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xiè dài。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wān yán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②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xiè dài wān yán
懈怠 蜿蜒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语段的中心句是“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
B.“奇形怪状”“熠熠烁烁”都是并列短语。
C.画线句①中的顿号使用不正确,应改为逗号。
D.画线句②的主干是“我蜷卧发下”。
【解析】D项,该句的主干是“我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作补语。
2.为下面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甲】正像《长江之歌》歌词中唱到的,长江的正源是如此波澜壮阔的冰川河。要说长度的话,沱沱河就是江源河流的冠军,它发源在唐古拉山山脉主峰,怀抱着两条巨大的冰川,流入青海省境内的通天河。通天河,藏族同胞叫它“珠曲”,意思是通天河的水是奶牛的水,多么美好的名字。正是这滔滔东去的奶牛之水,滋润着中华大地【乙】正是这奔腾不息的奶牛之水,养育着千古风流【丙】
A.……”;! B.。”。。
C.……”。! D.”。,。
3.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C )
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 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
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②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③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④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解析】结合上文“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一句可知,下文要讲述航行需借风力,因此②为首句,④句紧承②句,介绍有风时的航行情况,③句紧承④句说无风的情况,要靠人工拉纤,①句总结前几句。排序为②④③①。故选C。
@对接中考
◇文化积累
马丽华,女,山东济南人。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50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随笔《藏北游历》等。
◇结构图示
◇文章主旨
本文记述了作者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着各拉丹冬,展现了它的雄奇、壮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同时展现了自己探寻大自然的坚强毅力。
◇考点链接
记叙文阅读——考点:记叙顺序(插叙)
特点:由于表达方式、情节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的叙述,而插入有关的事情或片段,以使读者对后面叙述的内容有更全面的了解,插叙后再接着主线继续叙述。(插叙与顺叙的内容不在一条线上,至少有两个故事)
作用:①写出了……内容(概括内容);②交代了……的原因;③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④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⑤丰富人物形象;⑥突出文章主题;⑦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习题链接
“课外拓展”T9
4.为加强同学们对游记作品的关注与了解,语文老师组织了“走进美文,遍游天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作为语文科代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语。
示例:赏读精美游记,体味美好生活。
(2)下面是刘丽同学为本次活动撰写的开场白中的一部分,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浩如烟海的游记作品,是文学殿堂里的一颗颗灿烂的明珠。通过阅读这些游记作品,使我们领略到了优美的风光。而且,也体味到了作者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广阔情怀。我相信,你的参与一定会让我们这次活动绽放光彩!下面,我宣布“走进美文,遍游天下”活动正式开始!
删掉“通过”或“使”。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根据语境在横线上续写句子。
行走丰盈生命。在澄明的清晨或瑰丽的黄昏,走过云烟氤氲,走过月色朦胧。听斜风细雨, 看山清水秀 , 观莺歌燕舞 ,赏桃红柳绿,让心灵行走在新雨后的空山,轻舞飞扬。
@课内精读
6.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
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本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冰原上复杂的气候条件形象地描写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7.请你结合文章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眩晕”的意思是“感觉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这里是指被眼前奇伟的景象所折服。赞美造物主伟大神奇的创造力,长江源头的各拉丹冬雪山就是大自然的杰作。“卖弄”贬词褒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任性创造的情态。
@课外拓展
长江三峡(节选)
刘白羽
朦胧中听见广播播报已到奉节。只见前边两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长的江面,船已进入瞿塘峡了。江随壁转,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其余天空各处还是云海茫茫。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这滟滪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对准峡口。万水奔腾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个粉碎。现在,巨礁虽已炸掉,但瞿塘峡中仍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遥望前方,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是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晖之中。
抬头望处,已到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刚从远处看到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隽秀婀娜。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
八点五十分,满船人都在仰头观望。我也跑到甲板上来,看到万仞高峰之巅,有一细石耸立,如一人对江而望,那就是充满神奇缥缈传说的神女峰了。据说一个渔人在江中打鱼,突遇狂风暴雨,船覆灭顶。他的妻子抱了小孩从峰顶眺望,盼他回来,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他终未回来,而她却依然不顾晨昏,不顾风雨,站在那儿等候着他——至今还在那儿等着……
(有删改)
8.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修辞手法及作用】
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江面比喻成闪光的道路,形象直观,写出了水面的弯曲、狭窄和反射阳光的景象。
9.在对神女峰的描写中,作者插入了民间传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分点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
①侧面表现瞿塘峡的凶险;②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给人神妙奇幻的美感;③调节了文章叙述的节奏,张弛有度;④深化了作品的意境和主题。
10.文中写船过瞿塘峡所见到的万千气象,作者运用了哪些写法来描写景物?请写出两点,每点结合内容作简要说明。【分析写作手法】
①虚实结合:既实写眼前激流澎湃的景象,又借古代歌谣等虚写过去更为惊险的场景,虚实结合,表现瞿塘峡的险要;②动静结合:高峰亭亭笔立、神女峰伫立等候是静景,而江水奔涌不息、朝雾千变万化、航船在骇浪中穿行是动景;③移步换景:描写从峡口到巫山再到神女峰的不同景色;④变换视角:如写远处的红雾,近处的山峦,高处的阳光,低处的江流;⑤视听结合:如写“江随壁转”“山如斧削”的形态和金色阳光、如墨倒影、碧绿山峰、红色晨雾等色彩是视觉,而江水“雷霆万钧”“涛如雷鸣”“一片哗啦啦”是听觉。
@名著阅读
11.“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认识主人公人物形象时,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是甲、乙两人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看法,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他是一位革命英雄。他更多的是自己时代价值观念的盲从者:按时代强大指令来生活和奋斗,身不由己地陷入一种极度亢奋的狂热里。他只属于他的时代。
【乙】他是一位生命英雄。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向种种磨难宣战,从不向困难妥协。他是一个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英雄形象。
我赞同 乙 ,理由是: 保尔一生中,曾四次战胜死亡,病愈后,他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开始了新的生活。保尔传递出来的精神,正是青年人身上所应具有的积极进取、顽强勇敢、热爱生活、永不退缩的高贵品质,保尔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精神永存。
@片段写作
12.请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100字以内)
示例: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涛,是山对肆虐狂风的抗议;那清脆的滴答,是山对流逝岁月的记录。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xiè dài。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wān yán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②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xiè dài wān yán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段的中心句是“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
B.“奇形怪状”“熠熠烁烁”都是并列短语。
C.画线句①中的顿号使用不正确,应改为逗号。
D.画线句②的主干是“我蜷卧发下”。
2.为下面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甲】正像《长江之歌》歌词中唱到的,长江的正源是如此波澜壮阔的冰川河。要说长度的话,沱沱河就是江源河流的冠军,它发源在唐古拉山山脉主峰,怀抱着两条巨大的冰川,流入青海省境内的通天河。通天河,藏族同胞叫它“珠曲”,意思是通天河的水是奶牛的水,多么美好的名字。正是这滔滔东去的奶牛之水,滋润着中华大地【乙】正是这奔腾不息的奶牛之水,养育着千古风流【丙】
A.……”;! B.。”。。
C.……”。! D.”。,。
3.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 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
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②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③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④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对接中考
◇文化积累
马丽华,女,山东济南人。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50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随笔《藏北游历》等。
◇结构图示
◇文章主旨
本文记述了作者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着各拉丹冬,展现了它的雄奇、壮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同时展现了自己探寻大自然的坚强毅力。
◇考点链接
记叙文阅读——考点:记叙顺序(插叙)
特点:由于表达方式、情节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的叙述,而插入有关的事情或片段,以使读者对后面叙述的内容有更全面的了解,插叙后再接着主线继续叙述。(插叙与顺叙的内容不在一条线上,至少有两个故事)
作用:①写出了……内容(概括内容);②交代了……的原因;③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④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⑤丰富人物形象;⑥突出文章主题;⑦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习题链接
“课外拓展”T9
4.为加强同学们对游记作品的关注与了解,语文老师组织了“走进美文,遍游天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作为语文科代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语。
(2)下面是刘丽同学为本次活动撰写的开场白中的一部分,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浩如烟海的游记作品,是文学殿堂里的一颗颗灿烂的明珠。通过阅读这些游记作品,使我们领略到了优美的风光。而且,也体味到了作者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广阔情怀。我相信,你的参与一定会让我们这次活动绽放光彩!下面,我宣布“走进美文,遍游天下”活动正式开始!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根据语境在横线上续写句子。
行走丰盈生命。在澄明的清晨或瑰丽的黄昏,走过云烟氤氲,走过月色朦胧。听斜风细雨, , ,赏桃红柳绿,让心灵行走在新雨后的空山,轻舞飞扬。
@课内精读
6.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
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7.请你结合文章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课外拓展
长江三峡(节选)
刘白羽
朦胧中听见广播播报已到奉节。只见前边两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长的江面,船已进入瞿塘峡了。江随壁转,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其余天空各处还是云海茫茫。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这滟滪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对准峡口。万水奔腾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个粉碎。现在,巨礁虽已炸掉,但瞿塘峡中仍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遥望前方,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是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晖之中。
抬头望处,已到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刚从远处看到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隽秀婀娜。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
八点五十分,满船人都在仰头观望。我也跑到甲板上来,看到万仞高峰之巅,有一细石耸立,如一人对江而望,那就是充满神奇缥缈传说的神女峰了。据说一个渔人在江中打鱼,突遇狂风暴雨,船覆灭顶。他的妻子抱了小孩从峰顶眺望,盼他回来,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他终未回来,而她却依然不顾晨昏,不顾风雨,站在那儿等候着他——至今还在那儿等着……
(有删改)
8.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修辞手法及作用】
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
9.在对神女峰的描写中,作者插入了民间传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分点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
10.文中写船过瞿塘峡所见到的万千气象,作者运用了哪些写法来描写景物?请写出两点,每点结合内容作简要说明。【分析写作手法】
@名著阅读
11.“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认识主人公人物形象时,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是甲、乙两人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看法,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他是一位革命英雄。他更多的是自己时代价值观念的盲从者:按时代强大指令来生活和奋斗,身不由己地陷入一种极度亢奋的狂热里。他只属于他的时代。
【乙】他是一位生命英雄。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向种种磨难宣战,从不向困难妥协。他是一个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英雄形象。
我赞同 ,理由是:
@片段写作
12.请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1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