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驿路梨花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驿路梨花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2 21:33:16

文档简介

14.驿路梨花
【基础闯关】
1.A 【解析】 A项,喷香(pèn)。
2.A
3.D
4.B 【解析】 B项,语段中的双引号使用无误,无需修改。
【阅读感悟】
5.(示例一)我认为“我”和老余是主人公。第一,选文是以他们的视角叙述的;第二,他们是雷锋精神的发扬光大者:他们在小茅屋中受到照料,然后修葺小茅屋,为小茅屋房顶加草,挖深排水沟。所以“我”和老余是主人公。
(示例二)我认为梨花姑娘是主人公。首先,选文标题就含有“梨花”;其次,梨花被解放军战士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一直照料小茅屋,并影响了其他人。虽然梨花并未出场,但她是当之无愧的主人公。
6.(示例一)我认为《驿路梨花》更好。①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既是指边疆驿路上的梨花,又是指美好的梨花姑娘,还象征着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②这个题目意境优美、意蕴丰富,符合原文;③同时,“驿路梨花”出自陆游的诗,更有文化韵味。
(示例二)我认为《大山之光》更好。①“大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光”联系着故事内容,作者夜晚深山行走,急于投宿,遇到好心人搭建的茅屋,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恰似一道夜晚的光给人光明温暖。②“光”也反映了小说的主题,文中那些平凡的人,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7.B 【解析】 B项,根据文章内容,张小勇和娟子都认同并愿意回馈社会,帮助有需要的孩子,这是他们共同的理念和决定。因此,选项将原因单一归结为娟子个人过去的经历是不准确的。
8.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张小勇从李叔叔和他的聊天记录中懂得了资助他人的真谛,表现出张小勇因明晰资助的做法而愉悦和轻松的心情。
9.①标题《寻找飞行》语义双关,既是指张小勇寻找一路资助他的恩人“李飞行”,也是指乐于助人的美德在“飞行”、在传递。②“寻找飞行”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全文,表现了张小勇夫妇知恩图报的美德,赞美了做好事不求回报的新风尚。
10.(示例)①李叔叔资助张小勇从三岁一直到大学,完成资助后删去联系方式恰恰是坚守初心、不求回报的表现。②课文《驿路梨花》中的一群人从建造茅屋到守护茅屋,都乐于奉献、不求回报。③由此我想到了自己,也应该向两篇文章里的人物学习,做一个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人,为营造一个处处充满爱的社会作出自己的努力。
【拓展空间】
11.(1)(示例)“弘扬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主题班会/“弘扬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人”手抄报展
(2)①能更好地发挥雷锋同志的榜样力量和模范引领作用,让雷锋精神永耀光芒;②更好地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③有利于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④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14.驿路梨花
原创试题学完本课,小语同学针对课文中的基础知识设置了一个闯关任务,请你跟他一起完成。
【驿路梨花处处开】
我们来到哀牢山最高处,由于赶不到太阳寨,便在这深山露宿。本以为这里只有陡峭的山,却意外撞入美丽的梨树林,并找到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借宿,屋里有专为路人提供的生活必需品。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撵走了我们身上的疲惫和饥饿,也让我们陷入迷芒——小屋的主人是谁?是守山护林的老人,是一个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是解放军叔叔,是雷锋同志……在追寻小屋主人的过程中,我们被这些善良的人深深感染着,临行前决定把小屋重新修茸一下。
1.下列对语段中加点字字音和字形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露宿”的“宿”应读成“sù”,“喷香”的“喷”应读成“pēn”。
B.“太阳寨”的“寨”应读成“zhài”,“撵走”的“撵”应读成“niǎn”。
C.“竹篾”不应写成“竹蔑”,“迷芒”应写成“迷茫”。
D.“陡峭”不应写成“陡俏”,“修茸”应写成“修葺”。
【雷锋精神代代传】
雷锋的故事历久弥新,精神的力量超越时空,因为过去了大半个世纪,依然我们能从雷锋精神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
雷锋以短暂的生命书写了壮丽的人生篇章,树起了一座不朽的思想道德丰碑。在部队的熔炉中百炼成钢,在日常的岗位上默默______,在生活的点滴中无私奉献,雷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无论是谁,普通的善行,______就能汇成惊人壮举;不管在哪,平凡的岗位,______亦能成为世人楷模。
2.下列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坚守  坚持不懈  恪尽职守
B.坚守  不屈不挠  谨小慎微
C.据守  不屈不挠  谨小慎微
D.据守  坚持不懈  恪尽职守
3.下列对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依然我们能从雷锋精神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
B.过去了大半个世纪,依然我们能从雷锋精神汲取奋进的力量,获得人生的启迪。
C.因为过去了大半个世纪,我们依然能从雷锋精神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
D.即便过去了大半个世纪,我们依然能从雷锋精神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语段方框中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分号。
B.语段画横线句中的双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C.语段中加点的“了”“的”是助词,“无论”“就”是连词。
D.语段第二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课内考点链接
5.[主人公分析]班级准备把这篇小说改编成微电影剧本,为了确定电影的主角,大家就“谁是本文的主人公”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题发表你的看法。
6.[标题理解]小文同学打算把剧本改名为《大山之光》,你认为和原题目《驿路梨花》相比,哪个更好?说说你的看法。
课外阅读串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寻找飞行
陈振林
①张小勇回到家的时候,已是晚上十点半。今天他很开心,妻子娟子热好晚饭端上桌时,他自豪地对妻子说:“又确定好了一个资助对象,李红菊,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
②“那就好,你又专门去了一趟她家?”娟子问。
③张小勇吃了口饭,说:“这个李红菊,家在300千米外的一座大山里,比上次我们资助的那个王天林家里条件更差,她家里只有一个70岁的奶奶,所以她正准备辍学,说去给一家私人餐馆洗碗。我们现在每个月资助她600元,她就可以不用辍学了,应该可以顺利完成学业的。”
④娟子听了,看着丈夫的目光充满赞许,她想起了自己读书的岁月。娟子在上初二时,父亲因病离开这个世界,母亲因为父亲的离开受了刺激,成了村里人口中的“疯婆子”。从那时开始,全靠村里乡亲们捐资供她读的书。其实,小勇也一直在找一位李叔叔。小勇三岁时就成了孤儿,幸运的是,有位李叔叔一直资助着他长大,从小学到大学。
⑤她和小勇就是在大学里相遇、相知,并走到了一起。两人大学毕业后找到工作,去年春节结了婚。结婚那天晚上,小勇和她商量:“我们应该像资助我们的那些好心人一样也去帮助一些有需要的孩子。”她当然愿意。
⑥他们先是通过民政部门找到了一个叫王天林的十五岁高中生,今年打算再资助一个,就找到了这个叫李红菊的小姑娘。
⑦张小勇不到10分钟就吃完了晚饭,他习惯性地来到阳台小憩。娟子知道,他又在想念那位李叔叔了。
⑧李叔叔,就是那位帮助张小勇的恩人。他从张小勇三岁开始,先是每月300元,后来是每月500元,然后是每月800元,最后是每月1 000元,一直供他读完了大学。李叔叔经常写信,但小勇从来没有见过李叔叔,也不知道李叔叔的真实姓名,他只知道李叔叔在南方,最开始的汇款单上,署名叫“李飞行”。读中学时,张小勇好几次问李叔叔住在哪里,李叔叔总是说:“不用问啊,长大了你就知道了。”等到读了大学,张小勇又问起,李叔叔则回答他:“我啊,住在天上,你看我的名字——李飞行啊!”张小勇便明白,李叔叔并不想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显然也没打算要自己的回报。他本来想毕业后去一趟南方,但李叔叔婉拒了,说:“你只需要安心学习,安心工作,以后好好回馈社会,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了。”在小勇即将走向社会,准备工作时,李叔叔结束了对他的最后一次资助,并发来一条消息:“小勇,要好好工作,勇敢去开拓属于自己的未来。再见!”之后,小勇连一句“谢谢您”都没能发出去——李叔叔就拉黑了他,从此消失在人群中。
⑨张小勇一直都没想明白为什么李叔叔会拉黑他。他后来真的去南方那座城市找过那个叫“李飞行”的人,却始终没能找到。他一直保留着李叔叔和他的聊天记录,这会儿,他又翻开记录,一句一句地读着李叔叔对他的各种鼓励与安慰。突然,张小勇像明白了什么,他走进屋来,对娟子说:“要不,我们也换个名捐助那些孩子们吧——叫‘勇娟’或者‘勇捐’,行不行?”
⑩娟子一愣,说:“好啊!我们的捐助本来也没打算让这些孩子们有所回报的啊。不让他们知道真实姓名更好。”
小勇轻轻拉过娟子的手,笑着说:“对。我想我已经找到李叔叔了。”
娟子一头雾水。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张小勇说,“李叔叔资助了我,你的乡亲们帮助了你,如今,我和你又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选自《羊城晚报》)
7.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以对话的形式交代了故事的缘由,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
B.娟子同意张小勇资助他人,是因为她自己曾经得到大山村民的资助。
C.张小勇去南方寻找那个叫“李飞行”的人,体现他知恩图报的品德。
D.用化名捐助他人体现的不仅是助人为乐美德,更显不求回报的真诚。
8.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 段。
9.[课内考点训练]小说标题《寻找飞行》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0.[课文衔接训练]请结合选文李叔叔资助结束后删去联系方式和链接材料的内容,说说你所受到的启发。
【链接材料】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
跨学科融合
11.[语文与道法]为传承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在“雷锋日”即将到来之际,湖南各地学校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请你参加实验中学以“传承雷锋精神,追寻时代梦想”为主题的活动。
(1)为办好此次活动,校团委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再设计一个。
活动一:“弘扬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人”演讲比赛
活动二:“弘扬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书法比赛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
【材料】2025年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第62个纪念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新时代新征程,雷锋,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在岁月长河里永远闪亮;雷锋精神,这座永恒而不朽的丰碑,在时代变迁中永不褪色!雷锋是平凡的,人人可以做到;雷锋是伟大的,只有努力才可以做到。