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2 17:24:22

文档简介

六盘水市2027届高一3月月考


考生注意:
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
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
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
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
的作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
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
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
的使命。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
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
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瓣。”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
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
史德。
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
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
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
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
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
【高一3月月考·语文第1页(共8页)】
5311A六盘水市2027届高一3月月考·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题号
1
2
3
6
10
11
12
15
18
答案
B
D
A
0
C
CEG
D
C
A
1,B(B项,“一个文艺家若无历史感,就无法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错误,说法绝对,材料一原文只说“没
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
2.D(D项,“汲取外来文化优秀经验的文艺作品基本都实现了外来文化经验的本土性转化”错误,材料二原文只
说“不少作品实现了外来文化经验的本土性转化”,并没说“基本都”。)
3.A(A项意思是:《诗经》可以使人受到感染,得到启发和鼓舞;可以观察人情风俗的盛衰,认识社会现实;可以
通过情感交流,彼此感染,和谐相处;可以抒发心中不平,讽刺不良政治。这是孔子对诗歌社会功能的认识和
总结,系统地表达了诗教的观点。其他三项都是谈诗歌创作的。)
4.①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要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
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②文学家、艺术家要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具备史识、史才,史德,按照艺术规律
呈现历史。(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①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立足本土,吸取独特的中国经验,更好地认识中国和表达中国。②文艺
工作者要充分认识祖国的优秀文化基因,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回答文学与经济、社会、时代的重大命
题。③文艺工作者要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思想和传统美德,重视发掘和积极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大力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激活文化资源。(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D(A项,“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历史沧桑感”错误,根据原文“也就是说,盐客们来回都要桃担。一两百
的担子,上岭下坡,脚板磨出了血茧”“顺头岭一段最为艰难,有数千级石板路…”可知,主要还是为了写盐
客路途的艰苦。B项,“但是他们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错误,原文只是说“盐客们最大的快乐是把路
途的苦难说成‘乾隆下江南”,不能据此说明他们一直乐观,文中多次强调盐客的苦,且文中有说“盐客们说
到伤心事,常叹息:‘挑盐客…可怜啊!”。C项,“可见许万年从小就在心中种下了革命种子”错误,于文无
据,原文只说“那时候,许万年还小,给地主放牛、扯猪草,饥一顿饱一顿。儿年后,许万年长大了,有力气了,
就随若堂哥一起当盐客,做挑夫”。)
7.C(C项,“而无知者无畏的许万年选择了参加红军”错误,许万年想必也知道蒋军恶行,遇到“日思夜盼的红
军”动员盐客参加红军,“许万年没什么牵挂,加上体格健壮,就参加了红军队伍”。)
8.①路途险峻难行:盐客一路翻山越岭,要经过猴子岩、顺头岭等艰险难行之路,兵荒马乱的,只得走小道,稍不
留神就会送命。②受到盐商剥削:两头的盐商看不起盐客,用各种手段盘剥盐客。③生活条件艰苦:盐客穿
着短衫裤、草鞋,住盐业街价钱低廉的伙铺,带着一小罐有少许豆豉的辣椒酱,饿了买碗白饭充机,病了休息
片刻便得继续赶路。(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9.①“万年桥”与小说主人公许万年的名字相关联,许万年参军后,红军修了这座桥,他为了革命胜利而不惧流
血柄牲。小说以“万年桥”为题,点明了主人公,突出了许万年的形象。②以“万年桥”为题,强调了红军为盐
客们修桥、盐客们带领部队过桥抄近路出奇兵等重要情节,凸显了军民鱼水情。③以“万年桥”为题,揭示了
小说“没有流血牺性,哪有幸福万年”的主旨,歌颂了红军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CEG(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11.C(C项,“意思相同”错误,“不吾知也”的“知”意思是了解。)
12.D(D项,“主观原因”错误,这是客观原因。)
13.(1)于是庄王向优孟道歉,就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四百户封给他,用米供奉祭祀孙叔教。(“谢”“以”各
1分,句意2分)
(2)因此事物有时减损了却反而使它增加(得益),有时增加了却反而使它减少(受损),怎么知道是这样的
呢?(第一个“损”、第二个“益”各1分,句意2分)
14.①善识人,早年能发现乐人优孟的贤能并善待他。②善治国,辅佐楚王称霸。③有远见(知韬晦、谦让),嘱
附儿子请求受封贫瘠之地,以保有长久的荫蔽。(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4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优孟原是楚国的歌舞艺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动诫(楚王)。楚国宰相孙叔放知道优
孟是位贤人,待他很好。(孙叔救)患病将要去世,瑞咐他的儿子说:“我死后,你生活一定很贫困。那时,你就去
拜见优孟,说‘我是孙叔救的儿子’。”过了几年,孙叔救的儿子(果然)十分贫困,靠卖柴为生,后来见到优孟,同
他说话。优盖说:“你不要到远处去。”于是,他就立即缝制了孙叔救(往日穿戴)的衣服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
救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过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救,连楚庄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来。楚庄王设置酒
宴,优玉上前为庄王敬酒祝福。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救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优玉说:“请允许我回
【高一3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5311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