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二单元·阅读
8蒲柳人家
刘绍棠
CHUZHONG YUWEN
第一课时
CHUZHONG YUWEN
大运河风光
蒲柳人家:
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
屋的人家,这里代指普
通贫苦农家。
蒲柳人家
解 题
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把握人
物性格特点,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2.学习运用文中艺术手法描写人物。
3.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湖北通县人,文坛奇人
刘绍棠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独具风采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形成作品独有的中国气派、民族风格、想吐题材、地方特色。
全部著作共60种,约700万字,被公认为是高产、优产、稳产作家。
作者简介
一、默读课文,找出能串连起全文的一句话。
内容理解
“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挂贼扣儿。”
这句话在节选的文字中出现了三次,分别是在第一部分的开头和结尾,第二部分的结尾,并且全文都是围绕着这句话展开的。
二、品读人物,感受个性。
找出文中关于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感受文中三个人物独特而鲜明的个性。
(一)一丈青大娘
外貌描写:
“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
“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
内容理解
勤劳能干,有反叛精神
语言描写:
①“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②“雨打芭蕉”是很有诗意的,“鼓点”是有节奏的。可见,一丈青大娘骂人比唱歌还好听。“四六体”指骂人时词汇丰富,语气连贯。“不倒嗓门”说明她有一副骂人的好嗓子。
③“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
内容理解
为别人着想
动作行为描写:
“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
“抄起顶门杠子,要敲碎何满子的光葫芦头;何满子一动不动,眼皮眨也不眨,奶奶只得把顶门杠子一扔,叫了声:“小祖宗儿!”回到屋里给孙子做好吃的去了。不是煮鸡蛋,就是烙白面饼。”
内容理解
心灵手巧,十分能干
视孙如命,充满宠爱和无奈
(二)何大学问
外貌描写:
“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身穿长衫,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风凛凛又滑稽可笑。
内容理解
可爱又可笑
动作行为描写:
“几百匹野马,在他那一杆大鞭的管束下,乖乖地像一群温驯的绵羊。沿路的偷马贼,一听见他的鞭花在山谷间回响,急忙回散奔逃,躲他远远的。”
他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而且,他还对日本鬼子的侵略行为恨之入骨。
内容理解
身强体健
侠肝义胆
动作描写:
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上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多少,也不点数儿。
内容理解
仗义疏财
(三)何满子
动作行为描写:
他长到四五岁,就像野鸟不入笼,一天不着家,整日在河滩野跑。何大学问一走,何满子就像野马摘了笼头;天不亮,头顶着星星,脚蹚着露水,从家里溜出去,逃开了学。
内容理解
无拘无束,活泼顽皮
(三)何满子
动作行为描写:
他聪慧灵秀,脑瓜儿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
他爷爷坐了牢,还险些扔了命,何满子心疼起爷爷来,想进屋去把爷爷哄开心。
内容理解
有孝心
充满灵性,聪颖过人
三、完成对联,深入感知。
①对乡邻、伙友及弱者的友爱 (一丈青)治病救人妙手回春
(大学问)仗义疏财古道热肠
②对无理人盗马贼的态度 一丈青大闹运河滩
大学问威震古北口
③对何满子的亲情 疼孙儿千方百计保平安
请先生三餐一壶望成龙
内容理解
作者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三个人物形象,同学们要仔细体味学会运用。塑造人物形象要做到真实可信,让大家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的同时,也要让大家看到他们身上的缺点,这样的人才会让人觉得亲切可信,才会有感染力,你的文章才能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小 结
选文最后写道:“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但是,何满子望眼欲穿,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这个“救星”是谁?后文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欲知后事如何,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蒲柳人家》全文。
拓展延伸
模仿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描绘生活中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力求传神、有文采,100字左右。
练笔
再 见!(共13张PPT)
第二单元·阅读
8 蒲柳人家
刘绍棠
CHUZHONG YUWEN
第二课时
CHUZHONG YUWEN
1.体会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风格
2.学习文章的写作顺序
3.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4.体悟小说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一、深入研读,体会小说的艺术风格。
(一)勾画圈点文中富有乡土气息、口语化、通俗易懂的语句,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1.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艺术风格
怒气、力气
巴掌的威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艺术风格
活泼简洁、富有动感
民间口语与俗语
突出人物形象
充满乡土气息
3.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艺术风格
说唱艺术的特点:
押韵对偶,文白相间,
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4.何满子的爷爷,官讳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占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
艺术风格
书面语
民间口语
幽默诙谐
(二)《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那么,你认为它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
其次,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
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
总之,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艺术风格
二、本文有其独特的写作顺序,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倒叙:交代何满子被拴
插叙: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有关何满子父母的事;何大学问的
来历,不寻常的经历,好戴高帽、讲排场、摆阔气等性格特点。
写作顺序
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形象丰满,个性鲜明
这篇小说以何满子为线索,插入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介绍,使文章读来生动有趣,体现了地方特色。作者透过一幅幅风俗画,热情赞颂了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歌颂了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诚相见的高尚情操。
主 题
同学们,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孕育了刘绍棠高度独创的乡土文学。“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刘绍棠语),这满怀的率真之情,恰是我们解读乡土创作情感的一把钥匙。透过小说的渲染,我们洞察人物,更能观照那曾经鲜活演绎着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乃至将来,生活的底色都是鲜亮的,文艺也是如此。
小 结
(1)课后诵读刘绍棠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体会他的写作风格。
(2)你的家乡有哪些独具特色的世态人情和传奇人物?请你搜集整理,用形象的文笔描绘家乡的风俗画。
作 业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