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雏鹰之歌
提供者: 单位: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对歌曲《雏鹰之歌》的学习,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自我发展意识。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识谱能力的增强、下滑音和节奏特点的掌握等音乐知识点,以及通过歌曲理解“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精神。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感,同时增强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感,为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提高识谱能力,学会分析歌曲的结构、节奏特点(如四四拍的强弱规律、下滑音、休止符等),并能熟练演唱《雏鹰之歌》。 (2)通过聆听、律动、找特点、示范教唱、变换演唱方式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探索能力和歌唱技巧。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意义,激发学生努力成为“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律动法、发现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理解歌曲背后的教育意义并带着相应情感演唱。 (2)难点:准确把握歌曲中的音乐记号及节奏型的演唱。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 教师活动 师:同学们,谁能用手势做出一个飞翔的雄鹰? (学生纷纷举手,尝试用不同的手势模仿飞翔的雄鹰。) 师:你们做得真好,现在让我们随着这段音乐一起感受一下飞翔的感觉。 (播放一小段雄鹰飞翔的背景音乐,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轻轻挥动手臂,体验飞翔的感觉。) 教师活动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关于雏鹰的歌曲《雏鹰之歌》。 (教师演唱《雏鹰之歌》的一个小片段,并引导学生认真聆听。) 师:这首歌中提到了什么? (生:提到了少年、雏鹰、飞翔等) 师:你们觉得“少年”和“雏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教师活动 老师介绍这首歌的创作背景: 这首歌是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配合团中央发起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而创作的。目的是培养全国的少年成为“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成为跨世纪的接班人。因此,这首歌特别适合你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希望大家能用自豪、自信的态度来学习这首《雏鹰之歌》。 二、新课教学 教师活动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一遍这首歌,然后我们一起讨论可以将歌曲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情绪和速度有什么不同。 (播放完整的《雏鹰之歌》,并让学生听完后进行讨论。) (生:这首歌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速度较快,情绪较为轻快;第二部分速度稍慢,情绪更加坚定、有力。) 师:非常正确!我们把这首歌分为A部分和B部分。A部分的速度较快,情绪较为轻快;B部分的速度稍慢,情绪更加坚定、有力。 教师活动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这次请同学们跟着音乐的节奏做一些简单的律动动作。 (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学生跟随音乐节拍做简单的动作,如挥动手臂、踏步等。) (生: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做律动动作,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 教师活动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这首歌是四四拍的,那么四四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生:强、弱、次强、弱) 师:很好!现在请跟我一起感受这种强弱变化。 (教师示范四四拍的强弱变化,学生跟随练习。) 师:大家表现得非常好!我们再来一次四四拍的节奏练习。 (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再次练习四四拍的强弱变化。) 教师活动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的特别地方,比如记号符号或者特殊的音符。 (播放歌曲,提示学生注意听辨。) (生:我们找到了反复记号 ||: :||、括号 (XX)、下滑音 (\ )、休止符 0 以及两个不同的结尾。) 师:非常好!大家找得很仔细。我们在学唱时需要注意这些特别的符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学习一下这些地方。 教师活动 反复记号 师:这里的反复记号表示从这里开始重复前面一段旋律。我们来试试看怎么唱这部分。 (教师示范并带唱这一部分,学生跟着唱。) (生: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学会了重复的部分。) 括号 (XX) 师:这里的括号表示这一部分可有可无,可以选择唱也可以不唱。我们先试一试有括号的情况。 (教师示范并带唱,学生跟唱。) (生:学生尝试跟唱有括号的部分。) 师:再试一试没有括号的情况。 (教师示范并带唱,学生跟唱。) (生:学生尝试跟唱没有括号的部分。) 下滑音 (\ ) 师:这里的下滑音表示音调向下滑动。我们来感受一下怎么唱这个部分。 (教师示范下滑音,并带学生模仿。) (生:学生跟随老师尝试唱下滑音。) 休止符 0 师:这里的休止符表示这个地方要停顿一下。我们来试着停顿一下再继续唱。 (教师示范并在休止符处停顿,带领学生练习。) (生:学生尝试在休止符处准确停顿。) 不同的两个结尾 师:这里的两个结尾不一样,第一个结尾是这样的……(教师示范第一个结尾),第二个结尾是这样的……(教师示范第二个结尾)。我们来练一练这两个结尾。 (教师分别带唱两个结尾,学生跟唱。) (生:学生分别跟唱两个不同的结尾。) 教师活动 师: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这首歌的主要难点,接下来我们来试试不同的演唱方式。首先是分声部合唱,一部分同学唱A部分,另一部分同学唱B部分。 (分配声部,教师指挥学生进行合唱练习。) (生:学生按照分配好的声部进行合唱。) 师:再试试齐唱的方式,所有人一起唱这首歌。 (教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唱。) (生:学生全班齐唱歌曲。) 三、扩展延伸 教师活动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这首歌,它不仅是一首歌,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期望和激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如何才能成为“祖国明天的雄鹰”? (生:学生们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有的说要好好学习,有的说要加强锻炼,还有的说要多参加实践活动。) 师:非常好!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各个方面努力提升自己,成为真正的“五自少年”,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小结 教师活动 师: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不仅学会了一首美妙的歌曲《雏鹰之歌》,更重要的是理解了“五自少年”的理念。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努力,像雏鹰一样展翅高飞,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下课!
课后作业
(1)练习演唱《雏鹰之歌》,注意准确表达歌曲中的“下滑音”及节奏特点,尝试带有“坚定、自信”的情感演唱。 (2)思考并书写如何成为“祖国明天的雄鹰”,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