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教科版物理八下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单元检测(培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教科版物理八下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单元检测(培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04 17:27:51

文档简介

教科版物理八下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单元检测(培优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24八下·江岸期末) 如图所示为某工人正在利用独轮车搬运砖块的情景,车箱和砖块的总重力为14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更省力,工人师傅可以将砖块适当向右移
B.人手竖直向上的动力F=600N
C.当工人师傅抬起车把手时,车轮对地面的压力为1400N
D.当工人师傅抬起车把手时,他对地面的压力增大420N
2.(2024八下·黄浦期中)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H可绕O点转动,其中杆上相邻各点之间距离相等,在E点处挂一重为40牛的物体G,若用大小为20牛的力F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下列关于F1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B.一定作用在G点
C.方向可能竖直向下 D.可能作用在H点
3.(2023八下·福州期末)吕一健同学把一根蜡烛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竖立在轻质杠杆的两边(支点在中点)。调整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若同时点燃蜡烛(设燃烧速度相同),则杠杆(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保持平衡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粤沪版物理科目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五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如图所示,用轻质材料制成的吊桥搭在河对岸.一个人从桥的左端匀速走到桥的右端,桥面始终是水平的,不计吊桥和绳的重力,人从吊桥左端出发时开始计时.则人在吊桥上行走过程中,吊桥右端所受地面支持力F与人行走时间t的关系图像是
A. B.
C. D.
5.(2023八下·深圳期末)如图,将直杆沿重心O点处悬挂起来,空桶挂于A点,质量为M的重物挂在P点时,杆恰好水平平衡,当桶内装满不同密度液体时,重物需要悬挂在不同位置,才能使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若在杆上相应位置标上密度值,就能直接读出桶中液体的密度。下列方法中,能使该直杆密度计的测量精度更高一些的是(  )
A.减小AO之间的距离 B.减小重物质量
C.减小桶的容积 D.增大桶的质量
6.(2022八下·河源期末)如图是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杠杆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配重的重力为120牛,重力为500牛的健身者通过细绳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85牛,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60牛。已知,杠杆AB和细绳的质量及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牛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60牛
B.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牛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20牛
C.健身者在B点施加400牛竖直向下的拉力时,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35牛
D.配重刚好被匀速拉起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540牛
7.(2024八下·环江期中)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如图甲采用坠砣牵引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图乙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工作原理图,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配重为2000N,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轮A为动滑轮,滑轮B为定滑轮
B.该牵引装置既能省力又能省距离
C.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4000N
D.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20cm,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了10cm
8.(2018八下·乐平月考)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不计摩擦和滑轮及绳重,则拉力F为(  )
A.G/8 B.G/6 C.G/5 D.G/4
9.(2024八下·龙岗期末)为了发展全民体育运动,深圳不断完善健身设施。小丽和家人来到社区健身房,见到了琳琅满目的健身器材。如图是做壶铃摇摆的三个动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未提起壶铃,没有对壶铃做功
B.以相同的节奏摇摆,壶铃越重,人对壶铃做功的功率越大
C.用同一个壶铃健身,节奏越快,人对壶铃做功的功率越大
D.用同一壶铃健身,举得越高,做功越快
10.(2024八下·金沙月考)汽车驶上陡坡时,驾驶员通常要进行调换挡位的操作,以减小汽车的行驶速度,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增大汽车发动机的功率 B.增大汽车与地面之间的压强
C.增大汽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D.增大汽车爬坡的牵引力
11.(2024八下·曲阳期末)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8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12.(2024八下·五华期末)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大小为300N的拉力 F,通过滑轮将重250N 的重物匀速提升2m,用时20s。这一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图中所示滑轮为动滑轮 B.工人做的有用功是500J
C.拉力的功率是25W D.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
13.(2023八下·蜀山期末)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相同时间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和大小相等
B.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大
C.拉力对滑轮组所做功的功率大
D.甲装置和乙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
14.(2023八下·岳池期末)如图所示,工人利用长木板搭了一个3m长的斜面,用推力F=500N把质量为120kg的箱子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推到1m高的车厢上,用时10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g取10N/kg)(  )
A.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B.工人推力F做功的功率为150W
C.箱子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300N D.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15.(2024八下·西丰期末)“它是你最亲密的伙伴,陪你度过每一个旅程,请系好安全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全带较为“宽大”,是为了增大对人体的压强
B.安全带是在汽车撞击障碍物时,减小人体的惯性
C.头枕是在汽车被追尾时,能对头和颈起保护作用
D.通过方向盘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目的是为了省距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6.如图4.238所示,L形轻杆通过铰链O与地面连接,OA= AB=6 m,作用于B点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能保证杆AB始终保持水平。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足够大的速度在杆上从距A点2 m处向右运动, 物体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与离开A点的距离成反比:μ=。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0 m/s2 ,则物体运动到离开A点的距离x=   m时,拉力F达到最小,此时F=   。
17.(2024八下·澄迈期末)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升重力相同的物体。若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其中使用乙滑 轮可以   ,分别用力FA、FB和 匀速提起重物时, 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用“>”、“=”或“<”表示)
18.如图所示,重2250N的n形钢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0cm2 ,重500N的物体底面积为0.25m2,人未施力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Pa;当物体被匀速提起时,钢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
19.(2023八下·阿荣旗期末) 物体在自由下落时,速度会越来越快。如图所示,某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AB=BC;若AB、BC段重力做功分别为W1、W2,功率分别为P1、P2,则W1   W2,P1   P2。(均选填“<”“>”或“=”)
20.(2018八下·北海期末)如图所示,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当用大小为10N的拉力F拉重50N的物体时,物体恰好以v=2m/s的速度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   N,拉力F的功率为   W;将拉力F增大为20N时,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保持不变”)。
21.(2023八下·龙凤期末)如图,一长为L的粗细不均匀的水泥电线杆,重心在距A端1/3处,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1将A端抬高h(B端仍在地面上)时,F1做功为W1;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2将B端抬高h(A端仍在地面上)时;F2做功为W2,则F1:F2=   ,W1:W2=   。
22.(2022八下·港南期末)如图所示物体重100N,用滑轮组使物体沿水平面以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10s,所用水平拉力F为20N,若物体水平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45N,在运动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   W,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13分)
23.(2024八下·夏邑期末)如图,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为便于测量力臂,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此,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将杠杆调成水平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B点挂   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小组用下表中的两种方案进行收集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方案   (选填“一”或“二”);
实验序号 方案一 方案二
/N /cm /N /cm /N /cm /N /cm
1 3 10 3 10 3 5 5 3
2 2 20 2 20 4 15 3 20
3 1 15 1 15 2 25 5 10
(4)在合理的实验方案下,实验小组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表示);
(5)实验小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替代B点的钩码,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由竖直向下的位置逆时针旋转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在旋转过程中,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杠杆处于如图丁所示的状态时,杠杆也能保持水平平衡,此时杠杆属于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请举出它在生活生产中的一个应用实例:   。
24.(2024八下·和平期末)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改变钩码个数,使钩码匀速向上运动,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有用功W有用/J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η/%
1 2 0.1 1.0 0.3 0.2 0.30 66.7
2 3 0.1 1.4 0.3 0.3 0.42 71.4
3 5 0.1 A 0.3 0.5 0.66 75.8
(1)表格中编号A处数据应为    N;
(2)该同学进一步研究实验过程,算出每一次实验中总功与有用功的差值ΔW,发现每一次都不同,可能是   ;
(3)接下来该同学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η﹣G动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   。因此在生活中为了提高机械效率,滑轮的材料会选择硬度大且密度    (填“大”或“小”)的材料。分析图像中的B点可知,此时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N;
(4)机械效率是机械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下列提高机械效率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增加所提物体重力;
B.增加重物上升高度;
C.加快提升物体的速度;
D.减轻机械自身重力。
四、计算题(共12分)
25.(2023八下·清新期中)如图所示,将物重为200N物体匀速提高2m所用时间为1s,已知动滑轮重为4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F移动的速度;
(2)拉力F大小。
26.(2024八下·富川期末)课外活动小组模拟某建筑工地上塔吊的工作情景,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装修材料,若小富用的拉力在内将的材料提升了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2)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解答】 A.独轮车相当于一个杠杆,支点为车轮的轴心,车箱和砖块的总重力,人手竖直向上的力为动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一定时,要更省力可以增大动力臂或减小阻力臂,即将砖块适当向左移来减小阻力臂,或将手向右移来增大动力臂,故A错误;
BD.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F=GLG,即:F×(0.3m+0.7m)=1400N×0.3m,
解得:F=420N,故B错误;
由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可知,车把对人的压力:F压=F=420N,
故当工人师傅抬起车把手时,他对地面的压力增大420N,故D正确;
C.当工人师傅抬起车把手时,以A为支点,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为动力,车箱和砖块的总重力为阻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支L支=GLG',即:F支×(0.3m+0.7m)=1400N×0.7m,
解得:F支=980N,
由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可知,当工人师傅抬起车把手时,车轮对地面的压力:F压'=F支=980N,故C错误。
故选D。
【分析】 A.独轮车相当于一个杠杆,支点为车轮的轴心,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更省力的方式;
BD.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动力F的大小,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可知车把手对人的压力大小,则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量等于手受到的压力;
C.当工人师傅抬起车把手时,以A为支点,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为动力,车箱和砖块的总重力为阻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可知车轮对地面的压力。
2.【答案】D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解答】杠杆上力F1大小为20N,竖直向上,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则F1的力臂为,由于支点左侧最长力臂小于3L,所以动力不可能在支点左侧;动力在支点右侧时,动力的方向大致是向上的;若动力F1在G点,力臂刚好为4L,则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若动力F1作用在H点,则动力的方向斜向上,力臂为4L,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若省力,则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3.【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解答】没有点燃时,点燃后,相同时间内蜡烛减小的重力相同,所以,即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较大,所以左端下沉,A正确。
故选A。
【分析】点燃后,相同时间内蜡烛减小的重力相同,列出等式分析力与力臂的乘积大的一端下沉。
4.【答案】B
【知识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人从吊桥左端出发,在运动时间t后,杠杆受到物体的压力(阻力)等于人的重力,
动力臂为OA=L,杠杆受到物体的压力(阻力)F′=G,阻力臂为OB,OB=vt,
∵杠杆平衡,
∴F×OA=F′×OB=G×vt,
即:F×L=G×vt,
∴ ,
由此可知,当t=0时,F=0;当t增大时,F变大,是正比例关系;
故选B。
分析:根据题意得出拉力F与时间t的关系式是本题的关键。
5.【答案】B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即,解得,测量时每次在桶中装相同体积的液体,LOA是定值,当LOP的变化比密度ρ的变化更明显时,直杆密度计的测量精度更高,所以m物应该尽量小。
故选B。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LOP的变化比密度ρ的变化更明显时,直杆密度计的测量精度更高,据此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当配重在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时,它受到的绳子的拉力为
由图知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承担物重,因此杠杆A点受到的拉力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因为
所以


当压力为85N时
当压力为60N时
因为
所以
解得
A.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N时,B点向下的拉力为
A不符合题意;
B.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N时,B点向下的拉力为
B不符合题意;
C.健身者在B点施加400N竖直向下的拉力时,根据
可得
解得
C符合题意;
D.配重刚好被拉起,即它对地面的压力为0,根据
可得
因为人的最大拉力等于体重500N,因此配重不可能匀速拉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平衡力知识,计算杠杆上的力的大小,进而作出选择。
7.【答案】D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A.滑轮A的轴固定不动,为定滑轮,滑轮B的轴可随电线移动,为动滑轮,故A错误;
B.能省力又能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故B错误;
C. 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配重为2000N ,坠砣的总重为40000N,图中由缠绕在动滑轮的绳子上为2,则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80000N,C错误;
D.缠绕在动滑轮的绳子上为2,所以秤砣的移动距离为绳子移动距离的2倍,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20cm,所以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的距离为10cm
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动滑轮:滑轮轴随绳子的移动而移动,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
2、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定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改变方向但是不省力,能省力又能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
3、拉力的计算, ,n为动滑轮缠绕绳子数,绳子移动的距离为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本题中n=2,所以秤砣的移动距离为绳子移动距离的2倍
8.【答案】A
【知识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在不计摩擦和滑轮及绳重时,使用单个的动滑轮省一半力。
如图最下面的动滑轮两段绳子拉着物体,拉力为物重的一半,即 ;
中间的动滑轮又省了一半力,即每段绳子的拉力为: ;
到最上面的一个动滑轮,现省一半力,即绳子的拉力为: 。
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不计摩擦和滑轮及绳重,物体重力为G.对于下面动滑轮,由于动滑轮能省力一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求中间动滑轮受到的拉力,同样道理求出F的大小.
9.【答案】D
【知识点】功率的概念;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未提起壶铃时,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没有对壶铃做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以相同的节奏摇摆,时间相同,壶铃越重,人对壶铃做的功越多,根据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可知,人对壶铃做功的功率越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同一个壶铃健身,说明人对壶铃每做一次摇摆的功相同;节奏越快,说明单位时间内完成摇摆的次数越多,所以人对壶铃做功的功率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同一壶铃健身,举得越高,做的功越多,但完成一次摇摆的时间不确定,则做功的功率无法确定,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对于做功,需要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功率等于功除以做功所用的时间。
10.【答案】D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功率公式P=Fv可知,功率不变,减小速度,可使的汽车有较大的牵引力,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1、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FV,在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和速度成反比。
11.【答案】B
【知识点】功率大小的比较;功
【解析】【解答】举重时,杠铃的重一定,身高较高的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的高度大,所以根据W=Fs=Gh可知,身高较高的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功较大,即W1>W2;又由于举起杠铃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可知,身高较高的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的功率大,即P1>P2。
故选:B。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12.【答案】B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有用功和额外功
【解析】【解答】A.图中轮滑位置不变,不随物体移动,为定滑轮,故A错误;
B.有用功是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故B正确;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拉力作的总功为,拉力的功率是
,故C错误;
D.滑轮的机械效率是,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图中滑轮位置固定,不随物体移动,是定滑轮;
(2)根据求工人做的有用功;
(3)在定滑轮中,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求拉力做的总功,根据求拉力的功率;
(4)根据求滑轮的机械效率。
13.【答案】D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甲=2,n乙=3,.根据可知,拉力F1>F2,故A错误;
B.根据W有=Gh可知,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等;根据W额=G动h可知,滑轮组做的额外功相等。根据W总=W有+W额可知,拉力对滑轮组做的总功相等,故B错误;
C.滑轮组做的总功相等,时间相等,根据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相等,故C错误;
D.物体重力相等,动滑轮重力相等,根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比较拉力大小;
B.根据W总=W有+W额比较拉力做的总功大小;
C.根据比较拉力做功的功率大小;
D.根据比较滑轮组机械效率大小。
14.【答案】C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斜面通过增大长度的方式省力,故A正确不会题意;
B.推力做的总功W总=Fs=500N×3m=1500J;
推力的功率:,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斜面做的有用功W有=Gh=120kg×10N/kg×1m=1200J;
斜面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1500J-1200J=300J;
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斜面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1)根据斜面的特点判断;
(2)根据W总=Fs计算推力做的总功,再根据计算推力做功的功率;
(3)根据W有=Gh计算斜面做的有用功,再根据W额=W总-W有计算额外功,最后根据计算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4)根据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15.【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
【解析】【解答】A.安全带宽大,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对人体的压强,故A错误;
B.在汽车撞击障碍物时,人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安全带是防止对人体的伤害,不能减小人体的惯性,故B错误;
C.汽车被追尾时,车突然加速向前运动,人的身体向前加速,头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头枕能阻碍人头部相对于车向后运动,对头和颈起保护作用,故C正确;
D.方向盘是一个轮轴,动力施加在轮上,可以省力,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惯性是物体继续保持原来状态的原因;使用轮轴时,力作用在轮上,省力费距离。
16.【答案】;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解答】轻质杆受到滑块的压力mg,摩擦力f=umg=,以及拉力F;
以O点为支点,根据力矩平衡,有:f OA+mg x=F AB;
代入数据,有:
得到:,(当x=时,F最小);
【分析】以点O为支点,找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然后根据力矩平衡条件列式求解
17.【答案】省力;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乙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是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2)甲图中是定滑轮,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则绳子上的拉力;
乙图中是动滑轮,承重绳子股数n=2,则则绳子上的拉力;
故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分析】(1)固定不动的滑轮为定滑轮,跟随物体一起移动的为动滑轮;
(2)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计算绳子上的拉力,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18.【答案】2000;15000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1=G1=500N,
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设人拉绳的拉力为F,当物体匀速上升时,物体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即2F=G,
则;
钢架受重力、支持力、三股绳的拉力而处于静止状态,则有:F支=3F+G,
因支持力与压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则压力F2=F支=3×250N+2250N=3000N;
则压强。
【分析】人未施力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根据压强公式可求得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当物体被匀速提起时,通过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之和等于物体的重力,则由动滑轮的特点可求得人对绳子的拉力,则对钢架进行受力分析可知钢架对地面的压力,则由压强公式可求得钢架对地面的压强。
19.【答案】=;<
【知识点】功率大小的比较;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W=Gh,相同物体,高度变化相同时,做功相等,即W1=W2,下落的物体在加速运动,重力相同时,AB段的速度小于BC段的速度,根据P=Fv=Gv,则P1【分析】根据W=Gh,判断物体做功的大小关系;根据P=Fv,判断功率的大小关系。
20.【答案】20;40;不变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因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所以拉物体的力F′=2F=2×10N=20N;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拉力和摩擦力一对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故f=F′=20N;(2)由图知有2段绳子拉着物体,即s绳=2s物,v绳=2v物=2×2m/s=4m/s;
则拉力F的功率为 ;(3)将拉力F增大为20N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不变。
故答案为:20;40;不变。
【分析】物体匀速运动,受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判断出摩擦力;根据P=Fv算出拉力F的功率;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1.【答案】2:1;2:1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如图,当用竖直向上的力将A端抬高时,
在ΔBEA和ΔBFC中,BE:BF=BA:BC=3:2,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F1×BE=G×BF,
F1×3=G×2,
解得:;
同理,当用竖直向上的力将B端抬高时,;
那么,
二者提升的高度h相同,
根据W=Fs得到:W1:W2=F1h:F2h=2:1。
【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结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别计算出两个拉力,然后做比即可。根据W=Fs计算拉力做功之比。
22.【答案】12;75%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绳子移动的速度v=nv物=0.2m/s×3=0.6m/s;
则拉力的功率为:P=Fv=20N×0.6m/s=12W;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1)首先根据v=nv物计算绳子移动的速度,再根据P=Fv计算拉力的功率;
(2)当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时,根据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3.【答案】左;2;二;;变大;费力;筷子(合理即可)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杠杆左端高右端低,右端较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设杠杆上每一格长为L,每个钩码重为G,则:,得;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改变动力、阻力的大小,寻找普遍规律;
(4)每组对应的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所以;
(5)旋转过程中,动力臂变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则动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6)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费力杠杆有钓鱼竿、船桨、镊子、筷子等。
【分析】(1)如果杠杆右端下沉,则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设杠杆分度值是L,一个钩码重是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
(3)实验应使动力和阻力的大小不相等,寻找普遍规律;
(4)根据操作中引起力臂的变化,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解题。
24.【答案】2.2;所挂钩码增多,摩擦力增大,额外功增多;低;小;大于;AD
【知识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解析】【解答】(1)由表格数据可知总功为0.66J,移动距离为0.3m,所以F=W/s,编号A处数据为
(2) 每一次实验中总功与有用功的差值ΔW,发现每一次都不同,可能是 所挂钩码增多,摩擦力增大,额外功增大。
(3)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为了提高机械效率,动滑轮的重力应尽可能的小,所以滑轮的材料会选择硬度大且密度小的材料,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为η=G/G+G动,,在机械效率不变时,额外功增大,有用功也增大,若提升高度相同,物体的重力会大于3N。
(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减小滑轮重力,提高重物重力,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分析】做功:计算公式为W=Fs,本题中总功为0.66J,移动距离为0.3m,所以F=W/s
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提升物体的重、动滑轮自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的高度、提升物体的速度无关。
机械效率的计算:η=W有/W
25.【答案】(1)解:由图示知,滑轮组承重绳子为3根,物体提高2m,绳端移动的距离s=3h=3×2m=6m
拉力F移动的速度
答:拉力F移动的速度为6m/s;
(2)解: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拉力
答:拉力F大小为80N。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动滑轮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然后根据s=nh计算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最后根据 计算拉力移动的速度。
(2)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 计算自由端的拉力大小。
26.【答案】(1)解:由图可知,,拉力的功率为:;
答:拉力的功率是;
(2)解: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答: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功率的大小;
(2)根据,计算机械效率。
1 / 1教科版物理八下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单元检测(培优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24八下·江岸期末) 如图所示为某工人正在利用独轮车搬运砖块的情景,车箱和砖块的总重力为14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更省力,工人师傅可以将砖块适当向右移
B.人手竖直向上的动力F=600N
C.当工人师傅抬起车把手时,车轮对地面的压力为1400N
D.当工人师傅抬起车把手时,他对地面的压力增大420N
【答案】D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解答】 A.独轮车相当于一个杠杆,支点为车轮的轴心,车箱和砖块的总重力,人手竖直向上的力为动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一定时,要更省力可以增大动力臂或减小阻力臂,即将砖块适当向左移来减小阻力臂,或将手向右移来增大动力臂,故A错误;
BD.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F=GLG,即:F×(0.3m+0.7m)=1400N×0.3m,
解得:F=420N,故B错误;
由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可知,车把对人的压力:F压=F=420N,
故当工人师傅抬起车把手时,他对地面的压力增大420N,故D正确;
C.当工人师傅抬起车把手时,以A为支点,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为动力,车箱和砖块的总重力为阻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支L支=GLG',即:F支×(0.3m+0.7m)=1400N×0.7m,
解得:F支=980N,
由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可知,当工人师傅抬起车把手时,车轮对地面的压力:F压'=F支=980N,故C错误。
故选D。
【分析】 A.独轮车相当于一个杠杆,支点为车轮的轴心,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更省力的方式;
BD.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动力F的大小,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可知车把手对人的压力大小,则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量等于手受到的压力;
C.当工人师傅抬起车把手时,以A为支点,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为动力,车箱和砖块的总重力为阻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可知车轮对地面的压力。
2.(2024八下·黄浦期中)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H可绕O点转动,其中杆上相邻各点之间距离相等,在E点处挂一重为40牛的物体G,若用大小为20牛的力F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下列关于F1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B.一定作用在G点
C.方向可能竖直向下 D.可能作用在H点
【答案】D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解答】杠杆上力F1大小为20N,竖直向上,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则F1的力臂为,由于支点左侧最长力臂小于3L,所以动力不可能在支点左侧;动力在支点右侧时,动力的方向大致是向上的;若动力F1在G点,力臂刚好为4L,则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若动力F1作用在H点,则动力的方向斜向上,力臂为4L,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若省力,则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3.(2023八下·福州期末)吕一健同学把一根蜡烛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竖立在轻质杠杆的两边(支点在中点)。调整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若同时点燃蜡烛(设燃烧速度相同),则杠杆(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保持平衡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解答】没有点燃时,点燃后,相同时间内蜡烛减小的重力相同,所以,即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较大,所以左端下沉,A正确。
故选A。
【分析】点燃后,相同时间内蜡烛减小的重力相同,列出等式分析力与力臂的乘积大的一端下沉。
4.(粤沪版物理科目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五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如图所示,用轻质材料制成的吊桥搭在河对岸.一个人从桥的左端匀速走到桥的右端,桥面始终是水平的,不计吊桥和绳的重力,人从吊桥左端出发时开始计时.则人在吊桥上行走过程中,吊桥右端所受地面支持力F与人行走时间t的关系图像是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人从吊桥左端出发,在运动时间t后,杠杆受到物体的压力(阻力)等于人的重力,
动力臂为OA=L,杠杆受到物体的压力(阻力)F′=G,阻力臂为OB,OB=vt,
∵杠杆平衡,
∴F×OA=F′×OB=G×vt,
即:F×L=G×vt,
∴ ,
由此可知,当t=0时,F=0;当t增大时,F变大,是正比例关系;
故选B。
分析:根据题意得出拉力F与时间t的关系式是本题的关键。
5.(2023八下·深圳期末)如图,将直杆沿重心O点处悬挂起来,空桶挂于A点,质量为M的重物挂在P点时,杆恰好水平平衡,当桶内装满不同密度液体时,重物需要悬挂在不同位置,才能使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若在杆上相应位置标上密度值,就能直接读出桶中液体的密度。下列方法中,能使该直杆密度计的测量精度更高一些的是(  )
A.减小AO之间的距离 B.减小重物质量
C.减小桶的容积 D.增大桶的质量
【答案】B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即,解得,测量时每次在桶中装相同体积的液体,LOA是定值,当LOP的变化比密度ρ的变化更明显时,直杆密度计的测量精度更高,所以m物应该尽量小。
故选B。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LOP的变化比密度ρ的变化更明显时,直杆密度计的测量精度更高,据此分析。
6.(2022八下·河源期末)如图是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杠杆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配重的重力为120牛,重力为500牛的健身者通过细绳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85牛,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60牛。已知,杠杆AB和细绳的质量及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牛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60牛
B.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牛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20牛
C.健身者在B点施加400牛竖直向下的拉力时,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35牛
D.配重刚好被匀速拉起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540牛
【答案】C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当配重在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时,它受到的绳子的拉力为
由图知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承担物重,因此杠杆A点受到的拉力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因为
所以


当压力为85N时
当压力为60N时
因为
所以
解得
A.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N时,B点向下的拉力为
A不符合题意;
B.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N时,B点向下的拉力为
B不符合题意;
C.健身者在B点施加400N竖直向下的拉力时,根据
可得
解得
C符合题意;
D.配重刚好被拉起,即它对地面的压力为0,根据
可得
因为人的最大拉力等于体重500N,因此配重不可能匀速拉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平衡力知识,计算杠杆上的力的大小,进而作出选择。
7.(2024八下·环江期中)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如图甲采用坠砣牵引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图乙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工作原理图,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配重为2000N,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轮A为动滑轮,滑轮B为定滑轮
B.该牵引装置既能省力又能省距离
C.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4000N
D.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20cm,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了10cm
【答案】D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A.滑轮A的轴固定不动,为定滑轮,滑轮B的轴可随电线移动,为动滑轮,故A错误;
B.能省力又能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故B错误;
C. 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配重为2000N ,坠砣的总重为40000N,图中由缠绕在动滑轮的绳子上为2,则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80000N,C错误;
D.缠绕在动滑轮的绳子上为2,所以秤砣的移动距离为绳子移动距离的2倍,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20cm,所以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的距离为10cm
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动滑轮:滑轮轴随绳子的移动而移动,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
2、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定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改变方向但是不省力,能省力又能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
3、拉力的计算, ,n为动滑轮缠绕绳子数,绳子移动的距离为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本题中n=2,所以秤砣的移动距离为绳子移动距离的2倍
8.(2018八下·乐平月考)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不计摩擦和滑轮及绳重,则拉力F为(  )
A.G/8 B.G/6 C.G/5 D.G/4
【答案】A
【知识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在不计摩擦和滑轮及绳重时,使用单个的动滑轮省一半力。
如图最下面的动滑轮两段绳子拉着物体,拉力为物重的一半,即 ;
中间的动滑轮又省了一半力,即每段绳子的拉力为: ;
到最上面的一个动滑轮,现省一半力,即绳子的拉力为: 。
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不计摩擦和滑轮及绳重,物体重力为G.对于下面动滑轮,由于动滑轮能省力一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求中间动滑轮受到的拉力,同样道理求出F的大小.
9.(2024八下·龙岗期末)为了发展全民体育运动,深圳不断完善健身设施。小丽和家人来到社区健身房,见到了琳琅满目的健身器材。如图是做壶铃摇摆的三个动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未提起壶铃,没有对壶铃做功
B.以相同的节奏摇摆,壶铃越重,人对壶铃做功的功率越大
C.用同一个壶铃健身,节奏越快,人对壶铃做功的功率越大
D.用同一壶铃健身,举得越高,做功越快
【答案】D
【知识点】功率的概念;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未提起壶铃时,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没有对壶铃做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以相同的节奏摇摆,时间相同,壶铃越重,人对壶铃做的功越多,根据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可知,人对壶铃做功的功率越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同一个壶铃健身,说明人对壶铃每做一次摇摆的功相同;节奏越快,说明单位时间内完成摇摆的次数越多,所以人对壶铃做功的功率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同一壶铃健身,举得越高,做的功越多,但完成一次摇摆的时间不确定,则做功的功率无法确定,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对于做功,需要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功率等于功除以做功所用的时间。
10.(2024八下·金沙月考)汽车驶上陡坡时,驾驶员通常要进行调换挡位的操作,以减小汽车的行驶速度,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增大汽车发动机的功率 B.增大汽车与地面之间的压强
C.增大汽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D.增大汽车爬坡的牵引力
【答案】D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功率公式P=Fv可知,功率不变,减小速度,可使的汽车有较大的牵引力,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1、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FV,在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和速度成反比。
11.(2024八下·曲阳期末)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8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答案】B
【知识点】功率大小的比较;功
【解析】【解答】举重时,杠铃的重一定,身高较高的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的高度大,所以根据W=Fs=Gh可知,身高较高的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功较大,即W1>W2;又由于举起杠铃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可知,身高较高的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的功率大,即P1>P2。
故选:B。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12.(2024八下·五华期末)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大小为300N的拉力 F,通过滑轮将重250N 的重物匀速提升2m,用时20s。这一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图中所示滑轮为动滑轮 B.工人做的有用功是500J
C.拉力的功率是25W D.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
【答案】B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有用功和额外功
【解析】【解答】A.图中轮滑位置不变,不随物体移动,为定滑轮,故A错误;
B.有用功是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故B正确;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拉力作的总功为,拉力的功率是
,故C错误;
D.滑轮的机械效率是,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图中滑轮位置固定,不随物体移动,是定滑轮;
(2)根据求工人做的有用功;
(3)在定滑轮中,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求拉力做的总功,根据求拉力的功率;
(4)根据求滑轮的机械效率。
13.(2023八下·蜀山期末)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相同时间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和大小相等
B.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大
C.拉力对滑轮组所做功的功率大
D.甲装置和乙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
【答案】D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甲=2,n乙=3,.根据可知,拉力F1>F2,故A错误;
B.根据W有=Gh可知,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等;根据W额=G动h可知,滑轮组做的额外功相等。根据W总=W有+W额可知,拉力对滑轮组做的总功相等,故B错误;
C.滑轮组做的总功相等,时间相等,根据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相等,故C错误;
D.物体重力相等,动滑轮重力相等,根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比较拉力大小;
B.根据W总=W有+W额比较拉力做的总功大小;
C.根据比较拉力做功的功率大小;
D.根据比较滑轮组机械效率大小。
14.(2023八下·岳池期末)如图所示,工人利用长木板搭了一个3m长的斜面,用推力F=500N把质量为120kg的箱子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推到1m高的车厢上,用时10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g取10N/kg)(  )
A.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B.工人推力F做功的功率为150W
C.箱子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300N D.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答案】C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斜面通过增大长度的方式省力,故A正确不会题意;
B.推力做的总功W总=Fs=500N×3m=1500J;
推力的功率:,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斜面做的有用功W有=Gh=120kg×10N/kg×1m=1200J;
斜面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1500J-1200J=300J;
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斜面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1)根据斜面的特点判断;
(2)根据W总=Fs计算推力做的总功,再根据计算推力做功的功率;
(3)根据W有=Gh计算斜面做的有用功,再根据W额=W总-W有计算额外功,最后根据计算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4)根据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15.(2024八下·西丰期末)“它是你最亲密的伙伴,陪你度过每一个旅程,请系好安全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全带较为“宽大”,是为了增大对人体的压强
B.安全带是在汽车撞击障碍物时,减小人体的惯性
C.头枕是在汽车被追尾时,能对头和颈起保护作用
D.通过方向盘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目的是为了省距离
【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
【解析】【解答】A.安全带宽大,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对人体的压强,故A错误;
B.在汽车撞击障碍物时,人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安全带是防止对人体的伤害,不能减小人体的惯性,故B错误;
C.汽车被追尾时,车突然加速向前运动,人的身体向前加速,头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头枕能阻碍人头部相对于车向后运动,对头和颈起保护作用,故C正确;
D.方向盘是一个轮轴,动力施加在轮上,可以省力,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惯性是物体继续保持原来状态的原因;使用轮轴时,力作用在轮上,省力费距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6.如图4.238所示,L形轻杆通过铰链O与地面连接,OA= AB=6 m,作用于B点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能保证杆AB始终保持水平。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足够大的速度在杆上从距A点2 m处向右运动, 物体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与离开A点的距离成反比:μ=。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0 m/s2 ,则物体运动到离开A点的距离x=   m时,拉力F达到最小,此时F=   。
【答案】;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解答】轻质杆受到滑块的压力mg,摩擦力f=umg=,以及拉力F;
以O点为支点,根据力矩平衡,有:f OA+mg x=F AB;
代入数据,有:
得到:,(当x=时,F最小);
【分析】以点O为支点,找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然后根据力矩平衡条件列式求解
17.(2024八下·澄迈期末)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升重力相同的物体。若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其中使用乙滑 轮可以   ,分别用力FA、FB和 匀速提起重物时, 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用“>”、“=”或“<”表示)
【答案】省力;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乙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是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2)甲图中是定滑轮,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则绳子上的拉力;
乙图中是动滑轮,承重绳子股数n=2,则则绳子上的拉力;
故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分析】(1)固定不动的滑轮为定滑轮,跟随物体一起移动的为动滑轮;
(2)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计算绳子上的拉力,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18.如图所示,重2250N的n形钢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0cm2 ,重500N的物体底面积为0.25m2,人未施力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Pa;当物体被匀速提起时,钢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
【答案】2000;15000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1=G1=500N,
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设人拉绳的拉力为F,当物体匀速上升时,物体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即2F=G,
则;
钢架受重力、支持力、三股绳的拉力而处于静止状态,则有:F支=3F+G,
因支持力与压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则压力F2=F支=3×250N+2250N=3000N;
则压强。
【分析】人未施力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根据压强公式可求得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当物体被匀速提起时,通过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之和等于物体的重力,则由动滑轮的特点可求得人对绳子的拉力,则对钢架进行受力分析可知钢架对地面的压力,则由压强公式可求得钢架对地面的压强。
19.(2023八下·阿荣旗期末) 物体在自由下落时,速度会越来越快。如图所示,某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AB=BC;若AB、BC段重力做功分别为W1、W2,功率分别为P1、P2,则W1   W2,P1   P2。(均选填“<”“>”或“=”)
【答案】=;<
【知识点】功率大小的比较;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W=Gh,相同物体,高度变化相同时,做功相等,即W1=W2,下落的物体在加速运动,重力相同时,AB段的速度小于BC段的速度,根据P=Fv=Gv,则P1【分析】根据W=Gh,判断物体做功的大小关系;根据P=Fv,判断功率的大小关系。
20.(2018八下·北海期末)如图所示,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当用大小为10N的拉力F拉重50N的物体时,物体恰好以v=2m/s的速度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   N,拉力F的功率为   W;将拉力F增大为20N时,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保持不变”)。
【答案】20;40;不变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因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所以拉物体的力F′=2F=2×10N=20N;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拉力和摩擦力一对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故f=F′=20N;(2)由图知有2段绳子拉着物体,即s绳=2s物,v绳=2v物=2×2m/s=4m/s;
则拉力F的功率为 ;(3)将拉力F增大为20N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不变。
故答案为:20;40;不变。
【分析】物体匀速运动,受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判断出摩擦力;根据P=Fv算出拉力F的功率;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1.(2023八下·龙凤期末)如图,一长为L的粗细不均匀的水泥电线杆,重心在距A端1/3处,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1将A端抬高h(B端仍在地面上)时,F1做功为W1;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2将B端抬高h(A端仍在地面上)时;F2做功为W2,则F1:F2=   ,W1:W2=   。
【答案】2:1;2:1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如图,当用竖直向上的力将A端抬高时,
在ΔBEA和ΔBFC中,BE:BF=BA:BC=3:2,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F1×BE=G×BF,
F1×3=G×2,
解得:;
同理,当用竖直向上的力将B端抬高时,;
那么,
二者提升的高度h相同,
根据W=Fs得到:W1:W2=F1h:F2h=2:1。
【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结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别计算出两个拉力,然后做比即可。根据W=Fs计算拉力做功之比。
22.(2022八下·港南期末)如图所示物体重100N,用滑轮组使物体沿水平面以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10s,所用水平拉力F为20N,若物体水平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45N,在运动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   W,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答案】12;75%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绳子移动的速度v=nv物=0.2m/s×3=0.6m/s;
则拉力的功率为:P=Fv=20N×0.6m/s=12W;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1)首先根据v=nv物计算绳子移动的速度,再根据P=Fv计算拉力的功率;
(2)当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时,根据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三、实验探究题(共13分)
23.(2024八下·夏邑期末)如图,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为便于测量力臂,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此,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将杠杆调成水平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B点挂   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小组用下表中的两种方案进行收集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方案   (选填“一”或“二”);
实验序号 方案一 方案二
/N /cm /N /cm /N /cm /N /cm
1 3 10 3 10 3 5 5 3
2 2 20 2 20 4 15 3 20
3 1 15 1 15 2 25 5 10
(4)在合理的实验方案下,实验小组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表示);
(5)实验小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替代B点的钩码,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由竖直向下的位置逆时针旋转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在旋转过程中,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杠杆处于如图丁所示的状态时,杠杆也能保持水平平衡,此时杠杆属于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请举出它在生活生产中的一个应用实例:   。
【答案】左;2;二;;变大;费力;筷子(合理即可)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杠杆左端高右端低,右端较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设杠杆上每一格长为L,每个钩码重为G,则:,得;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改变动力、阻力的大小,寻找普遍规律;
(4)每组对应的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所以;
(5)旋转过程中,动力臂变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则动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6)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费力杠杆有钓鱼竿、船桨、镊子、筷子等。
【分析】(1)如果杠杆右端下沉,则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设杠杆分度值是L,一个钩码重是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
(3)实验应使动力和阻力的大小不相等,寻找普遍规律;
(4)根据操作中引起力臂的变化,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解题。
24.(2024八下·和平期末)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改变钩码个数,使钩码匀速向上运动,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有用功W有用/J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η/%
1 2 0.1 1.0 0.3 0.2 0.30 66.7
2 3 0.1 1.4 0.3 0.3 0.42 71.4
3 5 0.1 A 0.3 0.5 0.66 75.8
(1)表格中编号A处数据应为    N;
(2)该同学进一步研究实验过程,算出每一次实验中总功与有用功的差值ΔW,发现每一次都不同,可能是   ;
(3)接下来该同学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η﹣G动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   。因此在生活中为了提高机械效率,滑轮的材料会选择硬度大且密度    (填“大”或“小”)的材料。分析图像中的B点可知,此时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N;
(4)机械效率是机械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下列提高机械效率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增加所提物体重力;
B.增加重物上升高度;
C.加快提升物体的速度;
D.减轻机械自身重力。
【答案】2.2;所挂钩码增多,摩擦力增大,额外功增多;低;小;大于;AD
【知识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解析】【解答】(1)由表格数据可知总功为0.66J,移动距离为0.3m,所以F=W/s,编号A处数据为
(2) 每一次实验中总功与有用功的差值ΔW,发现每一次都不同,可能是 所挂钩码增多,摩擦力增大,额外功增大。
(3)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为了提高机械效率,动滑轮的重力应尽可能的小,所以滑轮的材料会选择硬度大且密度小的材料,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为η=G/G+G动,,在机械效率不变时,额外功增大,有用功也增大,若提升高度相同,物体的重力会大于3N。
(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减小滑轮重力,提高重物重力,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分析】做功:计算公式为W=Fs,本题中总功为0.66J,移动距离为0.3m,所以F=W/s
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提升物体的重、动滑轮自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的高度、提升物体的速度无关。
机械效率的计算:η=W有/W
四、计算题(共12分)
25.(2023八下·清新期中)如图所示,将物重为200N物体匀速提高2m所用时间为1s,已知动滑轮重为4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F移动的速度;
(2)拉力F大小。
【答案】(1)解:由图示知,滑轮组承重绳子为3根,物体提高2m,绳端移动的距离s=3h=3×2m=6m
拉力F移动的速度
答:拉力F移动的速度为6m/s;
(2)解: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拉力
答:拉力F大小为80N。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动滑轮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然后根据s=nh计算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最后根据 计算拉力移动的速度。
(2)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 计算自由端的拉力大小。
26.(2024八下·富川期末)课外活动小组模拟某建筑工地上塔吊的工作情景,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装修材料,若小富用的拉力在内将的材料提升了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2)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答案】(1)解:由图可知,,拉力的功率为:;
答:拉力的功率是;
(2)解: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答: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功率的大小;
(2)根据,计算机械效率。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