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1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基础达标]
题组一 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1.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
B.地壳岩石的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2.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较复杂、高等
D.新近地层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3.下图是部分生物进化的历程,它反映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A.从水生到陆生 B.从简单到复杂
C.从低等到高等 D.以上选项都包括
4.图示为未被破坏的甲、乙、丙沉积岩层,其中甲岩层更接近地表,A、B是分布在甲、乙两个岩层中的生物化石,下列关于此图的解读,观点正确的是( )
A.生物A是由生物B进化而来的
B.生物A的个体数量比生物B多
C.生物A和生物B起源于相同的年代
D.生物A的结构比生物B的结构复杂
5.多年前,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舒德干院士曾提出如图1所示的“三幕式寒武大爆发构建动物树”假说。科学家利用清江生物群化石,绘制出如图2所示的复原生物深海生境假想图,印证了舒德干院士的假说。下列关于该成果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化石可以为图1所示演化树假说提供最可靠证据
B.化石可以记录寒武纪时期清江海洋生物演化的历程
C.图2表明寒武纪时期的生物均已演化为现存生物
D.图1所示假说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趋势
6.考古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一对古生物化石,经过研究发现它们竟然是一对雌雄孔子鸟化石,两只鸟深情对望,姿态优美动人,堪称一亿多年前的“爱情鸟”。下列关于孔子鸟化石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孔子鸟化石等过渡类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C.在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没有低等生物的化石
D.生物越高等,出现的地层地质年代越新近
题组二 生物进化的其他证据
7.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和分子生物学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证据。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合理的是( )
A.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B.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可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C.彼此不同而相似的物种,由一个共同祖先发展而来
D.蛋白质和DNA都是大分子物质,都可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证据
8.(2024·湖北期中)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将来自不同种生物的两条DNA单链进行杂交,两种生物的DNA分子碱基序列越相似,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就越多。某人用甲、乙、丙三种生物的DNA单链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游离的单链所对应的原物种DNA片段均不含遗传信息
B.游离区域的两条链控制合成的氨基酸序列一定不同
C.甲与乙的亲缘关系比甲与丙的亲缘关系远
D.甲与丙的亲缘关系比乙与丙的亲缘关系近
9.比较鸟的翼、鲸的鳍、马的前肢、蝙蝠的翼和人的上肢,它们的形态和功能都不相同,但它们的内部结构却基本一致,对以上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它们的体内具有控制这些性状的相同基因
B.它们都是由现代的爬行动物逐渐进化而来的
C.它们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D.它们的上肢都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而逐渐形成的
[能力提升]
10.研究者从古代尼安德特人标本中提取DNA进行测序,发现之前未知的线粒体DNA(mtDNA)序列。比较多个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现代人之间,以及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黑猩猩之间mtDNA特定序列的碱基对差异,结果如图1。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mtDNA的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现代人之间mtDNA的差异可能与迁徙有关
C.图1表明现代人与黑猩猩的mtDNA差异更大
D.图1结果支持绘制出图2所示的进化树
11.在研究生物进化问题方面,比较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科学家通过对鱼、蝾螈、龟、鸡、兔和人等几种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的比较研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结果。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比较它们胚胎发育的初期图(第一行)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
(2)胚胎学家经观察比较后,发现鸡、兔及人胚胎发育的初期也和另外几种动物一样,都有鳃裂的出现,请你从进化的角度对此作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1.【答案】D
【解析】科学研究发现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D
【解析】生物A比生物B高等,但并不能说明生物A是由生物B进化而来的,A错误;生物A的个体数量和生物B的个体数量无法比较,B错误;生物A和生物B起源于不同的年代,生物A比生物B要晚,C错误;生物A比生物B出现得晚,所以生物A的结构比生物B的结构复杂,D正确。
5.【答案】C
【解析】化石是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A正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故化石可记录寒武纪时期清江海洋生物演化的历程,B正确;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大爆发和大灭绝的过程,C错误;图1所示,基础动物亚界、原口动物亚界、后口动物亚界的演化历程,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趋势,D正确。
6.【答案】C
【解析】孔子鸟化石等过渡类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A正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B正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种类也越多;在越新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种类也越多。低等生物至今依然存在,因此在地质年代较新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C错误,D正确。
7.【答案】A
【解析】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给生物进化理论提供有力的支持,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直接的证据,A错误;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可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差异大小揭示亲缘远近,B正确;彼此不同而相似的物种,由一个共同祖先发展而来,C正确;蛋白质和DNA都是大分子物质,都可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证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揭示了当今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D正确。
8.【答案】C
【解析】游离的单链所对应的原物种DNA片段可能含有遗传信息,A错误;依据密码子的简并,游离区域的两条链的碱基序列不同,但表达出的氨基酸序列可能相同,B错误;甲与乙形成的游离区域的部位比甲与丙的多,故甲与乙的亲缘关系比甲与丙的亲缘关系远,C正确;甲与丙形成的游离区域的部位和乙与丙形成的游离区域的部位多,故甲与丙的亲缘关系比乙与丙的亲缘关系远,D错误。
9.【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证据属于解剖学证据,可以证明它们有共同的祖先。
【能力提升】
10.【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进而产生新性状,故mtDNA的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据图1分析可知,现代人与现代人之间的mtDNA特定序列差异较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更大(差异碱基对个数与百分率),推测可能与迁徙有关,B正确;据图1分析可知,现代人与黑猩猩的mtDNA差异碱基对个数多,且每个区段的百分率均较高,故表明现代人与黑猩猩的mtDNA差异更大,C正确;图2的进化树中,现代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更近,其mtDNA特定序列的差异应更小,与图1结果不符,D错误。
11.【答案】(1)它们在胚胎发育的初期很相似 它们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2)它们的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所以在胚胎发育的初期有鳃裂出现
【解析】(1)一切高等动植物的胚胎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这说明高等生物起源于低等的单细胞生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人,彼此间的区别十分显著,但是它们的胚胎在发育初期都很相似,这种现象说明不同物种间存在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它们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2)脊椎动物的进化趋势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可见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胚胎学家经过观察比较发现,鸡、兔以及人的胚胎发育初期也和另几种动物一样,都有鳃裂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它们的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所以在胚胎发育初期有鳃裂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