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盐和亚铁盐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第2课时铁盐和亚铁盐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12 17:2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铁盐和亚铁盐
[学习目标] 1.依据化合价,结合实验探究,掌握Fe、Fe2+、Fe3+相互转化的途径,强化变化观念。 2.通过实验探究学会Fe2+、Fe3+的检验方法,培养证据推理意识,提升实验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
任务一 铁盐、亚铁盐的性质与检验
1.Fe3+的检验——与KSCN溶液的反应
Fe2+ Fe3+
溶液的颜色 浅绿色 棕黄色
滴加KSCN溶液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红色
Fe3+的检验:向待检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并振荡,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3SCN-===Fe(SCN)3。
[交流研讨1] 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并振荡,溶液变红色,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FeCl3+3KSCN===Fe(SCN)3+3KCl。
2.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
【预测性质】
Fe2+:能升高到+3价,具有还原性;又能降低到0价,具有氧化性。
Fe3+:能降低到+2价或0价,具有氧化性。
【实验验证】
(1)实验操作
(2)实验现象
①中溶液由棕黄色→浅绿色,②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③中溶液变成红色。
(3)离子方程式
①中2Fe3++Fe===3Fe2+;
③中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
(4)实验结论
Fe3+能被Fe还原为Fe2+,具有氧化性。
Fe2+能被Cl2氧化为Fe3+,具有还原性。
亚铁盐和铁盐的性质
Fe3+Fe2+
  
3.Fe2+、Fe3+的检验方法
[交流研讨2] (1)实验室中久置的硫酸亚铁溶液会变黄,探究其原因。请找出一种能防止硫酸亚铁溶液变黄的方法。
(2)请设计实验验证在空气中放置的硫酸亚铁溶液已部分变质。
提示:(1)溶液中的亚铁离子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3+;在新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适量铁屑。
(2)取装有溶液的两支试管,一支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溶液中有Fe3+;另一支试管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证明溶液中有Fe2+。
含Fe2+和Fe3+的混合溶液中检验Fe2+的方法
1.通常向溶液中滴加适量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含有Fe2+(注意:Cl-等还原性的离子对Fe2+的检验有干扰)。
2.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2+。  
1.正误判断,错误的说明原因。
(1)向某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中有Fe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含有Fe2+的溶液中,滴加几滴H2O2溶液后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中一定有SC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错误。若原溶液只含有Fe2+,最终也会出现溶液变红色 (2)正确
2.硫酸亚铁缓释片可以补铁、防治贫血,但存放不当很容易变质,药片中的Fe2+被氧化生成Fe3+。若将药片配成溶液,需使用刚刚煮沸过又冷却的蒸馏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检验Fe3+,除了可以用NaOH溶液外,常用的试剂是(填化学式)________,若________,则证明有Fe3+。
答案:防止水中溶解的氧气氧化Fe2+ KSCN 溶液变成红色
解析:硫酸亚铁缓释片溶于水时,药片中的Fe2+易被水中溶解的O2氧化为Fe3+,因此将药片配成溶液时,应预先将蒸馏水煮沸,以除去水中溶解的O2;检验Fe3+,还可以用KSCN溶液,Fe3+与SCN-发生反应使溶液变成红色。
任务二 Fe、Fe2+、Fe3+的转化关系及应用
1.Fe、Fe2+、Fe3+的转化关系
铁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不同,转化产物也不同。
价态变化 转化关系 反应方程式
0→+2 0→+3 Fe→Fe2+ Fe→Fe3+ Fe+2H+===Fe2++H2↑ 2Fe+3Cl22FeCl3
+2→+3 +2→0 Fe2+→Fe3+ Fe(OH)2→Fe(OH)3 FeO→Fe 2Fe2++Cl2===2Fe3++2Cl- 4Fe(OH)2+O2+2H2O===4Fe(OH)3 FeO+COFe+CO2
续表
价态变化 转化关系 反应方程式
+3→0 +3→+2 Fe2O3→Fe Fe3+→Fe2+ 3CO+Fe2O32Fe+3CO2 2Fe3++Fe===3Fe2+
2.利用覆铜板制作图案
(1)实验原理:利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将覆铜板上不需要的铜腐蚀。
(2)实验操作:取一小块覆铜板,用油性笔在覆铜板上画上设计好的图案,然后浸入盛有FeCl3溶液的小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覆铜板并用水清洗干净。
(3)实验现象:用油性笔画出的图案处不被腐蚀,洗净后板上留下设计的图案。
(4)反应方程式:2FeCl3+Cu===2FeCl2+CuCl2(2Fe3++Cu===2Fe2++Cu2+)。
(5)实验结论:铜可被FeCl3溶液腐蚀。
[交流研讨] 使用后的上述腐蚀液中含有哪些物质?如何处理腐蚀液回收得到Cu和FeCl3?请模仿下图完成回收流程图。
提示:腐蚀液中含有CuCl2、FeCl2、FeCl3;可经如下流程回收得到Cu和FeCl3:
1.(2023·山东肥城高一检测)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可将e加入浓碱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B.e可被还原
C.e溶液中K+、Cl-、SCN-可以大量共存
D.b溶液中Cl-、H+、NO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C
解析:碱溶液中含有大量OH-,与Fe3+反应会生成Fe(OH)3沉淀,A合理;e中铁元素为+3价,有氧化性,可被还原,B合理;由图示知,e溶液中含有Fe3+,由反应Fe3++3SCN-===Fe(SCN)3,知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C不合理;H+存在下NO会将Fe2+氧化,故不能大量共存,D合理。
2.下列除去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Fe(OH)3[Fe(OH)2]:灼烧
B.FeCl2溶液(FeCl3):通入适量Cl2
C.FeCl3溶液(CuCl2):加入足量的Fe粉,过滤
D.Cl2(HCl):通过饱和食盐水洗气后干燥
答案:D
解析:Fe(OH)3、Fe(OH)2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得到Fe2O3,故A错误;通入适量Cl2,氯化亚铁被氧化为氯化铁,需要的物质被反应了,故B错误;加入足量的Fe粉,氯化铁和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C错误;HCl极易溶于水,可以被饱和食盐水吸收,故D正确。
1.含Fe2+、Fe3+的分离、除杂方法
(1)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3+:向Fe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振荡后过滤。
(2)实验室中保存亚铁盐溶液:向亚铁盐溶液中加入少量铁屑。
(3)除去FeCl3溶液中的少量Fe2+: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氯水。
2.与Fe2+、Fe3+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1)Fe2+、Fe3+与OH-因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2)Fe3+与S2-、I-、HS-、SO,Fe2+与ClO-、MnO(H+)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3)Fe3+与SCN-发生反应生成难电离的Fe(SCN)3,不能大量共存。  
1.下列关于Fe2+和Fe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Fe2+的水溶液为浅绿色
B.Fe3+的水溶液为黄色
C.Fe3+具有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
D.Fe3+溶液中滴入含SCN-的溶液,立即出现红色沉淀
答案:D
解析:Fe3+溶液中滴入含SCN-的溶液,生成红色物质,不是红色沉淀。
2.(2023·安徽庐江高一检测)将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通过进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并只用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  )
A.NaOH B.BaCl2
C.KSCN D.HCl
答案:A
解析:分别滴加NaOH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镁,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的是氯化铝,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氯化铁,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是氯化亚铁,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选;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均不与氯化钡反应,不能鉴别,故B不选;KSCN只能鉴别出氯化铁,故C不选;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均不与盐酸反应,不能鉴别,故D不选。
3.(2023·湖南常宁高一检测)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最好的办法是(  )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通入氯气
C.加入铜粉 D.加入铁粉
答案:D
解析:要实现Fe3+―→Fe2+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且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最好的办法是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FeCl3+Fe===3FeCl2。
4.(2023·山东莱西高一检测)向氧化铁、氧化铜、铁、铜的混合粉末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仍有红色粉末存在,则关于溶液中阳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Fe2+和Cu2+
B.一定有Fe2+、Cu2+,可能有Fe3+
C.一定有Fe2+,可能有Cu2+
D.只有Fe2+
答案:C
解析:混合粉末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后,仍有红色固体铜存在,溶液中一定有Fe2+,一定没有Fe3+,可能有Cu2+。5.下图是某儿童微量元素体检报告单的部分数据:
北京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
分析项目 检测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1. 锌(Zn) 115.92 μmol·L-1 66~120
2. 铁(Fe) 6.95 mmol·L-1 7.52~11.82
3. 钙(Ca) 1.68 mmol·L-1 1.55~2.10
……
根据上表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儿童________元素含量偏低。
(2)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维生素C的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补充Fe2+。一些补铁剂以硫酸亚铁为主要成分,将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推测糖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铁 (2)还原性 (3)防止Fe2+被氧化
解析:(1)从检测结果与参考范围看,该儿童铁元素的含量比参考范围略低。(2)Fe3+转化为Fe2+,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维生素C体现还原性。(3)糖衣可以防止硫酸亚铁与空气接触,起到防止Fe2+被氧化的作用。
课时测评23 铁盐和亚铁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题点一 铁盐、亚铁盐的性质
1.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在空气中易转变为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还原性 B.氧化性
C.碱性 D.酸性
答案:A
解析:饮料中的Fe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Fe3+,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则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2.刻制印刷电路板时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Cu+2Fe3+===2Fe2++Cu2+。根据该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是还原剂
B.Fe3+具有氧化性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该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答案:C
解析:该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还原剂;铁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Fe3+为氧化剂;生成物中没有单质,不是置换反应;该反应为离子反应。
3.(2023·青岛高一期末)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把铁片插入CuSO4溶液中,验证古代湿法冶铜:2Fe+3Cu2+===2Fe3++3Cu
B.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含Fe3+:Fe3++3SCN-===Fe(SCN)3
C.FeCl3溶液中加入铜粉:Fe3++Cu===Fe2++Cu2+
D.若要求用两种单质和一种溶液来测定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用Zn、Cu和AgNO3溶液反应:Zn+2Ag+===Zn2++2Ag
答案:B
题点二 Fe3+、Fe2+的检验与除杂
4.(2023·安徽建德高一段考)硫酸亚铁易被氧化而变质。为检验某补血剂中硫酸亚铁是否变质,可向该补血剂配成的溶液中加入(  )
A.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B.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C.KSCN溶液
D.硝酸酸化的Ba(NO3)2
答案:C
解析:A.硝酸和硝酸银溶液,通常用于检验Cl-的存在,不符合题意;B.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通常用于检验SO的存在,不符合题意;C.KSCN溶液,通常用于检验Fe3+的存在,符合题意;D.硝酸酸化的Ba(NO3)2,可用于检验不含SO的溶液中SO的存在,不符合题意。
5.(2023·河北河间高一期中)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酸性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NH4SCN溶液
A.①③ B.③② C.③①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用NH4SCN溶液可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故先向溶液中加入NH4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Fe3+;然后加入足量氯水,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含Fe2+,Cl2将Fe2+氧化为Fe3+,KMnO4溶液本身有颜色,同时KMnO4会将NH4SCN氧化影响实验,因此氧化剂不选用KMnO4溶液,故最佳顺序为③①。
6.下列除杂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被提纯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方法
A FeCl3溶液 FeCl2 通入适量Cl2
B FeCl2溶液 FeCl3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C 铜粉 铁粉 加入过量盐酸并过滤
D Fe(OH)3 Fe(OH)2 在空气中灼烧
答案:D
题点三 Fe2+、Fe3+、Fe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7.(2023·浙江嘉善高一期中)在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  )
A.Fe2+ B.Fe3+和Fe2+
C.Cu2+和Fe2+ D.Cu2+
答案:A
解析:在混合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2Fe3++Fe===3Fe2+、②Cu2++Fe===Cu+Fe2+。当铁过量时,Fe3+和Cu2+均完全反应,再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只含Fe2+一种金属离子。
8.自来水厂利用铁屑及FeCl2溶液处理泄漏的Cl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l2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Cl2??Cl-+HClO+H+
B.吸收泄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Cl-+2Fe3+
C.铁屑的作用是将FeCl3还原为FeCl2
D.铁屑耗尽时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2+、Fe3+、ClO-、Cl-
答案:D
解析:Cl2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离子方程式为H2O+Cl2??Cl-+H++HClO,A正确;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和强氧化性的氯气反应生成Fe3+,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Cl-+2Fe3+,B正确;铁屑的作用是将FeCl3还原为FeCl2,生成的FeCl2可以继续吸收氯气,C正确;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会与强氧化性的ClO-反应,二者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9.(2023·山东乳山高一联考)某化学小组为验证Fe3+与Fe2+能够相互转化,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对应现象
①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ⅰ.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ⅱ.溶液无明显变化 ⅲ.溶液变红
②滴加KSCN溶液
③再滴加几滴氯水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解释现象ⅰ的反应:2Fe3++Fe===3Fe2+
B.实验②与③可以调换顺序
C.溶液变红涉及反应:Cl2+2Fe2+===2Cl-+2Fe3+
D.氧化性:Cl2>Fe3+>Fe2+
答案:B
解析: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铁与Fe3+反应生成Fe2+,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A正确;先加氯水,Fe2+被氧化为Fe3+,再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无法检验Fe2+,B错误;滴入氯水后,Fe2+被氧化为Fe3+,C正确;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氧化性:Cl2>Fe3+>Fe2+,D正确。
10.(2023·浙江嵊州高一调研) 向100 mL 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其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向b点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B.a点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Fe2+和Cu2+
C.原混合溶液中c(Fe3+)∶c(Cu2+)=2∶1
D.若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c点溶液中c(Cl-)=8.0 mol·L-1
答案:A
解析:因为Fe3+的氧化性强于Cu2+,所以加入0.1 mol Fe时发生的反应为2Fe3++Fe===3Fe2+,继续加入Fe时发生的反应为Cu2++Fe===Fe2++Cu,b点Cu2+反应完全,此时滴加NaOH溶液不会产生蓝色沉淀,故A错误;a点Fe3+恰好反应完全,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为Cu2+、Fe2+,故B正确;0.1 mol Fe参加反应需要Fe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需要Cu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Fe3+与Cu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故C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可得n(Cl-)=3n(Fe3+)+2n(Cu2+)=0.8 mol,所以c(Cl-)=8.0 mol·L-1,故D正确。
11.(2023·湖南株洲高一期中)下列物质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已知E转化成C的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甲______,丙________。
(2)写出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eCl2 Cl2(合理即可) KSCN
(2)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1)E转化成C的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则E为Fe(OH)2,C为Fe(OH)3,A为红棕色粉末,则A为Fe2O3,B为FeCl3,D为FeCl2,乙为NaOH或KOH等,由D→B的转化可知,甲为氯气等氧化剂,由红色溶液可知,丙为KSCN溶液。
12.(2023·北京101中学高一练习)某研究小组欲探究Fe2+能否与H2O2溶液反应。
[查阅资料]
i.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ii.Fe3+遇SCN-可生成Fe(SCN)3,Fe(SCN)3溶液呈红色,可用于Fe3+的检验。
[提出猜想]
(1)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H2O2溶液可以与FeSO4溶液反应,请从化合价的角度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2)实验Ⅰ:在试管中加入FeSO4溶液和H2O2溶液,再加入KSCN溶液,发现溶液________,小组同学认为Fe2+和H2O2溶液反应生成了Fe3+。
(3)甲同学注意到盛放FeSO4溶液的试剂瓶中有空气,因此不同意该结论,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新设计实验:
实验Ⅱ:在试管中加入FeSO4溶液,然后加入KSCN溶液,发现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H2O2溶液,发现溶液变红。
[获得结论]
(4)过氧化氢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氧化Fe2+。
[发现异常]
乙同学继续向实验Ⅱ所得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发现溶液褪色。
小组同学经过重新查阅资料后,发现过氧化氢可以将SCN-氧化为SO。乙同学设计实验Ⅲ并证实了该资料中的说法。
(5)补全实验Ⅲ的方案:在试管中加入H2O2溶液,加入KSCN溶液,再加入________,产生________。
答案:(1)H2O2中氧元素为-1价,在反应中可以降为-2价,做氧化剂,FeSO4中铁元素为+2价,在反应中可以升为+3价,做还原剂
(2)变红
(3)空气中的氧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会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4)能
(5) 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解析:(1)H2O2中氧元素为-1价,在反应中可以降为-2价,做氧化剂,FeSO4中铁元素为+2价,在反应中可以升为+3价,做还原剂,因此H2O2溶液可以与FeSO4溶液反应;(2)在试管中加入FeSO4溶液和H2O2溶液,反应生成Fe3+,再加入KSCN溶液,发现溶液变红;(3)盛放FeSO4溶液的试剂瓶中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会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4)通过实验Ⅱ,在试管中加入FeSO4溶液,然后加入KSCN溶液,发现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Fe2+未被氧化,再加入H2O2溶液,发现溶液变红,说明生成了铁离子,则可以知道过氧化氢能氧化Fe2+;(5)H2O2可以将SCN-氧化为SO,设计实验Ⅲ是验证SO的存在,操作为:在试管中加入H2O2溶液,加入KSCN溶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的存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