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课后训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2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课后训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12 20:1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 2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基础达标]
题组一 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1.适应的相对性的形成与下列各项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 B.变异是不定向的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D.环境条件是稳定的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选项是(  )
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B.牛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
C.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夏天变为灰色
D.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题组二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3.根据拉马克的生物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短舌啄木鸟啄食不到树洞中的昆虫,因此现在看到的多是长舌啄木鸟
B.长着漂亮长尾的雄孔雀能得到配偶,因此雄孔雀的尾一代比一代长了
C.狼善跑是因为狼想捕到鹿,鹿善跑是因为鹿想求生
D.长期喷洒农药,农田中的害虫抗药性逐代增强
4.下列哪一项属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内容(  )
A.过度繁殖 B.获得性遗传
C.适者生存 D.生存斗争
题组三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5.(2024·贵州贵阳期末)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  )
A.枯叶蝶的翅很像一片枯叶是相关基因发生突变所导致的
B.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就可能产生新的适应特征
C.长颈鹿经常伸长脖子去吃树上的叶子,就产生了定向的颈长变异
D.在生存斗争中,失败的个体往往会被淘汰,这不利于生物的进化
6.(2024·辽宁沈阳学业考试)抗生素的使用成功治疗了相关疾病,同时也带来了细菌的耐药性问题,使得抗生素的杀菌效果明显下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的变异对细菌本身都是有害的
B.抗生素的不断使用,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变异
C.细菌耐药性的增强,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
D.抗生素提高了细菌的基因突变率,导致耐药基因的产生
7.(2024·山西临汾期末)犀牛的角虽内部空心,却格外坚硬和锋利,是犀牛自卫和进攻的有力武器。印度犀牛为独角,而黑犀牛为双角。按照达尔文的观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犀牛的角是其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B.犀牛的角因经常使用而变得锋利
C.角锋利的犀牛更易存活并繁衍出后代
D.印度犀牛和黑犀牛可能具有共同祖先
8.一般来说,干旱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干旱地区种植;潮湿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潮湿地区种植。在这里,干旱和潮湿所起的作用是(  )
A.诱变 B.隔离
C.选择 D.进化
[能力提升]
9.不同物种的个体在形态特征上常有些差异,而形态有差异的个体,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上也会有所不同。如图为某地三种不同植物的叶面积与个体数目的关系图,若此地遭遇干旱,则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
A.在干旱时,乙物种比甲物种适应能力强
B.在干旱时,丙物种比乙物种适应能力强
C.在干旱时,甲物种比乙物种适应能力强
D.在干旱时,甲、乙两物种适应能力相同
10.(2024·江苏苏州期末)自然选择有如图所示的四种类型:①定向选择:保留种群中趋于某一极端变异个体、淘汰另一极端变异个体;②平衡选择:整体的遗传变异得到保持;③稳定选择:淘汰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保留中间类型个体;④分裂选择:按照不同方向保留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淘汰中间类型个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选择属于定向选择
B.平衡选择不会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生物不能进化
C.稳定选择通常会减少遗传多样性,群体基因型趋向于纯合
D.分裂选择能够保持或增加变异类型,有可能形成新的物种
11.某种果蝇是家禽的毁灭性寄生物。在一实验室里,用杀虫剂和电离辐射分别处理这种蝇的两个数量相同的群体,电离辐射能导致雄蝇不育,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图中属于电离辐射对害虫处理的曲线为______。
(2)用杀虫剂处理,可使群体中的个体在短期内迅速减少,但从处理后的第三代开始个体数量逐渐回升,这是因为群体中具有少量的________个体,能________杀虫剂这个环境,在定向的________作用下得到保存,继续繁殖具有________的后代。
(3)用电离辐射使雄性不育的处理方法,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
(4)用电离辐射的方法消灭害虫与用杀虫剂相比,其好处除表现在效果上外,还可防止________________,这对保护环境是有利的。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1.【答案】A
【解析】适应的相对性的形成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外因是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A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符合题意,B错误;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进化的方向,不符合题意,C错误;环境条件不是稳定的,D错误。
2.【答案】B
【解析】沙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少雨的沙漠环境,是生物适应环境,A不符合题意;牛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是生物影响环境的表现,不属于适应环境的表现,B符合题意;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夏天变为灰色,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C不符合题意;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较厚,有利于保持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以适应寒冷的环境,是生物适应环境,D不符合题意。
3.【答案】C
【解析】C选项认为变异是由意愿决定的,是拉马克学说的观点。A、B、D都是达尔文的观点。
4.【答案】B
【解析】过度繁殖、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都是达尔文的学说内容,A、C、D不符合题意;拉马克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获得性遗传和用进废退,B符合题意。
5.【答案】B
【解析】枯叶蝶的翅很像一片枯叶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微小的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就可能产生新的适应特征,B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在生存斗争中,失败的个体往往会被淘汰,这有利于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有利于生物的进化,D错误。
6.【答案】C
【解析】细菌的变异对细菌本身大多数是有害的,少数有利,如抗药性强的变异对病菌本身是有利的,A错误;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使得细菌耐药性的增强,C正确;变异是使用抗生素之前就存在的,不是使用抗生素产生的,故抗生素也不能提高细菌的基因突变率,B、D错误。
7.【答案】B
【解析】犀牛的角能使犀牛在一定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和繁殖,即犀牛的角是其对环境的一种适应,A正确;犀牛的角经常使用,变得锋利,这是拉马克的观点,不是达尔文的观点,B错误;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角锋利的犀牛个体自卫和进攻能力比较强,易被保留并繁衍出后代,C正确;生物繁衍过程中,个体之间会存在许多性状方面的差异,如印度犀牛的独角和黑犀牛的双角,但它们可能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D正确。
8.【答案】C
【解析】干旱和潮湿属于环境,环境起到选择作用,选择了适应环境的表型,C正确。
【能力提升】
9.【答案】C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在干旱时,乙与甲相比,个体数目最大时,甲对应的叶面积更小,因此甲的适应能力更强,A错误;结合乙、丙曲线可知,长期干旱,叶面积较小时,乙的个体数目相对较多,因此乙的适应能力比丙强,B错误;结合甲、乙曲线,甲曲线峰值靠左,叶面积小时,曲线整体偏左,因此甲的适应能力比乙强,C正确、D错误。
10.【答案】B
【解析】抗生素相当于自然选择,对细菌的抗药性选择属于定向选择,能够选择并保存耐药性强的个体,A正确;平衡选择中整体的遗传变异得到保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平衡选择会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生物可以进化,B错误;稳定选择能够淘汰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保留中间类型个体,通常会减少遗传多样性,群体基因型趋向于纯合,C正确;分裂选择能按照不同方向保留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淘汰中间类型个体,能够保持或增加变异类型,有可能形成新的物种,D正确。
11.【答案】(1)B (2)抗药性 适应 自然选择 抗药性 (3)人工诱变 (4)农药污染
【解析】农药作用于害虫之后,不具有抗药性的害虫被淘汰,从而使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但少数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使种群数量又逐渐增加。使用电离辐射处理害虫后,可导致害虫中的雄性个体发生基因突变,成为雄性不育个体,从而变相改变了种群内的性别比例,使雌性个体因不能完成交配活动而不能产生新个体,种群数量逐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