组三 生物育种
7.(2021·广东卷)白菜型油菜(2n=20)的种子可以榨取食用油(菜籽油)。为了培育高产新品种,科学家诱导该油菜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形成完整植株B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c成熟叶肉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将Bc作为育种材料,能缩短育种年限
C.秋水仙素处理Bc幼苗可以培育出纯合植株
D.自然状态下Bc因配子发育异常而高度不育
8.如图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B.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
C.图中使用秋水仙素的目的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D.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能力提升]
9.(2024·黑龙江哈尔滨期末)果蝇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只含一个B或b基因的个体不能成活。如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乙属于诱变过程中得到的染色体变异个体
B.图中筛选①可用光学显微镜实现筛选目的
C.F1中有1/2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
D.F1中雌雄果蝇的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
10.(2024·陕西西安阶段练习)如图为某雌蜂体内正在分裂的两个细胞(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及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细胞中一定含有两条X染色体,乙细胞分裂产生第一极体
B.甲、乙细胞中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2套遗传信息
C.与乙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在各时期一定都有两条含b基因的染色体
D.若该雌蜂产生的子代雄蜂体内出现了与乙细胞相同的细胞,其原因一定是基因突变
11.下图表示某些植物的体细胞,请根据下列条件回答问题。
(1)肯定是单倍体的是________图,它是由________倍体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
(2)如果A、B、C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那么茎秆较粗壮但不能产生种子的是______图,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中可能是二倍体的是________图。
(4)如果C图中的植株是由某植物的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那么它是________倍体。形成它的原植物是________倍体。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1.【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17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可能会诱发一类罕见的皮肤癌,这是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正确;因为17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所以联会后17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两两组合有6种可能,其中产生正常配子的概率是1/6,B错误;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C错误;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皮肤癌的发生还可能与原癌基因过度表达有关,D错误。
2.【答案】D
【解析】A为染色体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与题意不符,A错误;B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与题意不符,B错误;C与正常染色体相比,表现为染色体片段的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与题意不符,C错误;D表示的染色体中基因的顺序与原来的相同,发生了基因突变,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与题意相符,D正确。
3.【答案】D
【解析】图中的太空育种为诱变育种,诱变育种的原理为基因突变,A正确;深红棉S经过处理后,导致一条染色体上的片段部分缺失,b基因缺失,获得粉红棉M,该过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B正确;根据粉红棉M经减数分裂产生2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一个含b基因,一个不含b基因,故自交产生白色棉N的概率为1/2×1/2=1/4,C正确;白色棉与白色棉N表型相同,但基因型不同,白色棉N中没有B或b基因,D错误。
4.【答案】B
【解析】八倍体小黑麦的体细胞中有8个染色体组,A正确;小黑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出来的植株是单倍体,B错误;由于其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是可育的,所以这种小黑麦可产生正常的种子,C正确;六倍体与八倍体小麦和二倍体黑麦之间都有生殖隔离,这是个新物种,D正确。
5.【答案】C
【解析】冷休克处理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该过程不抑制着丝粒的分裂,A错误。多倍体鱼的获得过程中涉及染色体数目变异,不涉及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错误。次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Ⅱ可形成卵细胞,卵细胞与精子正常受精可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第一次有丝分裂时冷休克形成细胞A,进而得到多倍体鱼①,该多倍体内染色体数目为2N×2=4N;次级卵细胞分裂时经冷休克得到细胞B,细胞B与精子结合得到细胞C,多倍体鱼②的染色体数目为2N+N=3N,C正确。多倍体鱼②的染色体数目是3N,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联会紊乱现象,多倍体鱼①的染色体数目为4N,其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联会紊乱的现象,D错误。
6.【答案】C
【解析】在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过程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期的普通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西瓜,染色体数目加倍一次,A正确;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因此,在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过程是多倍体育种,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数目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染色体组的数目发生了变化,由二组到四组,再到三组,C错误;在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过程中,减数分裂时一定会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
7.【答案】A
【解析】白菜型油菜(2n=20)的种子,表明白菜型油菜属于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而Bc是通过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其成熟叶肉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利用Bc作为育种材料进行育种属于单倍体育种,其特点是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正确。单倍体育种中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的都是纯合植株,C正确。Bc植株为单倍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所以高度不育,D正确。
8.【答案】D
【解析】③→④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③→⑤→⑥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③→⑦、⑤×⑦→⑧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正确;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能产生2种配子ABd、Abd,则⑨的基因型也有2种,即ABd、Abd,所以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B正确;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由③得到④属于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产生的变异不一定都有利于生产,D错误。
【能力提升】
9.【答案】C
【解析】图中乙细胞含B基因的常染色体片段移接到了X染色体上,所以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变异个体,A正确;染色体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故图中筛选①可用光学显微镜实现筛选目的,B正确;根据自由组合定律,乙产生的精子类型有BXB、BY、XB、Y,甲产生的卵细胞类型为bX,因此子代有BbXBX、BbXY、bXBX、bXY(死亡),无B基因的常染色体和有B的X染色体都是异常染色体,故F1中有2/3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C错误;F1中雌雄果蝇都有B基因,所以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D正确。
10.【答案】D
【解析】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且该生物是雌蜂,细胞中一定含有两条X染色体;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是第一极体,分裂产生第二极体,A错误。甲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且据图可知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A、a,甲细胞含有4套遗传信息,乙含有2套遗传信息,B错误。乙细胞中含有基因A、a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互换,也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故与乙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或aabb,分裂后的子细胞只含有一个b基因,C错误。雄蜂是由雌蜂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而卵细胞发育过程中不经过减数分裂,只经过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与乙细胞相同的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只会出现基因突变,D正确。
11.【答案】(1)D 二
(2)A 含有3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会发生联会紊乱而不能形成正常生殖细胞,不能产生种子
(3)B、C (4)单 四
【解析】(1)A、B、C、D四图中依次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3、2、2、1,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一定是单倍体。(2)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染色体组数大于等于3的多倍体植株茎秆较粗壮,染色体组数成单的减数分裂时会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生殖细胞,也就不能产生种子。(3)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所以B、C图可能是二倍体细胞。(4)若C图植株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是单倍体,该单倍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则原植物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是四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