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达标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8世纪英国的乡村工业和纺织作坊,都有了全国性的成熟供应链和运输链;借助强大的皇家海军护航,也有了系统的商业和贸易网络连接并可“安全”地通向全球。这说明( )
A.当时英国的棉纺织业领先世界 B.英国工业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C.国际市场体系日益发展和完善 D.英国的乡村工业技术日益完善
2.18世纪中叶前后,英国的考文垂、诺维奇、巴斯、纽卡斯尔、布里斯托、约克等城镇纷纷成立了各种学会,学会成员在聚会时主要讨论实际和技术问题,或者举办讲座,讨论抽水机、纺织机、化学等问题。这一现象( )
A.助推了技术的革新 B.根源于政府的支持
C.体现了教育的发展 D.推动了城市的兴起
3.瓦特改进的60马力蒸汽机,每天工作8小时, 一年的花费仅为同一时间内养一匹马费用的五分之一, 即蒸汽机的工作效率是马匹的300倍。蒸汽机进入煤矿、铁矿、纺织、冶金、机械等各种新兴行业,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工业大革命。由此可知,工业革命时期( )
A.机械生产取代了人力劳动 B.马车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C.重工业成为经济的主导 D.蒸汽动力成为工业化的引擎
4.1761—1835年被称为英国的运河时代,煤是此时期运河上的最大宗货物,并且自1759年以来的165项运河法案中,有90项是为便利运煤而制定的。据此可知英国的运河( )
A.促进了采煤事业的崛起 B.拓展了英国国内外市场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D.限制了英国工业的布局
5.19世纪中叶,英国的利物浦成为全世界棉花贸易的中心。该地的棉花经纪协会不仅要求所有出售的棉花都需符合样品质量,而且提出了棉花质量的基本标准。这一做法( )
A.推动现代工厂的出现 B.适应了大机器生产的需要
C.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D.确保了毛纺织业原料品质
6.20世纪,无线电广播和音乐录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欣赏音乐的习惯。音乐更迅速、更便捷、更广泛地传播,提高了大众对文化艺术的欣赏水平。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 B.电力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C.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D.欧美国家推广大众教育
7.1802年,英国颁布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这个法案规定了学徒必须接受适当的教育。1870年,又颁布《初等教育法》,规定5~12岁的儿童须接受义务教育。影响英国这些立法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 B.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
C.启蒙运动的人文关怀 D.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8.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父亲、母亲与子女一起工作变得不常见了,工人每天离开家,平均在工厂中工作14个小时,家庭成员过着彼此不同的生活。这说明,工业化( )
A.提高了生产效率 B.重塑了家庭生活
C.营造了平等氛围 D.淡化了人际关系
9.有学者认为:“到19世纪中叶……大量数字说明工业革命造成的贫富差距在拉大,财富的分配极不合理。社会的人文纽带被工业化完全拧断。英国人花了好长时间才意识到,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
B.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扩大
C.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社会文明进步应注重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10.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伦敦的特别是伦敦工人区的坏空气,最能助长肺结核的发展。”伦敦工会1883年的报告中显示,有1/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结核。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医疗技术水平停滞不前 B.农业歉收导致食物短缺
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 D.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
11.1836年6月,英国一部分工人和手工业者组织了“伦敦工人协会”,向议会提出废除统治阶级剥夺人民自由权利的各种反动立法,要求改善工人生活条件,要求社会一切阶级获得平等的地位。这表明当时在英国( )
A.民众要求废除议会民主 B.工人阶级的自我意识提高
C.政党政治逐渐走向成熟 D.工人运动有科学理论指导
12.马克思指出:“里昂的工人以为自己追求的只是政治的目的,以为自己只是共和国的战士,事实上,他们是社会主义的战士。他们的政治理智弄得他们认不清社会贫困的根源,进而蒙蔽了他们的社会本能。”这表明此时的工人运动( )
A.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B.亟待促进工人阶级国际联合
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D.以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为目标
13.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购买了12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建设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进行共产主义“劳动公社”的试验。欧文的做法( )
A.旨在探索建立理想社会 B.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立
C.指明了工人运动的方向 D.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14.《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由此可知,《共产党宣言》( )
A.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 B.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C.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推动作用 D.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基本矛盾
15.马克思把群众概念、群众原则、群众世界等要素结合在一起,从根本上颠覆了以往忽视群众、远离群众的“哲学家的哲学”,构筑了走近群众、关心群众的“群众的哲学”,并将群众视为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主体。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
A.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 B.找到了解放全人类的途径
C.在实践中得到了丰富 D.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16.恩格斯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的导言中提到,他和马克思早年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大决战已经开始,且无产阶级终将取得胜利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他认为当时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自我调整能力和很大的发展空间。恩格斯的认识( )
A.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 B.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主张
C.反映了无产阶级内部的分化 D.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已脱离时代
17.19世纪下半期以来,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地研究工人的工资和待遇后,发现随着技术的革新运用,不仅工人劳动时间大大缩短,工资待遇也有很大提高,工人也乐于在现存环境下工作和参与社会活动,从前被视作恶魔的工联,现在被工厂主们当作合法的机构。这些现象主要说明了( )
A.劳资矛盾的根本解决 B.阶级关系的隐蔽复杂
C.工人待遇的显著改善 D.民主政治的日益完善
18.《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指出:“(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 B.加强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
C.加强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 D.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19.巴黎公社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方面取消了财产上的限制,淡化了国籍观念,甚至连敌对者的选举权利也没有被剥夺,这说明巴黎公社( )
A.强调了权利平等 B.受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导
C.保障了工人权益 D.建立在工农联盟基础上
20.《巴黎公社社员告农村劳动人民书》中写道:“乡村的居民们,你们现在应该看出,巴黎的事业就是你们的事业。”这表明,巴黎公社( )
A.具有初步的工农联盟意识 B.体现出无产阶级专政性质
C.建立起了广泛的统一战线 D.意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科学在一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完成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在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遭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摘编自陈钦庄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的。(12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工人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巴黎公社的许多革命措施开启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第一步,它为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是由于当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不够健全,巴黎公社没有妥善处理好政治文明与这两种文明的关系;况且,直接选举、全民选举等政治文明措施超越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很难落到实处,最终也导致了巴黎公社失败。
——摘编自丰云《论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开启了哪些重要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这些建设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12分)
【答案】(1)历史使命:政治上,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上,建立公有制,发展生产力。(4分)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4分)
(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实行选举等民主形式。(4分)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还不够健全。(4分)
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