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2 19:2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情境导入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节选)》
李白与酒
李白与酒
饮中八仙歌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郭沫若曾做过统计,李白流传下来的1500首诗中,有170首写到饮酒。酒成了诗人最好的解脱,也成了诗人在雄心壮志破灭后最大的安慰。但自始至终,都是诗人那一颗积极用世之心的体现。
学习目标
了解李白生平以及重要的文学成就。

理解诗歌中“愁”的深刻内涵,把握情感脉络。

品味语言,赏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

体会诗人的狂放不羁以及人生失意却依然潇洒自信的胸怀。

诗人简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代表作:《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
《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或“大李杜”,是“诗家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之首,留存诗作有900多首。
诗题解读

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将,读qiāng。
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酒中有情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情感的变化轨迹。
全诗感情奔放,气势雄浑

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情感变化轨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
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欢谑。

酒中有“悲”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运用了哪些手法?各有什么表达作用?
诗人经历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725)
初入长安
无功而返
(730)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
嵩山与友畅饮
作《将进酒》
(752)
奸佞当道
赐金返还
(744)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悲:
开篇可谓悲壮至极,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李白“悲”什么?
时光易逝、
人已老去却功业难成。
酒中有“欢”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任意选择两句,请从内容和手法上分析“酒”中之欢。
写作背景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朋友相聚
及时行乐
欢: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李白与酒
诗人在这里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与前文的长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什么好处?
让诗歌的节奏不单调,富于变化;
加快了诗歌的节奏,旋律加快,旋律的加快实际上就反映出诗人情感的变化,心情是十分激动的,他的情感由原来的欢乐变得狂放起来。
诗人在这里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与前文的长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什么好处?
酒中有“愤”

写作背景
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
《将进酒》是李白被“赐金放还”八年后(752年)所作,即安史之乱前两三年光景。
酒中有愤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任意选择两句,请从内容和手法上分析“酒”中有愤。
酒中有愤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怀才不遇
志不能行
愤:
酒中有“狂”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通过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诗人狂放的感情?
口气甚大:
呼儿、与尔,指挥倜傥,情态之任诞。

倒宾为主:
本是友人招待于他,此时竟忘形高踞一席,颐指气使,甚至提议典裘当马,足见形骸之放浪。
出手甚大:
不惜将出名的五花马、千金裘换取美酒,以图一醉。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以悲开头,以愁结尾,如何理解“万古愁”?
“万古愁”:夸张。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有理想、不麻木的人共同的愁绪。
因此,李白笔下的愁,不再是宣泄个人情感,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替从古至今众多有梦想的追梦者抒发的共同的愁绪!
一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易老
青春不再
二愁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
三愁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圣贤寂寞
陈王失意
“与尔同销万古愁”,诗人为何而愁?
情感发展的脉络


人生短促
悲而行乐
怀才不遇
狂放不羁



大起大落,纵横捭阖,气象万千
酒中见形象

反复诵读,体悟全诗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通过 (具体诗句),我读到了一位 的李白。
眼界高远,气势奔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热爱生活,及时行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乐观自信,慷慨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怀才不遇,不慕权贵: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狂放不羁,愤激无比: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尝试以一段话或一首歌来表达《将进酒》的读后感。
2、阅读本诗相关材料,了解本诗的多元解读,并选取其中任意一种,写下你的看法。
作业(从下面两道题中选择一道题来做):
课后拓展延伸:杯酒显真情,诗文见真心
自主阅读以下三首与酒相关的诗歌,了解诗酒文化中不同类型的饮酒诗,并进而领略饮酒类诗歌的独特韵味;在比较阅读中感受中国诗酒文化。
问元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将进酒》
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李白是我们这个民族,尤其是盛唐民族活力的典型代表和最深刻的体现者。
天生我材必有用
祝愿同学们以自信豁达的人生姿态,
尽情谱写你独具特色的青春之歌!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