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基础巩固】
1.孙中山曾为南洋路矿学校题写“造路救国”四字,甘地则发起过“回到纺车去”的倡议。他们所蕴含的共同主题是( )
A.非暴力不合作 B.顺乎世界之潮流
C.争取民主自由 D.致力于民族自强
2.1928年10月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举行的第二届全印尼青年大会上,来自全国各种族,不同语言、宗教和文化背景的青年宣誓要忠于“一个国家,即印度尼西亚;一个民族,即印尼民族;一种语言,即印尼语”。这表明( )
A.印尼共产党成立
B.印尼人的民族意识觉醒
C.印尼民族党成立
D.印尼人开展不合作运动
3.“爱只有施舍,而无所求。爱只有宽恕,而从不怨恨和报复。”“用爱的方式而非暴力的方式去感化和唤醒人的内在善性,从而使恶人改恶从善,使犯错误者改邪归正。”持有此观念的政治家应是( )
A.卡德纳斯 B.桑地诺
C.扎格鲁尔 D.甘地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华夫脱党领导埃及人民举行声势浩大的民族独立运动。1922年,英国不得不承认埃及独立,但仍保留了在埃及驻军的权力,以“保护”埃及免受外国入侵或干预为名,肆无忌惮地干预埃及政治。这反映了( )
A.埃及民族独立运动任重道远
B.华夫脱党无力领导埃及独立
C.埃及封建专制统治根深蒂固
D.英国殖民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5.他强烈反抗帝国主义,追求民族独立,主张在扫除外患后,彻底革新内政,使摩洛哥成为崭新的共和国。“他”是( )
A.桑地诺 B.甘地
C.扎格鲁尔 D.克里姆
6.20世纪20年代,尼加拉瓜反美游击队领导人桑地诺主张“完全拒绝外国人对尼加拉瓜的财政干涉”。他说:“只有收回运河区主权,尼加拉瓜才有可能在运河开凿之后,取得理应属于自己的经济权益。”桑地诺的主张( )
A.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B.凸显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的艰难
C.拉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D.体现了追求民族经济自立的诉求
7.卡德纳斯改组墨西哥国民革命党后,党中央设立工人、农民、军人和民众四个部,并将工会、农会等团体吸收到党内。可见,改组后的政党具有明显的( )
A.反帝性 B.群众性
C.军事性 D.保守性
8.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如中国国共两党合作领导的国民革命、摩洛哥酋长领导的独立运动、埃塞俄比亚皇帝领导的抗意斗争、墨西哥卡德纳斯推行的资产阶级改革等。这体现出当时的民族民主运动( )
A.斗争目标一致 B.领导阶层广泛
C.革命均获成功 D.都由政党领导
【能力提升】
9.一战和俄国的十月革命,推动了亚非拉既多样化又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影响20世纪上半叶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主要思潮是( )
A.民族主义 B.社会主义
C.科学主义 D.自由主义
10.被称为“印尼国父”的苏加诺认为民族主义不应该是一种狭隘的排他主义,他将团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孙中山作为民族主义者的榜样,号召印尼的民族主义者与穆斯林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推翻荷兰的殖民统治。这一主张意在( )
A.获得亚洲各国人民的同情支持
B.凝聚民族力量争取国家独立
C.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
D.表达对北伐战争的深切同情
11.一战爆发后,甘地曾诚恳地向英国当局表示,要募集印度人医疗队和印度士兵到前线服务,并认为战争结束后,印度将得到一个自治政府。然而1919年英国政府的高压政策让甘地深感失望,他意识到英国的殖民统治是不道德的,“如果(印度)人民对此宽容而不抗争,我们将永远不会进步”。这反映出( )
A.国大党萌发了民族独立意识
B.甘地放弃非暴力不合作策略
C.英国强化了对殖民地的统治
D.甘地民族自治思想发生转变
12.1918年冬,埃及资产阶级民族运动领袖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殖民当局提出英军撤离埃及、准许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并组织代表团准备到伦敦同英国政府谈判,还要求到巴黎和会申诉。这说明( )
A.埃及独立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
B.埃及独立寄希望于巴黎和会的帮助
C.埃及民族资产阶级担负着民族解放的重任
D.埃及独立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帮助
13.一战后,“泛非主义”日益流行,它号召全世界的非洲人后裔为共同的利益而互相支援与合作。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1919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泛非会议,要求“让非洲各族人民实行自决”。1921年的第二次泛非会议则提出“实现非洲人逐步完全自治”的口号。“泛非主义”的传播和发展( )
A.客观上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B.表明一战促进了非洲民主革命发展
C.使非洲诸国实现了民族和国家的独立
D.反映了殖民地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14.20世纪30年代,在埃塞俄比亚反抗意大利的侵略斗争时,众多亚非拉国家建立了“保卫埃塞俄比亚委员会”,除举行群众示威游行外,还努力筹集资金、药品和粮食以支援埃塞俄比亚。此外,亚非拉三洲的黑人也积极参加“义勇军”。这反映出当时( )
A.反殖民斗争形式的多样性
B.亚非拉民族独立意识开始觉醒
C.民族独立斗争水平的提升
D.世界性的民族解放洪流已形成
15.桑地诺明确提出“要祖国,要自由”,坚决反对民族压迫和独裁统治,明确提出美帝国主义是尼加拉瓜人民的主要敌人;实行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阶层和各政治力量共同对敌。材料反映了( )
A.美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尼加拉瓜经济的发展
B.桑地诺领导的反美斗争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C.桑地诺思想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D.桑地诺领导的反美斗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帮助
16.美国历史学家派克斯评价:“墨西哥的改革运动在整个19世纪是说法国话的,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卡德纳斯执政时期)开始说俄国话了。”该学者认为卡德纳斯改革( )
A.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B.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色彩
C.将墨西哥的主权出卖给俄国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他顾,暂时放松了对亚洲地区殖民地附属国的控制和压制。一战后,在苏俄的影响下,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五四运动后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开展了国民革命;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运动;甘地和国大党发起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冲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并于1926年领导了该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荷兰殖民主义的武装起义,但遭到血腥镇压。起义失败后,印尼大批民众转向苏加诺领导的印尼民族党,主张走温和路线的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独立运动的领导权。总之,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形成了冲击帝国主义的巨大力量,这股力量又连同无产阶级革命力量成为20世纪30年代反对法西斯侵略的中坚。
——摘编自程人乾《论近代以来的
世界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概括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答案】D 【解析】“造路救国”反映了孙中山的救国思想,而甘地发起的“回到纺车去”的倡议是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所以二者都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自强,故选D项。
2.【答案】B 【解析】材料“一个国家,即印度尼西亚;一个民族,即印尼民族;一种语言,即印尼语”强调的是民族性,表明印尼人的民族意识觉醒,故选B项。
3.【答案】D 【解析】材料“爱只有宽恕,而从不怨恨和报复”“用爱的方式而非暴力的方式”反映的是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故选D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及华夫脱党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迫使英国作出让步,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埃及并未实现完全独立,这反映了埃及民族独立运动任重道远,故选A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的领导下,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故选D项。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尼加拉瓜反美游击队领导人桑地诺主张收回运河区主权,拒绝外国人对尼加拉瓜的财政干涉,体现了追求民族经济自立的诉求,故选D项。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党中央设立工人、农民、军人和民众四个部,并将工会、农会等团体吸收到党内”等信息可知,改组后的政党是社会较低阶层的联盟,注重团结群众、发动群众,具有明显的群众性,故B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改组后的政党具有反帝性,排除A项;将工会、农会等团体吸收到党内与军事性无关,排除C项;注重吸收民众参加,是趋向进步的表现,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力量包括政党、酋长、皇帝等,说明这一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领导阶层广泛,故B项正确;斗争目标有反侵略,有求民主,也有二者兼顾,说明目标不一致,排除A项;中国国民革命运动最终失败,排除C项;有的民族民主运动是酋长或皇帝领导的,不是都由政党领导,排除D项。
【能力提升】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主义是指以本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产生的思想或进行的运动,它推动了民族解放与平等,影响了20世纪上半叶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故选A项。
10.【答案】B 【解析】苏加诺号召印尼的民族主义者与穆斯林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推翻荷兰的殖民统治,目的是凝聚民族力量争取国家独立,故选B项。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一战爆发后,甘地认为战争结束后,印度将取得自治,但一战结束后,面对英国政府的高压政策,甘地认为印度的民族独立必须通过人民去争取,这反映出甘地的民族自治思想发生转变,故D项正确;国大党在一战之前就萌发了民族独立意识,排除A项;甘地在一战之后的一系列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做法均符合非暴力不合作的策略,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甘地思想的转变,而非英国对殖民地统治的强化,排除C项。
12.【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埃及民族资产阶级为实现民族独立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说明埃及民族资产阶级担负着民族解放的重任,故C项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埃及独立的指导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虽然涉及要求到巴黎和会申诉,但是并不能说明扎格鲁尔等人寄希望于巴黎和会的帮助,故B项错误;从材料无法看出国际社会帮助埃及获得独立的情况,故D项错误。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让非洲各族人民实行自决”“实现非洲人逐步完全自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泛非主义”的传播有利于激发非洲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和促进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进而冲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故A项正确;“民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政体的革命,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二战后,非洲诸国才逐渐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独立,排除C项;“开始觉醒”说法错误,排除D项。
1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中,众多亚非拉国家也予以积极支援,这反映出当时民族解放斗争出现国际联合的趋势,即民族独立斗争水平得到提升,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众多亚非拉国家对埃塞俄比亚的反侵略斗争的支援,而不是体现反殖民斗争的形式多样,排除A项;19世纪中后期,亚非拉民族独立意识已开始逐步觉醒,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埃塞俄比亚的反侵略斗争,世界性的民族解放洪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逐渐形成的,排除D项。
15.【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桑地诺领导的反美斗争具有反对独裁统治的内容,即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故A项错误;反对美帝国主义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国际社会的帮助,故D项错误。
16.【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苏联正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说俄国话”说明该学者认为卡德纳斯改革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色彩,故选B项。
17.【答案】(1)特点:席卷的国家和地区多,抗争力度强;群众广泛参与,得到代表新兴阶级的政党的直接领导;一些国家暴力革命和温和斗争并存。
(2)历史背景: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控制力量;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亚洲一些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觉醒和民族意识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