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基础巩固】
1.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受到了富有的商人家族的赞助,这种赞助关系在这一时期十分普遍。这体现出文艺复兴受到( )
A.商业资本的影响 B.宗教信仰的束缚
C.政治力量的游说 D.科学研究的助推
2.中古时期欧洲盛行的音乐,如奥尔加农和基督教音乐,几乎都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15世纪后,为自己作品署名的现象非常普遍,涌现了大量流芳百世的欧洲作曲家。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
A.人文主义的盛行 B.文学艺术的繁荣
C.追名逐利的风气 D.宗教信仰的弱化
3.15世纪,意大利很多城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摒弃了对《圣经》的研读,新开设了读写、算术、逻辑学、哲学以及体育等课程。另外,为了适应城市商业的兴起和发展,有些学校还开设了商科等课程。这表明当时意大利( )
A.追求理性成为时代共识
B.宗教失去对社会的影响
C.文艺复兴促进教育变革
D.启蒙运动关注民众生活
4.有学者指出:“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是没有争议的,而且论纲写得很克制,是用学术探讨的口吻写的,但结果是在德意志引起巨大反响,因他而起的运动,使得一个半世纪的欧洲并不安详。”材料中的“运动”指的是( )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5.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后,不仅遭到了波兰教会的迫害,而且也引起了罗马教廷的恐慌。这主要是由于哥白尼( )
A.奠定了近代天文学基础
B.确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
C.证实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D.挑战了天主教的世界观
6.他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自然哲学家和天文学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全才”,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他”是( )
A.但丁 B.牛顿
C.哥白尼 D.伏尔泰
7.孟德斯鸠认为暴政破坏了整个社会,也违反了人性。他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其“具体办法”是( )
A.权力制衡 B.君主立宪
C.因信称义 D.自由平等
8.启蒙运动起源于西方社会对思想自由的新要求,它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A.提倡人性解放
B.冲击宗教神权束缚
C.主张信仰自由
D.促进人本身的解放
【能力提升】
9.14世纪后,意大利一些繁华的城市里,诸如市政厅、学校、市场和育婴堂之类的公共性建筑日益成为城市中心的主要建筑,甚至市政厅的底部不仅供等候办事的市民休息,还供市民集会使用。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公共性建筑成为城市建筑的主体
B.经济发展推动城市规模扩大
C.私人建筑已被公共性建筑所取代
D.人文主义影响城市建设取向
10.达·芬奇一直对自然现象的再现很感兴趣,这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认为艺术与科学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他能用绘画技巧驾驭各种物质所涵盖的科学元素,他绘制的解剖图和工程草图几乎和他最著名的画作一样令人惊叹。材料主要反映了达·芬奇( )
A.艺术作品完美生动
B.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相结合
C.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D.学术研究和服务大众相统一
11.马丁·路德认为,教皇的职责不应涉及金钱、土地和权力,世俗世界应该由国王来统治。材料表明他主张( )
A.承认世俗国家存在的必要性
B.建立独立于教会的世俗政权
C.反对罗马教皇对人民的剥削
D.建立和发展近代的民族国家
12.1524年,马丁·路德提出,儿童学习了语言能更好地理解《圣经》,每一个儿童不论性别和等级,都应该接受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多种多样,如语言、历史、音乐、数学,再加上诗歌而非经院哲学。这表明马丁·路德( )
A.宣传“因信称义”,否定教皇权威
B.鼓吹理性主义,打击封建教会
C.主张丰富教育内容,提倡男女平等
D.倡导普及教育,助推思想解放
1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将物体的运动规律用数学表述式进行总结归纳,把地球上的物体和庞大的天体统一到了一个力学体系中,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统一。据此可知,牛顿( )
A.深入了解了宏观和微观世界本质
B.运用理性认识客观世界
C.是西方传统科技的总结和整理者
D.推动启蒙运动向纵深发展
14.“近代科学一登场,就把等级森严的世界转化为一个平等的世界。一切人和物,无论多么伟大与渺小,在科学面前,其价值都一律平等,都服从同样的铁的法则,都同样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其间并不存在任何高低贵贱之分。”材料意在说明近代科学( )
A.其兴起与文艺复兴关系密切
B.受到当时社会的高度重视
C.与传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同
D.其兴起推动人类思想解放
15.伏尔泰晚年定居法国菲尔奈,当时的进步人士尊称伏尔泰为“菲尔奈教长”。1778年,伏尔泰回到巴黎。该消息一经传开,全城轰动,一些年轻人更是欣喜若狂,纷纷涌向伏尔泰的住所,其住所周围的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法国( )
A.个人崇拜现象盛行
B.工人运动暗潮涌动
C.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教会精神控制松弛
16.《十八世纪法国哲学》中写道:理性是人的一种“自我完善化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人类“与时俱进地发现千百种新的需要”,“连续不断地由简单的需要走向更为复杂的需要”,“并且创造出千百种方法来满足这样的需要”。这一论述旨在说明( )
A.人类的需求不断扩大
B.人类伟大的创造力
C.理性与科学共存互促
D.理性促进社会发展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为对象。
——摘编自[英]阿伦·布洛克《西方
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一开始是以温和渐进的方式集中在思想领域,对理性思想的宣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思想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是巨大且深刻的,经历了启蒙运动的西方文明再也不同于从前。占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的思想成为政治思想的主流。争取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舞台上。
——摘编自徐新的《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时期政治思想的内容,并分析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文艺复兴时期,富有的商人家族对艺术家的赞助十分普遍,表明文艺复兴受到商业资本的影响,故选A项。
2.【答案】A 【解析】材料“15世纪后,为自己作品署名的现象非常普遍”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肯定人的价值,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的人文主义盛行,故选A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教育日益世俗化,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意大利的教育变革,故C项正确;启蒙运动追求理性,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排除A、D两项;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4.【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故选C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挑战了天主教的世界观,故选D项。
6.【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故选B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主张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权力相互监督、制衡,故选A项。
8.【答案】D 【解析】启蒙运动不仅反对封建神权思想,还反对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促进了人本身的解放,故选D项。
【能力提升】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公共性建筑日益成为城市中心的主要建筑”“不仅供等候办事的市民休息,还供市民集会使用”可知,14世纪后,意大利的城市设计尊重人的作用和人的价值,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这说明城市建设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故D项正确;公共性建筑成为城市建筑的主体是现象,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城市规模扩大,排除B项;C项说法有误,排除。
10.【答案】B 【解析】材料“他认为艺术与科学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他能用绘画技巧驾驭各种物质所涵盖的科学元素”反映出达·芬奇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相结合,故选B项。
11.【答案】B 【解析】材料“教皇的职责不应涉及金钱、土地和权力”表明马丁·路德认为教会权力应与世俗政权相互独立,体现了其要求建立独立于教会的世俗政权的主张,故选B项。
12.【答案】D 【解析】马丁·路德重视儿童的教育,认为所有儿童都应当接受教育,而且主张教育内容应当是世俗性的而非经院哲学,这说明马丁·路德倡导普及教育以助推思想解放,故D项正确;“因信称义”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普及教育而非鼓吹理性主义,且马丁·路德主张虔诚信教,与理性主义相违背,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非倡导男女平等,排除C项。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规律总结,是追求理性精神的体现,故B项正确;牛顿力学体系不适用于微观世界,排除A项;牛顿的成就属于近代科技,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牛顿对启蒙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
14.【答案】D 【解析】近代科学的兴起,使原来划分等级的世界变成了平等的世界,使一切人和物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有利于人类思想的解放,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近代科学的兴起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近代科学是否受到当时社会的高度重视,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法国民众对伏尔泰的尊崇,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法国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法国民众对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尊崇,不能说是个人崇拜现象盛行,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工人运动,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教会的精神控制,排除D项。
16.【答案】D 【解析】材料“理性……使人类‘与时俱进地发现千百种新的需要’,‘连续不断地由简单的需要走向更为复杂的需要’,‘并且创造出千百种方法来满足这样的需要’”说明理性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故选D项。
17.【答案】(1)主要特点:限于社会上层;崇尚个人主义。
主要因素:中世纪宗教神学压抑和禁锢人性;资产阶级追求现世的幸福。
(2)内容: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出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构想;追求人本身的解放。
积极影响: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指导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确立;传播了自由和平等的思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