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质量检测(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质量检测(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2 17:51:49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质量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9分)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百年征程,百年跋涉,一脉相承的,是一代代青年对国家的爱始终炽热,是推动时代前行的青春脚步坚定而执着。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y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青年犹如大地上zhuó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青年是中国阔步向前的中流砥柱,他们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铭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炽热( chì )立 执着( zhuó )
yì( 屹 )立 zhuó( 茁 )壮成长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跋涉”“悠久”“朝阳”“始终”四个词的词性依次是动词、形容词、名词、副词。
B.“历史悠久”“朝气蓬勃”“磅礴力量”“坚定而执着”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C.“青年是中国阔步向前的中流砥柱”一句的主干为:青年是中流砥柱。
D.“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是复句。
(3)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将“铭刻”改为“镌刻”。
2.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    。    。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以炽热情怀书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青春华章。
①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可阻挡,但道阻且长
②更应该依靠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
③我们正处在一个愈进愈难而又非进不可的时候
④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披荆斩棘,走向胜利
A.②④①③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②①④
3.我国有许多鼓励人们自强不息的对联。下面的对联就颂扬了这种精神,请你根据上联,补写出下联。(3分)
上联: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
下联: 半载苦乐同享共铸辉煌 
4.围绕“君子自强不息”的学习主题,请你根据表中“资料搜集”,设计两个问题,采访航天科学家孙家栋。(4分)
资料 搜集 孙家栋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在从事航天工作的60多年中,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当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失败时,他带着大家在戈壁黄沙中一点点寻找卫星残骸,分析故障,查找原因,最终让卫星发射成功。他为中国突破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采访 问题 ① 示例:在从事航天工作60多年中,您遇到了无数的挑战,是什么支撑您一直坚持下来的?  ② 示例:当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失败时,你内心是怎样想的? 
5.围绕“自强不息”,小文写了一篇《志当存高远》的演讲稿,下面是其中一段,请你在横线上补充一个事实论据。(4分)
  志当存高远。范仲淹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成为“先忧后乐”的典范;李时珍儿时立志,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成就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示例: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发愤图强,为劳苦大众谋解放 ……壮志凌云地想,脚踏实地地干,人生便会闪耀出别样的光辉。
6.默写。(7分)
通过古诗文,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跟随柳宗元,我们发现了“潭中鱼可百许头,① 皆若空游无所依 ”的意趣;跟随孟浩然,我们漫步洞庭湖畔,欣赏到了“气蒸云梦泽,② 波撼岳阳城 ”雄伟壮观的胜景;面对友人的离别,王勃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发出了“③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的慨叹,成为历代传唱的名句;在《式微》里,我们充分体会到劳役者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恨:“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④ 胡为乎泥中 ?”在《子衿》里,我们感受到独自徘徊城头的女子对心上人的思恋:“挑兮达兮,⑤ 在城阙兮 。”《关雎》中男子用“⑥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在《蒹葭》中,用“⑦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的景物渲染孤寂凄清的氛围,表现出主人公求而不得的感慨。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8分)
修鞋匠
雪 樱
  ①小区对面的空地上,有一个修鞋摊。修鞋阿姨做活儿安静,说话声也安静,给人踏实感,把修补的鞋子交给她,就像随手扔给妈妈那样放心。
  ②从我小时候记事起,阿姨就在这条街上修鞋,最初是她的父亲主修,她负责打下手。老先生个头不高,鹦鹉鼻,驼背,戴一副老花镜,断的一根眼镜腿缠着胶布。他和谁说话都和和气气,时间久了,大家都爱找他修鞋,书包、箱包、校服等拉链坏了,也习惯了找他。很多时候,人们不修鞋,每天过来坐一会儿,冬天晒晒太阳,夏天拉家常,心里也欢喜。他做活儿慢,却极认真,飞针走线,有板有眼,搓皮粘胶,娴熟灵巧,宛如一对蝴蝶翻飞,把手上的功夫干出了大学问。街坊们都说:“凡是经过他的手修的鞋,都入了保险柜。”言外之意是说他做工讲诚信。
  ③这条街上,有一所大学、一所职专、一所小学,还有家幼儿园,每天放学时分,人声鼎沸,堵得水泄不通。一个初冬的午后,一位美籍外教拎着一双高筒靴子来了,他连说带比划,老先生听得云山雾罩,好在旁边的人领会了来意。老先生连连摆手,表示修不了,在场的人露出诧异的表情,“这是个大单,放着钱怎么不挣呢?”人群里一阵聒噪。老先生站起来,连说带比划,脸涨得通红,“我没接触过这种材质的鞋子,怕修不好,给您搞砸了。”外教向前迈出一步,张开双臂,大声说道:“不要担心。”又说,“你没问题。”旁边的人跟着翻译。说罢,他上前拥抱了一下老人,表示一周后来取。此时,阳光从树梢上洒下来,风影婆娑,又寂静如鸟羽,很快被落叶逐寸覆盖,只留下一个浅浅的轮廓。
  ④几天后,还是那个时间,外教如约而至,这次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助教。接过崭新、锃亮的鞋子,老外嘴巴张得老大,又是比划,又是赞叹。见鞋子修补完美,针脚工整,丝毫看不出痕迹,又发现鞋子重新擦拭过,焕然一新,他对老先生竖起大拇指,不住地称赞“了不起!”接着,他起身和助教小声耳语几句,示意多付一些费用。老先生婉拒了,看到顾客满意,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⑤小修小补,零打碎敲,赚不了多少钱,却方便了日常生活,溢出了烟火气。老先生的良好口碑,为女儿接棒修鞋打下基础,也是无形的精神财富。修鞋阿姨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真诚、认真,她每天要照顾老父亲的起居,临近中午才出摊,还是那套老设备:一台老式的补鞋机,日头晒得剥皮掉漆,一只长了包浆的木头盒子里放着胶皮、线轴、鞋跟、刀剪、胶水等工具。她一手扶着鞋跟,一手摇动转轮,几声金属响动,又几声上下响动,很快鞋子就在她手上“活”了过来,变得完美无缺。再打量她的那双手,骨节粗大,布满老茧。
  ⑥那年春天,我给母亲网购了一双健步鞋,收到后母亲没舍得穿,等穿的时候意外发现脚后跟处有开裂,母亲便去找阿姨修鞋。那几天阿姨下午才出摊,原来是她儿子从部队回来探亲了。她眯着眼睛,仔细按压一遍,判断是断裂,应该是出厂残品,表示粘了也穿不了几天。鞋子原封不动被“退”了回来,我有些半信半疑,拍照给客服,客服答应退货,收到后验收发现的确是质量问题。我不禁对阿姨刮目相看,活儿好,技术高,信得过。
  ⑦后来,听母亲说,阿姨的儿子进了军校,毕业后当了士官,家里生活条件也好了,但阿姨执意坚持出摊。“这个手艺是老爹传下来的,我天天干着心里不慌张。不靠它吃饭,靠它解个闷吧。”她缓缓地说道。社会变迁,潮流更迭,阿姨修鞋却还是原来的老价格,这么多年来没涨过价。有人觉得她白忙活,她的口头禅是:“人啊,活这一辈子,不能光为了挣钱,得有个乐趣,你说是吧。”一字一句,皆是哲理。
  ⑧《红楼梦》里曾写到晴雯抱病补裘的动人场景,晴雯补的是衣服,修复的是人心和人性。同样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修补,亦是修补美好生活,让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盈。由此,我对修鞋匠人更加敬畏了。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7.概括选文中两代修鞋匠身上令人敬畏的美德。(4分)
讲诚信、技艺精湛、和气、认真、真诚、质朴、不贪财。
8.品析选文第⑤段加点字“活”的表达效果。(4分)
“活”是有生命的意思(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鞋子被阿姨修好,变得完美无缺。表现了阿姨修鞋技艺的精湛(或表达了“我”对修鞋阿姨精湛技艺的赞美)。
9.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6分)
(1)老先生站起来,连说带比划,脸涨得通红,“我没接触过这种材质的鞋子,怕修不好,给您搞砸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修鞋匠解释自己拒绝接单原因时的急切(认真),表现了他的诚信(或质朴、不贪财)。
(2)阳光从树梢上洒下来,风影婆娑,又寂静如鸟羽,很快被落叶逐寸覆盖,只留下一个浅浅的轮廓。(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3分)
描写了阳光从树梢洒落的静谧美好的景象,烘托了人们看到眼前温馨的一幕而感到温暖的心理,为下文鞋子被修好做铺垫(或者暗示了下文鞋子被修好的情节)。
10.分析选文结尾段作用。(4分)
由《红楼梦》里晴雯抱病补裘的情节,写到日常生活中的修补,表达了“我”对修鞋匠人的赞美,修鞋匠不仅修补出了美好生活,更丰盈了我们的内心世界。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或深化主旨)。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2分)
两千多只企鹅等你来
姜常红
  ①想象一下,在一个没有自来水、没有互联网信号、全年平均温度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的度假胜地,你只有一台收音机、两千多只企鹅和每天蜂拥而至的游客相伴,你以为这是在旅游?不是,这可是一份工作,在南极的邮局工作。
  ②在南极的北端有一座古迪耶岛,总面积不足1平方千米。与南极其他地方相比,这里更具有烟火气息,因为这座岛上有一家全世界最南端的邮局。邮局的前身是洛克罗伊港科学考察站,始建于1941年,最初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探险队的一个基地。
  ③1996年,英国“南极洲遗产基金会”成立,5个英国人来到南极,把废置的科考基地改成了一个小型南极博物馆,供游客参观。这个地方也被《南极条约》确定为科考历史遗址,目前由该基金会负责管理。每到南半球的夏季,也就是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南极的温度在零下5摄氏度到10摄氏度之间,冰面足够薄,船舶能够往返。每天有1~2艘船到达洛克罗伊港,游客们到达岛上后,会先参观博物馆,然后在邮局购买纪念邮票和明信片,也会从这里向亲朋好友寄出盖有南极邮戳的信件或包裹,整个夏季能带来约1.8万人次的游客和8万封往返邮件。
  ④从2011年开始,这家邮局每年夏季都要招聘3~4个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密切观察岛上居住的两千多只巴布亚企鹅,记录它们的数目,以及销售邮局礼品店的商品,做一些邮局日常维护工作。每年旅游盈利全部用于保护这块白色大陆上的其他英国历史遗迹。
  ⑤在南极数企鹅,卖礼品给顾客,这份工作看似光鲜,其实并不体面。岛上没有自来水,平均一周才能洗一次澡;没有电,也没有互联网信号,通信只能用卫星电话,且费用超高。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岛上的气味,两千多只企鹅是这里的“土著居民”,岛上地方不大,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企鹅,以及它们产生的粪便,不仅气味难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不小。要知道100只企鹅每天就可以产生大约5千克的粪便,工作人员平均每天要铲掉100千克企鹅的粪便。当然,这份工作的工资也比普通工作的工资高,每个月能拿到近2 000英镑,相当于人民币1.5万元。
  ⑥可是真的有人愿意去岛上工作吗?事实上,每年应聘的人非常多,且应聘者要通过初选、复试和培训,才能最终获得这个工作机会。劳拉·麦克尼尔是一位家住爱丁堡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她曾经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这家邮局工作,她把这段工作经历描述为“一生中独一无二的一次经历”。劳拉是在网上偶然发现这个工作机会的,申请后迅速进入了为期两天的选拔过程,并最终被选中。劳拉是个“南极迷”,在她看来能够免费去南极,还能在那里赚钱,十分酷炫。当初劳拉做出这个决定时,很多朋友都认为她疯了,但对劳拉而言,这份工作的意义并不在于金钱,而在于体验人类几乎未曾接触过的地球的最后一块土地。
  ⑦一位来自英国纽卡斯尔郡,名叫亚当斯的探险家也应聘过这个岗位。为了做好准备,他还专门聆听了一位企鹅学家的讲座,了解鸟类的生命周期,以及如何调查这些动物。亚当斯希望能够真真正正地为野生动物、为南极做一些事情,尽力保护企鹅,让它们不受游客的干扰。
  ⑧即便南极的工作条件恶劣,但这份工作依然魅力不减,毕竟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
(选自《今日文摘》,有删改)
11.阅读文章,请简要写出你对南极邮局这份工作的理解。(3分)
①工作条件恶劣。南极邮局没有自来水、没有互联网信号、全年平均温度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②工作量大。工作人员平均每天要铲掉100千克的企鹅粪便。③获得工资高。每个月能拿到近2 000英镑,相当于人民币1.5万元。④工作有意义。可以体验人类几乎未曾接触过的地球的最后一块土地。(答出三点即可)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最后一段文字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即便删除,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没有影响。
B.全篇使用最多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举例子。
C.第⑥段最后一句“而在于体验人类几乎未曾接触过的地球的最后一块土地”中的“几乎”是表示程度的词语,说明这一块土地在极大程度上还保留着原始面貌,鲜少有人踏足。
D.第⑦段在全文中起到了升华主旨的作用,表明了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
【解析】最后一段在文中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突出了在南极邮局工作虽然条件恶劣,但是依旧魅力不减的情况。删掉后文章结构不完整。故选A。
13.文章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邮局工作人员工作量之大。事实胜于雄辩,数字醒目清晰,使说明内容一目了然,让读者更易接受或理解。
14.文章的第①段和第②段是否可以调换顺序?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不可以。第①段写出南极邮局工作条件的恶劣,而第②段介绍的是南极北端的古迪耶岛,二者是主要和次要的逻辑关系。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7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①。不学操缦②,不能安弦;不学博依③,不能安《诗》;不学杂服④,不能安礼;不兴⑤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⑥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⑦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⑧务时敏,厥⑨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居学:这里是在家里专心致志地学习。②缦(màn):琴弦。③博依:各种比喻。④杂服:古代所规定的各色服制,冕服、皮弁(biàn,古代用皮革做成的一种帽子)之属。⑤兴:重视。⑥藏:怀抱。⑦辅:指朋友。⑧孙:同“逊”,恭顺。⑨厥:代词,他的。
15.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不知其旨也  味美 
(2)教然后知困  困惑 
(3)退息必有居学  休息 
(4)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即使 
16.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3分)
A.
B.
C.
D.
17.翻译下列句子。(5分)
(1)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他们)必定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同朋友交往,并相信所学之道。
(2)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即使离开了师长和朋友,也不会违背老师、朋友的教诲和期望。
18.请回答问题。(5分)
  【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甲】文用① 虽有嘉肴(或嘉肴) 和② 虽有至道(或至道) 类比,强调学和教是相辅相成的,文中“③ 教学相长 ”(用原文回答)恰当地表达了这个意思;而【乙】文在强调课外学习重要性的同时,还强调了学习要具有勤奋、④ 谦虚 、⑤ 执着 (用两字词语概括)的品质。
  【乙文参考译文】大学教学,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回去休息时也必须在家里专心致志地学习。不学习拨弄琴弦的指法,就不能把琴弹好;不学习各种比喻的方法,就不能理解《诗经》;不学习各种服饰的知识,就不懂得礼仪;不重视学习各种技艺,就不可能乐于学习。所以,君子对待学习,要怀有学习的心愿,反复研习,休息时不忘学习,游乐时也不忘学习。这样,(他们)必定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同朋友交往,并相信所学之道。因此,即使离开了师长和朋友,也不会违背老师、朋友的教诲和期望。《尚书·兑命》中说:“认真严肃、谦虚恭顺,专心致志、时时刻刻、勤勉努力地求学,他的修行就能成功。”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古诗阅读。(5分)
  绝 句
  陈师道
书当快意①读易尽,客有可人②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③百岁几回开?
【注释】①快意:称心满意。②可人:合心意的人。③好怀:好兴致。
19.赏析古诗,完成对话。(5分)
小逸:宋诗重①“ 理趣 ”,其“理”往往源自② 生活体验 。陈师道的这首《绝句》就是如此,说理很接地气,也很让人信服。
小文:是啊,诗歌的前两句就列举了③ 快意之书容易读完 和④ 好友相约迟迟未到 两件事来说理,我也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逸:我觉得诗人虽觉“世事相违”,有怅惘,有失落,但诗歌依然能表现出诗人旷达的胸怀。
小文:是的,这就是诗歌所寓之“理”:⑤ 人生诸事不能尽如人意,不如豁达以对 。
(五)名著阅读。(8分)
20.语文老师组织了“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经典常谈》阅读座谈会”,请你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面表格。(4分)
经典 “谈”经典
①《 春秋 》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
②《 说文解字 》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都搜罗在这部书里,所以有九千字。这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③《 孟子 》 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
④《 周易 》 它的本来面目是一种巫术,儒家将它哲学化了。
21.如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穿越时空来到你身边,你想对他进行采访,请将下面的采访提纲填写完整,所提问题要具体,有针对性、有价值。(4分)
采访提纲
采访地点:×年×月×日,××中学
采访对象:保尔·柯察金
采访目的: 示例:了解保尔·柯察金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采访问题: 示例:保尔,你好!请问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你在身受重伤离开战场后仍能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忘我地工作的? 
三、作文(60分)
22.八年级(2)班班主任陆老师拟在4月4日组织同学们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并祭拜先烈。请你为陆老师拟写一份通知,将这个决定告知同学们。(10分)
示例:
通知
各位同学:
为了让大家了解抗战胜利这段历史,缅怀先烈,培养大家的爱国情怀,我们班将于4月4日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并祭拜先烈。请同学们做好准备,准时参加活动。
班主任陆老师
4月1日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50分)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请以“我也了不起”为题目完成作文。
(2)①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②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③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青春究竟该是什么模样?请自拟题目,发表一次演讲, 阐明你对“青春之模样”的思考。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略。第四单元质量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9分)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百年征程,百年跋涉,一脉相承的,是一代代青年对国家的爱始终炽热,是推动时代前行的青春脚步坚定而执着。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y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青年犹如大地上zhuó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青年是中国阔步向前的中流砥柱,他们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铭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炽热(   )立 执着(   )
yì(   )立 zhuó(   )壮成长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跋涉”“悠久”“朝阳”“始终”四个词的词性依次是动词、形容词、名词、副词。
B.“历史悠久”“朝气蓬勃”“磅礴力量”“坚定而执着”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C.“青年是中国阔步向前的中流砥柱”一句的主干为:青年是中流砥柱。
D.“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是复句。
(3)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2.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以炽热情怀书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青春华章。
①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可阻挡,但道阻且长
②更应该依靠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
③我们正处在一个愈进愈难而又非进不可的时候
④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披荆斩棘,走向胜利
A.②④①③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②①④
3.我国有许多鼓励人们自强不息的对联。下面的对联就颂扬了这种精神,请你根据上联,补写出下联。(3分)
上联: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
下联:
4.围绕“君子自强不息”的学习主题,请你根据表中“资料搜集”,设计两个问题,采访航天科学家孙家栋。(4分)
资料 搜集 孙家栋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在从事航天工作的60多年中,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当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失败时,他带着大家在戈壁黄沙中一点点寻找卫星残骸,分析故障,查找原因,最终让卫星发射成功。他为中国突破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采访 问题 ① ②
5.围绕“自强不息”,小文写了一篇《志当存高远》的演讲稿,下面是其中一段,请你在横线上补充一个事实论据。(4分)
  志当存高远。范仲淹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成为“先忧后乐”的典范;李时珍儿时立志,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成就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壮志凌云地想,脚踏实地地干,人生便会闪耀出别样的光辉。
6.默写。(7分)
通过古诗文,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跟随柳宗元,我们发现了“潭中鱼可百许头,① ”的意趣;跟随孟浩然,我们漫步洞庭湖畔,欣赏到了“气蒸云梦泽,② ”雄伟壮观的胜景;面对友人的离别,王勃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发出了“③ ,天涯若比邻”的慨叹,成为历代传唱的名句;在《式微》里,我们充分体会到劳役者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恨:“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④ ?”在《子衿》里,我们感受到独自徘徊城头的女子对心上人的思恋:“挑兮达兮,⑤ 。”《关雎》中男子用“⑥ ,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在《蒹葭》中,用“⑦ ,白露未晞”的景物渲染孤寂凄清的氛围,表现出主人公求而不得的感慨。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8分)
修鞋匠
雪 樱
  ①小区对面的空地上,有一个修鞋摊。修鞋阿姨做活儿安静,说话声也安静,给人踏实感,把修补的鞋子交给她,就像随手扔给妈妈那样放心。
  ②从我小时候记事起,阿姨就在这条街上修鞋,最初是她的父亲主修,她负责打下手。老先生个头不高,鹦鹉鼻,驼背,戴一副老花镜,断的一根眼镜腿缠着胶布。他和谁说话都和和气气,时间久了,大家都爱找他修鞋,书包、箱包、校服等拉链坏了,也习惯了找他。很多时候,人们不修鞋,每天过来坐一会儿,冬天晒晒太阳,夏天拉家常,心里也欢喜。他做活儿慢,却极认真,飞针走线,有板有眼,搓皮粘胶,娴熟灵巧,宛如一对蝴蝶翻飞,把手上的功夫干出了大学问。街坊们都说:“凡是经过他的手修的鞋,都入了保险柜。”言外之意是说他做工讲诚信。
  ③这条街上,有一所大学、一所职专、一所小学,还有家幼儿园,每天放学时分,人声鼎沸,堵得水泄不通。一个初冬的午后,一位美籍外教拎着一双高筒靴子来了,他连说带比划,老先生听得云山雾罩,好在旁边的人领会了来意。老先生连连摆手,表示修不了,在场的人露出诧异的表情,“这是个大单,放着钱怎么不挣呢?”人群里一阵聒噪。老先生站起来,连说带比划,脸涨得通红,“我没接触过这种材质的鞋子,怕修不好,给您搞砸了。”外教向前迈出一步,张开双臂,大声说道:“不要担心。”又说,“你没问题。”旁边的人跟着翻译。说罢,他上前拥抱了一下老人,表示一周后来取。此时,阳光从树梢上洒下来,风影婆娑,又寂静如鸟羽,很快被落叶逐寸覆盖,只留下一个浅浅的轮廓。
  ④几天后,还是那个时间,外教如约而至,这次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助教。接过崭新、锃亮的鞋子,老外嘴巴张得老大,又是比划,又是赞叹。见鞋子修补完美,针脚工整,丝毫看不出痕迹,又发现鞋子重新擦拭过,焕然一新,他对老先生竖起大拇指,不住地称赞“了不起!”接着,他起身和助教小声耳语几句,示意多付一些费用。老先生婉拒了,看到顾客满意,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⑤小修小补,零打碎敲,赚不了多少钱,却方便了日常生活,溢出了烟火气。老先生的良好口碑,为女儿接棒修鞋打下基础,也是无形的精神财富。修鞋阿姨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真诚、认真,她每天要照顾老父亲的起居,临近中午才出摊,还是那套老设备:一台老式的补鞋机,日头晒得剥皮掉漆,一只长了包浆的木头盒子里放着胶皮、线轴、鞋跟、刀剪、胶水等工具。她一手扶着鞋跟,一手摇动转轮,几声金属响动,又几声上下响动,很快鞋子就在她手上“活”了过来,变得完美无缺。再打量她的那双手,骨节粗大,布满老茧。
  ⑥那年春天,我给母亲网购了一双健步鞋,收到后母亲没舍得穿,等穿的时候意外发现脚后跟处有开裂,母亲便去找阿姨修鞋。那几天阿姨下午才出摊,原来是她儿子从部队回来探亲了。她眯着眼睛,仔细按压一遍,判断是断裂,应该是出厂残品,表示粘了也穿不了几天。鞋子原封不动被“退”了回来,我有些半信半疑,拍照给客服,客服答应退货,收到后验收发现的确是质量问题。我不禁对阿姨刮目相看,活儿好,技术高,信得过。
  ⑦后来,听母亲说,阿姨的儿子进了军校,毕业后当了士官,家里生活条件也好了,但阿姨执意坚持出摊。“这个手艺是老爹传下来的,我天天干着心里不慌张。不靠它吃饭,靠它解个闷吧。”她缓缓地说道。社会变迁,潮流更迭,阿姨修鞋却还是原来的老价格,这么多年来没涨过价。有人觉得她白忙活,她的口头禅是:“人啊,活这一辈子,不能光为了挣钱,得有个乐趣,你说是吧。”一字一句,皆是哲理。
  ⑧《红楼梦》里曾写到晴雯抱病补裘的动人场景,晴雯补的是衣服,修复的是人心和人性。同样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修补,亦是修补美好生活,让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盈。由此,我对修鞋匠人更加敬畏了。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7.概括选文中两代修鞋匠身上令人敬畏的美德。(4分)
8.品析选文第⑤段加点字“活”的表达效果。(4分)
9.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6分)
(1)老先生站起来,连说带比划,脸涨得通红,“我没接触过这种材质的鞋子,怕修不好,给您搞砸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阳光从树梢上洒下来,风影婆娑,又寂静如鸟羽,很快被落叶逐寸覆盖,只留下一个浅浅的轮廓。(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3分)
10.分析选文结尾段作用。(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2分)
两千多只企鹅等你来
姜常红
  ①想象一下,在一个没有自来水、没有互联网信号、全年平均温度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的度假胜地,你只有一台收音机、两千多只企鹅和每天蜂拥而至的游客相伴,你以为这是在旅游?不是,这可是一份工作,在南极的邮局工作。
  ②在南极的北端有一座古迪耶岛,总面积不足1平方千米。与南极其他地方相比,这里更具有烟火气息,因为这座岛上有一家全世界最南端的邮局。邮局的前身是洛克罗伊港科学考察站,始建于1941年,最初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探险队的一个基地。
  ③1996年,英国“南极洲遗产基金会”成立,5个英国人来到南极,把废置的科考基地改成了一个小型南极博物馆,供游客参观。这个地方也被《南极条约》确定为科考历史遗址,目前由该基金会负责管理。每到南半球的夏季,也就是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南极的温度在零下5摄氏度到10摄氏度之间,冰面足够薄,船舶能够往返。每天有1~2艘船到达洛克罗伊港,游客们到达岛上后,会先参观博物馆,然后在邮局购买纪念邮票和明信片,也会从这里向亲朋好友寄出盖有南极邮戳的信件或包裹,整个夏季能带来约1.8万人次的游客和8万封往返邮件。
  ④从2011年开始,这家邮局每年夏季都要招聘3~4个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密切观察岛上居住的两千多只巴布亚企鹅,记录它们的数目,以及销售邮局礼品店的商品,做一些邮局日常维护工作。每年旅游盈利全部用于保护这块白色大陆上的其他英国历史遗迹。
  ⑤在南极数企鹅,卖礼品给顾客,这份工作看似光鲜,其实并不体面。岛上没有自来水,平均一周才能洗一次澡;没有电,也没有互联网信号,通信只能用卫星电话,且费用超高。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岛上的气味,两千多只企鹅是这里的“土著居民”,岛上地方不大,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企鹅,以及它们产生的粪便,不仅气味难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不小。要知道100只企鹅每天就可以产生大约5千克的粪便,工作人员平均每天要铲掉100千克企鹅的粪便。当然,这份工作的工资也比普通工作的工资高,每个月能拿到近2 000英镑,相当于人民币1.5万元。
  ⑥可是真的有人愿意去岛上工作吗?事实上,每年应聘的人非常多,且应聘者要通过初选、复试和培训,才能最终获得这个工作机会。劳拉·麦克尼尔是一位家住爱丁堡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她曾经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这家邮局工作,她把这段工作经历描述为“一生中独一无二的一次经历”。劳拉是在网上偶然发现这个工作机会的,申请后迅速进入了为期两天的选拔过程,并最终被选中。劳拉是个“南极迷”,在她看来能够免费去南极,还能在那里赚钱,十分酷炫。当初劳拉做出这个决定时,很多朋友都认为她疯了,但对劳拉而言,这份工作的意义并不在于金钱,而在于体验人类几乎未曾接触过的地球的最后一块土地。
  ⑦一位来自英国纽卡斯尔郡,名叫亚当斯的探险家也应聘过这个岗位。为了做好准备,他还专门聆听了一位企鹅学家的讲座,了解鸟类的生命周期,以及如何调查这些动物。亚当斯希望能够真真正正地为野生动物、为南极做一些事情,尽力保护企鹅,让它们不受游客的干扰。
  ⑧即便南极的工作条件恶劣,但这份工作依然魅力不减,毕竟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
(选自《今日文摘》,有删改)
11.阅读文章,请简要写出你对南极邮局这份工作的理解。(3分)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最后一段文字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即便删除,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没有影响。
B.全篇使用最多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举例子。
C.第⑥段最后一句“而在于体验人类几乎未曾接触过的地球的最后一块土地”中的“几乎”是表示程度的词语,说明这一块土地在极大程度上还保留着原始面貌,鲜少有人踏足。
D.第⑦段在全文中起到了升华主旨的作用,表明了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
13.文章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文章的第①段和第②段是否可以调换顺序?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7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①。不学操缦②,不能安弦;不学博依③,不能安《诗》;不学杂服④,不能安礼;不兴⑤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⑥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⑦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⑧务时敏,厥⑨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居学:这里是在家里专心致志地学习。②缦(màn):琴弦。③博依:各种比喻。④杂服:古代所规定的各色服制,冕服、皮弁(biàn,古代用皮革做成的一种帽子)之属。⑤兴:重视。⑥藏:怀抱。⑦辅:指朋友。⑧孙:同“逊”,恭顺。⑨厥:代词,他的。
15.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不知其旨也
(2)教然后知困
(3)退息必有居学
(4)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16.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B.
C.
D.
17.翻译下列句子。(5分)
(1)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2)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18.请回答问题。(5分)
  【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甲】文用① 和② 类比,强调学和教是相辅相成的,文中“③ ”(用原文回答)恰当地表达了这个意思;而【乙】文在强调课外学习重要性的同时,还强调了学习要具有勤奋、④ 、⑤ (用两字词语概括)的品质。
  
(四)古诗阅读。(5分)
  绝 句
  陈师道
书当快意①读易尽,客有可人②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③百岁几回开?
【注释】①快意:称心满意。②可人:合心意的人。③好怀:好兴致。
19.赏析古诗,完成对话。(5分)
小逸:宋诗重①“ ”,其“理”往往源自② 。陈师道的这首《绝句》就是如此,说理很接地气,也很让人信服。
小文:是啊,诗歌的前两句就列举了③ 和④ 两件事来说理,我也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逸:我觉得诗人虽觉“世事相违”,有怅惘,有失落,但诗歌依然能表现出诗人旷达的胸怀。
小文:是的,这就是诗歌所寓之“理”:⑤ 。
(五)名著阅读。(8分)
20.语文老师组织了“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经典常谈》阅读座谈会”,请你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面表格。(4分)
经典 “谈”经典
①《 》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
②《 》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都搜罗在这部书里,所以有九千字。这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③《 》 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
④《 》 它的本来面目是一种巫术,儒家将它哲学化了。
21.如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穿越时空来到你身边,你想对他进行采访,请将下面的采访提纲填写完整,所提问题要具体,有针对性、有价值。(4分)
采访提纲
采访地点:×年×月×日,××中学
采访对象:保尔·柯察金
采访目的:
采访问题:
三、作文(60分)
22.八年级(2)班班主任陆老师拟在4月4日组织同学们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并祭拜先烈。请你为陆老师拟写一份通知,将这个决定告知同学们。(10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50分)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请以“我也了不起”为题目完成作文。
(2)①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②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③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青春究竟该是什么模样?请自拟题目,发表一次演讲, 阐明你对“青春之模样”的思考。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