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培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培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3 09:03:28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培优卷)
一、选择题
1.(2024九下·广州月考) 2023年2月,我国医生利用5G技术成功实现在5000公里外远程控制手术钳和电刀实施手术。手术时信号传输利用的是(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无线电波 D.红外线
【答案】C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ABD、超声波、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红外线传输的距离有限,故ABD不符合题意。
C、无线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递信息。
2.目前,很多汽车的驾驶室里都有一个叫作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的装置.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并导航.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  ).
A.无线电波 B.红外线 C.紫外线 D.激光
【答案】A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即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传递信息的,无线电波就是一种电磁波,故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无线电波。
故选:A。
【分析】 GPS接收器接收的是电磁波中的无线电波。
3.如图是一款智慧照明路灯,未来它将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将摄像探头、无线网络(微基站)、路灯、充电桩(可以对手机充电)、PM2.5 监测、一键报警等功能整合在一个灯杆载体上,将来会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关于智慧路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智慧路灯消耗的电能属于一次能源
B.智慧路灯应彼此并联接入供电网络
C.无线网络是利用超声波传播信号的
D.实时监测 PM2.5 可显著改善空气质量
【答案】B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A.电能是通过其他能源转化而来的,是二次能源,A不符合题意;
B.智慧路灯之间互不影响,因此应彼此并联接入供电网络,B符合题意;
C.无线网络是利用电磁波传播信号的,C不符合题意;
D.实时监测 PM2.5 只能起到测量PM2.5作用,不能改善空气质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能属于二次能源;各路灯的连接是并联的;无线网络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检测PM2.5时,不能改善空气质量。
4.(2022九上·遵化期末)下列关于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采集“月壤”的画面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
B.红外测温仪接收到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是超声波
C.无线电波不能传播能量
D.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答案】A
【知识点】红外线;电磁波的传播;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采集“月壤”的画面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A符合题意;
B.红外测温仪接收到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是电磁波,B不符合题意;
C.电磁波能传播能量,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可以传递能量,C不符合题意;
D.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红外测温仪接收到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是电磁波;电磁波能传播能量,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可以传递能量;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5.(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关于接收无线电波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收无线电波→检波→高频放大→调谐→低频放大
B.接收无线电波→调谐→高频放大→检波→低频放大
C.接收无线电波→高频放大→调谐→检波→低频放大
D.接收无线电波→低频放大→调谐→检波→高频放大
【答案】B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解:发射: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通过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天线把载有音频电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调谐器选出某一频率的电磁波;经高频放大后,从高频电磁波中取出音频电信号,经检波器后送到扬声器;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故选B.
【分析】在无线电广播中,人们先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而在另一地点,人们利用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这就是无线广播的大致过程.
6.(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9章第2节广播电视与通信同步练习)下列关于收音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收音机接收各种各样的电磁波 B.收音机接收同一频率的电磁波
C.收音机直接接收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A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收音机只能利用天线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并且收音机能够接收各种各样的电磁波,收音机调台是通过调节自身接收电磁波的频率,使自身频率与接收到的电磁波达到频率一致,从而达到共振,从而选出以电磁波为载体上的声音信号,还原成声音.故A正确.
故选A.
【分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其传播速度很快,生活中的收音机就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广播电磁波;收音机上的天线只能接收电磁波.
7.电视机换台时,实际上是在改变 (  )
A.电视台的发射频率 B.电视机的接收频率
C.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 D.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
【答案】B
【知识点】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电视台是发射电磁波,电视机是用来接收电磁波,由于各电视台的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不同,因此电视机选台实际上是在改变电视机的接收频率;
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
故选B.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电磁波的知识.知道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电视机换台是为了改变本身的接收频率,从而接收到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电磁波的知识及电视对电磁波信号的接收问题.首先要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同时要知道电视机是接收不同频率的电磁波.
8.(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9章第2节广播电视与通信同步练习)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电视机﹣﹣利用电磁波传播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
B.“B”超﹣﹣利用次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一步
C.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D.燃气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B
【知识点】紫外线;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超声波与次声波;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A、电视信号是以电磁波为载体将声音信号、图象信号传播到目的地.正确.
BB超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来给人检查疾病的.错误.
C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用来检查防伪标志.正确.
D燃气灶是通过燃料燃烧,燃料燃烧过程是将燃料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正确.
故选B.
【分析】(1)电视是用来接收电磁波信号的.(2)B超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3)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能杀菌,制成灭菌灯;能促成维生素D的合成(4)燃气灶将燃气燃烧后,利用其转化的内能来进行加热.
二、填空题
9.电磁波无处不在,根据电磁波谱,可将电磁波分为    、微波、红外线、    、紫外线、    、γ射线.
【答案】无线电波;可见光;X射线
【知识点】调制、调谐和解调
【解析】【解答】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故答案为:无线电波;可见光;X射线.
【分析】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它们的区别仅在于频率或波长有很大差别.
10.2010年4月14日早晨,青海玉树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在抗震救灾中,工作人员不停地使用生命探测仪寻找着可能存在的生命.生命探测仪原理很简单,因为任何生命体周边都会存在许多生命信息.这信息通过各种能量形式表现在身体外部,如电磁波、声波、光波等,这些波的频率一般    (填“相同”或“不相同”),雷达生命探测仪主要是靠接收生命体周边的    波来确定幸存者方位的;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    的原理来探测是否有生命迹象的;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利用感知    差异来判断不同的目标,因此在黑暗中也能确定生命体的位置;光纤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光在光纤内壁多次    (填“反射”或“折射”)向前传播.某医疗急救队携带的现场急救系统是一个全天候的野外标准手术室,帐篷充气后,外部空气无法进入,是因为内部气压    外部气压,从而使内部处于无菌状态.
【答案】不相同;电磁;信息;温度;反射;大于
【知识点】调制、调谐和解调
【解析】【解答】电磁波是个大家族,不同的电磁波频率都不相同.光波本身也是一种电磁波,七种颜色光的频率各不相同.
声波的频率范围也很广,有超声波、次声波等,它们的频率也不相同.
所以电磁波、声波、光波等,这些波的频率一般不相同.
雷达能发射和接收电磁波,雷达生命探测仪主要是靠接收生命体周边的电磁波来确定幸存者方位的.
声的利用有两个:一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二是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信息的原理来探测是否有生命迹象的.
任何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越强.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利用感知温度差异来判断不同的目标,因此在黑暗中也能确定生命体的位置.
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光纤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光信号在光纤内壁多次反射而向前传播的.
帐篷充气后,外部空气无法进入,是因为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从而使内部处于无菌状态.
故答案为:不相同; 电磁;信息; 温度;反射;大于.
【分析】每一种波都有其频率,频率一般是不同的;雷达能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任何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有生命的物体温度高,辐射红外线本领强;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充气帐篷充气后,里面的气压会大于外部气压.
11.(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无线电广播的接收过程图的空格中填入恰当的器材和元件名称.   
【答案】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解:发射: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通过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天线把载有音频电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调谐器选出某一频率的电磁波;从高频电磁波通过检波器取出音频电信号,放大后送到扬声器;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分析】无线电广播是以无线电波为传输广播节目载体的广播方式.世界公认的首次电台播音是1920年11月2日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在匹茨堡的KDKA电台播出哈定当选总统.此后,苏联、英国以及中国等许多国家纷纷建立了广播电台.至今无线电广播的技术已臻完善.
12.(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无线电广播的发射过程图的空格中填入恰当的器材和元件名称   .
【答案】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解:发射: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通过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天线把载有音频电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
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调谐器选出某一频率的电磁波;从高频电磁波中取出音频电信号,放大后送到扬声器;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分析】无线电广播是以无线电波为传输广播节目载体的广播方式.世界公认的首次电台播音是1920年11月2日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在匹茨堡的KDKA电台播出哈定当选总统.此后,苏联、英国以及中国等许多国家纷纷建立了广播电台.至今无线电广播的技术已臻完善.
13.(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在广播电台,话筒把播音员的   信号转换成   信号,然后用   把音频信号加载到高频   上,再通过   发射到空中去.
【答案】声;电;调制器;电磁波;天线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解:在广播电台,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调制器把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天线把载有音频电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
故答案为:声;电;调制器;电磁波;天线.
【分析】在无线电广播中,人们先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用调制器把这些信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再通过天线向周围空间传播.
14.(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如图所示,是我们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的过程示意图,则图   是电台的发射示意图,图   是收音机的接收示意图.
【答案】乙;甲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解:图甲中,选台和解调是接收电磁波过程中的步骤,故甲是收音机的接收示意图;图乙中,调制器和放大器以及载波发生器都是发射电磁波过程中需要的器材,故乙是电台的发射示意图.
故答案为:乙;甲.
【分析】载波发生器和调制器、放大器是发射电磁波过程中需要的设备,选台和解调是接收电磁波过程中的步骤,据此进行解答.
15.(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 19.2 让信息“飞”起来 同步练习)载有声音和音像信号的电磁波分别从    和   发射出去,在空间传播分别被   和    接收后将信号检出,还原成声音和图象.
【答案】发射机;天线;天线;接收机
【知识点】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解:据课本知识可知,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是这样的:载有声音和音像信号的电磁波分别从发射机和天线发射出去,在空间传播分别被天线和接收机接收后将信号检出,还原成声音和图象.
故答案为:发射机;天线;天线; 接收机.
【分析】据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的过程分析即可判断解决.
16.(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通信中,发射器是   ,接收器分别是   机和   机.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它的波长和频率的乘积总等于   m/s,称之为无线电波的   .
【答案】发射天线;收音;电视;3×108;波速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解:无线电通信中使用的电磁波,称为无线电波,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通信中,发射器是发射天线,接收器分别是收音机和收音机.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它的波长和频率的乘积总等于光的传播速度,称之为无线电波的波速.
故本题答案为:发射天线,收音,电视,3×108,波速.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17.(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1)重庆广播电台节目发射电磁波的波长是2.8m~3.1m,所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    MHz到    MHz.目前重庆有线电视台正在大力推广变普及“数字电视”,其实就是利用    信号传输电视节目.
【答案】107;97;数字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解:由c=λf得:f=
波长为2.8m的频率:f1= = ≈1.07×108Hz=107MHz,
波长为3.1m的频率:f2= = ≈0.97×108Hz=97MHz.
“数字电视”就是利用数字信号传输电视节目.
故答案为:107,97,数字.
【分析】利用c=λf分别算出波长为2.8m和3.1m对应的频率,由“数字电视”就可以知道是利用哪一种信号来传输了.
三、作图题
18.( 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如图,这是电视的发射过程与接收过程简图,分别指出哪个是发射过程?哪个是接收过程?并在方框中填上专业术语(如:音频放大、接收机、发射机、摄像机、显像管等).
【答案】解:
【知识点】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解:根据对电视发射和接收知识的了解,来填图.
故答案为:
【分析】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接收跟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是:(1)发射
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
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流上.
天线:能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2)接收
天线: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这样的高频信号接收下来.
电视机:通过电视机把图像信号取出并放大.
显像管:把它还原成图像.
四、计算题
19.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创建于1949年8月,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有许多套节目,其中有一套用88.0MHz调频波传送信息,请计算这个调频波在空气中的波长.
【答案】解:频率f=88MHz=8.8×107Hz,
由c=λf得波长:
答:这个调频波在空气中的波长3.4m.
【知识点】调制、调谐和解调
【解析】【分析】知道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速,根据c=λf求出波长.
五、简答题
20.(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 19.2 让信息“飞”起来 同步练习)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电磁波的存在.
【答案】解:实验材料:手机一部
实验过程:拨通10086移动
分析与论证:如果对方听到声音,证明电磁波存在.(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磁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
六、科普阅读题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微波炉是现代家庭中的烹饪工具.接通电源后微波炉内的磁控管能产生频率很高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故称为微波.微波有以下重要特性:①微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微波遇到金属物体,会像光遇到镜子一样地发生反射.②微波遇到绝缘材料,如玻璃、塑料等,会像光透过玻璃一样顺利通过.③微波遇到含水的食品,能够被其大量吸收,引起食品内部分子发生剧烈的振动,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④过量的微波照射对人体有害.
(1)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2)若一微波束与金属板成30°角射向金属板,反射时反射角为   
(3)为防止微波泄漏对人体造成伤害,在玻璃炉门内侧应装有   
(4)小明家使用的微波炉功率为1000W,小明用该微波炉加热质量为300g、温度为20℃的水至沸腾,用时2min,这段时间内微波炉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盛水容器吸热不计,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答案】(1)3×108
(2)60°
(3)金属网
(4)加热质量为300g、温度为20℃的水至沸腾所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t0)=4.2×103J/(kg ℃)×0.3kg×(100℃﹣20℃)=1.008×10 5J;
微波炉消耗的电能为:W=Pt=1000W×120s=1.2×105J
【知识点】调制、调谐和解调
【解析】【解答】(1)微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速度是3×108m/s;
(2)微波束射到金属板上反射时的反射角是:90°﹣30°=60°;
(3)在微波炉门内侧应装上金属网,微波就不会泄露到外面,能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分析】(1)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
(2)微波束射到金属板上时,反射角与入射角相同,是微波束与金属板夹角的余角;
(3)微波遇到绝缘材料,如玻璃、塑料等,会顺利通过,但遇到金属则不能通过;
(4)由比热公式Q=cm(t﹣t 0)可求得水加热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由电功公式W=Pt可求得加热中所消耗的电能
七、综合题
22.如图所示,为探究电磁波产生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1)实验:打开收音机开关,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取一节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先将电池的负极向下放在锉上,再把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相连,导线的另一端应当    ,发现的现象是   
(2)分析论证: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导线在锉面上滑动产生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到收音机,被收音机反射而形成
B.导线在锉面上滑动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到收音机,被收音机接收再放大而形成的
C.导线在锉面上滑动,引起电流的迅速变化,产生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形成的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3)实验结论是   
【答案】(1)时断时续的摩擦;;收音机能产生“咔咔”或“喀喀”等杂声
(2)C
(3)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知识点】调制、调谐和解调
【解析】【解答】(1)(2)收音机能接收电磁波,取一节旧的干电池和一根导线,靠近收音机,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进行时断时续的摩擦,就会产生电磁波,产生的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所以能产生“咔咔”或“喀喀”等杂声.
(3)通过上述实验,表明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故答案为:(1)时断时续的摩擦;收音机能产生“咔咔”或“喀喀”等杂声;(2)C;(3)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着电磁波.故据上述知识点,结合题意分析即可解决.
1 / 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培优卷)
一、选择题
1.(2024九下·广州月考) 2023年2月,我国医生利用5G技术成功实现在5000公里外远程控制手术钳和电刀实施手术。手术时信号传输利用的是(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无线电波 D.红外线
2.目前,很多汽车的驾驶室里都有一个叫作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的装置.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并导航.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  ).
A.无线电波 B.红外线 C.紫外线 D.激光
3.如图是一款智慧照明路灯,未来它将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将摄像探头、无线网络(微基站)、路灯、充电桩(可以对手机充电)、PM2.5 监测、一键报警等功能整合在一个灯杆载体上,将来会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关于智慧路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智慧路灯消耗的电能属于一次能源
B.智慧路灯应彼此并联接入供电网络
C.无线网络是利用超声波传播信号的
D.实时监测 PM2.5 可显著改善空气质量
4.(2022九上·遵化期末)下列关于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采集“月壤”的画面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
B.红外测温仪接收到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是超声波
C.无线电波不能传播能量
D.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5.(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关于接收无线电波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收无线电波→检波→高频放大→调谐→低频放大
B.接收无线电波→调谐→高频放大→检波→低频放大
C.接收无线电波→高频放大→调谐→检波→低频放大
D.接收无线电波→低频放大→调谐→检波→高频放大
6.(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9章第2节广播电视与通信同步练习)下列关于收音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收音机接收各种各样的电磁波 B.收音机接收同一频率的电磁波
C.收音机直接接收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电视机换台时,实际上是在改变 (  )
A.电视台的发射频率 B.电视机的接收频率
C.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 D.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
8.(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9章第2节广播电视与通信同步练习)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电视机﹣﹣利用电磁波传播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
B.“B”超﹣﹣利用次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一步
C.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D.燃气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二、填空题
9.电磁波无处不在,根据电磁波谱,可将电磁波分为    、微波、红外线、    、紫外线、    、γ射线.
10.2010年4月14日早晨,青海玉树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在抗震救灾中,工作人员不停地使用生命探测仪寻找着可能存在的生命.生命探测仪原理很简单,因为任何生命体周边都会存在许多生命信息.这信息通过各种能量形式表现在身体外部,如电磁波、声波、光波等,这些波的频率一般    (填“相同”或“不相同”),雷达生命探测仪主要是靠接收生命体周边的    波来确定幸存者方位的;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    的原理来探测是否有生命迹象的;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利用感知    差异来判断不同的目标,因此在黑暗中也能确定生命体的位置;光纤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光在光纤内壁多次    (填“反射”或“折射”)向前传播.某医疗急救队携带的现场急救系统是一个全天候的野外标准手术室,帐篷充气后,外部空气无法进入,是因为内部气压    外部气压,从而使内部处于无菌状态.
11.(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无线电广播的接收过程图的空格中填入恰当的器材和元件名称.   
12.(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无线电广播的发射过程图的空格中填入恰当的器材和元件名称   .
13.(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在广播电台,话筒把播音员的   信号转换成   信号,然后用   把音频信号加载到高频   上,再通过   发射到空中去.
14.(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如图所示,是我们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的过程示意图,则图   是电台的发射示意图,图   是收音机的接收示意图.
15.(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 19.2 让信息“飞”起来 同步练习)载有声音和音像信号的电磁波分别从    和   发射出去,在空间传播分别被   和    接收后将信号检出,还原成声音和图象.
16.(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通信中,发射器是   ,接收器分别是   机和   机.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它的波长和频率的乘积总等于   m/s,称之为无线电波的   .
17.(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1)重庆广播电台节目发射电磁波的波长是2.8m~3.1m,所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    MHz到    MHz.目前重庆有线电视台正在大力推广变普及“数字电视”,其实就是利用    信号传输电视节目.
三、作图题
18.( 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如图,这是电视的发射过程与接收过程简图,分别指出哪个是发射过程?哪个是接收过程?并在方框中填上专业术语(如:音频放大、接收机、发射机、摄像机、显像管等).
四、计算题
19.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创建于1949年8月,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有许多套节目,其中有一套用88.0MHz调频波传送信息,请计算这个调频波在空气中的波长.
五、简答题
20.(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 19.2 让信息“飞”起来 同步练习)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电磁波的存在.
六、科普阅读题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微波炉是现代家庭中的烹饪工具.接通电源后微波炉内的磁控管能产生频率很高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故称为微波.微波有以下重要特性:①微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微波遇到金属物体,会像光遇到镜子一样地发生反射.②微波遇到绝缘材料,如玻璃、塑料等,会像光透过玻璃一样顺利通过.③微波遇到含水的食品,能够被其大量吸收,引起食品内部分子发生剧烈的振动,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④过量的微波照射对人体有害.
(1)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2)若一微波束与金属板成30°角射向金属板,反射时反射角为   
(3)为防止微波泄漏对人体造成伤害,在玻璃炉门内侧应装有   
(4)小明家使用的微波炉功率为1000W,小明用该微波炉加热质量为300g、温度为20℃的水至沸腾,用时2min,这段时间内微波炉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盛水容器吸热不计,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七、综合题
22.如图所示,为探究电磁波产生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1)实验:打开收音机开关,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取一节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先将电池的负极向下放在锉上,再把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相连,导线的另一端应当    ,发现的现象是   
(2)分析论证: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导线在锉面上滑动产生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到收音机,被收音机反射而形成
B.导线在锉面上滑动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到收音机,被收音机接收再放大而形成的
C.导线在锉面上滑动,引起电流的迅速变化,产生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形成的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3)实验结论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ABD、超声波、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红外线传输的距离有限,故ABD不符合题意。
C、无线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递信息。
2.【答案】A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即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传递信息的,无线电波就是一种电磁波,故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无线电波。
故选:A。
【分析】 GPS接收器接收的是电磁波中的无线电波。
3.【答案】B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A.电能是通过其他能源转化而来的,是二次能源,A不符合题意;
B.智慧路灯之间互不影响,因此应彼此并联接入供电网络,B符合题意;
C.无线网络是利用电磁波传播信号的,C不符合题意;
D.实时监测 PM2.5 只能起到测量PM2.5作用,不能改善空气质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能属于二次能源;各路灯的连接是并联的;无线网络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检测PM2.5时,不能改善空气质量。
4.【答案】A
【知识点】红外线;电磁波的传播;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采集“月壤”的画面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A符合题意;
B.红外测温仪接收到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是电磁波,B不符合题意;
C.电磁波能传播能量,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可以传递能量,C不符合题意;
D.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红外测温仪接收到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是电磁波;电磁波能传播能量,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可以传递能量;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5.【答案】B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解:发射: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通过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天线把载有音频电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调谐器选出某一频率的电磁波;经高频放大后,从高频电磁波中取出音频电信号,经检波器后送到扬声器;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故选B.
【分析】在无线电广播中,人们先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而在另一地点,人们利用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这就是无线广播的大致过程.
6.【答案】A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收音机只能利用天线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并且收音机能够接收各种各样的电磁波,收音机调台是通过调节自身接收电磁波的频率,使自身频率与接收到的电磁波达到频率一致,从而达到共振,从而选出以电磁波为载体上的声音信号,还原成声音.故A正确.
故选A.
【分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其传播速度很快,生活中的收音机就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广播电磁波;收音机上的天线只能接收电磁波.
7.【答案】B
【知识点】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电视台是发射电磁波,电视机是用来接收电磁波,由于各电视台的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不同,因此电视机选台实际上是在改变电视机的接收频率;
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
故选B.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电磁波的知识.知道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电视机换台是为了改变本身的接收频率,从而接收到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电磁波的知识及电视对电磁波信号的接收问题.首先要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同时要知道电视机是接收不同频率的电磁波.
8.【答案】B
【知识点】紫外线;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超声波与次声波;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A、电视信号是以电磁波为载体将声音信号、图象信号传播到目的地.正确.
BB超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来给人检查疾病的.错误.
C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用来检查防伪标志.正确.
D燃气灶是通过燃料燃烧,燃料燃烧过程是将燃料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正确.
故选B.
【分析】(1)电视是用来接收电磁波信号的.(2)B超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3)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能杀菌,制成灭菌灯;能促成维生素D的合成(4)燃气灶将燃气燃烧后,利用其转化的内能来进行加热.
9.【答案】无线电波;可见光;X射线
【知识点】调制、调谐和解调
【解析】【解答】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故答案为:无线电波;可见光;X射线.
【分析】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它们的区别仅在于频率或波长有很大差别.
10.【答案】不相同;电磁;信息;温度;反射;大于
【知识点】调制、调谐和解调
【解析】【解答】电磁波是个大家族,不同的电磁波频率都不相同.光波本身也是一种电磁波,七种颜色光的频率各不相同.
声波的频率范围也很广,有超声波、次声波等,它们的频率也不相同.
所以电磁波、声波、光波等,这些波的频率一般不相同.
雷达能发射和接收电磁波,雷达生命探测仪主要是靠接收生命体周边的电磁波来确定幸存者方位的.
声的利用有两个:一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二是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信息的原理来探测是否有生命迹象的.
任何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越强.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利用感知温度差异来判断不同的目标,因此在黑暗中也能确定生命体的位置.
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光纤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光信号在光纤内壁多次反射而向前传播的.
帐篷充气后,外部空气无法进入,是因为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从而使内部处于无菌状态.
故答案为:不相同; 电磁;信息; 温度;反射;大于.
【分析】每一种波都有其频率,频率一般是不同的;雷达能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任何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有生命的物体温度高,辐射红外线本领强;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充气帐篷充气后,里面的气压会大于外部气压.
11.【答案】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解:发射: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通过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天线把载有音频电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调谐器选出某一频率的电磁波;从高频电磁波通过检波器取出音频电信号,放大后送到扬声器;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分析】无线电广播是以无线电波为传输广播节目载体的广播方式.世界公认的首次电台播音是1920年11月2日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在匹茨堡的KDKA电台播出哈定当选总统.此后,苏联、英国以及中国等许多国家纷纷建立了广播电台.至今无线电广播的技术已臻完善.
12.【答案】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解:发射: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通过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天线把载有音频电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
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调谐器选出某一频率的电磁波;从高频电磁波中取出音频电信号,放大后送到扬声器;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分析】无线电广播是以无线电波为传输广播节目载体的广播方式.世界公认的首次电台播音是1920年11月2日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在匹茨堡的KDKA电台播出哈定当选总统.此后,苏联、英国以及中国等许多国家纷纷建立了广播电台.至今无线电广播的技术已臻完善.
13.【答案】声;电;调制器;电磁波;天线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解:在广播电台,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调制器把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天线把载有音频电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
故答案为:声;电;调制器;电磁波;天线.
【分析】在无线电广播中,人们先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用调制器把这些信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再通过天线向周围空间传播.
14.【答案】乙;甲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解:图甲中,选台和解调是接收电磁波过程中的步骤,故甲是收音机的接收示意图;图乙中,调制器和放大器以及载波发生器都是发射电磁波过程中需要的器材,故乙是电台的发射示意图.
故答案为:乙;甲.
【分析】载波发生器和调制器、放大器是发射电磁波过程中需要的设备,选台和解调是接收电磁波过程中的步骤,据此进行解答.
15.【答案】发射机;天线;天线;接收机
【知识点】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解:据课本知识可知,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是这样的:载有声音和音像信号的电磁波分别从发射机和天线发射出去,在空间传播分别被天线和接收机接收后将信号检出,还原成声音和图象.
故答案为:发射机;天线;天线; 接收机.
【分析】据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的过程分析即可判断解决.
16.【答案】发射天线;收音;电视;3×108;波速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解:无线电通信中使用的电磁波,称为无线电波,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通信中,发射器是发射天线,接收器分别是收音机和收音机.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它的波长和频率的乘积总等于光的传播速度,称之为无线电波的波速.
故本题答案为:发射天线,收音,电视,3×108,波速.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17.【答案】107;97;数字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解:由c=λf得:f=
波长为2.8m的频率:f1= = ≈1.07×108Hz=107MHz,
波长为3.1m的频率:f2= = ≈0.97×108Hz=97MHz.
“数字电视”就是利用数字信号传输电视节目.
故答案为:107,97,数字.
【分析】利用c=λf分别算出波长为2.8m和3.1m对应的频率,由“数字电视”就可以知道是利用哪一种信号来传输了.
18.【答案】解:
【知识点】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解答】解:根据对电视发射和接收知识的了解,来填图.
故答案为:
【分析】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接收跟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是:(1)发射
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
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流上.
天线:能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2)接收
天线: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这样的高频信号接收下来.
电视机:通过电视机把图像信号取出并放大.
显像管:把它还原成图像.
19.【答案】解:频率f=88MHz=8.8×107Hz,
由c=λf得波长:
答:这个调频波在空气中的波长3.4m.
【知识点】调制、调谐和解调
【解析】【分析】知道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速,根据c=λf求出波长.
20.【答案】解:实验材料:手机一部
实验过程:拨通10086移动
分析与论证:如果对方听到声音,证明电磁波存在.(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磁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
21.【答案】(1)3×108
(2)60°
(3)金属网
(4)加热质量为300g、温度为20℃的水至沸腾所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t0)=4.2×103J/(kg ℃)×0.3kg×(100℃﹣20℃)=1.008×10 5J;
微波炉消耗的电能为:W=Pt=1000W×120s=1.2×105J
【知识点】调制、调谐和解调
【解析】【解答】(1)微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速度是3×108m/s;
(2)微波束射到金属板上反射时的反射角是:90°﹣30°=60°;
(3)在微波炉门内侧应装上金属网,微波就不会泄露到外面,能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分析】(1)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
(2)微波束射到金属板上时,反射角与入射角相同,是微波束与金属板夹角的余角;
(3)微波遇到绝缘材料,如玻璃、塑料等,会顺利通过,但遇到金属则不能通过;
(4)由比热公式Q=cm(t﹣t 0)可求得水加热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由电功公式W=Pt可求得加热中所消耗的电能
22.【答案】(1)时断时续的摩擦;;收音机能产生“咔咔”或“喀喀”等杂声
(2)C
(3)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知识点】调制、调谐和解调
【解析】【解答】(1)(2)收音机能接收电磁波,取一节旧的干电池和一根导线,靠近收音机,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进行时断时续的摩擦,就会产生电磁波,产生的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所以能产生“咔咔”或“喀喀”等杂声.
(3)通过上述实验,表明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故答案为:(1)时断时续的摩擦;收音机能产生“咔咔”或“喀喀”等杂声;(2)C;(3)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着电磁波.故据上述知识点,结合题意分析即可解决.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