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山水画的意境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山水画的意境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2 16:59: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山水画的意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四川人说□é______眉天下秀,夔( )门天下险,剑gé______天下雄,青城天下yōu______□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 )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huáng______的印象。
(1)给加点字注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在□中标注恰当的标点符号。
(4)解释加点词。
富丽堂皇: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2.学完本课,班里开展“李可染作品欣赏”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中新社北京6月3日电 在3日北京保利春拍近现代书画拍卖夜场中,著名画家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以2.9325亿元人民币成交,刷新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目前是今春拍卖场上单品成交额最高的中国艺术品。
作为今年保利春拍的领衔之作,该画此前预展时估价2.8亿元人民币,引起众多收藏家的兴趣。今晚正式拍卖时以1.8亿元起拍,经过数轮竞价,最终以2.55亿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达到2.9325亿元。
(2)李方搜集了一些关于《万山红遍》的资料,准备介绍给同学,抄写时出现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国画大师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甲]围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画作,每件作品的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乙]该系列作品画工独特,扣人心弦,充分显现了李可染山水画艺术的精华。画作均为巨碑式丰满构图,采用了大量得自故宫内府的朱砂,运用大量浓密朱砂点,使画面通红一片,在静谧中包含无限喜悦;同时以浓厚的墨色为底,形成冷暖对比,层次丰富。林间白墙、山上飞瀑和山下流泉互相衬托,极具气势,而前景溪涧则为庄严壮观的画面增添了动感。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句式杂糅的问题,请提出修改意见: 。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 ”改为“ ”。
(3)李方听说美术馆正在举行“李可染画作展览”,想去参观,但他妈妈想让他在家好好学习,请你帮忙劝说李方的妈妈。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各题。
山水画的意境 (节选)
李可染
①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②什么是意境? 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③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④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⑤同样,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
3.请写出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说说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
6.课文《山水画的意境》第三段已列举李白的诗句为例,第四段又列举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三首》,是否重复?
四、作文
7.微写作
本文在探讨山水画的意境时多引用古诗词,如对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赏析,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词句,如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等,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充分表达了意境的内涵。
请你引用自己熟悉的古诗词,写一段文字,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150字左右。
情境预设:①李白《望庐山瀑布》②王维《使至塞上》③贺知章《咏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山水画的意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四川人说□é______眉天下秀,夔( )门天下险,剑gé______天下雄,青城天下yōu______□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 )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huáng______的印象。
(1)给加点字注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在□中标注恰当的标点符号。
(4)解释加点词。
富丽堂皇: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kuí yí
(2)峨 阁 幽 煌
(3):“ 。”
(4)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
【详解】(1)结合语境确定字音。注意声调书写要规范。夔:读作kuí。释义:①敬谨恐惧的样子。②肃立。③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颐:左右结构,形声。从页,臣(yí)声。
(2)根据拼音,结合语境确定字形。注意同音异形误写。“峨”不要写成“娥”,“煌”不要写成“惶”。
(3)注意语段中四川人“说”字后面用冒号、引号,话说完后用句号,“这话”前的句号应在后引号内。
(4)根据“颐和园风景”及“金碧辉煌”推测词义即可。富丽堂皇: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二、综合性学习
2.学完本课,班里开展“李可染作品欣赏”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中新社北京6月3日电 在3日北京保利春拍近现代书画拍卖夜场中,著名画家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以2.9325亿元人民币成交,刷新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目前是今春拍卖场上单品成交额最高的中国艺术品。
作为今年保利春拍的领衔之作,该画此前预展时估价2.8亿元人民币,引起众多收藏家的兴趣。今晚正式拍卖时以1.8亿元起拍,经过数轮竞价,最终以2.55亿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达到2.9325亿元。
(2)李方搜集了一些关于《万山红遍》的资料,准备介绍给同学,抄写时出现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国画大师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甲]围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画作,每件作品的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乙]该系列作品画工独特,扣人心弦,充分显现了李可染山水画艺术的精华。画作均为巨碑式丰满构图,采用了大量得自故宫内府的朱砂,运用大量浓密朱砂点,使画面通红一片,在静谧中包含无限喜悦;同时以浓厚的墨色为底,形成冷暖对比,层次丰富。林间白墙、山上飞瀑和山下流泉互相衬托,极具气势,而前景溪涧则为庄严壮观的画面增添了动感。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句式杂糅的问题,请提出修改意见: 。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 ”改为“ ”。
(3)李方听说美术馆正在举行“李可染画作展览”,想去参观,但他妈妈想让他在家好好学习,请你帮忙劝说李方的妈妈。
【答案】(1)李可染《万山红遍》以近3亿成交创其拍卖纪录
(2)①把“围绕”改为“以”(或:删去“为主题”)
②显现 体现
(3)示例:阿姨,我们语文课上正在学习李可染先生写的文章,李方去参观画展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欣赏画作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高雅的情趣,对我们的诗歌欣赏和写作也会有很大帮助。我和他一起去,边看边交流,您看行吗?
【详解】(1)拟写新闻标题。要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可提取导语一句“著名画家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以2.9325亿元人民币成交,刷新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目前是今春拍卖场上单品成交额最高的中国艺术品。”压缩整理即可。
(2)考查对句子语病的辨析与修改。甲处“围绕……为主题”句式杂糅,将“围绕”改为“以”。乙处“显现……精华”不搭配,改为“体现”。
(3)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能力。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李方的妈妈;其次针对情况,他妈妈想让他在家好好学习,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各题。
山水画的意境 (节选)
李可染
①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②什么是意境? 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③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④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⑤同样,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
3.请写出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说说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
【答案】3.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或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4.对比论证;论证画家只有对所描绘的事物有强烈真挚的情感,有深刻的感受,才能有意境的独创性。 5.不能去掉;“极”表示熟悉的程度,画竹必先胸有成竹,如果对虾的精神状态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虾就不会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
【解析】3.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心论点的概括。首先要明确中心论点的特征,其次,掌握寻找中心论点的方法。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章第①段首先提出观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结合标题“山水画的意境”和第③段“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第④段“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等表示作者观点的句子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或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4.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四种。做题时要深入文章具体内容,首先辨别出论证方法,然后再联系上下文,明确论证了什么观点。由“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可知,划线句子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画家有强烈真挚的情感和没有强烈的亲身感受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画家只有对所描绘的事物有强烈真挚的情感,有深刻的感受,才能有意境的独创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5.本题考查议论文语言特点的理解。议论文的语言讲究严谨、准确,解答时首先表明态度,然后释词,理解词语删除前后句子的表达效果。“极”字不能去掉。“极”的意思是顶端,最高点,尽头。句中表示熟悉的程度,意思是必须对虾的精神状态非常熟悉,才能画出活灵活现的虾,如果对虾的精神状态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虾就不会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如果去掉就表达不出这个意思,“极”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
6.课文《山水画的意境》第三段已列举李白的诗句为例,第四段又列举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三首》,是否重复?
【答案】不重复。李白的诗句侧重对水的描写,毛主席的词侧重对山的描写。两个事例一古一今,使论证更全面,更有说服力。
【解析】《山水画的意境》中,作者探讨了山水画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和艺术价值,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传达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文章分析山水画的构图、用色和笔法,揭示画家如何通过细腻的表现,营造出静谧、悠远的意境。同时,指出这种意境引导观者从自然景观中领悟人生哲理,达到心灵的宁静和与自然的和谐。整篇文章强调山水画不仅是视觉的艺术,更是心灵的探索。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首先明确观点:不重复。结合第③段“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可知,此诗句描绘的画面重点聚焦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着重刻画了水的动态与远景,借滔滔江水与渐行渐远的孤帆,烘托出李白对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水之景抒情表意,展现古诗意境。
结合第⑥段“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可知,《十六字令三首》围绕山展开,从不同角度展现出山的崇高、磅礴气势和强大力量,借山之景歌颂人的英雄气概,以山为意象营造意境。
由此可知,李白的诗句侧重对水的描写,通过水之景抒发友情;毛主席的词侧重对山的描写,借山之景彰显人的精神。而且一个是古诗,代表古人的创作,一个是现代诗词,二者一古一今,从不同描写对象和时间维度,共同论证了诗画中意境通过写景来传达思想感情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全面、更具说服力,所以并不重复。
四、作文
7.微写作
本文在探讨山水画的意境时多引用古诗词,如对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赏析,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词句,如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等,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充分表达了意境的内涵。
请你引用自己熟悉的古诗词,写一段文字,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150字左右。
情境预设:①李白《望庐山瀑布》②王维《使至塞上》③贺知章《咏柳》
【答案】示例:李白《望庐山瀑布》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而来。一个“疑”字,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这是何等美妙的意境!奇特的构思,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美妙意境的糅合,将庐山瀑布的优美雄姿展现在人们面前。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和写作表达能力。这三首都是写景抒情诗,这类诗主要描绘的是山水名胜、唯美的自然风光,其写景手法通常采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反衬、对比等。解答时,要结合写法,理解诗歌意境。示例:贺知章《咏柳》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