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诗经》二首
关 雎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关雎( ) 窈窕( ) 好逑( )
荇菜( ) 寤寐( ) 芼之( )
2.默写古诗文。
(1)(昆明中考)《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关雎》中开头“ , ”两句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2)《关雎》中“ , ”已经被人们作为歌颂和传递美好爱情的一种较为文雅而又含蓄的说法。
(3)《关雎》中以“ , ”将主人公因思恋而辗转难眠,愁绪万千的形象,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窈窕淑女 窈窕:
(2)君子好逑 逑:
(3)左右流之 流:
(4)寤寐思服 思服:
(5)悠哉悠哉 悠:
4.文学常识填空。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总集,收录了从 到 的诗歌 篇,也称《 》。这些诗歌分为 、 、 三个部分,写法上有 、 、 三种,其中最能体现《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的是 。
@古诗阅读
5.阅读《关雎》,回答问题。
(1)《关雎》一诗中“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两句表现了男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陕西中考)本诗起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寄意。请从学过的其他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简析。
(3)这首诗以“关关雎鸠”开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4)(甘肃武威期中)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对接中考
◇文化积累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分为“大雅”(用于诸侯朝会)、“小雅”(用于贵宾宴享);“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结构图示
关雎
蒹葭
◇考点链接
古诗词阅读——考点:赏析古诗词的语言,主要包括词语的锤炼和名句的赏析
考查方式:(1)“××”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本诗(词)中“××”字能否用“××”字替换?为什么?(3)本诗(词)中的“××”句,历来被人推崇。请赏析其妙处。(4)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句。
答题规范:(1)“××”字/句的意思是……,运用……的手法,写出……的景象,表达了……的思想感情。(2)这句诗运用……手法,描写……意象(意境),突出了事物(景物)……的特点,表达了……情感(启示、哲理)。
◇考点链接
《关雎》“课外古诗词阅读”T7
@课外古诗词阅读
木 瓜
《诗经·卫风》
投①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②。匪③报也,永以为好④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①投:赠给。②琼琚(jū):与下文“琼瑶”“琼玖”都泛指美玉。③匪:同“非”。④好:友好。
6.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7.诗中“投”字用得非常精当,请分析其妙处。12 《诗经》二首
关 雎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关雎( jū ) 窈窕( yǎo tiǎo ) 好逑( hǎo qiú )
荇菜( xìnɡ ) 寤寐( wù mèi ) 芼之( mào )
2.默写古诗文。
(1)(昆明中考)《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关雎》中开头“ 关关雎鸠 , 在河之洲 ”两句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2)《关雎》中“ 窈窕淑女 , 君子好逑 ”已经被人们作为歌颂和传递美好爱情的一种较为文雅而又含蓄的说法。
(3)《关雎》中以“ 悠哉悠哉 , 辗转反侧 ”将主人公因思恋而辗转难眠,愁绪万千的形象,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窈窕淑女 窈窕: 文静美好的样子
(2)君子好逑 逑: 配偶
(3)左右流之 流: 求取
(4)寤寐思服 思服: 思念
(5)悠哉悠哉 悠: 忧思的样子
4.文学常识填空。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诗歌 总集,收录了从 西周初年 到 春秋中叶 的诗歌 305 篇,也称《 诗三百 》。这些诗歌分为 风 、 雅 、 颂 三个部分,写法上有 赋 、 比 、 兴 三种,其中最能体现《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的是 国风 。
@古诗阅读
5.阅读《关雎》,回答问题。
(1)《关雎》一诗中“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两句表现了男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两个“悠”字形象地表现了男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的情状;“辗转反侧”突出表现了男主人公内心的不平静;这两句诗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窈窕淑女”的思慕之情。
(2)(陕西中考)本诗起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寄意。请从学过的其他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简析。
示例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芦苇、霜露起兴,引出下文写主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
示例二:“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说山上的物产,以引起下句“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3)这首诗以“关关雎鸠”开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起兴。渲染了和谐悠扬的气氛,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
(4)(甘肃武威期中)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解析】A项有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而是采用起兴的手法,引出下面“君子”对“窈窕淑女”的爱慕之情,且诗歌中并没有表现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故选A。
@对接中考
◇文化积累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分为“大雅”(用于诸侯朝会)、“小雅”(用于贵宾宴享);“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结构图示
关雎
蒹葭
◇考点链接
古诗词阅读——考点:赏析古诗词的语言,主要包括词语的锤炼和名句的赏析
考查方式:(1)“××”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本诗(词)中“××”字能否用“××”字替换?为什么?(3)本诗(词)中的“××”句,历来被人推崇。请赏析其妙处。(4)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句。
答题规范:(1)“××”字/句的意思是……,运用……的手法,写出……的景象,表达了……的思想感情。(2)这句诗运用……手法,描写……意象(意境),突出了事物(景物)……的特点,表达了……情感(启示、哲理)。
◇考点链接
《关雎》“课外古诗词阅读”T7
@课外古诗词阅读
木 瓜
《诗经·卫风》
投①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②。匪③报也,永以为好④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①投:赠给。②琼琚(jū):与下文“琼瑶”“琼玖”都泛指美玉。③匪:同“非”。④好:友好。
6.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①诗歌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木瓜”“木桃”“木李”“琼琚”“琼瑶”“琼玖”只是换了几个字,却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②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具有音韵美);③而且还通过赠答的方式来表示情感的逐渐加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7.诗中“投”字用得非常精当,请分析其妙处。
“投”既像“扔”,又像“送”,像无意扔去,实有意赠送,写出了女子赠物时羞涩的心情,含蓄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