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学写读后感
@技巧点拨
写读后感,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引述,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以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
2.感受力求深入,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写作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或层次来思考与表述。
3.写作中,应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印证或深化当前的阅读感受,还可结合生活经历中的类似体会来写。
@佳作范例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我在假期中已经看了好几遍了,它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著作,我深深地被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吸引。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早年丧父,12岁被母亲送去车站食堂洗碗,饱受苦难。后到发电厂烧火,认识了朱赫来,自从认识水兵朱赫来以后,他的心被共产党吸引住了。经过几番波折,他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出生入死,英勇杀敌。在战争中他受了不少伤,最严重的一次就是被弹片击中头部,死里逃生。痊愈后,保尔没有忘记党,他拿起新的武器,重返战斗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年轻的他后来疾病缠身,但他仍不停地忘我工作。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凭着自己的毅力和信念继续活了下去,老天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 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人生其实就如同炼钢!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走捷径的,“铁”变成“钢”,只有一种途径——就是炼!所谓的“炼”就是经过不断的磨炼!保尔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完全是由于自身的努力——在战火纷飞的战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并没有退缩;在建设工地,面对难以忍受的工作量和饥寒,他没有倒下;在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情况下,面对稿子丢失、体质下降,他仍没有向命运屈服。终于,他从一个出身贫苦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顽强作风的共产主义战士。保尔在生命的轨道中越挫越勇,他永不放弃对革命的热情,永远有着燃烧不完的斗志。 保尔可谓是强者的化身。对照保尔,想想自己,感到脸上一阵阵烘热。记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我家却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妈妈因病卧床不起。听着外面的嬉闹声,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片刻就“簌簌”地落下来。现在想来,我的这点挫折跟保尔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我会想起保尔;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会想起保尔。保尔·柯察金时时激励着我,鞭策着我,使我不懈努力,战胜一切困难。 写法点评 点出书名和作者。 简述文章概要。 叙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并展开议论。 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发表更深感悟。 结尾回归书中人物精神,点明中心。
名师总评: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开篇简明扼要,精练有序,点明书名、作者和主人公。后文叙述中夹杂着议论,由保尔的顽强意志联想到炼钢,又联想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心比心。文章边叙事边抒情,结尾处表达决心,首尾连贯,一气呵成。整体详略得当,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1.(成都中考改编)下面是一组有关“古诗中的植物”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结合两张图表提供的信息,将下面语段空缺处补充完整,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植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也是 ① 。唐诗中出现了近四百种植物,几乎触及了唐人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植物种类。在众多的植物中, ② ,3 463首的数量表明唐代文人大多愿意通过它寄托“离情”。到了宋代词人笔下,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 ③ 。这和它凌寒独放的特性有莫大关系。荷桃吉祥,松竹高洁,历代的文人们总是对 ④ 的植物兴味盎然,他们不吝笔墨地对其进行品咏,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文学遗产。
①
②
③
④
(2)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种古诗中的植物,模仿示例,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
①《竹里馆》中的“竹” ②《饮酒(其五)》中的“菊” ③《蒹葭》中的“蒹葭”
示例一:《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别归来沧桑的心。
示例二:《黄鹤楼》中的“芳草”: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滔滔江水的哀愁?
选择:
植物的自语:
选择:
植物的自语:
2.按要求完成任务。
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八年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开场词】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从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开始,古诗词的芬芳便弥漫在四季,摇曳在心田。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诵读经典,选择经典,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①上面语段是主持人拟写的开场白,有一处文学常识错误,请改正。
②画线句是病句,请你指出病因和修改方法。
病因: ,修改方法: 。
(2)【辑古诗】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请你确定两个专题,用四字词语表达。
示例:春夏秋冬
① ②
(3)【写寄语】仿照画线句的句式,补写句子,完成寄语。
读诗给人以乐趣,给人以才干。读一首好诗,相当于品一壶清茶,清香袭人,令人舒适满怀;读一首好诗,相当于赏一园春色,花气芬芳,令人流连忘返;读一首好诗, , , 。
名著周周练(三) 《经典常谈》 选择性阅读
@名著阅读
章节梳理(二):
《<诗经>第四》:诗的源头是歌谣。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最初的诗便形成了。春秋时期,太师们将各国的歌谣搜集起来,再加上典礼的诗,讽谏、颂美等的献诗,集合而成三百多篇唱词,通称《诗三百》。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亡失,流传下来的三百多篇唱词便是后来的《诗经》。孔子以后,《诗经》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毛亨和毛苌为《诗经》作注解,以史证诗。《诗序》分为《大序》和《小序》。郑玄则按着《诗经》中的国别和篇次,编成《诗谱》。郑玄是以史证诗的集大成者。
《诗第十二》:汉武帝立乐府,采集民间乐歌,这些乐歌被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建安年间,“三曹”用乐府旧题,改作新词,尤其多作五言诗。阮籍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扩大了诗的范围,“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诗”。
晋代诗渐渐排偶化、典故化,玄言诗兴盛,但陶渊明和谢灵运却多写田园自然。齐武帝时,“声律说”大盛。到了梁简文帝,又加新变,专咏艳情,称为“宫体”,诗的境界更狭窄了。
到了唐代,谐调发展,出现了近体诗,“又成立了古近体的七言诗”。李白的歌行增进了七言诗的价值,他的绝句更代表着新制。杜甫继往开来,给诗开辟了新世界。韩愈受杜甫影响,将诗进一步散文化。元稹、白居易继承杜甫写实的表现人生的态度,主张诚实自然。宋初的诗专学李商隐。欧阳修、梅尧臣发展了韩愈的诗风,开启了宋诗的散文化,苏轼则将其发展到极致。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被称为“南宋三大诗家”,他们都继承了杜甫的诗歌传统。
@精题演练
1.下列关于《<诗经>第四》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徒歌和乐歌都有节奏,手舞脚蹈是帮助徒歌节奏的,徒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
B.古代所谓“言志”不等同于现在的“抒情”,“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
C.以史证诗的思想,最先具体表现在《诗序》里,之后再度发展,郑玄是其集大成者。
D.“主文而谲谏”这句话中,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
2.下列诗作、诗人和评价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咏史》——质木无文
B.《古诗十九首》——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C.刘桢——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D.杜甫——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写作 学写读后感
@技巧点拨
写读后感,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引述,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以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
2.感受力求深入,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写作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或层次来思考与表述。
3.写作中,应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印证或深化当前的阅读感受,还可结合生活经历中的类似体会来写。
@佳作范例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我在假期中已经看了好几遍了,它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著作,我深深地被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吸引。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早年丧父,12岁被母亲送去车站食堂洗碗,饱受苦难。后到发电厂烧火,认识了朱赫来,自从认识水兵朱赫来以后,他的心被共产党吸引住了。经过几番波折,他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出生入死,英勇杀敌。在战争中他受了不少伤,最严重的一次就是被弹片击中头部,死里逃生。痊愈后,保尔没有忘记党,他拿起新的武器,重返战斗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年轻的他后来疾病缠身,但他仍不停地忘我工作。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凭着自己的毅力和信念继续活了下去,老天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 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人生其实就如同炼钢!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走捷径的,“铁”变成“钢”,只有一种途径——就是炼!所谓的“炼”就是经过不断的磨炼!保尔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完全是由于自身的努力——在战火纷飞的战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并没有退缩;在建设工地,面对难以忍受的工作量和饥寒,他没有倒下;在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情况下,面对稿子丢失、体质下降,他仍没有向命运屈服。终于,他从一个出身贫苦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顽强作风的共产主义战士。保尔在生命的轨道中越挫越勇,他永不放弃对革命的热情,永远有着燃烧不完的斗志。 保尔可谓是强者的化身。对照保尔,想想自己,感到脸上一阵阵烘热。记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我家却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妈妈因病卧床不起。听着外面的嬉闹声,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片刻就“簌簌”地落下来。现在想来,我的这点挫折跟保尔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我会想起保尔;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会想起保尔。保尔·柯察金时时激励着我,鞭策着我,使我不懈努力,战胜一切困难。 写法点评 点出书名和作者。 简述文章概要。 叙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并展开议论。 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发表更深感悟。 结尾回归书中人物精神,点明中心。
名师总评: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开篇简明扼要,精练有序,点明书名、作者和主人公。后文叙述中夹杂着议论,由保尔的顽强意志联想到炼钢,又联想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心比心。文章边叙事边抒情,结尾处表达决心,首尾连贯,一气呵成。整体详略得当,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1.(成都中考改编)下面是一组有关“古诗中的植物”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结合两张图表提供的信息,将下面语段空缺处补充完整,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植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也是 ① 。唐诗中出现了近四百种植物,几乎触及了唐人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植物种类。在众多的植物中, ② ,3 463首的数量表明唐代文人大多愿意通过它寄托“离情”。到了宋代词人笔下,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 ③ 。这和它凌寒独放的特性有莫大关系。荷桃吉祥,松竹高洁,历代的文人们总是对 ④ 的植物兴味盎然,他们不吝笔墨地对其进行品咏,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文学遗产。
① 古代文人笔下的最爱
② “柳”的形象占了头牌
③ “梅”的形象异军突起
④ 富含生活和精神追求
(2)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种古诗中的植物,模仿示例,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
①《竹里馆》中的“竹” ②《饮酒(其五)》中的“菊” ③《蒹葭》中的“蒹葭”
示例一:《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别归来沧桑的心。
示例二:《黄鹤楼》中的“芳草”: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滔滔江水的哀愁?
选择: 《饮酒(其五)》中的“菊”
植物的自语: 自从我沾了你的名气,从此就和你的高洁傲岸连在了一起。
选择: 《蒹葭》中的“蒹葭”
植物的自语: 我的“苍苍”“萋萋”“采采”,见证了你追寻路上的热烈与执着。
2.按要求完成任务。
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八年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开场词】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从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开始,古诗词的芬芳便弥漫在四季,摇曳在心田。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诵读经典,选择经典,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①上面语段是主持人拟写的开场白,有一处文学常识错误,请改正。
将“浪漫主义”改为“现实主义”。
②画线句是病句,请你指出病因和修改方法。
病因: 语序不当 ,修改方法: 把“诵读经典”和“选择经典”互换位置 。
(2)【辑古诗】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请你确定两个专题,用四字词语表达。
示例:春夏秋冬
① 借古讽今 ② 自然风光
(3)【写寄语】仿照画线句的句式,补写句子,完成寄语。
读诗给人以乐趣,给人以才干。读一首好诗,相当于品一壶清茶,清香袭人,令人舒适满怀;读一首好诗,相当于赏一园春色,花气芬芳,令人流连忘返;读一首好诗, 相当于观一次星空 , 星光灿烂 , 令人浮想联翩 。
名著周周练(三) 《经典常谈》 选择性阅读
@名著阅读
章节梳理(二):
《<诗经>第四》:诗的源头是歌谣。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最初的诗便形成了。春秋时期,太师们将各国的歌谣搜集起来,再加上典礼的诗,讽谏、颂美等的献诗,集合而成三百多篇唱词,通称《诗三百》。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亡失,流传下来的三百多篇唱词便是后来的《诗经》。孔子以后,《诗经》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毛亨和毛苌为《诗经》作注解,以史证诗。《诗序》分为《大序》和《小序》。郑玄则按着《诗经》中的国别和篇次,编成《诗谱》。郑玄是以史证诗的集大成者。
《诗第十二》:汉武帝立乐府,采集民间乐歌,这些乐歌被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建安年间,“三曹”用乐府旧题,改作新词,尤其多作五言诗。阮籍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扩大了诗的范围,“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诗”。
晋代诗渐渐排偶化、典故化,玄言诗兴盛,但陶渊明和谢灵运却多写田园自然。齐武帝时,“声律说”大盛。到了梁简文帝,又加新变,专咏艳情,称为“宫体”,诗的境界更狭窄了。
到了唐代,谐调发展,出现了近体诗,“又成立了古近体的七言诗”。李白的歌行增进了七言诗的价值,他的绝句更代表着新制。杜甫继往开来,给诗开辟了新世界。韩愈受杜甫影响,将诗进一步散文化。元稹、白居易继承杜甫写实的表现人生的态度,主张诚实自然。宋初的诗专学李商隐。欧阳修、梅尧臣发展了韩愈的诗风,开启了宋诗的散文化,苏轼则将其发展到极致。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被称为“南宋三大诗家”,他们都继承了杜甫的诗歌传统。
@精题演练
1.下列关于《<诗经>第四》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徒歌和乐歌都有节奏,手舞脚蹈是帮助徒歌节奏的,徒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
B.古代所谓“言志”不等同于现在的“抒情”,“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
C.以史证诗的思想,最先具体表现在《诗序》里,之后再度发展,郑玄是其集大成者。
D.“主文而谲谏”这句话中,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
【解析】根据《<诗经>第四》中的“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可知,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故选A。
2.下列诗作、诗人和评价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D )
A.《咏史》——质木无文
B.《古诗十九首》——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C.刘桢——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D.杜甫——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
【解析】根据《诗第十二》中的“欧阳修曾遭贬谪;他是古文家。梅尧臣一生不得志……梅诗幽深淡远,欧评他‘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初如食橄榄,其味久愈在’”可知,“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是欧阳修对梅尧臣的评价,并非杜甫。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